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虫 怪诞虫 怪诞虫-结论,怪诞虫-新发现

怪诞虫这个名字的词源是“离奇的白日梦”。由于最初的化石保存不好,当英国古生物学家莫瑞斯1977年看到它身体上规则分布的两排刺时,误当成了用来走路的腿,而把本用来走路的腿误作装饰品。他认为这样的奇幻生物“只有做梦才能梦到”,所以命名为怪诞虫。怪诞虫长约1厘米,曾经是这个星球上数量最为庞大的动物。怪诞虫在5.05亿年前的寒武纪生活在海洋里。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30多亿年前产生了低等生物――――藻类和细菌,但在漫长的20多亿年中,地球的生物仅此而已,逐渐出土的一些化石告诉我们,到5亿年至6亿年前的寒武纪,地球的生物似乎发生了重大的突变,一些新的生物豁然出现,一种理论认为地球上出现了生物大爆发,但在帽天山动物化石群发现之前,后生多细胞动物的出现是一个巨大的谜。

怪诞虫_怪诞虫 -结论


怪诞虫

中国科学家在澄江发现的怪诞虫化石更正了这种错误的解释。后来,侯先光先生对采自澄江的最好的块标本修理后揭示,原先复原的怪诞虫头尾也颠倒了。在讨论动物演化时,怪诞虫被作为“寒武纪大爆发产生了比现代多得多的门(门一级生物),后来大部分灭绝”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

由于最初的化石保存不好,当英国古生物学家莫瑞斯1977年看到它身体上规则分布的两排刺时,误当成了用来走路的腿,而把本用来走路的腿误作装饰品。他认为这样的奇幻生物“只有做梦才能梦到”,所以命名为怪诞虫。

这个化石出土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伯吉斯叶岩化石矿(Burgess Shale)的寒武纪中期地层,Charles Walcott于1979在这里采集了一些标本,并命名为Canadia,但另一位者Simon Conway Morris在重新检查Walcott的标本时发现,Walcott粗心大意把好几个不同种类的物种都归到了一起,这些Canadia并不是同一种动物,而其中一种如此与众不同,以至于引起了Morris特殊的兴趣,由于这种动物显然不是环节动物,Morris就得给个新的物种名字,他给的名字就是怪诞虫――Hallucigen-ia,因为这个动物“奇异而且象梦一样的性质”,简直就是一种幻觉。

对这个残余化石的描述是这样的:怪诞虫的身体有如一根管子,坐落于数对坚硬的长刺上,它有七只成一列的触手,其末端有口状物,从背部伸出来。

这个0.5-3厘米长的怪诞虫身体是长而细的,一边长了个水滴状的东西,用刺状的步足在海底行走,挥舞着背上的7个触手,不仅如此,背上的那些触手还长着嘴,大概还能在吃东西时帮忙,此外,在身体的一端还有可以分成3对的6个小触手,这之后的身体又是柔软的管状延伸物。这东西简直是个来自外星球的异形,怪诞虫这个名字的确名副其实。

尽管那个水滴状的东西上没有嘴、眼睛以及其他感觉器官的迹象,但是Morris还是把它定义为眼睛,而且他解释说由于只有最靠近头的一个触手能接触到嘴,所以食物是通过后面的触手传递到前面再传递到嘴里头。至于那些触手上中空的管子,恐怕也是嘴,可能也能摄取些东西。这听起来实在是诡异,但是也没有更好的解释,于是也被其他科家接受了。

1991年,两位古生物学家Ramiskold和侯先光在研究中国澄江生物群的寒武纪早期地层化石的时候也找到怪诞虫化石,并提出了新见解,他们认为那些触手不是一排,而是两排。如果这样这个动物就好解释了,其实Morris把上下给搞颠倒了,那些触手实际上是足,而原来以为是步足的,其实是背上保护性的刺。侯先光和Ramiskold还认为Morris当作头部的东西实际上是块化石中的污染物,不是那个生物的组成部分。

尽管怪诞虫看起来还奇怪,但已经好多了,侯先光和Ramiskold的解释也被广为接受。这个动物目前被归类于有爪动物门(Onychophor-a,现代的代表动物比如栉蚕)。只是问题还没最终解决,怪诞虫同现代的有爪动物门动物的相似性很小,它们的顶端凹陷下去的成对的触手和有爪动物门动物由环组成的腿不象,而且不好解释为什么30多个标本没一个哪怕有一对触手,而它们本当每个都有7对又长又软的触手才对。此外,也不清楚背上的刺是什么构成以及到底能提供多少保护。

不少古生物学家在接受他们的说法的同时,也认为这个动物应该是一种带壳的动物,和奇虾(Anomalocar-is)有一定的联系,而不是同有爪动物门动物有联系。而且关于怪诞虫实际上是个大动物的附肢的说法也依然可能是正确的。

怪诞虫_怪诞虫 -新发现

怪诞虫长约1厘米,曾经是这个星球上数量最为庞大的动物。科学家们对这块化石进行研究,其头部位于右侧,而科学家过去认为这是尾部。


最新确认形象

怪诞虫在5.05亿年前的寒武纪生活在海洋里。这一时期动物进化突然加速,动物种类大量涌现,出现了许多奇异种类。

史密斯博士说怪诞虫是那个时期最奇怪的生物之一。

通过对化石的观察可以发现一个巨大的球状头,还有一条长尾,但史密斯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则推翻了这种理论,其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

