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汇丰银行大厦(英语:HSBC Main Building)位于香港中环,属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的总办事处。香港汇丰银行大厦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当今的规模、地理、名称。当今的香港汇丰银行大厦,是汇丰大厦的第四代建筑。第四代香港汇丰总行大厦,位于香港中环,夹在皇后大道中和德辅道中之间,邻近皇后像广场、渣打银行大厦,亦接近港铁中环站。由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设计,由构思到落成历时6年。整座建筑有46层楼面及4层地库,总高180米,用钢30,000公吨及铝4,500公吨建成。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_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简介
基本信息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英语:HSBC Main Building)位于香港中环,属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的总办事处。大厦夹在皇后大道中和德辅道中之间,邻近皇后像广场、渣打银行大厦,亦接近港铁中环站。其注册地址为“皇后大道中1号”;大部分地道的香港人皆以为铜狮所在处是正门,其实面向长江集团中心的入口才是。地理位置
地址: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1号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_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历史
第一代
第一代香港汇丰银行大厦其实是位于获多利街(现称银行街)以及皇后大道交界的获多利大厦,在1865年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租用,当时皇后大道仍为海旁。1866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决定购入该地皮。
第二代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第二代
于1886年落成,大楼前后部分的设计迥然不同,似由两幢风格不同的建筑物组成:面向皇后大道的一面以柱廊及八角形的圆拱屋顶为主,属维多利亚式设计;面向德辅道的一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边则采用一系列拱形走廊为主。其后于1933年起,该大厦再进行重建,并使用了部分旧香港大会堂的原址,并于1935年启用,设计属芝加哥学派。大厦楼高70米,共13层,当时是远东规模最大的建筑物。有指它是香港首座装有空调的建筑物。香港日治时期,曾经被用作政府总部。
第三代
第三代香港汇丰总行大厦于1935年落成时,汇丰仿照上海汇丰银行大楼门前也摆放两尊铜狮,并以上海的一对铜狮复制铸造了两尊同样的狮子,安放于香港总行门前。 在1942年日军攻占香港后因物资紧张,日军曾试图将港沪两地的铜狮运至日本回炉取铜。香港的两尊铜狮连同维多利亚女王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大班昃臣(Sir Thomas Jackson)的铜像被运至横滨,存放于码头仓库,准备熔为军火材料。1945年日本投降后,两尊狮子被美军发现,在麦克阿瑟命令下运回香港。当第三代总行于1981年7月拆卸重建时,两只铜狮被安排摆放在对面的皇后像广场,直至1985年6月8日迁回第四代总行为止。
第四代
第四代香港汇丰总行大厦是由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设计,由构思到落成需时6年时间。整座建筑物高180米,共有46层楼面及4层地库,使用了30,000公吨钢及4,500公吨铝建成。
