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历朝历代崇奉封号 王爷 王爷-简介,王爷-历代封号

封建时代尊称有王爵封号的人。不一定是王公贵族出身。包括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平民被授予称号。

王爷_王爷 -简介


清朝王爷服

王爷 wang(二声)ye(轻声)

1、封建时代尊称有王爵封号的人。不一定是王公贵族出身。包括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平民被授予称号。

2、皇帝的儿子

3、人们之间一种无奈的叫法。如家长喊自己的小孩:哎呀,我的小~.

4、现代王爷,多是一种尊称。也有调侃之意。

王爷_王爷 -历代封号

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
魏晋开始,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后多用于分封节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南朝梁、陈封爵有亲王。
隋炀帝定制,以皇帝伯、叔、兄弟及皇子为亲王,唐以皇帝兄弟及皇子为亲王。
郑樵《通志・职官略》:“北齐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马上,非亲王则在三公下。”又曰:“至隋炀帝唯留王公侯三等,余并废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为亲王。”至唐“定制皇兄弟皇子为王,皆封国之亲王。”
自亲王、郡王分设,一般一字王号为亲王,两字王号为郡王,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仪封汾阳王。

王爷_王爷 -分封制度


清朝的王公贵族们

王爷就是一个爵位,“王”在秦朝以前是对诸侯和周天子的称呼,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王就成为了一个爵位。

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魏晋开始,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后多用于分封节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王”分成两等:亲王和郡王,亲王是封建制度中的爵位名。在中国封建制度中,为王爵的第一等。

西晋武帝封宣帝孙永为东莞郡王,始见郡王之称。后世开始沿袭设置。隋爵分九等,郡王是第二等,位次于王。唐皇太子、诸王与亲王之子承恩泽者皆封郡王。唐代时郡王为从一品,也是第二等,以后各朝代郡王也多为二等。宋宗室近亲承袭,有皇帝特旨者封郡王。金、元沿置。清代时封爵第二等为多罗郡王,也称郡王。

至于官职,王爷是代表身份的爵位,说大可以比皇帝大,说小可以不如一个县令。关键是看皇帝的信任、手上的权力,在汉朝,“王”其实就是一个诸侯国的皇帝,在自己的封地里面,他比皇帝大。有没有权力要看是什么情况,在身份上,王仅次于皇帝,在权力上,就看皇帝让他管什么事情了,王爷掌管兵权的话,皇帝还要看他脸色呢?

王爷_王爷 -由来之说


丹臻墓碑首字:“敕建”意为皇帝建

循吏为民献身
同安马巷五甲街元威殿的池府王爷,是台湾200多座“池王爷目”的祖庙。相传池王爷名然,是明代南京武进士,莅任漳州府道台,赴任至南(安)同(安)交界处的小盈岭驿馆,闻三小鬼将往漳州投毒“裁减人口”。池道台为救万民,设计夺取瘟药自服,面焦气绝。玉皇得报,感其精诚,特赐“玉旨敕封代天巡狩总巡王”,“漳州既获庇荫,泉郡亦沾恩泽”,里人立庙奉祀。

进士为奸所害
唐代开元年间开科取士,360名进士被奸臣陷害,关入宫中地下室,使其吹笛弹琴,而以“妖怪声响”诬奏。皇上请张天师施法,张天师不敢违旨,致使360名进士命丧黄泉。后来玄宗皇帝知悉内情,即下诏敕封这些进士为冥司中王爷,并准予“游府吃府,游县吃县”。张天师将王爷姓氏书写封于瓶中,掷海任其漂流。瓶子随水漂至同安吕厝海面,适一乞丐躺在埭岸晒日,见一漂物,即用拐杖打捞,揭开瓶盖,见有一纸只书姓氏的王爷名单,村人于此立庙,逢鼠、龙、猴年轮祭。那位乞丐成了王爷的大哥,故“乞丐营”敢写“代天巡狩”的对联横批。

清官勤政爱民
同安大同镇祥露顶拱莲宫,祀陈府王爷暨陈府娘娘。陈府王爷讳文瑞,同安集美人,明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钦点吴县知县,洁己字民,事上不谄,“郡人默受其惠”,但终因“不乐逢迎”归籍。去世当天,留言“欲往祥露顶赴任”,祥露顶以此巧合塑像祀之。新民乌涂村福亨宫和走马人村福德堂供奉的林府爷,讳名一柱,县城东市人,徙居走马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任上“治狱多平反,不轻鞭扑”、“雪幽忠,明功罪”,所到之处皆有廉名,终被阉党侧目,拂袖归家,卒后梓里祀之以神。大嶝岛崎口下青龙寺,祀蔡府王爷,他是金门平林人蔡攀龙,因平台屡功由台湾镇总兵擢江南提督,赐“强胜勇士”,民间也以“王爷”祀之。

