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处于一种社会性隔离,而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而不是指临床上那种由于疾病引起的丧失意识的病理性休克。属于医学专属名词。文化休克,是当一个人突然处于一种新异的文化生活环境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的社会性隔离,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文化休克这种现象的产生常常是由于突然处于异已文化生活环境或者是在长期脱离原有的文化生活环境,后来又回到自己原有文化生活环境;也可以是由于同时分别忠诚于两种或多种文化心理时产生的。文化休克常见于移民当中或者是在一个社会内,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因文化生活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时候。
文化休克_文化休克 -简介
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是1958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休克”本来是指人体重要功能的丧失,如身体失血过多,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等。但是,当一个长期生活于自己母国文化的人突然来到另一种完全相异的新的文化环境中时,其在一段时间内常常会出现这种文化休克的现象。
文化休克_文化休克 -漫谈
文化休克这种现象的产生常常是由于突然处于异已文化生活环境或者是在长期脱离原有的文化生活环境,后来又回到自己原有文化生活环境;也可以是由于同时分别忠诚于两种或多种文化心理时产生的。文化休克常见于移民当中或者是在一个社会内,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因文化生活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时候。
关于跨文化和社会文化变迁与心理状态及精神卫生的研究日益被各国各民族所关注。因此,世界各地均有报导,比如:丹麦学者Mirdal曾对女性土耳其移民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女性移民多数有心理和躯体反应,最多的是紧张感。其原因除疾病,职业,居住拥挤因素外,与她们长期夫妻分居,文化水平及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当地文化生活环境冲突,语言障碍等因素有关。同时这些移民在心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焦虑,无助和压抑感。
Graves在新西兰调查结果:并非所有移民都伴有心理问题,如移居新西兰的Ploynesian人,他们文化水平低,城市生活经验少,需供养的人多,但是他们的心理问题却少。通过人格测查发现这些移民多具有攻击性小,较温和等特征,这一因素起到了缓冲社会环境应激的作用。
Gorney从宏观角度曾对美国民族自身发展中的心理卫生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人的成就,攻击性和心理苦恼部分,取决于竞争性和人际关系;当有高水平的社会协同性时,人的攻击和心理苦恼就降低,然而成就水平却不受影响。这就是说,人们不必以降低向成就的进取为代价,来换取减低社会压力。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逃避攻击性和心理苦恼被视为是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但是,通过促进社会的协同性行为,例如:使个体和社会同时都受益的行为模式,可以减弱,甚至消除这种副作用。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的国家,国内地区,民族文化,经济发展不同也不均衡,文化民俗也有很大差异。同时,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深入,与外来文化的交互影响日渐突出,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军投降后,在中国东北地区日本人遗留下约三千个孩子。这些“日本孤儿”在民间的帮助下不少人回日本寻亲,据估计,迄今已有近千名日本孤儿和他们的中国家属已迁往日本,也有不少日本孤儿和家属仍留居中国。这些日本孤儿是在中国的文化生活环境中成长并度过了三、四十年,虽说是“回归”日本,但是他们面对的却是一个新异的社会生活环境,自然存在适应问题,在语言、生活方式、经济等各方面会有更大的适应难度。日本学者江田敬介,对日裔86人,中国配偶77人和他的子女203人,在日本生活三个月后的心理适应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日裔组焦虑、强迫、敌意、恐怖明显增高;配偶组焦虑、敌意显着增高,这种增高与移居动机强烈程度有关,愈强者,增高愈明显。说明当初归住动机越高的人,越显示出更多的心理问题。其次学习掌握新语言的能力及对新异文化环境的适应,也是重要因素。
文化休克,是当一个人突然处于一种新异的文化生活环境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的社会性隔离,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人的焦虑,抑郁情绪体验的变化都有明显的时间性与条件性。另外,这些情绪与人格、自身价值观也有关系,特别是过分追求完美,害怕失败或好寻求赞许,把自己的愉快认为来自外界等特点的人,最容易引起心理冲突。因此,文化休克的预防,除增加对新异文化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外,还需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文化休克_文化休克 -与恐外症