随着战后经济发展,建筑物已不敷应用,所以由1981年7月起重建,并于1985年5月20日落成,1986年4月7日正式启用(而总行则暂迁往怡安华人行),并由同年12月去世的港督尤德爵士主持开幕仪式。这座第四代的总行大厦耗资52亿港元重建,是当时全球最昂贵的建筑物及首幢耗资10亿美元的大楼。
1991年,汇丰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后,初期仍然以该总行大厦作为汇丰集团总管理处,直到1993年,汇丰控股将集团总管理处迁往英国伦敦为止。
在香港的心脏地区,维多利亚城,矗立着 1986 年建成的香港汇丰银行大厦,它恢宏的气势使得它即使是身处大会堂、香港会、高等法院、新邮政总局、康乐大厦、文华酒店、太子大厦、渣打银行等众多或出色或著名的建筑的包围中,也丝毫不显得稍为逊色。它身上洋溢着简单优雅的风范与重技派风格的同时,亦不缺乏新颖灵活的结构理念,这一切使得建银行之初要求它成为世界上最好的银行的想法真正转化为现实。
1976年6月,汇丰银行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和香港请了七名建筑师进行新楼设计。福斯特的方案是在包括巴拿丹拿(Palmer&Turner)以及 H・赛得勒(Harry Seidler)等七个著名建筑事务所的竞赛中选出的。大厦占地 5000 平米,平面近乎矩形,建好后位于皇后象广场南端的辅道中的汇丰银行由于城市外部空间的衬托而居于一条强烈的南北中轴线。
从外观结构上来看,大楼外形上显著暴露出钢柱和钢桁架,成为立面的主角。大楼底部完全开敞,自动扶梯从二楼伸下来,人员即由扶梯往上进入大楼,楼内空间也尽量开通。这座大楼处处显示现代技术的成就,属于“重技派”建筑风格,这种建筑虽然不另加装饰,但实际造价相当昂贵。这些著名的高技术派建筑的共同特点
是充分坦露结构,显示多种机电设备的本来形状,但又没让人有突兀的感觉。同时,整幢楼的外观丰富多变,与传统的摩天大楼迥然不同:八组参差的组合柱仿佛有贯穿苍穹的气魄,使人联想到哥特风格,而对称的格局却使它庄重典雅,具有古典主义的味道;不时从庭院平台上悬垂的绿叶则表现着自然的意趣,人文自然的气息于无声处浅浅滋润着原本有些刚硬的外部线条;它巍峨矗立,有大都市建筑的风度,又变幻多姿,不失乡土气息,与香港这个充满着朝气与独特情怀的城市风情相得益彰。从其内部空间来看,全部楼层结构悬挂在二排东西间距 38.4 米、高度不等的八组组合钢柱上。电梯间、工作间、厕所等都布置在两排组合柱的外测,因此中央部分在使用上有很大灵活性。大厦共有 33 个使用层,分成五组从组合柱上由斜向悬吊结构悬挂下来。从底部到顶部,每组由八个结构层递减到四个结构层;而斜向悬吊结构的高度为两个结构层。八组组合柱把楼层平面从南到北分成三个开间,每个开间宽 16.2 米。由于八组组合柱高度不等,楼层平面的开间数也随它所处的高度相应变化:28 层以下有三个开间,30 到 35层有两个开间,37 到 41 层有一个开间。此外,斜向悬吊结构所在的两个结构层处理为一层使用空间,在平面上,则把当中一个开间作为室内公共休息大厅兼电梯分组停靠层,而把两侧的二个开间辟做室外庭园平台。楼层平面中,东西两组组合柱由 3.5 米宽的通道带相联,通道带上铺设半透明预制嵌板,使楼层平面的中央部分能透进自然光。通道带之间的使用面积铺设 11.1 米长,2.4 米宽的预制钢楼板,每块楼板都可拆卸移动,而不影响整个结构,因而可“舍弃”某些楼板,形成小尺度的中庭,布置自动扶梯解决局部垂直交通。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_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建筑设计
简介
第四代香港汇丰总行大厦是由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设计,由构思到落成需时6年时间。整座建筑物高180米,共有46层楼面及4层地库,使用了30,000公吨钢及4,500公吨铝建成。
大厦建造时所用的配件绝大部分都是预造的,结构用钢件在英国制造,玻璃、铝制外壳以及地板在美国制造,服务设施组件在日本制造。
设计特色
整个设计的特色在于内部并无任何支撑结构,可自由拆卸。所有支撑结构均设于建筑物外部,使楼面实用空间更大。而且玻璃幕墙的设计,能够善用天然光;地下大堂门向着正南正北,冬夏都能保持大堂凉爽,节省不少冷气费。加上其设计灵活,可按实际需要轻易进行扩建工程而不影响原有楼层。楼内还有一部文件运输带,可每天自由传送数吨重的文件。
