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生平简介 贾植芳 贾植芳-生平简介,贾植芳-四进监狱

贾植芳(1915-2008)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七月派”重要作家,比较文学学科奠基人之一。曾赴日本东京大学学习,早年主要从事文艺创作和翻译。曾任《时事新报》、文艺周刊《青光》主编。建国后,历任震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复旦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一届副会长,上海比较文学研究会第一届会长。专于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著有《近代中国经济社会》、《贾植芳小说选》、《外来思潮和理论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译有《俄国文研究》等。2008年4月24日晚6点45分病逝于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享年92岁。

贾植芳_贾植芳 -生平简介

贾植芳生于1915年,山西襄汾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者、比较文学学科奠基人之一。1932年到北平上高中,在北平读书时就是《大公报》、《申报》等报刊的活跃投稿人。


贾植芳

1936年,因为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贾植芳首度入狱。

1936年出狱后,贾植芳流亡日本,入东京日本大学社会科。抗战爆发后,贾植芳从日本弃学归国参战,以战地通讯、散文和小说名世。

1945年,贾植芳因从事抗日策反被日伪徐州警察局逮捕。日本投降后出狱。

1946年,贾植芳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青光》主编。

1947年,贾植芳因为给进步刊物写文章,被中统特务机关逮捕,1948年出狱后以着译为生。1952年调入复旦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55年因胡风案入狱,达11年。

1966年3月,贾植芳被法院定罪为“胡风反革命集团骨干分子”,判处有期徒刑12年。1980年平反。早年主要从事文艺创作和翻译。建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专于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着有《外来思潮和理论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狱里狱外》、《劫后文存》、《雕虫杂技》、《余年笔墨》等。

新中国成立后,贾植芳在复旦大学以教书育人为业。2004年出版的4卷本《贾植芳文集》,记录了他一生的丰硕成果。他既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又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为中国学术界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

和许多同时代的文化学者一样,贾植芳留给后人的遗产还有知识分子的铿锵风骨。他没有屈打成招,没有趋炎附势,没有因一次次磨难而失掉自我。他曾在回忆录《狱中狱外》中说:“我走完了自己的苦难历程。值得安慰的是,我并没有失掉自我,我还是我,苦难反而深化了我对各国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和思考,净化了我的灵魂。”

2008年4月24日晚6点45分,贾植芳病逝于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享年92岁。

贾植芳_贾植芳 -四进监狱


贾植芳

贾植芳曾经说过:“我觉得既然生而为人,又是个知书达理的知识分子,毕生的责任和追求,就是把‘人’这个字写得端正些。”他自己也委实“写”得够端正的,以至于一生似乎“像《西游记》里的唐僧取经一样,命中注定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知名学者钱谷融说:“我和贾植芳在1950年就认识了,他是我的朋友,是我最欣赏的朋友之一。在我看来,他是一个真率、风趣的人,这样的人不多了。”他的学生、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则说:“贾老师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三言两语实在无法说清。

由于天生傲骨,贾植芳一生曾经四进监狱,加上改造时间,前后达25年之久。第一次进监狱是因为参加了1935年那场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当时的审判是“危害民国、就地正法”。贾植芳后来回忆说,那是他第一次“很气派”地坐小汽车、旁边还有“保镖”前呼后拥;在监狱里他也一直是个“刺头”,狱监给他吃跟刑事犯一样的伙食,他竟然怒砸饭碗,大叫“我没犯罪,不吃这个,我要吃好饭”,硬是让看守所所长给他换了伙食。这件事情后来甚至传到了“蒋委员长”耳朵里,引起了“蒋委员长”的“关心”,他的伯父吓得赶紧用1000银元、50两鸦片烟的代价把他保了出来,还花钱为他买了一张大学法科经济系文凭,送他赴日本留学。

在日本期间的贾植芳,与郁达夫、郭沫若、李春潮、覃子豪等人交往,思想依然激进。到日本还不到一个月,就有警察登门“拜访”说:“您以后在日本的生活就由我来照料,请多多关照!”后来日本警察甚至由对他暗中监视变为了明目张胆的搜房。在日本呆不下去之后,贾植芳就回国参加了当时国民党政府的留日同学训练班,后来在徐州搞策反时,终于被抓进了日伪的牢房。1947年,他又因为给进步学生刊物写文章,被国民党政府关押了一年多。

