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简介,《马克思恩格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编为十卷,精选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各个时期写的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文集的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法学、史学、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军事、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_《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简介

中央编译局编译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十卷本和《列宁专题文集》五卷本于2009年12月出版。这两部文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两部文集的编译出版,是党的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工作的一大盛事。李长春同志在两部文集出版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两部文集的编译体现了中央的要求,代表了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的最高水平;两部文集的出版,对于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不动摇,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_《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2004年1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重新修订和编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著作。

中央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审核编辑方案,就编辑方针、审订原则和出版质量提出明确要求,明确提出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确保译本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使两部文集成为精品。同时,在编译出版的整个过程中,给予了及时有力的指导,帮助解决了一系列实际问题,从根本上保证了两部文集编译出版工作的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抽调最强的编译力量,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点著作译文审核和修订课题组。这是一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重要部署,是一个强基固本、凝魂聚气的重大举措。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支柱和强大思想武器。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是我们不可动摇的原则。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可以说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课题组负责人谈到,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也要与时俱进。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过去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或多或少存在编译不够准确、阐释注解不到位甚至不正确的地方,有必要重新进行校译和审核,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供更好的版本。

重新编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帮助人们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就是为了人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2004年4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的编辑和译文审核修订工作启动;8月,《列宁专题文集》的编辑工作拉开序幕。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精心组织下,经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这项重要工作圆满完成。

两部文集的出版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一个重大成果,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编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一项严肃的事业。5年来,课题组和编审委员会时刻铭记党中央的嘱托,全力以赴、齐心协力,相互砥砺、埋头苦干,度过了2000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

课题组成员年龄最大的80岁,最年轻的不到30岁。多位退下来的老专家不计名利,不讲报酬,心甘情愿地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在大量艰巨复杂的工作中,老专家发挥了中坚作用。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完成了一个个攻坚任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一位参加过许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工作的老同志动情地说:“我们这些年逾古稀的老人在晚年还能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这一重点项目的工作,继续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感到十分荣幸和无比欣慰。”

编译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审核修订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译文。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除《资本论》及其手稿因不久前刚刚修订过译文,这次只是作个别修订外,其余各卷译文都对照原文逐字逐句作了审核和修订,主要修改了没有确切反映原著理论内涵和逻辑思路的译文,还修改了译文表达不顺畅、逻辑关系不清楚、容易引起歧义的段落句子。

译文修订不是简单的文字改动,必须确切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对一些不易理解的语句,课题组都要反复推敲,参考不同文字的多个版本的译文,通过集体讨论,在弄清原意后再作修订。有些重大修改经过编审委员会的认真研究才确定修改方案。在修订过程中,还收集了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译文的意见,对这些意见作了认真研究,汲取其中合理的建议。正是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保证了译文修订的准确性。

不忽略一处细节,不放过一个错误,这是课题组全体成员对待这项工作的共同态度。

为了精益求精,编译中要进行大量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十分枯燥,比如各处引文的统一、各专门术语和名词的统一,都要在每篇著作中逐一对照。据介绍,仅名目索引的核校这一项工作,就花去了一名工作人员一年半的时间。

为了精益求精,常常要咬文嚼字。在编译过程中,有些学者提出批评和建议,十分中肯,对提高译文的准确性有很多帮助,课题组接受了一些意见,修订了原来的译文。对一些有争议的译文,课题组本着科学的精神,反复研究,不管是否修改,都提出了充分理由。

为了确保译著文字、标点准确无误,中央编译局和人民出版社的工作人员进行了20多遍校核,努力保证不错一字一点。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_《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特点

一、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共分十卷,精选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著作(少数著作限于篇幅为节选),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同时还包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政治、法学、史学、教育、新闻、科技、文艺、军事、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和全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体系、思想精髓和科学品格。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采用按年代编排与重要专著单独设卷相结合的编排方式。按照著作的性质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至第四卷,按照时间顺序收入马克思和恩格斯1843―1895年期间的各类著作。第一卷选收马克思和恩格斯1843年至1848年期间的著述,系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主要包括: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思和恩格斯探索唯物史观、初步阐述共产主义理论的著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早期成果《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的重要准备著作《共产主义原理》等。第二卷选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至1859年期间的著述,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1848年革命和总结革命经验的主要著作,如《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德国农民战争》等;马克思对唯物史观作经典表述的名篇《〈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中国问题和印度问题的文章。第三卷选收马克思和恩格斯1864年至1883年即从第一国际成立到马克思逝世这一期间的著述,主要包括:马克思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文件;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的论著;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经验的重要著作《法兰西内战》;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四卷选收恩格斯1884年至1895年期间的著述,主要包括:体现马克思主义发展新成果的重要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论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理论和实践以及批判工人政党内部错误观点的重要著作《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德国的社会主义》、《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法德农民问题》等;阐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制定无产阶级政党新的斗争策略的著作,如《卡尔・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等。

