商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它具有很大的外在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它影响着其它信用的发展。从历史的维度而言,中国传统的信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为自给自足的以身份为基础的熟人社会的私人信用,一个部分为相互依赖的契约社会的商业信用。现代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商业信用_商业信用 -我国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商业信用具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在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曾较好地发挥过商业信用的积极作用。
2、从第二个五年计划至1978年前,除只准对采购农副产品和制造长期的大型设备可预付定金外,其余一律禁止运用商业信用。
3、从改革开放至今,商业信用在我国逐步放开,范围逐步扩大,并发挥了较大的积极作用。
商业信用_商业信用 -发展现状
一、商业信用具有普遍性。
可以说只要有商业活动,就存在商业信用。商业信用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在于容易取得,它无需办理正式手续,而且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使用带息票据,它还不需支付筹资成本,大、中、小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都能够轻易取得。因而普遍存在于商业活动之中。
二、在所有不同类型的经济形式中,以新型经济形式或行业尤为突出。
如个体私营企业、零售超市、房地产开发、消费俱乐部等,这些经济形式或行业一般来说银行信用控制得都比较紧,使用商业信用融资非常便捷,商业信用特别活跃。如零售超市占用供应商的商品,房地产开发商预售房屋,消费俱乐部出售会员卡等,这些基本上已约定俗成,见多不怪。总体趋势是三产业占用二产业和一产业的资金更多、零售、服务业占用供应商和消费者的资金更多。
三、商业信用规模增长快,关系更为复杂。
据对株洲市3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32户企业2005年末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帐款三项负债类商业信用总额663545万元,比1999年末增长145%,平均每年增长24%,是销售收入增长率的2倍。调查显示,由于融资难度加大、成本攀高,商业信用除了作为扩大销售的重要手段外,更多地被作为融资手段来使用。尤其是对于贷款难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来说,更是如此。株洲市芦淞市场群一个年交易额15亿元的大型服装市场的3100户个体私营业主中只有90多户有银行信用,金额不到3000万元,其融资方式主要靠商业信用和民间借贷。每年的秋季是服装销售的淡季,经营者几乎将所有现金预付给生产厂商,而到了冬季服装旺销的季节,则向生产厂家赊购。同时向下游零售商赊销。整个市场预付定金或货款最高时达到1.5亿元至2亿元,占经营者流动资金比例30%强。
四、在各种商业信用中以应收帐款、预购定金和分期付款最为普遍。
株洲市3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5年末应收帐款净额415518万元,占可统计商业信用(资产类)总额的67%。由于将应收帐款、分期付款与销售折扣有机结合,供销双方可以各取其利,获得双赢,交易双方都乐于接受。预购定金主要是生产加工企业使用较多。而应收票据如商业承兑汇票之类由于手续繁杂一般使用较少,如茶陵县供销联社所辖企业中近几年都没有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的,主要原因是手续复杂、要求严格、流动性差、真假难辨风险大,企业、银行都不愿使用。
五、商业信用已成为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融资方式。
一方面,日益高涨的创业热情和蓬勃发展的县域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趋利性经营使得县域金融不断萎缩,中小企业贷款尤其艰难。这就给了商业信用以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株洲市所辖县市,商业信用基本上与民间借贷、银行信用三分天下,成为县域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如攸县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获得银行贷款的不足10%,该县2006年9月末的存贷比率为43.5%,比2000年末减少31个百分点。醴陵市某民营陶瓷企业创办已有5年,年销售收入已达1800万元,但至今无分文银行贷款,主要依靠预收货款和应付帐款解决流动资金,2005年末商业信用负债达420万元。
六、商业信用处于一种自发状态。
