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鼢鼠(学名:Myospalax fontanieri cansus)为鼹形鼠科鼢鼠属的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甘肃、陕西、青海、湖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甘肃临潭东南。草原鼢鼠是毛皮动物,皮毛脱水性强,与水獭皮相像,为制裘、衣领、袖的上等原料。用轻便的小板镐,当发现新土堆时按鼢鼠的掘洞规律,先判断公、母,确定洞在土堆的左侧还是右侧,从新堆土往后数第三或第二个土堆上.在事先确定鼢鼠洞上面,猛刨一镐,立即将镐拿出,一只手伸入洞中,一般情况鼢鼠已回跑到跟前,用手抓住。
草原鼢鼠_草原鼢鼠 -外形特征
1
头大而扁,耳壳不发达,眼极小,背毛银灰色而赂带淡赭色,体长20.4一22.8厘米,体重300--500克。体形像普通老鼠,头大而扁,视觉极不发达;背毛银灰色而略带淡赭色;体型粗壮,体长15~27厘米;吻钝,门齿粗大;四肢短粗有力,前足爪特别发达 ,大于相应的指长,尤以第三趾最长,是挖掘洞道的有力工具;眼小,几乎隐于毛内,视觉差,有瞎鼠之称;耳壳仅绕耳孔很小皮褶;尾短,略长于后足,被稀疏毛或裸露;毛色从灰色、灰褐色到红色。
草原鼢鼠_草原鼢鼠 -生活环境
2
鼢鼠为地下生活的鼠类。栖息于森林边缘、草原和农田,在中国青海地区还可栖于海拔3900米的高山草甸。昼夜均活动,但白天只限于地下,夜间偶尔到地面寻食。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
有贮存食物的习性。不冬眠。挖掘洞道速度惊人,洞穴构造复杂,长而多分支,总长度可达100余米。洞口外有许多排列不规则的土堆,是由洞道内挖出的松土。平时地面无明显的洞口,如洞道遭到破坏,立即用土堵塞,这是它们防御敌害的一种本能。鼢鼠挖洞活动受气候影响显着。3~9月繁殖,年产2胎,每胎产仔1~8个。
分类系统:Animalia:动物界 - Chordata:脊索动物门 - Mammalia:哺乳纲 - Rodentia:啮齿目 - Cricetidae:仓鼠科 -Myospalax:学名:Myospalax aspalaxPallas中文名:草原鼢鼠中文拼音:CǎoYuánFénShǔ分类等级:种概述:原始属名模式标本产地模式标本保存地国家保护级别不祥CITES公约级别未定IUCN红色名录等级未予评估(NE)红皮书等级未定中国特有是草原鼢鼠_草原鼢鼠 -生活习性
可归纳为以下五大特点:
一是生活于洞中,栖息在土壤潮湿疏松的高原和山地草原、草甸草原地区;
二是公、母单独生活,繁殖期在一起;
3
三是喜黑暗,怕阳光,视力差,听觉灵敏,喜安静,怕惊吓;
四是吃土豆及草根,最喜食的草根有引果芥、沙蒿、多裂委陵莱、二裂委陵莱、阿尔泰狗娃花等,一般挖洞采食;
五是抗病力较强,不冬眠。
草原鼢鼠_草原鼢鼠 -生长繁殖
4
繁殖鼢鼠在野生状态下,每年4―6月发情配种;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每年3一10月繁殖,年产2―3胎,每胎4―6只,多者达8只以上,一般幼鼢鼠生长2个月性成熟。母鼢鼠发情表现:阴部里有粘液,并发出“吱…吱…”的叫声,此时正是放对的良好时机。母鼢鼠妊娠期30日龄,产仔多在夜间,仔鼢鼠在1(1日龄内以哺乳为主,以后可食土豆、草根等饲料,生长20日龄后仔鼢鼠能独立生活,应分窝单独饲养。鼢鼠主要生活在干旱半干旱的黄土丘陵地区,在宁夏南部山区各县都有分布,其中西吉县数量最多,估计总数在100万只以上。一只鼢鼠一年可繁殖20只左右。许多地方,平均每亩约有5只,个别地方密度更大。有人曾在一亩地里捕捉到17只。
鼢鼠成年后就与父母分开另过,开辟新的地盘,建立新的洞穴。鼢鼠的洞穴堪称“艺术杰作”:里面既有卧室、储藏室,又有饮用水井、厕所,各个场所分工明确,决不混用。而厕所都设在离卧室和储藏室较远的地方。最让人惊叹的是,一窝鼢鼠可有几个储藏室,每个储藏室储藏不同的食物。
草原鼢鼠_草原鼢鼠 -价值用途
药用价值
地羊的骨可代替虎骨入药,北京同仁堂制成“虎骨酒”、“强力风湿镇痛囊”等:亦可全体入药,尤其肝、胆入药价值更高,有强身保健之功效。
【拼 音】:CAOYUANFENSHU【来 源】:为仓鼠科动物草原鼢鼠的全体。
5
【功 效】:清热解毒、舒肝和胃、健胃止痛。
【主 治】:治红斑狼疮、高热、四肢关节肿痛、肝胃不和、胃脘痛。
【性味归经】:辛、咸,寒。入心、肝、胃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一12克。或研末冲服,每次6一9克,每日二次。
【别 名】:地羊、瞎老鼠、达乌尔鼢鼠(《中国药用动物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山西、河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捕获后,剖腹,除去内脏,置瓦上焙干,研末备用。
【拉丁名】:Myospalax aspalax (Pallas).