他们发现“球状头”实际上是肠道内被挤出的内脏,最终也一同形成了化石。

过去连怪诞虫的头部和尾部、背部和腹部也分不清,新观点终于“颠复”了传统的理论。

史密斯博士的团队在化石的另一端发现了一对单眼和牙齿,据此推翻了原来的理论。

史密斯博士说:“当我们把化石放在显微镜下发现在其头部不仅可以看到眼睛,还能看到怪诞虫正在咧着嘴笑。”

他说这个发现有助于寒武纪原始生物的研究,节肢动物进化的未解之迷可能由此解开。

怪诞虫虽然有一对单眼,但估计只能感光,视觉非常差。

环状分布的带刺牙齿有助于进食浮游生物。


与其血缘关系最近的现代动物 -- 天鹅绒蠕虫

怪诞虫_怪诞虫 -化石

概述


怪诞虫化石

我国科学家在澄江发现的怪诞虫化石订正了这种错误的解释。后

来,侯先光先生对采自澄江的最好的块标本修理后揭示,原先复原的怪诞虫头尾也颠倒了。在讨论动物演化时,怪诞虫被作为“寒武纪大爆发产生了比现代多得多的门(门一级生物),后来大部分灭绝”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

22年前7月的第一天,云南澄江县帽天山,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教授侯先光手拿一把小镐在一块岩壁前进行考察,天近傍晚,在准备收拾工具回家的最后一刻,他收集到一块在生物进化史上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古化石标本――――纳罗虫化石。此后,侯先光等中国古生物学家在这里先后发现了10000余块距今5.3亿年的古生物化石标本,这是迄今世界上时间最早、保存最完整、门类最多的寒武纪化石群。

发现的意义

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掀开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神秘面纱,对于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有着无可估量的科学价值。3年后,我国科学家向世界公布了这一讯息,帽天山从此成为“古生物学新的天堂”。

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和研究被世界科学界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100多篇有关它的论文相继发表于国际顶级科学杂志并列入英、美、德等国大学教材。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还获得了中科院自然科学特等奖、获2004年惟一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不久前,记者来到云南澄江,探访了这一在世界古生物科学史上,具有着标志性意义的地方。

在位于县城内的澄江动物群博物馆,我们看到一块块页层岩上的形状奇异的“世界珍宝”。馆长陈爱林给我们讲述了澄江动物化石群发现的巨大价值:

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30多亿年前产生了低等生物――――藻类和细菌,但在漫长的20多亿年中,地球的生物仅此而已,逐渐出土的一些化石告诉我们,到5亿年至6亿年前的寒武纪,地球的生物似乎发生了重大的突变,一些新的生物豁然出现,一种理论认为地球上出现了生物大爆发,但在帽天山动物化石群发现之前,后生多细胞动物的出现是一个巨大的谜。寒武纪地球生命的大爆发也没有太多化石标本的支持和验证,地球早期生命的演化困扰着全球的科学家。而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发现,展现了地球早期生命的窗口,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提供了科学证据。

地理分布

含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地层以帽天山为中心,分布在约1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在这里,中国科学家奇迹般地采集到了众多的寒武纪早期动物标本计有40多门,150余属,180多种,在这些标本中,不仅有大量的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还有约2/3多迄今为止没有被人类发现过的没有名字、无法归类的化石。这些化石无可辩驳地告诉我们,地球在寒武纪时期确实出现了一次生物的大爆发,现今所有30多门类动物的祖先几乎都在那个时期出现了,称得上一次物种的“大突变”。

历史时代

陈馆长指着标本说,寒武纪动物化石群距今约5.3亿年,这些化石把当时各类动物的软体结构展示得栩栩如生,千姿百态,俨然一幅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海洋生态群落图。在博物馆的墙壁上,科学家们根据化石复原了5.3亿年前海洋生物的景观图,上面有近似海葵的动物,有游动着的怪异的物种,诡奇而神秘,如同科幻电影中的景像。我们看到的复原图中的生物都是现有动物的远古祖先,有的已经灭绝,但它所传递的丰富信息够全球的生物学家研究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历史贡献

怪诞虫 怪诞虫 怪诞虫-结论,怪诞虫-新发现

科学家们还认为,澄江动物化石群还修正和补充了达尔文进化论的不足。众所周知,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生物进化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渐变”过程,这一过程十分漫长,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级到高级,不存在“剧变”。而澄江动物化石群却向达尔文进化论提出挑战,它证明在5.4亿年到5.3亿年前约1000万年的“极短”时间内,地球突然出现了多门类、多细胞的后生动物,从而验证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存在,证明生命的演化既有渐变,也有“剧变”,展示了达尔文未曾发现的地球生命演化的过程。

