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会海,成语,愿意为公文堆成山,过多的会议使人仿佛陷入了会的海洋。比喻行政事务太多,穷于应付。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文山会海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之所以顽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长官意志作怪。文山会海决不仅仅是一个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问题,实质上市行政指令的作用方式和条件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问题。
文山会海_文山会海 -词义
【读音】wénshān-huìhǎi
【英文】 [too much paper work and meetings to attend to;red tape with mountains of documents and seas of meetings]
【解释】 公文堆成山,过多的会议使人仿佛陷入了会的海洋。比喻行政事务太多,穷于应付,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出处】《人民日报》1988年11月26日:“机关干部解脱了文山会海之后,获得更多时间和精力,该是一件幸事。”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行政事务太多。
【时事】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刘光复发言时表示,现在依然“文山高耸,会海汹涌”,要根治这种恶疾须动真来硬,既要“怒斥”,也要“痛究”,更要“问责”。
文山会海_文山会海 -影响
滋生严重“会议腐败”
“文山会海”的盛行,导致一些干部沉溺于繁文缛节、疲于应付各种会议,难以做到静下心来谋大事,沉下身来抓实事;导致一些干部习惯于只是对上级的工作部署戴“帽”穿“靴”,照本宣科,生搬硬套,降低了行政效能,浪费了公共资源,增加了工作的运行环节和财政负担,甚至还滋生了非常严重的“会议腐败”。
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该抓的工作在哪里?在口号里。工作落实在哪里?在会议里。整改的措施在哪里?在通知里。动听的词汇在哪里?在汇报里。”凡此种种弊端,像一道鸿沟,破坏了干群关系,损坏了政府形象;又像一条锁链,困住了我们的手脚,耗费了精力和时间,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文山会海_文山会海 -相关现象
“文山会海”虽然是个老问题,但一直热议不断。据《半月谈》近日报道,一个县委主要领导,一年中参加的大小会议、活动不少于1000个,真是叹为观止!其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在2001年12月,中办、国办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些地方也都相应地制定了配套措施,但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从制度的规定上看,一些制度和要求存在缺陷,如中央下发的《意见》,要求“能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可以合并开的合并召开”,还有的地方提出“可长可短的会短开”,但是,对于什么是“能不开的会议”?什么是“可长可短的会”等都没有明确界定,因此给实际操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责任追究乏力。中央的《意见》以及各地的配套措施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也只是提出号召性的要求,要求“切实负起责任,带头转变作风,带头精简会议和文件”,这些对于一些平时看惯了类似规定的领导干部来说,根本没有约束力。
另一方面,“文山会海”之所以屡治不效,最根本的还得从我国目前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中找原因。
一是由于我国现行行政管理层级仍然过多。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是侧重于从横向调整政府的部门设置,但却没有从纵向减少政府的层级设置。目前,我国地方有省(市、自治区)、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四级,再加上中央共达五个层次。但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实行的行政层级实际上是六级,即多了一层村(居委会),尽管村(居委会)不是宪法规定的一级政府,但在具体的行政事务中,仍然担负着一级地方政府的职责。无论是和世界上地理大国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行政层级都是最多的。由于层次多,往往部署一项工作,中央开了会、省里、市里、县里接着开,有的一直开到乡镇。这样层层开会,层层贯彻,再加上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决定的会议,会议的数量自然而然就多了。
二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之间职能界定不清。有的地方由于政府机构改革不到位,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重叠现象,使得一项工作的完成往往涉及到多个部门(这里并否认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类似工作,确需要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开会布置任务时,就需要多个部门参加,这样,无形中就增大了一些部门和单位参加会议的频率。有的还要求部门或单位负责人与会,甚至动不动称为“一把手工程”,明确要求“一把手”参加,这样就更使得一些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干部整天疲于赴会,领导干部成为“会贩子”、开会“打瞌睡”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是工作评价和落实机制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目前,在一些地方,上级检查下级工作,听取下级工作汇报,往往把下级是否召开会议进行贯彻作为落实工作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评价依据。因此,下级在执行上级部署的任务时,不分难度大小、不分工作类别,千篇一律开个会再说。同时,对完成某项具体工作而言,一般先要开“动员会”,中途还要开“现场会”或者“推进会”,完成任务后还要开“表彰会”,有的在中途还要穿插一个“再动员会”,过一段时间还要开一个“回头看”会,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正是因为以上问题的存在,再加上平时的各种纪念会、研讨会、剪彩、奠基、首发首映式以及各种检查、评比等等,使得各种会议不多才怪!
由于会议多,准备的材料、文件如《领导讲话》、部署工作的《通知》、《工作方案》、《督办函》、《工作汇报》、《表彰决定》等等自然就多了。
由于“文山会海”,导致起草材料累、会务接待累、干部赴会累,既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大了行政成本,又降低了工作效率。由于“文山会海”,使得一些工作在“文山”之上缓缓推进,在“会海”之中慢慢漂移,使得一些干部整天攀爬在“文山”之上、畅游于“会海”之中,一点点斗志和激情被消磨殆尽。
如果“文山会海”现象得不到有效治理,既累了干部、误了工作,更是苦了群众。但是,要彻底根治,单靠出台几个制度和规定,甚至寄希望于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自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大胆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这,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
文山会海_文山会海 -如何消除
当今时代,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标志,“文山会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障碍,要改进机关作风,就必须消除“文山会海”。 消除“文山会海”,关键取决于领导的认识和决心。要树立为经济服务、为基层服务、为项目服务的观念,提倡求真务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彻底改变浮在上面,整天发文泡会的习惯方法,着眼抓大事,抓主要矛盾,解决重大的社会及经济发展问题,切实把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提出有创造性、可操作性的贯彻意见和措施。要把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是否解决实际问题,基层和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机关工作的首要标准,全面评估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工作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改进机关工作作风。
为平掉文山,跳出会海,从根源上铲除这一痼疾,建议:
一、各级领导要从我做起,带头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可开可不开的会不开,可说可不说的话不说,带头摒弃套话、空话、废话。把“一级讲给一级听”变成“一级干给一级看”,把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作为考核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使用干部的基本依据,彻底根治这种体制性弊端。
二、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减少层级,推进政府机构精简和职能转变;要重视发挥现代化办公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等手段,推进办公信息化建设,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三、要建立长效机制,严格文件、会议的审批和管理,在精简会议数量、压缩会议规模、控制会议经费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对下发文件的数量、质量、范围等作出明确规定,努力做到“少开会,开短会,开务实有用的会;少发文,发短文,发务实有用的文”。
总之,要彻底治理“文山会海”这种备受诟病的恶疾,必须动真来硬。既要“怒斥”,也要“痛究”,更要“问责”。要让“高压线”真正带上“高压电”,把顽症的死穴判断准,把问责的板子打到位,变扬汤止沸为釜底抽薪,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