关羽历朝历代崇奉封号 王爷 王爷-简介,王爷-历代封号

王爷_王爷 -清朝等级


清朝蒙古王爷使用的老餐具:木胎鲨鱼皮包铜镶嵌象牙套、筷子是红珊瑚包银

清朝的王爷共有240多位,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将宗室封爵定为十四等级即和硕亲王、贝勒、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恩将军。和硕、多罗、固山都是满语,和硕意为:一方,那么和硕亲王是王爷等级中最高的一等。清朝封爵方式有两种:一是因军功受封,为功封;一种因皇帝之后而受封,为恩封。按照制度,恩封的后代在承袭前人的爵位时要降一级,降至最后一个等级再袭。但清朝共有十二位王的后人,在继承爵位时无需降级,作为皇帝对其功劳的赏赐,俗称:铁帽子王,即:世袭网替,配享太庙。

一、 乾隆诏定清朝初年军功封的开国八大铁帽子王

1、和硕礼亲王代善

2、 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

3、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

4、和硕豫亲王多铎

5、和硕肃亲王豪格

6、 和硕庄亲王硕塞

7、多罗克勤郡王岳托


咸丰年间的亲王朝袍

8、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二、 中后期恩封的四个铁帽子王

9、和硕怡亲王(雍正年间)

10、和硕恭亲王(同治年间)

11、和硕醇亲王(光绪年间)

12、和硕庆亲王(光绪年间)

由此可见,丹臻作为和硕显亲王,尤其是肃亲王豪格之孙,其皇权地位非常。

王爷_王爷 -权力范围


幽雅的喀喇沁亲王府

王爷相当于一个大地主,可以从自己的封地上收田租,生活条件很好。但没有离开自己封地自由活动的权力。除非皇帝召唤他进京。

明代早期的亲王既管军政,又管经济,手下都配有一个文相,一个武相,文相管地方,武相管军队。王府的亲兵多达一万五六,同时亲王还可以指挥当地的驻军。

朱元璋还规定,所有他的“龙子龙孙”,都要由国家全包起来:亲王的儿子封郡王,郡王的儿子封镇国将军,镇国将军的儿子、孙子、曾孙等依次封为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奉国中尉的儿孙世代都是奉国中尉。亲王的俸禄是米万石,郡王至奉国中尉的俸禄依次为米2000石、1000石、800石、600石、400石、300石、200石。也就是说,凡是朱元璋的后代,一生下来,就可以吃喝不愁。朱元璋的这种“包养”政策后来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到明代后期,朱家后代繁衍到了几十万之多。这几十万人都不事生产,完全靠国家发放的俸禄过日子。这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最严重的时候,有些地区全年财政收入甚至只够这些“龙子龙孙”俸禄的一半。于是,拖欠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到了后期,有些“龙子龙孙”无以为生,只好沿街乞讨。

永乐以亲王的身份夺得天下,他深知亲王拥有重兵必将威胁中央政权。于是,他发布了一系列命令,剥夺亲王的军政权力。在永乐之后,历代皇帝继续执行这一政策,亲王们不但军政权力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连人身自由也受到极大限制。

“明代中后期的亲王,在某些方面连个普通老百姓也不如。王府所在的城市就是亲王的一个大监狱。没有朝廷的许可,亲王连出城扫墓都不行。”“亲王虽然在政治上没有了权力,但经济上的待遇非常丰厚。在亲王之国就藩时,皇帝经常会赏赐大片的土地。”王爷不是官职,他们是超品的职务,不在正常的国家官僚体制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90103/175372.html

更多阅读

历史上关羽到底有没有斩杀了千古美女貂蝉 关羽和貂蝉

历史上关羽到底有没有斩杀了千古美女貂蝉如果按历史的真实记录,貂蝉其实没有参与谋杀董卓的话,那么这段美丽的传说,就纯粹是文人的编撰。尽管故事是虚构的,但却充分展现了天地自然之间,英雄美人之间这段纠葛凄美的风情。英雄的人性之美,

关羽的性格悲剧 关羽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自古以来,那关帝庙的关老爷威风凛凛,高高在上。千百年来,享受着人间的香火。他单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丈高九尺;左立青龙偃月刀,右手握《春秋》。显得威严凛然,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一个神,一个文武全才的大英雄,伟男子。他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

新三国群英传之关羽 三国群英传7关羽编号

关羽之死让人见识了什么叫做英雄末路。关羽的失败由一系列因素所组成,每种因素都有多种选择,然而可叹的是,关羽全部作出了错误的决定。好比一张几十道选择题的考卷,关羽竟然全部答错,这么小的几率,偏偏就让他撞上。大概是汉朝气数已尽了

为关羽平反——驳“大意失荆州”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典故

(按:本文主要资料选自《三国演义》、《三国志》,非正史研究,只求自圆其说)“失荆州”历来被认为是蜀汉衰败的开始,而当事人关羽更是招致各方口诛笔伐,指责其粗心大意、骄傲轻敌,没有很好的贯彻隆中对的战略思想,破坏了孙刘联盟,给魏吴以可乘之

历史上真有华容道关羽放走曹操吗? 华容道放走曹操

这是诸葛亮有意为之.早在刘备三顾茅庐之时,孔明就提出"天下三分"的局面,即曹魏、孙吴、刘蜀三分天下,为了达到这种力量上的平衡,孔明是不可能绝了曹操的后路的,而孔明素知关羽重情谊,曹操对关羽又有旧恩,所以他选择了派关羽来执行他的这一政策

声明:《关羽历朝历代崇奉封号 王爷 王爷-简介,王爷-历代封号》为网友尐枴誘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