笔者到美国后不久便强烈地体验到了这种“文化休克”的存在。
尽管是笔者学社会学的,在去美国之前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尤其在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方面,阅读了大量有关美国历史文化与社会习俗的书籍,自以为已经对美国社会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但到美国以后还是有一种强烈的不适应感。原因不仅是因为中国与美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且整个社会环境都有着较大的反差。比如,对于习惯于在中国大都市生活的我,每天见到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街面上的商店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都是敞开大门迎接顾客(尤其是在上海),而我所在的美国密歇根州,由于冬天气温很低,偌大一个城市,即使是最繁华的中心城区,也几乎见不到一个人,所有商店都紧闭着大门,让人感觉好像都停止营业了。对于初来乍到的人来说,要到商店买些日用品确实不容易,大一点的商店、超市都位于市郊,没有车子根本不可能去采购,而小一点的商店,如果单从店名上来看,也许您永远无法知道它究竟是卖什么的。不是说美国的市场经济是全世界的典范么?怎么要买些小东西却感到非常困难,即使我住在市中心区都是如此,而在上海,就在我居住的楼下就可以买到任何日常用品。
其实,像我这样初来美国就遭遇文化休克的人非常普遍,经与当地许多华人朋友的交流,我了解到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刚来到美国时都曾有过这种文化休克的感受,有的来美国10多年甚至很长时间了,仍然难以克服文化休克及其后遗症。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确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强调协调、平和,以不变应万变,而美国文化是以基督教为立国之本的,强调科学的进取及民主法治的游戏规则,重视发展、变化;中国文化强调群体与家庭的利益,是一种社群主义取向的文化,而美国文化则注重个人的权力与隐私,是一种个体主义取向的文化。如果单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常说文化休克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原有文化模式的根深蒂固,当一个人面对新的文化形态时,如果他还以原有文化作为认识和评判现有一切现象与行为的标准,就必定会产生出文化休克现象。但是,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只是一种文化表象而已,更为深刻的原因还是在于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狭义地理解,文化只不过是一种标识性的符号罢了,一种表达思想与实物的形式,它需要一种载体来创造与承传,而社会环境就是一个最为深刻和广博的载体。如果不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这种文化休克的感觉可能就会轻许多。因为文化可以习得(就像我通过书本来学习美国文化一样),而社会环境却是无法复制的。比如,在中国您四处看到的首先是人,而在美国您首先看到的是车。习惯于在中国大都市生活的人,到美国以后首先就会存在着一种视角反差,尤其在美国的中小城市,那里很少有高楼大厦与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很难看到穿梭运行的公交车与出租车,除了见到来来往往的小汽车,街面上几乎没有人在走动,连找个问路的人都很难。这对于那些习惯在热闹场景与浓浓人际关系中生活的中国人来说,的确有点难为了。
这种文化休克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直接导致恐外症的出现。恐外症(xenophobia),亦翻译成“仇外症”,简单地说就是指对外国人的恐惧与仇恨。当一个人身处异国或异文化区域,语言不通,文化生活习俗不同,周围的人在外表、衣着、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甚至肤色和种族等各方面均与自己不同时,会导致身处异国或异文化的人为人处事不知所措,从而在心理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极度恐惧感,甚至过度敏感,忧心忡忡,处处设防,并最终由恐惧而产生一种对外国人的仇恨心态。恐外症主要发生在外来文化的个体或群体身上,其主要表现为对客家文化的恐惧与仇恨,但也可能发生在已身处主文化的个体或群体身上,其主要表现为对外国人或外来文化入侵的恐惧与仇恨。
