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一所为国防科技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沈航原为航空工业部所属的6所本科院校之一,现为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同建设的唯一一所高校,是空军依托地方院校培养后备军官的全国18所院校之一,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类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是辽宁省省属重点建设院校。
沈阳航空学院_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学院简介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沈航创建于1952 年,是原航空航天部所属的6 所本科航空院校之一,现为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建设的唯一一所高校,是空军依托培养后备军官的全国18所地方院校之一,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航空航天)培养基地,是辽宁省省属重点院校,已经基本建设成为“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辽宁老工业振兴人才培养基地” 和“空军后备军官培养基地”。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占地总面积2000余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6.7 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图书馆拥有图书103万册,各类报刊2000余种。学校以航空航天学科与专业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等学科门类相结合,设有21个二级教学单位、41个本科专业;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各类学生 20000 余名;现有教职工1500 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400 余人,专任教师中硕博比达到70% 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5人。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 个、国防科工委与辽宁省共同建设的重点学科2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7 门,省级工程训练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防科工委与辽宁省共同建设的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学校具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二级学科16个,可在4个领域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沈航先后承担国家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先研究、国防基础科研、国家航空预研和航空型号研究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00余项,通过各级鉴定的科研成果100 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成果50余项,成果获奖30余项,获准专利30余项,年科研经费已超过5000 万元;近3 年,学校出版学术著作 50 余部,在核心期刊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600余篇,被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近 200 篇。
学校常年聘请外国专家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常年选派教师赴国外进修、考察及开展科学研究,并先后与美、英、俄、澳、韩、日等国家和地区的 30 余所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
沈阳航空学院_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校史沿革
时 间校名变更情况主管部门1952.08沈阳航空工业学校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
1953.09
1955.09
1956.01
东北第一工业学校
沈阳第一工业学校
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第二机械工业部四局1958.12
1959.10
沈阳航空学院
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第一机械工业部四局1960.02
1962.08
1969.03
1972.09
1978.05
沈阳航空工业专科学校
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国营第251厂
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第三机械工业部四局航空工业部
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总公司
1999.01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辽宁省人民政府2002.09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辽宁省、国防科工委共建沈阳航空学院_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校风校训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校训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校风
沈阳航空学院_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办学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内涵建设,着力凸显航空宇航学科专业特色;注重产学研合作,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弘扬“德能并进、勇毅翔远”的沈航精神,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为主的多科性的现代化大学。
办学目标:充分发挥国防特色学科专业优势,建设现代化的航空航天大学,逐步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 办学类型:教学型。 办学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结构: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协调发展。
本科培养目标: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 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服务辽宁等区域经济建设,服务航空航天等国防科技事业。
沈阳航空学院_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院系设置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沈阳航空学院_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重点学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学科始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它是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北方软件学院、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室、人机智能中心、CAD/CAM中心、沈航专用仪器设备研究所、格微软件公司诸单位组成,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该学科不仅硕果累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也锤炼了一支善打硬仗的队伍,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
该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教授11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3人,其中既有在国外取得学位的博士、硕士,也有中国自己培养的博士、硕士。该学科老中青结合,梯队稳定,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人工智能、计算机检测与控制、管理信息系统、人机智能交互技术、模式识别、网络信息安全等,该学科先后完成或正在进行的项目有: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国家八六三课题、国防预研课题、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辽宁省青年基金课题、航空科学基金课题、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课题、辽宁省教育厅科研课题、沈阳市火炬计划课题、沈阳市快速列车计划课题以及与微软中国研究院、与日本东芝公司及国内多个单位合作的横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工程实践中心向课题,年均科研经费过千万。其中以张桂平教授为带头人的人机智能中心研究的环球使者-多文种操作平台实现了多国文字同屏操作,无代码冲突,该项目通过了由两位工程院院士为首的专家委员会的鉴定,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所采用的人机优势互补、动态编码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格微软件公司的中英、中俄、中日、中韩、中德、中法一典通软件产品已通过联邦软件商店上市销售;以日本东京大学博士蔡东风教授为带头人的人工智能方向研究重点是约束满足问题,他提出的新的近似解法可用来处理自然语言问题,其意义重大。以孙小平教授为带头人的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方向的研究特色是军事装备的原位检测以及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智能仪器仪表的开发,该研究方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飞机电机火花原位检测”、“飞机大气中心仪原位检测”、“五九式坦克电气系统原位检测”、“海军弹药X光图象处理”等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解决了部队急需并多次获奖,为国防现代化做出了贡献。其战斗机俯仰、横滚造成油量表姿态误差动态补偿理论国内领先,研制的电脑加油机主控板以小流量、高精度计量著称,产品遍布全国各地;加油站的网络税控系统为确保国家能源税收及石油公司远程高质量管理做出了贡献。此外该学科还在立体仓库巷道机微机控制及密集架微机控制系统方面都有产品通过用户验收,在设备不解体无损检测,与辽宁中医学院合作进行中草药成份识别等领域本学科均有建树,每年均有数十篇论文在国内外权威杂志或学术会议发表,科研成果屡屡获奖。四个现代化的核心是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的发展对高新技术的发展和辽宁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的改造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前景风光无限。
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学科具有改革力度大,真正产、学、研三位一体,科研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优势。本学科的人机智能中心、仪器仪表研究所既是科研基地,又是生产基地。在辽宁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学科愿与有志开拓进取的实力单位精诚合作,强强联手共创更大辉煌。
沈阳航空学院_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校园风光
综合教学楼
校园一角
机械馆
大学生活动中心
体育馆
沈航一号
沈阳航空学院_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办学成果
在57年的办学历程中,几代沈航人秉承“心系祖国,崇尚严谨,坚毅求实,激情进取”为基本内容的航空航天精神,为国家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又批高素质人才。建校57年来,培养各类毕业生近5万人,目前,有万余人就职于航空航天等国防科技企事业单位并涌现出一大批科技、管理骨干。其中千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百余人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等高层管理职务,他们以“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沈航毕业生已经成为支撑航空航天等国防科技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8 年10 月,由沈航师生自主研制的“沈航一号”飞机就飞上了祖国的蓝天,这是中国第二架由高等学校制造的飞机。沈航大学科技园是辽宁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大学科技园之一,年产值超亿元。近5年来,沈航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先研究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航空预研和航空型号研究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0项,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合同200余项,年科研经费近6000万元。近5年,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000余篇,被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近600篇。
沈航与韩国航空大学、俄罗斯西伯利亚航空航天大学、俄罗斯阿穆尔国立技术大学等30余个国外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2004年以来,学院先后派出600 余人次赴国内外进行科研合作、学术交流、进修培训。在校留学生1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