第二部分为第五至第九卷,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著作的专卷。第五、六、七卷为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第一、二、三卷。第八卷为马克思《资本论》手稿选编,节选了马克思的三部经济学手稿,即1857-1858年手稿、1861-1863年手稿、1863-1865年手稿的重要内容,作为对《资本论》的理论观点的补充和阐发。第九卷为恩格斯的著作专卷,收入恩格斯的专著《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

第三部分为第十卷即书信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为书信选编,按时间顺序全文收录或节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2年至1895年期间写的280封书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是马克思主义文献遗产和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工人运动史,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

两部文集的编排遵循了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展示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思想的基本内容,既照顾到经典作家思想发展脉络,又突出了重点著作的地位。两部文集选编的著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阶级性和实践性以及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首先,两部文集全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索、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贯穿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反杜林论》等著作中,批判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观点,集中阐释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和基本思想,论述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社会运动和发展的历史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不同时期革命运动的分析和总结,论述了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无产阶级革命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等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恩格斯晚年还针对把唯物史观片面化、庸俗化的所谓经济唯物主义观点,强调指出历史进程表现为社会生活各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归根到底是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但是国家、法、意识形态等因素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经济基础、历史进程产生反作用,影响历史斗争的进程和形式。

其次,两部文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运动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理论表现。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即公开表明它是为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指出无产阶级的解放与人类彻底解放的历史趋势完全一致,强调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明确论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基本观点,论述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的作用,批判了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歪曲,强调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列宁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的关系,揭示了无产阶级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区别,指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国家才会消亡,而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必须保存国家,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再次,两部文集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征。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结合不同时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他们的科学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他们历来重视把理论原则和革命运动的实际状况和水平结合起来,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具体条件,抓住主要问题,提出具体的斗争目标和任务。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之初,马克思考虑到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工人运动发展水平的差异,提出了致力于工人阶级的解放、保护和发展的宽泛目标,起草了包容广泛的章程,从而使国际无产阶级迅速联合成为强大的政治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导法国工人党制定党的纲领时,同意法国工人党把要求法定最低工资等经济要求写进党纲。恩格斯对德国某些工人活动家在美国从事工人运动时远离运动、空谈学理的作风提出批评,指出应当参加真正的工人运动,接受运动的实际出发点,通过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提高工人运动的水平。

同时,两部文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根据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现实,对待科学理论,反对把理论变成僵死的教条。从收入两部文集的著作中可以看到,他们始终运用唯物史观及时研究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新变化、新情况,从中提出新思想和新观点,不断丰富和深化他们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运动趋势和革命斗争策略的论述。他们强调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认识未来的社会发展,反对凭主观愿望和想象预先作出虚构。恩格斯明确指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列宁也一直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特征提出的新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他对如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创造性探索,他关于执政党建设和政权建设的新思想,都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三、译文更准确,资料更翔实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博大精深,翻译他们的著作难度很大。翻译经典著作的过程是对经典作家思想发展和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过程。在我国的马恩著作传播史上,各个时期的译者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经典著作中的一些理论思路和历史事实把握得不够全面,对经典作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使用的表达方式领会得不够确切,因而译文的准确性在个别地方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很难避免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中央把审核和修订经典作家重点著作译文作为一个重大课题,要求我们认真完成,正是为了在多年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经典著作译文的质量。

按照中央提出的“使译文更加准确反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这一明确要求,我们选择最权威、最可靠的外文版本作为依据,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收入文集的全部译文逐字逐句进行严格审核,修订了其中的一些没有准确反映原意或文字表达不够顺畅、易生歧义的译文,努力使译文做到忠实确切而又明白晓畅。

为便于读者使用,我们还给两部文集编写了各类资料。《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各卷均附有注释以及人名索引、文献索引、名目索引,最后一卷还附有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大事年表。各类资料详备,贴近读者需要,既为学习研究原著提供必要的辅助材料,又对把握理论精髓起到引导作用。所有的注释和索引都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修订,努力做到考证严谨、内容翔实。

根据中央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要求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的特点,我们为文集所收的著作编写了导读性的题注。用简练的文字概括有关著作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简要评价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帮助读者掌握原著的要义、精髓和指导意义;适当介绍有关著作的写作过程和流传情况,为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同时,在题注中对重要著作的一些早期的中译本也略作说明,帮助读者了解这些著作在中国的传播情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各卷前面还附有本卷说明,简要介绍了各卷的重点著作、理论要点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发展脉络。两部文集作为基础文本,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内涵绝不限于两部文集的内容,要全面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广博而深邃的理论体系,还应结合马克思主义全部经典文献加深学习和研究。学习重在应用。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一种囿于书斋的理论构想,只有结合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自觉运用马克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更加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_《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发行