当贾植芳第三次走出监狱大门的时候,贾植芳拒绝了仕途的诱惑,选择了回复旦大学教书,担任中文系主任、专职教授,被誉为“革命作家”。

第四次进监狱,是因为胡风。

贾植芳最早是在日本通过书信与胡风结交的。他在神田的内山书屋,看见了上海生活书店出版的《工人与学习丛刊》,贾植芳就将小说《人的悲哀》投给了丛刊,不久,他收到了30日元的稿费和主编胡风的来信,从此跟胡风有了书信往来。回国后,贾植芳辗转各地,跟胡风始终缘悭一面,但书信从未断过。直到1939年,贾植芳到重庆一家报馆谋事时,胡风跑遍了重庆大大小小的报馆,终于找上门来,并带来了贾植芳在抗战前线时所写文章的稿费,两人从此建立了友谊。

在重庆期间,贾植芳写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和杂文,矛头大多指向国民党政府。1947年,贾植芳被国民党政府关押时,在狱中就有特务以“提供胡风地址”为释放条件引诱贾植芳屈服,但贾植芳坚持说他根本不认识胡风。在“该”认识胡风的时候他说不认识,而到了1955年“不该”认识胡风的时候,他又偏偏死不改口,一口咬定自己跟胡风是朋友,还吟诗说是“沧溟何辽阔,龙性岂易驯?”


贾植芳

中国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时候,一天,当时的上海高教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和市委秘书长把贾植芳叫到了办公室,问他对胡风的思想作何表态?贾植芳回答说,胡风只是为了文艺事业的繁荣,向党提意见。局长大怒说,“你还为胡风辩护!你跟胡风是什么关系?”贾植芳针锋相对地说:“我跟胡风是写文章的朋友,在旧社会共过患难,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就是这么个关系!”高教局长最终宣布:“贾植芳停职检查,到公安局去交代。”

此后10年,贾植芳一直被关押在上海的第二看守所。直到1966年,贾植芳的问题才被当作了“人民内部矛盾”,但贾植芳自己并不知道。一天,贾植芳忽然被带上警车驶向法院,在法院里他听到法院宣判说“首犯胡风罪大恶极,已经伏法”,他不知道自己会被判几年,也不想知道,甚至一个字都没看,就在自己的判决书上签了字。此后,贾植芳终于走出了监狱的大门,但还要在复旦的印刷厂改造,一改造就是13年。

贾植芳晚年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当年的“胡风分子”都是些理想主义者,他们正直、真诚、善良,为了理想而活,“我是胡风的朋友,我觉得非常光荣。”

贾植芳_贾植芳 -狱里狱外

摘自《狱里狱外》一书,内容记录如下:

“文化大革命”期间,


贾植芳在一次审训中,审讯员一上来就问贾植芳:“你在家里说了些什么话?”贾植芳说:“我是教书的,是吃开口饭的,说的那些教学内容,学生们都有笔记。”审训员说:“不是指你教书时说的,是日常吹牛时说的。”’贾植芳说;“我喜欢说话聊天,说过就忘了。”审训员笑着说:“你忘了,我们替你记好了!”说着,他拿出厚厚的三本日记本,逐条念了几段,包括年、月、日、时和谈话内容。贾植芳马上对号入座地查找到打小报告的人的姓名,对于他们所记的贾植芳的谈话内容,有的是贾植芳说的,有的是他们添油加醋写上的。原来,在贾植芳周围有不少当面是人,背后是鬼的大小“知识分子”!

又一次提审时,审训员问贾植芳:“贾植芳,你怎么认识某某人的?”贾植芳说:“你说的这个人我不认识。”审训员似笑非笑地说;“你真会狡辩!你不认识他,他怎么认识你,还给你送书?”说着,他拿出一本书来,上款写着“贾植芳先生教正”,下款写着“某某敬赠”。贾植芳说:“这是我们学术文化界的一种习惯和风气,认识不认识的同行人总互相赠送著作。”贾植芳这么一解释。审训员就恼火了,拍着桌子大声申斥说:“你还在继续狡辩!这本书定价两元多。他不认识你,平白无故地把两元钱的东西送给你,这谁会相信?我们是干什么的?告诉你,骗不了人的!他这么一发脾气’,贾植芳只好自认晦气,心里只好说,这些同志是农民,上帝原谅他们吧!而因这类问题受审就有好几次!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贾植芳先生经过十多年的监禁和劳改生活的苦日子,反倒没有了过去的文弱的书生气,变得比过去更壮实了,贾植芳不像学校里那些被揪出来的“有问题”的人(当时称为“牛鬼”)那样的神情沮丧,畏首畏尾。他走起路来挺着胸脯,迈着坚定的步子,像个正常人。他没有罪,问心无愧,所以虽然长期身处逆境,但能处之泰然,仍然保持着开朗乐观的性格,面向恐怖阴暗的现实,无所畏惧。