一个企业可以承载或实际拥有多大的商业信用,没有任何法规加以界定,也没有人可以知道。除少数管理规范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对于自己的商业伙伴到底应给予多大信用主要是实现销售目标的需要和经营者的感觉。目前商业信用普遍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没有监管部门,没有监管机构,没有监管制度,没有渠道查询。包括已经实行的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省市自治区政府正在拟订的信用信息管理办法,都只侧重于对银行信用信息的征集,而对于商业信用可能由于其过于分散、难度太大干脆避而不谈。
商业信用_商业信用 -主要形式
商业信用的主要形式:
1. 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是供应商给企业提供的一个商业信用。由于购买者往往在到货一段时间后才付款,商业信用就成为企业短期资金来源。如企业规定对所有账单均见票后若干日付款,商业信用就成为随生产周转而变化的一项内在的资金来源。当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其进货和应付账款相应增长,商业信用就提供了增产需要的部分资金。
商业信用条件常包括以下两种:(1) 有信用期,但无现金折扣。如“N/30”表示30天内按发票金额全数支付。(2) 有信用期和现金折扣,如“2/10,N/30”表示10天内付款享受现金折扣2%,若买方放弃折扣,30天内必须付清款项。
供应商在信用条件中规定有现金折扣,目的主要在于加速资金回收。企业在决定是否享受现金折扣时,应仔细考虑。通常,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是高昂的。
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折扣百分比/(1- 折扣百分比)×360/(信用期- 折扣期)
(1) 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倘若买方企业购买货物后在卖方规定的折扣期内付款,可以获得免费信用,这种情况下企业没有因为取得延期付款信用而付出代价。例如,某应付账款规定付款信用条件为“2/10,N/30”,是指买方在10天内付款,可获得2%的付款折扣,若在10天至30天内付款,则无折扣;允许买方付款期限最长为30天。
(2) 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决策。企业放弃应付账款现金折扣的原因,可能是企业资金暂时的缺乏,也可能是基于将应付的账款用于临时性短期投资,以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如果企业将应付账款额用于短期投资,所获得的投资报酬率高于放弃折扣的信用成本率,则应当放弃现金折扣。
2. 应计未付款
应计未付款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利润分配过程中已经计提但尚未以货币支付的款项。主要包括应付工资、应缴税金、应付利润或应付股利等。以应付工资为例,企业通常以半月或月为单位支付工资,在应付工资已计但未付的这段时间,就会形成应计未付款。它相当于职工给企业的一个信用。应缴税金、应付利润或应付股利也有类似的性质。应计未付款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企业使用这些自然形成的资金无需付出任何代价。但企业不是总能控制这些款项,因为其支付是有一定时间的,企业不能总拖欠这些款项。所以,企业尽管可以充分利用应计未付款,但并不能控制这些账目的水平。
3. 预收货款
预收货款,是指销货单位按照合同和协议规定,在发出货物之前向购货单位预先收取部分或全部货款的信用行为。购买单位对于紧俏商品往往乐于采用这种方式购货;销货方对于生产周期长,造价较高的商品,往往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销货,以缓和本企业资金占用过多的矛盾。
商业信用_商业信用 -工具
商业票据是债权人为了确保自己的债权,要求债务者出据的书面债权凭证。商业票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流通,分为期票和汇票两种。 1、期票 期票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款项的凭证。 2、汇票 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命令,要求债务人向第三者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凭证。
商业信用_商业信用 -危机
2001年底,随着美国能源巨人安然公司的倒闭,信用问题开始困扰华尔街,进而开始困扰整个美国,并波及世界。因为美国企业曾被认为是世界的典范,美国的相关法律也曾被认为是最为完善的,因此这是对于世界信任的打击。最为严重的是美国人开始怀疑自己国家企业的真正实力,从而导致股市低迷、消费不足,严重地影响了美国经济的恢复,美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的作用,更使这种危害扩大到整个世界。这样,对于企业与经济的不信任竟成了最近这个时期的主要氛围。
由于安然公司是由安达信公司来审计的,审计的不真实使人们对全美企业的经营状况产生怀疑。这种怀疑引发的行动在2002年将许多大公司的老总们送上审判台,因为这些公司的报表不真实,虚报数字,假大空成风。世通公司因假账而破产更使人们对大公司、对审计公司产生怀疑,正是这种怀疑将商业信用推到了浪尖上,可是这个浪尖是冲向礁石的。
