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里供神敬佛用的酒,称为素酒。以区别于荤酒:白酒,高粱酒等烈性酒。做法是没有经过“蒸馏”工艺,只是简单的将酒糟滤除,余下的酒水,放到锅里煮开,以使酒不会变质。素酒这个词语来源和中国佛教的戒律着密切关系,因为对于俗人来讲,在喝酒时并不关心酒的荤素,而素酒这个词其实根本来源自古代小说,因此“素酒”完全是一个虚构词汇。
素酒_素酒 -简介
素酒中国古代寺庙的戒律中,明确指出出家人禁止“贪酒”,而非绝对禁止饮酒。素酒这个词语来源和中国佛教的戒律着密切关系,因为对于俗人来讲,在喝酒时并不关心酒的荤素,而素酒这个词其实根本来源自古代小说,因此“素酒”完全是一个虚构词汇。四大名著《西游记》中经常出现“素酒”这个词,而且是和尚和尼姑可以饮用的酒。
其实所谓“素酒”就是粗酿的酒,没有经过“蒸馏”工艺,只是简单的将酒糟滤除,余下浑浊的酒水,放到锅里煮开,以使酒不会变质。这种粗酿的酒度数极底,浑浊不好看。大概是因为不大会引起人的欲望,所以叫“素酒”。
可以这么说,经过“蒸馏”工艺的是荤酒,没有经过“蒸馏”工艺的是素酒。它本身与佛家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素酒_素酒 -分类
一般可以把素酒理解为中国古代水果酿造的酒。为了便于理解,这里举几个不是“素酒”的例子:1、药酒:
部分药酒含有动物组织,在佛教“不杀生”的定义下,这种药酒不能算是素酒。
即便不包含动物组织,不少药酒的功用也与佛教教义相悖,比如壮阳酒,这种类型的酒也不可当作素酒。
2、粮食酒:
由于佛教认为,把哺育人民的粮食,糟蹋了用来酿酒是无道,因此粮食酿造的酒的背后都会有饿殍的冤魂,在这种观念下,用粮食酿造的酒也就不是素酒(比如米酒、啤酒)
因此,酒精含量、酿造是否粗糙、是否蒸馏,都和是否素酒无关。举例而言,法国出产的“白兰地”,使用水果酿造蒸馏,按照定义归类素酒,但是酒精度高达38%以上,因此喝这种“素酒”,则有“贪酒”之嫌,虽为素酒,但是按照佛教戒律,不应饮用。
因此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将素酒理解为中国古代使用水果酿造的酒。
素酒_素酒 -四大名著中
四大名著中的“素酒”:素酒这个词语经常出现在《西游记》、《水浒传》中。但可笑的是,在唐朝和宋朝,蒸馏酒的工艺根本没有普及,绝大多数民众饮用的都是纯酿造酒,只是因为书的作者多处于明代,而明代恰巧是中国蒸馏酒开始走向辉煌的转折点,这才将“三碗不过冈”传说中的蒸馏酒写入书中(其实在宋朝,蒸馏酒根本没有普及),因此误导了不少人。再加上作者对佛教戒律理解不深,因此在书中对素酒的暗示也不准确。总之,素酒的概念,仅仅是因为小说的作者为了安排饮酒场面而编造的,自然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应当为出家人准备所谓的“素酒”导致尴尬的场面。
四大名著《西游记》中经常出现“素酒”这个词,而且是和尚和尼姑可以饮用的酒。葡萄酒、米酒属于素酒,《西游记》第八十二回:
那妖精露尖尖之玉指,捧晃晃之金杯,满斟美酒,递与唐僧,口里叫道:“长老哥哥妙人,请一杯交欢酒儿。”三藏羞答答的接了酒,望空浇奠,心中暗祝道:“护法诸天、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弟子陈玄奘,自离东土,蒙观世音菩萨差遣列位众神暗中保护,拜雷音见佛求经,今在途中,被妖精拿住,强逼成亲,将这一杯酒递与我吃。此酒果是素酒,弟子勉强吃了,还得见佛成功;若是荤酒,破了弟子之戒,永堕轮回之苦!”孙大圣,他却变得轻巧,在耳根后,若象一个耳报,但他说话,惟三藏听见,别人不闻。他知师父平日好吃葡萄做的素酒,教吃他一锺。
清食谱《调鼎集》茶酒卷里酒单中提到了素酒:
“冰糖、桔饼冲开水,供素客。”
素客就是吃斋的人。和尚尼姑本就是出家人,吃斋念佛,唐三藏在西游记里所饮之物应该就是这个,而不是真正的酒。
寺庙里供神敬佛用的酒,称为素酒。以区别于荤酒:白酒,高粱酒等烈性酒。做法是没有经过“蒸馏”工艺,只是简单的将酒糟滤除,余下的酒水,放到锅里煮开,以使酒不会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