澄江动物化石群保存完整,门类众多,展示着地球早期生命演化谱系中最惊人、最壮丽的部分,是世界古生物研究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古生物学家从化石中能清晰地辨认出5.3亿年前动物的表皮、纤毛、附肢、消化道、脑和神经等印痕,甚至还有动物的粪便等,对研究那个时期的动物构造、功能形态、生活习性、演化环境等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依据。

澄江动物化石群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宝库,对它的研究虽然已有20多年了,但正如一位古生物学权威所说,如今所有的研究成果好比是“大地上一个浅浅的划痕”。澄江化石群的出现提出了许多关于古生物学的新的研究课题和体系,也纠正了许多前人错误的研究定论。陈馆长指着一个叫“怪诞虫”的化石说,这一物种是英国科学家莫瑞斯命名的,他认为这种动物形状奇异,用刺行走,用触手游泳,称得上“梦幻动物”。但我国古生物学家依据澄江发现的“怪诞虫”化石论定,莫瑞斯所发现的化石标本只是“怪诞虫”的局部,因此把背腹颠倒了。我国澄江的“怪诞虫”化石十分清晰完整,足以纠正莫瑞斯的描述和结论。

在澄江化石群中还找到了昆虫的祖先――――抚仙湖虫。1993年瑞典科学家曾认为抚仙湖虫是种囊虫动物或扁虫动物的祖先,而我国科学家陈均远教授1996年的论文认为,抚仙湖虫是直虾类的祖先,直虾类就是现在昆虫的祖先,从而间接表明抚仙湖虫就是现今昆虫的远祖。

传统理论认为,距今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不会有大型食肉动物出现,而我国科学家从澄江帽天山采集到一种叫奇虾的化石,其个体有2米长,长着像虾似的前爪,是寒武纪时期的巨型食肉动物,它证明那时生物之间已经有了较为复杂的食物链关系,从而大大突破了对传统生物多样性模式的认识。

离开澄江动物化石博物馆,我们又驱车前往距县城11公里处的帽天山。沿着盘山公路,我们来到1984年侯先光教授发现动物化石群的山体剖面前,剖面下堆积着不少页岩片。陈爱林馆长说,在我们脚下,曾找到过地球上所有门类动物的远祖化石,有多孔动物、腔肠动物、线形虫动物、叶足动物、脊索动物等。还有一些化石,已无法确定其分类,因为它们的后代已经在地球上消失。有一些化石在地球上从未发现过,没有名字,中国的专家学者在起名时就很“中国”,很“浪漫”,如抚仙湖虫(抚仙湖是澄江县内的大湖)、帽天山虫、跨马虫等……

形成机理

在离开帽天山之前,我们好奇地询问澄江动物化石群的形成机理,陈馆长介绍说:数亿年前,澄江地区是一片浅海,多门类的海栖动物出现其中,也许是地质变化,陆地上大量泥沙冲向海中把海中的生物迅速掩埋,隔绝的空气使细菌难以破坏这些生物,其尸体被完整保留,经过几亿年的地质作用形成化石,后来又由于地球本身的运动,云贵高原从海中升起,这些动物化石就出现在山头上……

夕阳西下,一层薄雾渐渐隐去帽天山的身影,就像它本身所隐含着的谜一样,似乎在等待更多的人去求解这部5.3亿年前的“无字天书”。

怪诞虫也叫墨斯卡灵类幻觉怪兽,墨斯卡灵是一种幻觉药,这种生物就像在幻觉里的东西一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90103/174233.html

更多阅读

面包虫怎么养 面包虫多少钱一斤

?要想把面包虫养的时间长一些,我的经验是,不要放太多的饲料(木糠),放饲料多了,它们会很快蜕皮,成蛹,弄得家里到处都是蛾子.只放少量的木糠,如果有少部分发黑的死虫子,挑麦麸,苹果,菜叶都会吃.找一个干燥的容器养不碰到水就好了出来扔

厨房里有鼻涕虫怎么办 厨房鼻涕虫哪来的

厨房里有鼻涕虫怎么办——简介早上起来去厨房总能看到一道道虫子爬过的痕迹,散发着银光,不仔细看看不到,用手摸却能摸到,但是到处找却是找到虫子,这个应该就是厨房有鼻涕虫了,也称之为蛞蝓,左边的家里曾经就发生过,当时左边害怕的搬家了,诶

治疗螨虫最好的办法 杀死螨虫最好办法

治疗螨虫最好的办法——简介针对除螨这一话题,很多人表示,除螨最简单就是睡醒之后不要叠被子。这样被褥里的潮湿气体很快会干燥,而外部湿气又无法进入,各类螨虫不可能长久生存。这样的习惯真的科学吗?其实不然,被子叠与不叠,跟除螨关系并

虫虫大作战简介加攻略 虫虫大作战修改器

虫虫大作战简介加攻略——简介虫虫大作战是一款即时战略塔防类单机游戏,类似于植物大战僵尸,但画面感更强。玩家要控制的是蚂蚁、蜜蜂、甲虫等其它昆虫,而且,此款游戏不仅有剧情模式,还有双人对战模式,可玩性还是挺高的。虫虫大作战简介

声明:《怪诞虫 怪诞虫 怪诞虫-结论,怪诞虫-新发现》为网友七度光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