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河,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发源于保定市易县境内的五回岭(属太行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易县、满城县低山、丘陵区至满城县市头村。原为徐河的支流,在漕河镇,源于西北曹河泽水入徐水,始称漕河。后沿用漕河之名。后改流汇入府河,入藻杂淀。漕河在历史上是重大事件多发的一条河,管头镇以上为保定至察南、雁北的骡马交通要道。管头以下多次发生战争。
漕河_漕河 -漕河的来历
说漕河,道漕河,有人知道漕河这个地名的来历吗?黄梅、浠水的县城原来都叫城关镇,后来到八十年代后期改为黄梅镇和清泉镇。蕲春县城就叫漕河。这个地名也可能历史更古老,但一直没有搞清楚是怎么来的。
说法一:漕家河应该不是很准确,如果说漕家的话,应该是姓曹的曹,不是三点水的漕,漕河从字面上来讲,应该是漕运的河,漕运是古代运皇粮称为漕运.但是我们这儿运过皇粮吗?或者说运皇粮的船从我们这儿走过吗?那我们漕河是不是过去漕运的一个小码头呢?
说法二: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这种粮食称漕粮,漕粮的运输称漕运,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狭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河运而言。查了很多资料也没说清漕河地名的来历,但听老人说,以前很多大船可以直接到道人桥附近停泊装运货物,蕲河更是连接蕲北的水系动脉,看来以前漕河的水运是很发达的。再者地处漕河的罗州城曾是洲、府所在地,在这里集结漕粮运出去是可能的.
说法三:八十年代在县信访局工作的一位领导说,当时经常有人上访落实竹排社的政策问题,后来进一步了解,解放初期,我们交通局下属的还有一家交通企业叫竹排社,估计是用竹排运货物到上乡去的,再把山里的土特产运到街上来。主要是去花园狮子那边。还有个顺口溜说:排到狮子口,排走人不走。言下之意是狮子的女子很风流。排夫都在那儿过夜呢?这大面是谣传,真实的情况可能是竹排从漕河出发。到狮子也就快天黑了。黑夜没有办法放排,可不得在那儿过夜吗?竹排社大概在56年左右就解散了。因为那个时候慢慢地有汽车了。
漕河_漕河 -水系概况
漕河原为徐河的支流,在漕河镇,源于西北曹河泽水入徐水,始称漕河。后沿用漕河之名。该河主流源于五回岭东大岭沟崖壁上,峭壁上喷出瀑布,飞流直下成河。东南流至墨斗店,源于石胡和砍石沟水汇入,又东南流,经狼牙山西至管头镇,甘河沟和上隘刹水在陈家会汇入,疑为《水经注》载“徐水三源齐发,齐泻一涧”。从狼牙山南向东北流,经周庄、裴庄、北独乐、松山、团山入龙门水库,进满城界。水库以下过龙门(郦注称石门山),入龙潭峡谷,出谷南下,至神星镇,马连川水从西汇入。向东南流,经岗头,在市头村出山,东经两渔、要庄、黄村、许城、留马,在东庄店出满城境。在北楼入徐水县,经空城,在漕河镇北过京广铁路,从高桥沿保定市区、清苑县边界东南流,在迪城村东南、东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