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雉属(学名:Lophophorus )鸟类主要分布在中国,数量上是比较少的。其分布从西藏喜马拉雅山脉,东抵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甘肃南部及青海东南部。共有三种。栖息于海拔3300~4400米的灌丛、草甸及裸岩处。是典型的植食性鸟类,它们在高海拔的高山草甸和灌丛中靠挖掘植物的根、地下茎、球茎等地下部分为食,其呈钩形粗壮有力的喙也是为适应这种生活而进化出来的,该物种中的绿尾虹雉非常喜欢取食贝母的球茎,因此在当地,绿尾虹雉的土名叫做贝母鸡。
虹雉属_虹雉属 -形态特征
虹雉,这类雄鸟,以羽毛闪着金属辉亮为著,故名虹雉。体形肥大,嘴长而稍曲,上嘴略大并覆盖着下嘴。脸部或多或少地裸露。雄鸟头上有或无羽冠,但其共同之点是头羽都卷曲着。尾较翅短,宽阔扁平,雄鸟末端几乎呈方形而雌鸟稍呈圆形,具18枚尾羽。雄鸟有一短距。
虹雉属
虹雉属_虹雉属 -地理分布
虹雉类主要分布在中国,数量上是比较少的。其分布从西藏喜马拉雅山脉,东抵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甘肃南部及青海东南部。共有三种。栖息于海拔3300~4400米的灌丛、草甸及裸岩处。
虹雉属_虹雉属 -繁殖状况
3~4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陡峭的岩洞中。每窝产卵3~5枚,黄褐色,具大小不同的紫褐色斑。
虹雉属_虹雉属 -生活习性
虹雉是典型的植食性鸟类,它们在高海拔的高山草甸和灌丛中靠挖掘植物的根、地下茎、球茎等地下部分为食,它们呈钩形粗壮有力的喙也是为适应这种生活而进化出来的,本物种中的绿尾虹雉非常喜欢取食贝母的球茎,因此在当地,绿尾虹雉的土名叫做贝母鸡。
虹雉属_虹雉属 -种群现状
栖息地破坏和非法捕猎是对绿尾虹雉最大的威胁,绿尾虹雉适宜的栖息地是高海拔的草甸和灌丛,这些生境生态承载力差,当地山民的放牧和采药等活动对它们的栖息地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另外由于本物种体形较大是当地山民的食物来源之一,因而受到捕猎的威胁。
虹雉属_虹雉属 -保护级别
包括三种虹雉,均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虹雉属_虹雉属 -相关种类
绿尾虹雉
绿尾虹雉
拉丁学名(Lophophorus Lhuysii)
绿尾虹雉为虹雉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俗称贝母鸡,从外形看很像无冠羽和脱了尾上复羽的孔雀,但比孔雀略小。雄鸟羽冠覆着颈项,上体略似棕尾虹雉,但白色部分较大,尾蓝绿下体黑。背的后部及腰的前部均为白色。以多种植物的嫩茎叶、幼根和球茎等为食,尤喜掘食贝母,故又称其为“贝母鸡”。平时喜结成小群,在海拔4,000-5,000米高的高山草甸,灌丛或裸岩地区活动。冬季高山降雪,可迁到2,0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带生活。夜宿松树上或稠密的灌丛中。所见多为一雄一雌或一雄二雌,从不形成大群。取食用爪和嘴交替挖取。性机警,稍有动静,即昂首探查,遇敌则很快缩脖钻入灌丛和密林中。有时也可展翅滑翔。在人工饲养条件下,4-5月间产卵,每窝产卵3-5枚。卵呈暗棕黄色,具大小不等的紫褐色斑点。卵重平均104克,大小平均为73.7×51毫米。分布在青海东南部,四川西部定兴、康定、汝川、平武以及甘肃交县迭部,舟曲等地,为留鸟。
棕尾虹雉
棕尾虹雉
拉丁学名(Lophophorus impejanus )
另一种体形较家鸡肥大的是棕尾虹雉,雄鸟羽冠长,而具匙状羽端,上体大都呈金属铜绿、紫及绿蓝等色。下背白,尾棕色,下体褐黑色。分布于西藏南部、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东部,在该地为留鸟。
白尾梢红雉
白尾梢虹雉
拉丁学名(Losphophorussclateri)
白尾梢虹雄雉,鸟上体大都呈金属蓝绿色,下背部纯白,尾棕而具白端,下体纯黑。鸣叫为单调的“GHA”声,有如沙、哑的家鹅一样,因此当地群众把它称为“雪鹅”,分布在西藏东南部丹巴江上游山脉,东达云南西北部高黎贡山和西部腾冲,为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