中国由于其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特征,数千年来除了几次短暂地接触非中华文化之外(如佛教的传入、成吉思汗蒙古帝国带来的西域文化以及近代欧美强势文化的入侵),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一直被喜马拉雅山脉、西伯利亚及太平洋这三大天然屏障相对隔绝。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下,造就的文化及其社会经济发展后果要么是非常发达(如中国古代的唐朝前后),要么是非常落后(如中国近代满清晚期以后),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与世界其他文化与社会的比较与交流,以致自己的发展程度是快还是慢全然不知。而且在社会心态上还带来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就是对待异文化或外国人不是瞧不起、惟我独尊,就是极度恐惧、阿谀奉承、俯首称臣。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社会现象,其实说到底都是恐外症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在本质上他们并没有什么根本差别。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人的恐外症似乎一度很严重。远的不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就表现出了极度的恐外症,看到“洋人”就害怕,结果只好割地赔钱、俯首称臣。后来,这种恐外症又开始演变成了一种崇洋症(本质上还是一种恐外症),只是崇拜的对象不同罢了。一部分人崇拜美国山姆大叔,另一部分人则崇拜苏联老大哥,而且都是崇拜的五体投地,其最终结果自然少不了吃大亏。这之后,我们又高喊要独立自主,增强民族自豪感,话虽如此,但实际上“恐外“与“崇洋”之间的变换更为频繁了,即崇又恐,忽崇忽恐,崇恐交加,真是害苦了不少中国人。即使是在国门已打开了20多年的今天,许多中国人的崇洋与恐外症仍然没有消退。
在美国,许多中国人面对日新月异、变化无穷的当代美国社会,觉得很陌生而难以适应。尤其对大多数到达美国的大陆新移民来说,3P(Ph.D., P.R., Property;即博士学位、永久性居住权和房产)是他们实现花旗梦的重要标准和目标。此外,与洋人结婚,也是新移民实现同化和归化的一条捷径。但在这一过程中,恐外症无疑成了实现他们花旗梦的最大障碍。我曾询问过在美国的许多华人朋友,他们都承认自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恐外症,尤其是在到美国的初期。有一位华人,已经在美国生活了近40年,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也有极好的职业与社会地位,但他的社交圈却一直只在华人内部发展,很少在工作之余与当地美国人有交往。这位朋友告诉我,在美国的中国人大致有三种,分别称之为“CBC”(Chinese-Born Chinese)、“CBA”(Chinese-Born American)和“ABC”(American-Born Chinese)。前面两类人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能够流利地说中英文,后一类更多的是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大多已不会讲中文了,但华人无论出现在哪里,他们的族群关系与文化传统的影响却是无法改变的,也许,对于许多“ABC”来说,崇洋与恐外症的程度要轻很多。
其实,许多时候,这种恐外症的产生是没有丝毫理由的,完全是个人的一种主观感觉,而这种感觉犹如文化休克一样又多半来源于自己的文化中心主义观念,即以自己的社会文化为标准去衡量其他的社会文化,劣则嗤之,优则崇之,久而久之就会患上恐外症,美国人也是如此。前几年有一名美国白人在匹兹堡枪杀了五名少数族裔、血洗雅飞中国餐馆的案件曾引起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奈特利德新闻社曾发表评论,呼吁治疗美国人的恐外症,甚至还有美国学者指出,其实多数美国人都已患上恐外症,你可以在政治家关于加强边界和驱赶移民的讲话中看到这种症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在匹兹堡枪杀少数族裔的人就是一名移民事务所的律师。他一方面为许多外国人办理移民事务,另一方面又极度恐惧和仇恨这些外国人,这种双重性格恰恰也体现了美国的移民政策:它需要外国劳动力,但不需要他们的人口;需要外国技术,却对他们的食品味道或面孔嗤之以鼻。因此,与文化休克一样,恐外症也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文化环境造成的,是从自我的文化标准出发来评判异类文化时的一种文化偏见与心理偏差。当您用一种平视的眼光来看待异文化与他国时,您会很自然地看到不同文化的优劣,即使认识到了自我文化的劣根性,您也会清楚地意识到这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朵不很美丽的浪花而已,因为一种文化既然能够千百年地承传下去,就一定有其存在与承传的理由。
今天的美国社会,正在致力于培养“肤色色盲症”和“种族麻木症”的一代,也许是经过了无数次的种族冲突与争论,文化多样性已越来越被美国年轻的一代所认同。当我穿梭于蓝眼睛、黄头发的大学校园时,似乎很少能够发现有异样的眼光投向我,因为他们早已经习惯于周边不同种族、肤色、语言的人群了。今天的美国人,来自于世界160多个国家,谁都没有理由要求别人来接受自己的文化。这或许正是开放与自由带来的一种未预期的后果吧。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天生所具有的一种“隐退”惯习却造成了许多对异域文化的不适应,文化休克与恐外症就是其中的一例(有学者研究指出,中国人与西方人相比,无论是文化休克现象,还是恐外症心理都是比较严重的)。
当然,文化休克与恐外症并不是一种什么疾病,而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种复杂的个人体验,虽然期间自己可能会产生某种不舒服甚至痛苦的感觉,但它不会以同样的方式影响所有的人,甚至对同一个人在同样环境的不同时期也有着不一样的影响。因此,对于那些将要或已经处在异文化区域中的人来说,既然社会环境是个体无法一时改变的,那么,就应该学会自我的文化调适。当一个人遭遇文化休克,并可能因此而产生恐外症的时候虽然我们不能阻止文化休克的再度发生,也无法一时摆脱恐外症的出现,但至少可以减轻进入新的客家文化的适应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使是再严重的文化休克现象和恐外症心理,也称得上是一种新的文化体验和心理感受吧。
