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漆器,在战国时期生产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汉代的髹漆器物,包括鼎、壶、钫、樽、盂、卮、杯、盘等饮食器皿,奁、盒等化妆用具,几、案、屏风等家具,种类和品目甚多,但主要是以饮食器皿为主的容器。另外漆器还增加了大件的物品,如漆鼎、漆壶、漆钫等,并出现了漆礼器,以代替铜器。汉墓出土还有漆棺、漆碗、漆奁、漆盘、漆案、漆耳杯等,均为木胎,大部为红里黑外,并在黑漆上绘红色或赭色花纹。汉代漆器的造型比战国更丰富,从实用出发,如漆奁、漆盘、漆案考虑使用的方便,放置的容积以及图案纹样的多样统一,装饰花纹形象抽象化,使人见到的是线的动感。汉代漆器是实用和美观结合的工艺品典范。
汉代漆器
汉代漆器_汉代漆器 -简介
汉代漆器
汉代漆器制作精巧,色彩鲜艳,花纹优美,装饰精致,是珍贵的器物。所以,《盐铁论?散不足》说“一杯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汉代宫廷多用漆器为饮食器皿。有些漆器上刻有“大官”、“汤官”等字样,系主管皇家膳食的官署所藏之器;书写“上林”字样的,则是上林苑宫观所用之物。据新莽时期的漆盘铭文,当时长乐宫中所用漆器,仅漆盘一种,即达数千件之多。贵族官僚家中亦崇尚使用漆器,往往在器上书写其封爵或姓氏,如“长沙王后家般(盘)”、“侯家”、“王氏牢”等,作为标记,以示珍重。作为饮食器皿,漆器比青铜器更具优越性,故为汉代统治阶级所爱好,制作极精细。
漆器在各地汉墓中多有出土,一般已腐朽,也有保存较好的。保存较好的现由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湖北省江陵凤凰山和云梦大坟头等地汉墓出土的漆器,而且数量大,种类多。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漆器数量大,品种多,众多的器形说明漆器已在生活各方面广泛使用。其中尤以内装七只耳杯的“漆耳杯套盒”最为人称道。
漆耳杯套盒”套合严密,充分利用了盒体内的有效空间,是实用与美观相统一的范例。汉代的崛起对于漆器工艺的发展可以说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在东汉时期,道家的上位德行论与儒家的个人修养观大行其道,并受到统治者的接受从汉代流传下来的工艺品与建筑风格我们可以看到汉代崇尚的古朴,简约之风,以及其装饰图案的朴素、沉稳,而漆器以其稳重朴实,大气磅礴的红黑色调;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实用特性;以及光彩照人又不失古韵的特殊色泽,受到了统治阶级的喜爱与推崇汉之后漆器工业开始走向微衰,漆器质量有所下降,其原因就在于瓷器的兴起,迅速受到人们的关注。
汉代漆器_汉代漆器 -汉代漆器的工艺和装饰技法
汉代漆器
漆器工艺是我国劳动人民杰出的创造。我国用漆,是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据战国文献就有舜作黑漆食器,禹作祭器内髹朱漆的记载。继秦代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代之而起的西汉,为了巩固统治政权,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人民能够安定地从事劳动,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轻巧方便华丽的漆器,在秦汉贵族豪门生活用具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它进一步取代了青铜器,使用范围更加扩大,统治阶级为了满足生活上的享受,对漆器工艺,不惜财力人力,把它装饰的更为华贵。
