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燕为原药洗净泥土晒干,敲碎或水飞入药者。煅石燕为净石燕在火上煅烧红透,取出放凉,敲碎或水飞入药者。主要用于除湿热、利小便、退目翳、治淋病、小便不通、带下、尿血、肠风痔漏、眼目障翳等症。作为中药用的化石中,除龙骨外,石燕是最普通的了。
石燕_石燕 -基本内容
药材石燕
【药 名】:石燕
【拼 音】:SHIYAN
【别 名】:石燕子(《圣惠方》)
【处方名】:石燕、石燕子、燕子石、水飞石燕、煅石燕等处方中写石燕、石燕子、燕子石等均指生石燕,为原药洗净泥土晒干,敲碎或水飞入药者。煅石燕为净石燕在火上煅烧红透,取出放凉,敲碎或水飞入药者。
【商品名】:石燕、中华弓石燕,以状如蚶、色青黑、质坚硬、无杂石者为佳。
【拉丁名】:Cyrtiospirifer sinensis (Graban.)
【药材形状】:呈肾脏形而扁,表面青灰色至土棕色,两面中央有隆起,具银杏叶般的纹理,质坚如石,不易破碎,断面呈青灰色至棕色。
【药材来源】:为古生代腕足类石燕子科动物中华弓石燕及近缘动物的化石。
【产地分布】:产于湖南、广西、四川、山西、江西、陕西汉中等地。
【采收与储藏】:采得后洗净泥土。
【化学成分】主要为碳酸钙,尚含少量磷酸及二氧化硅。
石燕_石燕 -药材炮制
洗净泥土,晒干,捣碎或水飞,也有煅后敲碎或水飞用。
医学入门
①《品汇精要》:"石燕,研细,水飞过用。"
②《医学入门》:"石燕,火煅醋淬七次,另研。"
石燕_石燕 -药材鉴别
石燕
【性状鉴别】本品似完整的瓦楞子状,略呈肾脏形而扁,长2~4厘米,宽1.5~4厘米,表面青灰色至土棕色,两面中央隆起,具银杏叶般的纹理。其中一面在隆起的中部有一纵沟,一端较细向另一端展开,细端向下弯曲作鸟啄状,在其下面亦有一条横沟通向两侧。质坚如石,不易破碎;砸碎后,断面呈青灰色至棕色,或有部分为白色碎石堆集成颗粒状。气微,味淡。煅石燕的表面有一层白色光泽的薄膜,极易脱落,脱去此层,显朱红色或棕褐色,断面灰白色而粗糙。以状如蚶、色青黑,质坚硬、无杂石者为佳
。
【检验鉴别】(1)取本品粉末约1g,滴加稀盐酸5ml,即泡沸,发生二氧化碳气;将此气体通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产生白色沉淀。(检查碳酸盐)(2)取上述反应后的液体,滴加氢氧化钠试液中和后,滤过,滤液加草酸铵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
(检查钙盐)
石燕_石燕 -性味归经
【性味】甘,咸,凉;无毒。
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
②《品汇精要》:"味淡,性凉。"
③《纲目》:"甘,凉,无毒。"
④《医林纂要》:"咸辛,寒。"
【归经】入肾、肝经。
石燕
《玉揪药解》:“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
石燕_石燕 -功能用途
【功用主治】除湿热,利小便,退目翳。治淋病,小便不通,带下,尿血,肠风痔漏,眼目障翳。
1、《唐本草》:"以水煮汁饮之,主淋。"
2、《本草拾遗》:"主消渴,取水牛鼻和煮饮之。"
3、《医学入门》:"偏治年久肠风痔漏,煮汁饮之。"
4、《纲目》:"疗眼目障翳。"
5、《玉楸药解》:"利水通经,止带,催生。治淋沥热涩,尿血便秘,消渴,带下,痔漏。"
6、《医林纂要》:"功同石蟹,能祛风去瘀。"
7、《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
(一)在乳穴石洞中者,冬月采之,堪食。余月采者只堪治病,不
堪食也。食如常法。
(二)又,治法∶取石燕二十枚,和五味炒令熟,以酒一斗,浸三日,即每夜卧时饮一两盏,随性(多少)也。甚能补益,能吃食,令人健力也。
8、《玉楸药解》:“利水通经,止带,催生。治淋沥热涩,尿血便秘,消渴,带下,痔漏。”
9、《灵苑方》:治久患肠风痔漏,一、二十年不差,面色虚黄,饮食无味,及患脏腑损伤,多患泄泻,暑月常浑不止,及诸般淋沥,久患消渴,妇人月侯湛浊,赤白带下,多年不差:用石燕温水磨服,如弹丸大者一个,分三服,大小以此为准,晚食前更一服。若欲作散,须研细,水飞过,取白汁如泔乳者,澄,去水,曝干。每服半钱至一钱,清饭饮调下,温水亦得。图解
石燕主要为碳酸钙,但主要为碳酸钙的中药作用差别非常悬殊。针对这种情况,聂文涛指出:《灵苑方》记载石燕治疗消渴,说明这是治疗的一种古代继发性消渴,伴进食障碍。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磨汁。外用:水磨点眼。
【药物配伍】:配桑白皮,利尿通淋;配葱白,温阳通气。
【宜忌】体虚、无湿热及孕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