文化休克_文化休克 -特点
当一个人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工作时,开始会有一段时间的兴奋期。在这段时间,人们感到新鲜、刺激、有激情。但是,这段兴奋期过后,人们又会进入文化休克期。
文化休克_文化休克 -经历阶段
文化休克大体经历4个阶段:蜜月阶段、沮丧(或敌意)阶段、恢复调整阶段和适应阶段。人是有文化差异的,明智的、成功的国际经理人应妥善地驾驭这些差异,使其成为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跨越“文化休克”,不仅将对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时间浪费,同时还给失败的外派经理心理和家庭造成难以医治的创伤。
文化休克_文化休克 -原因
1.在异国文化中丧失了自己在本国文化环绕中原有的社会角色,造成情绪不稳定。
2.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长时期形成的母文化价值观与异国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不和谐或相抵触,造成行为上无所适从。
3.异国文化中,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使得身处异乡的人难以适应。
文化休克_文化休克 -应对策略
针对第一种原因,即本国文化环境中原有角色的丧失,我们应当意识到,既然社会环境是个体无法一时改变的,那么就应该学会自我的文化调适。而这首先需要认识到任何一次重大的文化转换都可能产生巨大的压力与焦虑,但这种压力与焦虑却是一种正常的社会适应性后果。当一个人遭遇“文化休克”,并可能因此而产生“恐外症”的时候,其不仅需要具有个人的自尊、真诚与信心,而且还需要保持健康的自我意象和重塑个人文化需求的良好愿望。虽然我们不能阻止“文化休克”的再度发生,也无法一时摆脱“恐外症”的出现,但至少可以减轻进入客家文化的适应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使是再严重的“文化休克”现象和“恐外症”心理,也称得上是一种新的文化体验和心理感受吧。
针对第二种原因,即价值观的矛盾与冲突,我们应当意识到,价值观方面的分歧往往是潜在的,不容易察觉的,同时又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有些华人在美国生活几十年,在许多方面与美国白人几乎没有差别,但是,在价值观方面依然与美国自人存在很大分歧。所以,跨文化交际研究者一般都不主张异国人彻底本土化或完全按照本地人的风俗习惯行事。一方面,我们很难真正做到这一点,如果做的不地道,往往会闹出不少笑话:另一方面,跨文化交际并不要求某一方放弃自己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只是要求在交际中尽量理解对方,在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面尽可能一致.以求得与对方更好的合作。
针对引发文化休克的第三种原因,即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的不适,则是相对容易解决得多了。俗话说入乡随俗,饮食等问题的不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步适应。而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交通的愈加便利,人们越来越发现,几乎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我们都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吃、穿、住、行了。
文化休克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文化环境造成的。它是从自我标准出发来批判异类文化时的一种文化偏见与心理偏差造成的。只要我们用一种平视的眼光来看待异文化.便会清楚地意识到,这不过是大海中水波荡漾时激出的浪花而已。一种文化既然能够千百年承传下去,就一定有其存在与承传的理由。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审视自我,认识他人,真正做到对异国文化的“奇”而不“惊”,这才是找到了文化休克的真正对策。
文化休克_文化休克 -案例分析
一、表现
留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表现在其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个逐渐发展的心理过程。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大致可人为地分为蜜月期、休克期、恢复期和适应期4期。
在刚到学校的时候,学生会表现出很强烈的新鲜感,不管看到什么都觉得很新奇、兴奋,话很多,非常愿意结交新朋友,在一起谈学习、聊生活。在这个阶段里,学生的情绪是积极的,称之为蜜月期。
在此阶段,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变得不安、孤单,稍微出现一点挫折就开始抱怨,对周围的老师和同学或对某门课程产生厌烦甚至憎恨感。此时,他们往往会特别怀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这种怀念使得与现实的差异进一步加深,厌倦感更加强烈,学生会变得敏感、孤僻,对学习没兴趣甚至厌学,喜欢一个人或来自同一邦的几个人组成一个小团体,把自己和外界孤立开。在这个时期,学生情绪波动比较大,容易产生矛盾,处理问题方法简单,是产生问题的多发期。