建筑重点是“衣架计划”的设计方案。整个地上建筑用四个构架支撑,每个构架包含两根桅杆,分别在五个楼层支撑悬吊式桁架。桁架所形成的双高度空间,成为每一群楼层的焦点,同时还包含了流通和社交的空间。每根桅杆是由四根钢管组合而成,在每层楼使用矩形托梁相互连接。这种布局使桅杆违到最大承载力,同时把桅杆的平面面积降到最小。
既然从大楼的外侧可以看见构架,设计团队自然想干脆把基本结构暴露出来。不过基于耐久性和抵抗力的需要,还是必须加上一层保护,因此自然得做某种形式的覆面。铜狮
置放在总行门前的这两头雄狮,张嘴吼叫的是“史提芬”(Stephen),此名得自1920-24年的香港总行总司理史提芬(A. G. Stephen),而铸造铜狮也来自他的倡议。另一头铜狮称为“施迪”(Stitt),是当时上海分行经理施迪(G. H. Stitt)的名字。
第三代香港汇丰总行大厦于1935年落成时,汇丰仿照上海汇丰银行大楼门前也摆放两尊铜狮,并以上海的一对铜狮复制铸造了两尊同样的狮子,安放于香港总行门前。 在1942年日军攻占香港后因物资紧张,日军曾试图将港沪两地的铜狮运至日本回炉取铜。香港的两尊铜狮连同维多利亚女王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大班昃臣(Sir Thomas Jackson)的铜像被运至横滨,存放于码头仓库,准备熔为军火材料。1945年日本投降后,两尊狮子被美军发现,在麦克阿瑟命令下运回香港。当第三代总行于1981年7月拆卸重建时,两只铜狮被安排摆放在对面的皇后像广场,直至1985年6月8日迁回第四代总行为止。铜狮子每只重2250磅,摆放在香港的是第一对复制品;第二对复制品在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 London)的汇丰集团新总部大厦门前;第三对复制品则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于1997年获得前上海汇丰银行大楼的使用权后,照原样铸造了两尊新铜狮置放在原位。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曾希望将原品移回银行大门前,后经协商,由浦东发展银行出资重新铸造,在仿铸造过程中,出于对历史的尊敬,原日军破坏的锯痕也一并保留呈现。2009年10月汇丰银行开始第四对铜狮的复制工程,银行选用香港汇丰总行大厦外的一对作蓝本,目的是根据传统为即将落成的上海国金中心汇丰银行大楼安放一对守护狮子。
原件其中一只张嘴吼叫的“史提芬”在上海外滩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内的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中展览。原件另外一只“施迪”则存放在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在 2007年11月 28日至2008年3月24日期间,上海把“施迪”借予香港历史博物馆来举行专题展览 ---“从钱庄到现代银行:沪港银行业发展”。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_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结构技术
最新结构技术大厦采用超高层建筑史上首次运用的最新结构技术,整幢大楼垂直偏差仅2厘米,楼顶部的晃动连半米都不到,这是世界高楼中最出色的,还可以保证12级大风不倒,同时能抗7级地震。大厦的外墙由大块的玻璃墙组成,反射出似银非银、深浅不一、变化无穷的色彩。该玻璃墙由美国进口,每平方米500美金,玻璃分为两层,中间有低温传导器,外面的气温不会影响到内部。大厦共有79台电梯,观光高速电梯一次可乘35人,速度为每秒9.1米,由下到上只要45秒。 香港汇丰总行大厦的大厅采用圆拱式的门框,给人高大宽敞明亮的感觉;墙面选用地中海有孔大理石,能起到良好隔音效果;地面大理石光而不亮,平而不滑。前厅内的八幅铜雕壁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它通过汉字,从甲骨文、钟鼎文,一直到篆、隶、楷、草的演变,反映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通往宴会厅的走廊,更是一条艺术长廊,体现出一种高雅的品位和豪华的气派。