【考 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使用价值
草原鼢鼠是毛皮动物,皮毛脱水性强,与水獭皮相像,为制裘、衣领、袖的上等原料。
食用价值
味道鲜美,是难得的野味:因此,人工驯养草原鼢鼠不仅变害(对农牧业有害)为宝,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草原鼢鼠_草原鼢鼠 -危害性
受危害的草原
在宁夏南部月亮山、南华山的山坡上,有一种十分独特的“景观”:从空中鸟瞰,密密麻麻的小土包。如果人在
那地方行走,双脚随时都会陷入松软的泥土里,因为这下面隐藏着神妙莫测的洞穴。这就是这一地区独有的“鼢鼠地貌”。
农林作物深受害
鼢鼠的洞穴
如果鼢鼠们活动得十分猖獗,已经危害一方了。
在西吉县,林业部门列出了5种林业有害生物:鼢鼠被列在首位。鼢鼠的胃口很好,食谱很杂。它们多以植物根系为主要食物,如果没有这些“佳肴”,对其它食物也不挑剔。杨、榆、杏、油松、柠条的根都可以让它们“大快朵颐”,就连苜蓿、豌豆、糜子、马铃薯到它们嘴里也都成为美味佳肴。它们常常吃光这些植物的毛根,让许多植物因此“死于非命”。
在西吉县,经过多年比较,山杏被确定为适宜大面积载植的树种,但由于40%遭受鼢鼠危害,当地群众不得不年复一年地进行补栽,但还是无法抵御鼢鼠的侵害。有关部门不得不“妥协让步”――减少山杏面积,代之以山毛桃。就连油松也遭受了同样命运,一经鼢鼠噬咬很快就稍干枝黄。
草原鼢鼠_草原鼢鼠 -捕捉
草原鼢鼠
捕捉草原鼢鼠,由于喜地下生活,当地面化冻达20cm就开始掘洞,洞中分住室、产仔室、粮仓、厕所,在洞中直立行走,每秒可达l一1.5m。据捕鼢鼠户的调查,其方法要把“四关”:时间关活动时间从春分到小满;从秋分到寒露。一般每天上午8点到12点活动频繁,下午3―4点有时也活动,其它时间活动少;高峰关鼢鼠活动高峰期为下雨天、刮风天、阴天或在天气要变坏的前夕活动最频繁,定性关为分清公、母,达到有目的捕捉,凡地面堆土形成直线者为公,曲线者为母;捕捉关主要是“四抓法”:
刨洞法
用轻便的小板镐,当发现新土堆时按鼢鼠的掘洞规律,先判断公、母,确定洞在土堆的左侧还是右侧,从新堆土往后数第三或第二个土堆上.在事先确定鼢鼠洞上面,猛刨一镐,立即将镐拿出,一只手伸入洞中,一般情况鼢鼠已回跑到跟前,用手抓住。若很久不见鼢鼠到来,听其洞口,若有”呼隆、呼隆”的喘气声。可立即沿土堆向前方,在洞上面用镐敲着走到员前方一个土堆附近,再刨开一个洞口,用镐柄深入里面抵住抓获;
脚踩法
在草原、荒滩解冻很浅或土层下面坚硬时,可用脚代镐,用单脚后服用力一踩鼢鼠洞即塌陷露出洞口,手伸洞中捉住鼢鼠;
手等法
草原鼢鼠
若鼢鼠在梯田、菜园、果园及深沟附近时,从坝埂下掘洞到上,从墙外掘洞到墙里,从沟底桐到沟沿,或者反之,用以上方法不便操作,可选择适当位置,用镐刨开洞口,将手伸人桐中等候,当其来到抓住;
下夹法
在洞里下夹子,等鼢鼠来到时夹住。
草原鼢鼠_草原鼢鼠 -饲养
饲养形式
封闭法用砖砌成长、宽、高为lO()×100*120cm的池子,池内放50cm土,以备鼢鼠掘洞,池内放一些稻草或麦秸.以备垫草絮窝。在另一角放食、水器,每池养一对,但千万注意盖要封严,砖不可有缝,以防逃走。笼养法一笼1只,做60×30*30cm的铁丝笼,笼眼要小,不可超过2cm,以防漏掉仔鼠。笼中放入1kg左右的柔软于草,供鼢鼠休息,笼内放食、水器。为改变野性,先将笼放在院中,1个月后放在人行道地方,3个月后鼢鼠遇人不惊,甚至摩托车声也不伯,性情温顺,任人提起放下不慌不逃,大模大样自由活动。
饲料
草原鼢鼠
鼢鼠是典型的草食动物,野生条件下主要食草根,经人工饲养表明,革、粮、菜均
可食,最喜食白羊草及蒲公英、蒿草、芨芨草等的根茎叶,粮谷类玉米、麦麸等;蔬菜类有白菜、土豆、红薯、胡萝卜等。参考日粮配方:草类占50%,精料占30%,菜类占20%,另添加食盐1-2g。1只成年鼢鼠,年需混合饲料75-93.25kg,其中精料21.9kg,粗饲料63.88kg,每只喂料200-250g,精粗饲料比3:7,折合人民币64.24-80.09元。
科学饲养
做到“三定” 定时:每日喂3次,从早7点开始定量:从不同日龄开始,一般成鼢鼠每日喂料200-250g;定水:供足清水,让其自由饮防治疫病
坚持两早:一是无病早防。每天打扫笼舍,清除粪便,喂前刷洗食、水器,不喂霉烂变质饲料,常换垫草;二是有病早治。千万注意防止鼠疫发生。已发现鼢鼠的常见病有感冒、肺炎、肠胃炎及寄生虫病等。一旦发现及时治疗。适时出栏 出售种鼢鼠以30日龄为宜,商品鼠以市场为导向,成年鼢鼠达400-500g即可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