再经过更长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后,就会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即恢复期。在恢复期,随着对新环境地不断适应,留学生的思想、认识也不断改变,逐渐熟悉了这里的语言、食物、风俗习惯,特别是与中国同学问交流增加后,发现自己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了,心里上的孤独、失落感逐渐减少,自信心逐渐增加,于是重新振作起来,对学习和生活又充满了热情。
再后来,通过反复不断地磨合,调整心态,进一步适应新环境,并接受了学习生活状态后,就能很融洽地与周围的人和平相处。这时,学生的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学习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学生间出现问题的频率明显减少,这个时期就是适应期了。
当学生进入适应期之后,自己的交际能力、问题的处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学习和生活也就步人了正轨。
二、教学和管理对策
1.文化背景
在尊重留学生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同时,我校对留学生实行单独、统一的管理,配有专门的留学生公寓、留学生食堂,尽可能地提供舒适的生活服务设施,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由于宗教在这几个国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于留学生不同的宗教信仰,教师要有一定的了解,并予以重视。对学生在正常范围内进行宗教活动应给予尊重。当学生需要外出进行礼拜等集体活动时,要向学生说明注意自身安全,外出和归来应向有关负责人报告。此外,在日常管理中向学生介绍中国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其既得到了重视又不违反学校的相关规定。
2.转变管理观念,探索管理方式
(1)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
刚性管理注重硬性命令约束,管理思维是非此即彼,制度是其核心。其优点是利于执行,便于考核,对保障和维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制度的硬性规定容易导致管理者与学生间产生矛盾和冲突,将学生置于被动的管理状态,而限制了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取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即让留学生自己进行对留学生的管理。它的优点在于能激发留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在留学生内部形成集体意识和协作意识,但其缺乏像刚性管理那样的约束力,会使留学生与学校管理者之间产生代沟。我校根据留学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制定了留学生管理的相关文件,这些管理措施和管理本国学生相比既讲灵活性,同时更强调规范性。实践证明,通过留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方法,能够减少留学生的排斥心理,尤其在解决留学生间的摩擦和冲突方面作用明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避免产生对留学生管理的特殊性,如何把握好管理的尺度,刚柔并济,值得进一步的摸索。
(2)变单一的程序管理为分层的目标管理
程序管理要求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明确行动的目标,且交代每一个行动的操作步骤,而目标管理仅需对被管理者明确目标及其工作要求,具体步骤由被管理者、操作层次的人个人自行解决[31。我校对留学生实行校级留学生管理部门与二级学院留学生管理部门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二级学院管理部门在留学生管理中更具自主性和灵活性。其管理成员由二级学院相关领导、留学生专职辅导员、留学生的年级长、班主任和班委组成。其中,班委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充分发挥留学生的积极性,体现自我管理的意识。管理成员根据分工的不同,有不同层次的管理目标和任务,各尽其责。班委和班主任具体管理本班学生学习、生活及思想情况,深入了解班级中的每个同学。年级长和辅导员在协助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将留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向学院留学生管理的相关部门汇报,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做到信息的双向动态流动,快速、高效地解决好留学生中的问题。
在留学生出现文化休克的初期阶段,该方法能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其在遇到问题时能妥善解决。
(3)创造跨文化管理条件