截至2010年12月22日,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出版发行一周年以来,发行量已突破两万套。

两部文集销量突破两万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出版发行取得重大成绩,更好地促进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人民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央领导同志和相关部门对两部文集的销售工作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推进两部文集的出版发行工作。可以说,两部文集出版工作凝聚了无数心血、承载着殷殷期盼。为落实领导指示精神,中宣部将两部文集列入向党员、干部推荐的第一批学习书目;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出版战线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两部文集;中央编译局多次就两部文集的编译和出版工作召开专题研讨会。

同时,人民出版社积极开展发行部培训课程,从文集的时代背景、编译校对、装帧设计,到整个思想体系,都做出详细介绍和说明,务求让发行业务人员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掌握其科学体系,并紧密联系实际。人民出版社还在保持编校水平一流、印制质量精美的基础上,采取超常规的公益性定价,以期实现两部文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据悉,为实现两部文集常态化销售工作,加强两部文集社会影响力,人民出版社下一步将开拓社区图书馆、职工书屋等销售渠道,打造新型营销方式;继续开展营销队伍的教育培训;在现有销售区域的分布基础上,推动重点地区的销售工作;同时,加强宣传社会各界学习运用两部文集的生动事例,以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_《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感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首先就是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重要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0卷)的出版,为我们深入学习和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了更为完整、更加准确的读本。

《文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体系。《文集》正文约480万字,各种资料约160万字,总字数约640万字。它精选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著作,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同时还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政治、法学、史学、教育、新闻、科技、文艺、军事、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可以说,《文集》凝结着经典作家的心血和智慧,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体系之博大、思想之精深。

《文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创新是理论的生命。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在理论上有所创新。例如,《共产党宣言》基于对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分析,揭示了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纲领;但它作为一部历史性的著作,也打上了当时时代的烙印。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后来敏锐地认识到,《共产党宣言》有些地方已经过时,有的阐述是不完全的,许多地方都应该有不同的写法。同时,他们又强调,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一理论的发展轨迹,在《文集》中体现得十分清晰。这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与时俱进的行动指南。

《文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力量。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经典作家从来没有脱离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而封闭地构造理论体系,他们无论是对传统哲学理论的批判,还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构想,都不是以各种方式“解释世界”,而是致力于能动地“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说服力。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告诉我们,对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问题,都必须放到全球化的视野中,放到共同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去审视。这对于我们今天看待和处理中国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文集》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植根生活的追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抽象的思辨,而是植根生活实践的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述人的实践时,总是把它作为具体的、感性的活动,并揭示它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具体内涵;在揭示现代社会运动时,深入到劳动、价值、生产、交换、流通、工资、资本、地租、利润、价格、供给、需求、市场等社会经济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在这些论述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源于生活实践的理论的巨大魅力。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简介,《马克思恩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100103/177714.html

更多阅读

翻译:萨特《存在主义》

这是萨特的一篇短文,原文载于萨特的文集《存在主义与人类情感》。“存在主义”一词意味着什么?如果必须要解释这个词的话,对于使用这个词的许多人来说会十分困惑,因为如今这个词应用极广,甚至音乐家和画家的作品也被称为存在主义的作品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原文解释 马克思 费尔巴哈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内容讲解 一、写作背景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 )是在1845年春天旅居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时所写的一份研究提纲 。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这篇文章。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翻检了马克

#磨文集#《庶本荣华》 庶本荣华txt下载

第一回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明朝景泰三年,这一年的冬日甚是邪异,大雪下了一月还未消停,闹得四处寒灾,百姓流离失所。尤以滁州为重,只见满城街巷,银装素裹。然而城中一道清流街却不尽然,那街东首有一条涧溪巷,巷中高墙深院,青石铺地,气象

#磨文集#《你是我的心上刺青》 心上刺青

01 再遇人渣1“楚楚,那尽量赶过来好不好,实在不行,我们去接你,现在大家就等你开工呢。”如果可以,陈默真想对着电话一阵痛骂,可她不敢。程楚楚如今正是红的发紫,能请到她来拍封面,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是搞砸了,顾凯还指不定怎么收拾她。“我这边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学习心得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学习心得在学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之后,我对以往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类理解加深了,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更应该在于把它看作是实践唯物主义。我更加明确了“实践性

声明:《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简介,《马克思恩格》为网友再遇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