其实,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就像货币一样,尽管在用它,但它随时处于贬值状态。为什么会贬值?因为经济在发展,因为经济中的泡沫。可以这样说,经济危机大部分是由信用危机引发的,因为信用危机会产生信任危机,并因此形成一个怪圈,直至经济循环遭到破坏。
我国古代因为信用危机而破家亡身的比比皆是,最显着的例子便是一笑倾国的周幽王,当他燃起狼烟向诸侯示警时,他博得美人一笑,但他失去了诸侯的信任,也就是没了信用,于是当犬戎真正攻城时,第三次狼烟只能成为他的国家灭亡的先兆,因为诸侯不再信任他。就像喊着“狼来了”的那个孩子,当他被狼吃掉时,他应当想到他已先失去了信任与信用。
假冒伪劣、三角债、呆账坏账、信用大诈骗、偷税漏税、走私骗汇等问题随处可见。国人的眼光中写满了问号。
当美国人正努力用各种方式挽救民众的信心时,她是在挽救商业的信用与民众的信任,没有了这些,因此,我们这个时代不是缺乏信用的时代而是缺乏信用建设的时代。对于中国,面对人们之间不信任状态,商业信用几时建得起来?经济学家茅于轼说,我国作为穷国钱多得花不完,就是我们国人的钱大部分用在储蓄上。在一定程度上,储蓄的增多便是社会信用不完善的量度。而在这里,商业信用的危机触手可及。为什么人们不敢花钱?因为他们怕。他们怕什么?他们怕商业的运作吞掉他们的积蓄。怕就是不信任。因此,中国的商业信用值得人们重视,它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升级与发展问题。维持现有的信用质量,只能有两条出路:一是经济的蜗牛行步;二是信用体系本身的崩溃,从而造成经济震荡。
商业信用_商业信用 -作用
(一)从整个国家和社会层面来说,商业信用节省和用活了资金,活跃了市场。
资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在生产力各要素中把人排在第一位,但是现实社会中,我们其实不缺人,那么多的劳动者难以就业,一个重要原因是缺资金。有了资金即使是技能差一点也可以慢慢上路。在经营性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企业获得银行信用的希望也很渺茫。而商业信用往往使经营者绝处逢生。它把供应商心烦的存货变成经销商的铺底资金,把经营者闲置的设施变成消费者舒适称心的享受,使各方面都受惠,有效地破解了资金难题。放眼近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商业信用的巨大作用无处不在,从雨后春笋般壮大的超级市场,四通八达的网上买卖,便捷快速的物流托运到遍地开花的房地产行业,可以说都离不开商业信用的支撑,有了商业信用,可以说小钱能办大事,甚至无钱也可办事。
(二)对于供应商来说,商业信用助其减少存货,促进了销售,扩大了市场份额。
供应商向客户赊销商品(服务),不需要增加自己的成本,不影响自己的资金流动,所谓利人不损已。而且过量的商品压在库中,需要支付更多的仓储保管费用,担当更多的意外损失责任。赊销给客户后,既减少了仓储保管费,又消除了可能因火灾、洪水等意外事故造成的或有损失。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赢得了客户抢占了先机,促进了销售,扩大了市场份额,占领了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则利人利已。
(三)对于零售商来说,融通了资金,增强了势力,获得了稳定的货源。
尽可能多地使商店里的商品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是所有零售商包括大型超市和个体摊贩们共同的经营方法。但这需要占用相当多的资金,赊购――先提货后付款,是零售商、中间商解决这个问题最乐意也常用的策略。除了解决资金困难之外,商业信用第二个好处是提高了竞争能力。琳琅满目的商品,增加了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和信心,扩大了销售额;第三是稳住了供应商,获得了稳定的货源,而且在商品和服务出现瑕疵时,多一层保障,降低了自己的风险。
(四)对于消费者来说,有利于降低商品和服务价格,享受到更为快捷,实在、优质的消费。
商业信用,加快了经营者的资金和商品周转,减少了流通费用,缩减了从生产到消费的时间,必将降低商品成本,增强了保鲜和时效。
(五)对于债权人来说,通过预付商品或预付货款,可以获得比现款交易更高的毛利,提高收 益。
一般来说,暂时无法实现现款销售的商品和不需作其它用途的闲置资金放在自己手中不会直接产生效益,而预付给交易对方,则可以此为条件,提高自己商品的销售价格,或要求对方降低给自己购进商品的进货价格,从中扩大价格顺差,产生直接效益。如消费者预付话费购买手机,数额不大的预付话费并没有增加消费者过多的资金压力。但由于预付了话费,消费者可以获得比现金交易或后期付款款更便宜的价格。
(六)对于债务人来说,预收客户货款或商品,不但直接增加了可用资金,增强了竞争实力,更重要的 是可以锁定客户、始终掌握交易的主动权。
预收了上游供应商的商品,对其选择与自己有竞争能力的客户产生了制约,获得了向供应商提出不向与自己有竞争能力的客户供应商品或在供货质量、时间上优先保证自己的筹码。预收了消费者的货款,则使消费者选择其它商家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并可以此宣传招来更多的消费者,增强销售预期的准确性,有利于稳定、巩固客户群体。如电信企业预收了消费者的话费后,一般情况下,就使消费者打消了选择其它电信公司的念头。
(七)对于银行来说,商业信用灵活、方便,比起银行信用严格的评级、授信和繁复的审查批准程序来说更为快捷、高效,它也缓解了银行的贷款压力,并转移了部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