跨文化管理是指管理者在不同的文化里,有效地协同不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有效地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圄。对于刚到中国的留学生,我们尽力为留学生创造交流和学习的条件。通过组织中国文化专题讲座和涉外人员安全讲座等方式,向留学生介绍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文化、相关法律法规及在中国学习生活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利用我校的地理位置优势,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和风景区参观,让留学生进一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和饮食生活,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此外,借助校庆、国际日及文化节的时机,举办以留学生为主题的专场文艺演出,学生们精彩的演出和独特的表现方式赢得了观众的好评。他们不仅向中国学生展示了其独具特色的异域风情,也促进了与中国学生的交流和学习,增进了彼此的认同感。随着与中国学生联谊活动的不断开展,丰富了留学生的业余生活,扩大了学习和生活的圈子,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帮助留学生树立了自信心,这亦能缓解文化休克带来的不适感,减轻了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3.科学教学模式
(1)树立新的培养观念
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的医学教育沿用的是英国的医学教育模式,这与我国的医学教育模式相差很大。我国留学生本科教育培养目标:
①达到我国医学本科生培养的标准;
②达到他国医学生能考取医师执照的标准昀。
这些差异要求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文化特点和教育优势,与国际高等医学教育接轨,进一步探索留学生培养模式。
(2)教学计划和成绩评价
在研究了印度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后,结合我校自身的教学特点,整合了课程结构和考核制度,增加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中核心课程嗍。第一学年还要求全体学生学习汉语,并应通过汉语水平考试(HSK),但取消了政治类课程。教材的选择方面,引入了全英文原版教材,同时结合各学科自身的优势组织编写了理论和实验的辅助教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基本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成绩的评价采取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成绩按照一定比例综合评定,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实验成绩则通过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来评定,并强调出勤率在考核中的比例,这样做更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生做出客观评价。
(3)改革教学方法
留学生思维活跃、踊跃发言及提问、课堂气氛较好,在课程教授中教师采用了PBL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交流的自信心,而且根据学生的反映,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探索和调整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为增进与学生间的交流中,除了语言和文字外,还加入了其它一些表达方式,比如身体语言、面部表隋等非语言方式,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正如语言学家DavidAbercrombie所说,"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
(4)双语教学
英语是留学生普遍使用的一门语言,为了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学校开展了不同类型的英语提高班,并聘请具有医学教育背景的外籍教师授课。针对教学中对教师英语听、说能力要求较高,而教师本身在听、说能力间存在着较大差异的特点,外教主要在日常交流、医学英语的规范使用等薄弱环节重点培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学习,教师的听、说能力有明显提高。另外,在教研室,通过邀请外教参与教学讨论、教学观摩等方式,在实践中相互交流、切磋教学心得,为英语水平的提高创造良好氛围。双语教学在我校已开展多年,其在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营造校内良好的语言环境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对中国学生的教学中进一步开展双语教学,并逐步向全英语教学过渡,是提高教师英语运用能力和教学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
不同的文化背景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文化差异是导致留学生出现文化休克的原因,了解文化休克,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培养合格的留学生,而且能为留学生教育开辟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