贾植芳_贾植芳 -人物评价

一生坎坷,几度牢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贾植芳的文化建树。他将自己定位是“大时代里的小角色”。然而,这个清醒而自谦的“小角色”,却赢得了文化界的尊敬。他无儿无女,晚年却有儿女绕膝般的幸福;无钱无势,家里却总高朋满座。

雷锋生平简介 贾植芳 贾植芳-生平简介,贾植芳-四进监狱

贾植芳任教的复旦大学

贾植芳身材瘦小,性情豪放,自称“江湖中人”,晚年更对一切求学问事者敞开家门,“三教九流”,有求必应。他在复旦大学第九宿舍的家,有一张大圆桌,有好多年,每逢周五,便是几代学生加上各种闻名登门者的聚餐日。不必正襟危坐,也不分上下大小,在随兴闲聊中,常有专业研究的火花,更有为人为学之道的潜移默化。

“没有贾先生,我不会走上今天的道路。这是一种整体的影响,学术研究只是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他待人处世的态度,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他的坚持……”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说。

20世纪90年代因重新编纂《中国文学史》而广受关注的章培恒教授说:“当年,在贾植芳先生等人影响下,我才走上一条独立思考的学术道路。”

“在上帝给我铺设的坑坑洼洼的生活道路上,我总算活得还像一个人……生平最大的收获,就是把‘人’这个字写得比较端正。”贾植芳自我总结的这句话,四下传播,成了常被人引用的名言。贾植芳的确做到了将“人”字写得大气而端正,直到最后一息,去得平静无憾。有人评价说,这位老人见解深刻,达观生死,像近年来陆续辞世的不少“文化老人”一样。在许多人看淡文化的时代,实在需要这样的文化典范,一些把“人”字写得端端正正的人……所谓学术人格,是指能够立足于学术本位,敢于坚持真理,不为现实得失所扰,不为名利所羁绊,乃至不惜为之献身的殉道精神。贾植芳的一生彰显了学术人格的意义。

贾植芳_贾植芳 -代表著作

《人的证据》、《人生赋》、《近代中国经济社会》等,译有《契诃夫手记》、《契诃夫戏剧艺术》、《俄国文学研究》

代表性论文:《人文视野下的“大文学”观讨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100103/178335.html

更多阅读

雷锋生平简介 哈农 哈农-简介,哈农-生平

哈农,全称是夏尔・路易・哈农,1819年7月2日生于法国敦刻尔克附近的雷恩居尔,1900年3月19日卒于海上布伦城。是19世纪法国著名管风琴师、钢琴师及钢琴教育家,是钢琴练指法的创始人。哈农_哈农 -简介夏尔・路易・ 哈农(Charles―Louis Han

雷锋生平简介 袁玫 袁玫-基本信息,袁玫-生平简介

袁玫,女,职业是演员。于1989年,一部颇为轰动的电视连续剧《公关小姐》的上演。袁玫_袁玫 -基本信息袁枚姓名:袁枚(一说袁玫)性别:女国籍:中国出生年份:1964年籍贯:安徽省芜湖市袁玫_袁玫 -生平简介1978年考入安徽省艺术学校学习黄梅戏

雷锋生平简介 路学长 路学长-简介,路学长-生平

路学长,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导演。曾拍《长大成人》、《非常夏日》、《租期》、《卡拉是条狗》、《两个人的房间》等影片,获得金鸡奖最佳导演特别奖等大奖。1981年,路学长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专攻绘画,2014年2月20日,突然因病去世,终年49岁

雷锋生平简介 九纹龙 九纹龙-生平简介,九纹龙-名号由来

九纹龙即史进(小说《水浒传》人物)。史进,小说《水浒传》中108将第一个出场,史太公之子,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23位,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七名。史进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王进的徒弟,因身上纹有九条青龙,人称“九纹龙”。史进和朱武、陈达、杨春聚

雷锋生平简介 让・蒂加纳 让・蒂加纳-简介,让・蒂加纳-生平

让・蒂加纳(1955年6月23日―),法国前足球运动员,现为足球教练。蒂加纳_让・蒂加纳 -简介让・蒂加纳(法语:JeanTigana),男,1955年6月23日出生,法国前足球运动员,现为足球教练。曾执教法甲里昂队,摩纳哥队,英甲球队富勒姆,土耳其甲级俱乐部贝西克

声明:《雷锋生平简介 贾植芳 贾植芳-生平简介,贾植芳-四进监狱》为网友莫失莫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