商品砼和散装水泥应用技术该技术应用于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基坑围护、支撑,主楼核心商、复合巨型柱。楼板等工程部位。应用的总量达到了157000立方米。大厦使用的商品砼用散装水泥。机械上料、自动称量、计算机控制技术,外加剂和掺合料“双掺”技术,搅拌车运输和泵送浇筑技术,不但提高了土建施工生产的机械化和专业化程度,而且增强了施工现场的文明标准化程度。并创下了一次性泵送混凝土382.5米高度的世界记录。
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大厦的核心筒和巨型柱的模板均采用定型加工的钢大模,所以在核心筒与楼面梁的钢筋连接处,主楼旅馆区环板与核心筒钢筋连接处,巨型柱与楼面梁的钢筋连接处,采用锥螺纹连接的施工技术。
整个工程锥纹接头共计58296只,通过对接头的试验及抽检结果均符合A级水平。应用数量见下表:
新型钢筋冷轧锥螺纹工艺从七个方面改进了钢筋冷轧锥螺纹工艺:改进刀具、滚丝轮的材质;改进了工具夹;增加自动定位装置;设置滚动上料架;端头冷处理,提高强度,保证A级接头标准。使应用达到了高速、优质、低耗的目的。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
大香港汇丰总行厦的主体结构层高变化多,还存在墙体收分和体型变化。共有3.2米、4米、5.2米等共8种高度,53层以上取消了原有的井字型内剪力墙,墙体厚度由850毫米逐步分四次收分至450毫米。尤其在24~26、51~53、85~87层设有三道外仲钢桁架,给模板脚手的设计及超高层施工作业安全性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为此,我们在主楼核心筒施工中,自行设计制造了“分体组合自动调平整体提升式钢平台模板体系”。与国外先进模板比较,各项性能毫不逊色,同时节约成本约1000万元人民币。成功地完成了高空解体和组装,解了利用一种模板体系在两种不同结构的施工技术,创新地采用了电脑自动调平技术控制系统提升的施工技术,及采用全封闭模板体系,使施工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创造了一个月施工13层的施工速度。电脑自动调平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952465391.1)。该模板体系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已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巨型柱施工中,我们创新设计制造了“跳提式爬模系统”,成功地解决了巨型柱施工时。上部钢梁已安装就位,传统的模板脚手体系均无法圆满完成混凝土施工后的爬升问题。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_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香港汇丰银行的超级风水局
设计风水局先从地形开始,香港汇丰银行位于中环,对面则是尖沙咀,而汇丰银行在选址时,
地图经过反复挑选,最终确定了对着尖沙咀的那个尖角对射过来的位置。在风水角度上来说,是有违常理的。对面像个半岛的角 是尖沙咀 汇丰为何违反常理去挑这位置呢?
当初找地方的时,特意找对准尖沙咀的角的地方,并把前面的地皮一并买下交给政府管理(前面建了遮打公园),在后面建银行。尖角冲来,这叫“三煞位”,而中间有个公园,就有了缓冲区(树木可以挡煞,另外做生意一定要煞,要快发,斗三煞,住宅便不能有煞,否则会生病)。经过缓冲区才到银行门前,不仅如此,汇丰银行还有一对很出名的狮子(狮子也可用来挡煞),但还害怕这样不够,再建几个梯级才能走上银行大门(把煞气弹散)。
不过这样还怕不够,大门着夹小门,还建个旋转门(令煞气慢慢传入)、里面还有个照壁,煞气进来两边走传入很大的大堂,所以它收尽尖沙咀的煞:经过缓冲区、一对狮子、梯级、闸门、旋转门、照壁才能吸到煞气。而且这个还是后门,前面对着太平山,人们常有错觉以为背山面海是好的,原来汇丰银行正确的方位是背海面山,为“骑龙格”,所以这是个绝好的风水位,而原来是个超级煞位来的,经过这么设局,就完全反转乾坤了。
下面穿底,煞气在下面流动采取下面穿底,煞气在下面流动,无法对其造成冲击的格局,所以煞气也就没所谓了,而建了新汇丰,它后到国外发展较多,亦进入内地市场...
