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地图演变 第三纪 第三纪-历史,第三纪-演变

第三纪(TertiaryPeriod),新生代的最老的一个纪(距今6500万年~距今180万年),第三纪的重要生物类别是被子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真骨鱼类、双壳类、腹足类、有孔虫等,这与中生代的生物界面貌迥异,标志着“现代生物时代”的来临。第三纪划分为早第三纪和晚第三纪,早第三纪包括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晚第三纪包括中新世和上新世;早、晚第三纪的分界线约在2330万年前。

第三纪_第三纪 -历史

世界历史地图演变 第三纪 第三纪-历史,第三纪-演变

第三纪时期全球的陆地分布

第三纪名称的意思是“第三个衍生期”,这是延用十九世纪对地层划分为四个大时期的分类命名。

1833年,英国C.莱伊尔在研究法国巴黎盆地软体动物化石时,发现地层越新,软体动物与现代种属相同的越多。他根据地层中含有现代种属的百分比,将第三纪划分为始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

1854年,E.贝利希在德国发现早于中新世的沉积物,提出渐新世。1853年,M.赫奈斯依生物群和沉积物的相似性,将中新世和上新世合称晚第三纪。

1866年,K.F.瑙曼则把渐新世和始新世合称早第三纪。1874年,W.P.夏姆珀根据巴黎盆地发现的植物化石,他认为这些化石的层位早于始新世,而称之为古新世。因此,第三纪划分为早第三纪和晚第三纪。早第三纪包括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晚第三纪包括中新世和上新世。早、晚第三纪的分界线约在2330万年前。

第三纪_第三纪 -演变


第三纪遗留的地貌

习惯上将这个纪分为5个持续时间不等的世,从老到新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它们

的名称是根据现代海洋无脊椎生物种属在第三纪化石中占的比例命名的。因此,根据提出这个系统的查尔斯・莱尔爵士的意见,始新世(意思是“现代的拂晓”)有比更新世(译为更为现代)较少的现代物种。在另一种分类中,将第三纪看作一个代,其中的前三个世构成老第三纪而后两个构成新第三纪。

第三纪时被子植物极度繁盛。除松柏类尚占重要地位外,其余的裸子植物均趋衰退。蕨类植物也大大减少且分布多限于温暖地区。第三纪的植物有明显的分区现象,地层中还有许多微体水生藻类化石。

脊椎动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爬行动物的衰亡,哺乳类、鸟类和真骨鱼类取而代之,兴起且高度繁盛。第三纪的早期,仍生活着古老、原始的哺乳动物;到了中期,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先后出现,逐渐代替了古老、原始的哺乳动物;第三纪晚期,现代哺乳动物群逐渐形成,更是偶蹄类和长鼻类繁盛的时期。尤其马的进化很快。

中生代末,海生无脊椎动物有明显的兴衰现象。盛极一时的菊石类完全绝灭,箭石类极度衰退,而双壳类、腹足类、有孔虫、六射珊瑚、海胆、苔藓虫等则进一步繁盛。第三纪出现的有孔虫分布广泛、进化迅速,对于海相第三系的划分与对比很有意义。此外,它们的生态分带已应用于确定沉积盆地水深的变化。原生动物中的放射虫在第三纪也十分繁盛,在深海研究中占有突出地位。双壳类在第三纪有很大发展,腹足类在第三纪进入极盛期。

陆生的无脊椎动物以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为主,可以根据它们不同时期组合面貌的变化,进行陆相第三系的划分。

第三纪_第三纪 -地层构造

早第三纪

(开始于6500万年前,结束于2330万年前)


第三纪化石

早第三纪在地史上经历的时间相对较短,但在这段时间形成的沉积物与中生代有明显的不同。下第三系含有

丰富的各种生物类群的。这些化石为下第三系的划分、对比以及标准层序和层型剖面的建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世界上不少地区在早第三纪形成了界线较为分明的海相和海陆过渡相的地层,如西欧下第三系标准层序划分为11个阶。在北美中西部、亚洲中部等地区也形成了以河湖相为主的陆相沉积,尤以美国落基山脉的盆地分布区最为典型。

下第三系除以岩石地层、古地磁和同位素测定为依据外,主要采用古生物组合(或动物群)、层序和层型剖面等对比方法来划分。由于各门类生物进化速率不同,各地沉积并非同时,因此地层的划分常与上述研究提供的论证不相吻合,以致对比和界线常引起争议。如海相地层中的达宁阶(丹麦)和阿基坦阶(法国)的时代归属就有不同认识。

有人认为达宁阶的棘皮动物(Echioids)等具有晚白垩纪的特征,但是据克里米亚、高加索和里海周围地区以及丹麦、瑞典南部浮游有孔虫和棘皮动物化石的研究,它们与古新世类型有密切关系。因此较多的学者认为,中生界与新生界分界应置于马斯特里赫阶与达宁阶之间。但仍有一些学者认为,中生界与新生界界线应划在达宁阶与蒙蒂阶之间。阿基坦阶的归属问题,古生物学家从软体动物和哺乳动物研究认为,它的生物群与下部斯坦普阶的化石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而与晚第三纪相比有一定的差异,他们主张阿基坦阶定为渐新世的顶界。


早第三纪地层对比简表

中国下第三系发育齐全。在全国数百个盆地中,广布了很有特色的陆相地层。如今世界上古新统的发现为数

不多,主要以美国居多。亚洲在20世纪初仅在蒙古发现了一个地点。1960年以来,中国在8个省和自治区陆续发现了不少重要的古新统地点。中国陆相古新统以下部的上湖组和上部的池江组为代表。古新统已发现的动物化石几百种,其中含有脊椎动物100多种。始新统在中国有良好的发育,如内蒙古地区的典型层序阿尔丁曼阶和锡拉木仑阶已获国际上公认。

中国海相下第三系见于喜马拉雅山区、塔里木西缘和东海陆架──台湾岛。喜马拉雅山区有特提斯型古新统和始新统,古新统包括宗浦组下部,下、中始新统包括宗浦组上部和遮普惹组,它们含大有孔虫、介形虫和软体动物化石。塔里木西缘下第三系主要是喀什群,包括古新统、始新统,另外,渐新统包含于乌恰群底部,它们含有孔虫和软体动物等化石,属于中亚副特提斯海区。台湾北港地区钻孔中发现古新统云林组,有钙质超微化石,西部山麓带和中央山脉带有始新世毕禄山组、十八重溪组、达见组,晚始新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80103/171411.html

更多阅读

关于世界历史的推荐书籍清单 好看的历史书籍推荐

前几天乘飞机把一本希罗多德历史(上册)遗忘在飞机上了。我甚至打电话去南航的机上清洁队试图找回,未果。今天只有去书店再买。上下册不拆开卖的,只能花68大元又买了一套。列一个书单,说说我的世界历史的脉络是怎么理清的。<人类的故事

朝鲜半岛历史地图 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王朝

“历史是胜利者写就的东西”。今天让大家看的历史的一幅很历史的地图,它告诉我们的东西远远比用颜色标注的东西要多。据说它是韩国课本上的历史地图,很显然和我们的常识不一样。图片上的朝鲜绝不只是一个半岛,它涵盖了华东、华北、东北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14世纪~20世纪90年代 历史大事年表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14世纪~20世纪90年代)14~15世纪      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世纪末       朝鲜王朝建立14~17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87~1488年     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1492年        哥

声明:《世界历史地图演变 第三纪 第三纪-历史,第三纪-演变》为网友嘿傻孩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