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虫(Pseudaletia unipuncta),又称剃枝虫、行军虫,五花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中国农作物的重要迁飞性杂食性害虫。主要为害多种禾谷类作物,大发生是也可为害棉、麻、豆类、果树、蔬菜、林木及牧草等。
黏虫_黏虫 -简介
黏虫又称剃枝虫、行军虫,是一种以为害粮食作物和牧草的多食性、迁移性、暴发性大害虫。除西北局部地区外,中国其他各地均有分布。大发生时可把作物叶片食光,而在暴发生年份,幼虫成群结队迁移时,几乎所有绿色作物被掠食一空,造成大面积减产或绝收。
黏虫_黏虫 -形态
黏虫
成虫体长17-20毫米,翅展36-45毫米,淡黄褐至淡灰褐色,触角丝状,前翅环形纹圆形,中室下角处有一小白点,后翅正面暗褐,反面淡褐,缘毛白色。
卵半球形,直径0.5毫米,白至乳黄色。
幼虫六龄,体长35毫米左右,体色变化很大,密度小时,4龄以上幼虫多呈淡黄褐至黄绿色不等,密度大时,多为灰黑至黑色。头黄褐至红褐色。有暗色网纹,沿蜕裂线有黑褐色纵纹,似“八”字形,有5条明显背线。
蛹长20毫米,红褐色,第5-7腹节背面近前缘处有横脊状隆起,上具刻点,横列成行,腹未有尾刺3对。
黏虫_黏虫 -发生条件及规律
生活习性
黏虫成虫有远距离迁飞性,有趋化性,喜食蜜露,羽化后必须进行补充营养方可正常产卵繁殖。白天栖息在植株间,傍晚出来活动。成虫喜选择生长茂密的农田,将卵块产在叶尖及枯黄的叶片上,每头雌虫可产卵1000~3000粒,卵期3~6天,幼虫六龄,4~6龄为暴食期,因此防治应在3龄前进行。
发生条件
黏虫喜好潮湿而怕高温干旱,适温为19~22℃,相对湿度70%以上。温度低于15℃或高于25℃,相对湿度低于65%,对成虫产卵、幼虫孵化不利。温度23~30℃利于成虫产卵和幼虫存活。但雨量过多,特别是遇暴风雨后,黏虫数量又显著下降。发生规律
中国从北到南一年可发生2-8代。3、4月间由长江以南向北迁飞至黄淮地区繁殖,4、5间为害麦类作物,5、6月间先后化蛹羽化成为害状虫后又迁往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繁殖为害,6、7月间为害小麦、玉米、水稻和牧草,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化蛹羽化成虫向南迁往山东、河北、河南、苏北和皖北等地繁殖,为害玉米、水稻。在北纬33°(l月份0℃等温线)以南幼虫及蛹可顺利越冬或继续为害,在此线以北地区不能越冬。黏虫_黏虫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被黏虫啃食过的玉米在成虫产卵盛期前选叶片完整、不霉烂的稻草8-10根扎成一小把,每亩30-50把,每隔5-7天更换一次(若草把经用药剂浸泡可减少换把次数),可显著减少田间虫口密度。幼虫发生期间放鸭啄食。
物理防治
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效果非常好。药物防治
重发麦田,幼虫低龄期(2龄、3龄高峰期),选用25%天达灭幼脲3号悬浮剂2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或2.5%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的杀虫双水剂200-400倍液,按每亩加水30-45千克均匀喷雾。
生物防治
黏虫天敌有蛙类、鸟类、蝙蝠、蜘蛛、线虫、螨类、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寄生菌和病毒等多种。其中步甲可捕食大量黏虫幼虫,黏虫寄蝇对一代黏虫寄生率较高。黏虫黑卵蜂对卵寄生率较高,在有些地区黏虫卵索线虫对黏虫幼虫寄生率很高,麻雀、蝙蝠可捕食大量黏虫成虫,瓢虫、食蚜虻和草蛉等可捕食低龄幼虫,各地可根据当地情况注意保护利用。
黏虫_黏虫 -相关报道
山西多地暴发黏虫危害
201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黏虫在山西省暴发。此次黏虫危害,从南至北,波及多地,忻州、朔州、大同、长治、吕梁等地尤为严重。该省植保总站监测数据显示,全省黏虫发生面积达570多万亩,是2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7月3日,山西省农业厅发出《关于加强黏虫防控工作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广泛发动农户,采取有力措施防治黏虫。 长治、朔州、大同、吕梁、忻州纷纷启动黏虫防治工作,调集农药、组织植保、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防治黏虫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