汇丰的内部是个很空的大堂。看起来对面积的利用十分浪费。但其实是故意而为之,此设计是个风水局。
而汇丰银行地处扯旗山山脚的「龙穴」,曾有风水大师喻之为「天马饮水穴」,皆因山坡貌似低垂的马头,在维港饮水。此位置是精挑细选才确定的。
银行旧址的以前曾是大会堂,屋顶有一座跃马雕刻。据说一夜,附近的居民听见马蹄声,探头一望竟看见一匹骏马低头在维港饮水。
汇丰银行门前的一对铜狮亦有一段掌故。根据中国习俗,大宅门前总会放置一对狮子,作用是保卫大门前广阔空间(亦即明堂)的一股强大灵气。汇丰银行门前的这一对铜狮便正好保卫皇后像广场的气。
而无独有偶,每次这对铜狮移位,香港便遭殃。第一次是1941年至1944年的日治时期,香港渡过了三年零八个月的黑暗日子。战后,香港如有神助,这对铜狮竟在日本一家炼钢厂寻回,两头雄纠纠的狮子又再返回原位。然而到了1983年,旧汇丰银行大厦拆卸,铜狮暂时迁离地盘,香港即发生股灾,股市狂泻。
为什么汇丰银行又被称为狮子银行呢?因为它的银行总部大厦门外放着一对铜的狮子坐镇门口。这两个狮子有名字,张开嘴的叫Steven史提芬,另外一只叫Stitt施迪。风水大战
汇丰旁边,于1990年建成的中银大厦是当时香港标志性建筑,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
中银大厦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以平面为例,中银大厦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
中银大厦为了站稳脚跟把建筑物的上半部分设计成三角形,其中的一侧锐利墙角恍如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剑或似大刀,直接劈向远方的港督府和汇丰银行。而另一侧锐利的墙角则劈向李嘉诚的长江大楼总部,中银大厦所形成的煞气非常严重,影响着四面八方的其它建筑......
汇丰为作出应对,便在楼顶对着中银设了两门大炮,以炮对剑。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_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建筑师资料
人物生平
诺曼・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耶鲁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普利策建筑大奖得主。福斯特是高技派(High-tech)建筑师的代表人物。诺曼・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一生的荣誉很多,作品很多,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耶鲁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
个人履历
诺曼・福斯特生于1935年,在曼彻斯特大学学习建筑学和城市规划,1961年毕业后获亨利奖学金去耶鲁大学学习,在那里取得了硕士学位,1963年开设自己的事务所之前,他一直在美国东西海岸从事城市更新和总体规划项目。诺曼.福斯特获得过全世界许多大学和组织的荣誉学位门奖金。他于1990年被女王封为爵士,1983年获得皇家金质奖章1994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他是众多学术团体的成员,在世界许多地方进行教学和讲学。他曾任建筑协会的副主席以及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客座审查委员。
荣誉
诺曼・福斯特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成员、皇家艺术学会成员、英格兰皇家院士、美国建筑师协会名誉会员;皇家工业设计师;特许设计师协会荣誉会员;Bund Deutscher Architekten荣誉成员;保加利亚国际建筑学会成员;瑞典皇家艺术学会外籍会员;建筑工程师协会荣誉会员;皇家工程协会荣誉会员;Kent设计学会荣誉会员;美国艺术科学协会外籍荣誉会员;AcadémieRoyale de Belgique理事;theOrdre des Architectes Fran?ais会员;Akademieder Künste,建筑协会成员。他拥有下列大学的荣誉博士头衔:皇家艺术学院、Eindhoven技术大学、伦敦大学、巴斯大学、East Anglia大学、亨伯赛德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牛津大学和瓦伦西亚大学。他获得过日本设计基金会的奖励,和Akademie der KünsteBerlin的Kunst-preis奖。诺曼・福斯特在世界各地做过讲演,并在英国和美国教授建筑学。他是伦敦建筑师协会副主席、皇家艺术学院理事、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教育和监察部成员,伦敦建筑基金会理事。并于最近接受了伦敦UniversityCollege的Bartlett学院访问教授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