一、 漆器的胎质及制法漆器主要有木胎和夹胎两种。也有少数为竹胎。木胎的制法有轮旋、割削和剜凿、卷制3种,不同器形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夹胎是先用木头或泥土制成器型,作为内模,然后用多层麻布或缯帛附于内模上,逐层涂漆,干实以后,去掉内模,便剩下麻布或缯帛的夹胎,这便是所谓“脱胎法”。
二、花纹和装饰漆器上施花纹,有下列几种方法:
1.漆绘:用生漆制成半透明的漆液,加上各种颜料描绘于已经涂漆的器物上,色泽光亮,不易脱落,大多数漆器的花纹都用此法绘描
2.油彩:用油汁(可能是桐油)调颜料,绘描于已涂漆的器物上,所绘花纹因油脂年久老化,易于脱落。
3.针刻:用针尖在已经涂漆的器物上刺刻花纹,称为“锥画”;有的器物在刺刻出来的线缝内填入金彩,产生了类似铜器上金银错的花纹效果。
4.金银箔贴:用金箔或银箔制成各种图纹,贴在器物的漆面上,呈现了类似“金银平脱”的效果。纹样的特点是细致而流利。
5.堆漆装饰法:长沙发现的西汉大墓漆棺上的花纹,都是用浓稠的厚颜料堆起,玉壁上的涡纹和花纹上的边线,都是用特制的工具将厚颜料挤出作为钩边线和涡纹,高出一层显出浮雕效果,“识纹隐起”系属堆漆技法之一。这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在两千年前就创造出这种堆漆的表现技法,说明汉代的漆艺已极精妙。
西汉中期以后,流行在盘、樽、盒、奁等器物的口沿上镶镀金或镀银的铜箍,在杯的双耳上镶镀金的铜壳,这便是所谓“银口黄耳”或“器”。有些漆器如樽、奁和盒的盖上常附有镀金的铜饰,有时还镶嵌水晶或玻璃珠。
汉代漆器的纹样以流云纹、旋涡纹、变形蟠蠡纹、菱格纹和飞禽走兽辟邪为主,色彩多为红黑二色相间,或用朱、青,或用朱、金彩绘,强烈大方。人物画多一孝子故事和神仙羽人为当时的题材,有的描绘神仙或飞廉,并配以鸟兽在流云中奔驰之状。线条流动,有如行云驾雾遨游太空。这类题材与汉代墓室,享堂的画像石、壁画、画像砖之类的题材大致相似。它同样是一种神仙升天思想的反映。西汉前期的漆器,花纹富丽而繁复;东汉的漆器,花纹比较简素。从西汉中期到东汉,少数漆器的花纹是神仙、孝子及其他以人物为主的故事画。
汉代漆器_汉代漆器 -汉代漆器艺术浅析
汉代漆器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国内外广大地区不断发现了丰富多彩的汉代漆器,这对于我们研究漆艺及秦汉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现简述如下:1.长沙出土的汉代漆器。长沙是出土战国漆器的重要地区,战国、秦汉以来,它一直是南方文化的重镇,因此出现楚汉墓葬群是很自然的事,前后不断出土了许多汉代的精美漆器。特别是在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了西汉时期的大批漆器,出土是光泽鉴人完好如新,在汉代文化史上,是个重大的发现。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就出土了184件。在我国出土的同时期的漆器中,这是数量最大保存最好的一批,为研究汉代漆器工艺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料。
一. 胎骨和制法这批漆器胎骨知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木竹胎。全部漆器中木胎占绝大部分,制法有三,一是旋木胎,采取大小适当的木块,旋出外壁和底部,而腹腔则可能是剜凿出来的。这可以从部分容器的外壁留有明显的旋削痕迹,内壁和圈足内留有凿削痕迹得到证明。旋木胎器一般比较厚重。鼎、盒、钟、盂、盘等属于这种制法。二是斫木胎,系利用木块或木板斫削出器形(包括刨、削、剜、凿等做法)如椭圆形具杯盒、耳环、钫几匕、案等属之,一般也叫厚重。三是卷木胎,用于直壁器型,主要见于卮、奁等。采用薄木片卷成圆筒状器身,接口处用木钉钉接,底部是一块刨制的圆形木板,和器壁结合。这种卷木胎,一般都是要在胎骨上加裱麻布,然后上漆。上漆后打磨平整光滑,不露接缝痕迹。竹胎仅见髹画勺二件。以竹节为斗底,削长竹片为勺柄,接榫处用竹钉与斗相结合,外加髹漆而成。
另一种是夹胎。系先以木、泥或石膏做成器形模型,作为内胎,然后用麻布或缯帛若干层,上漆糊裱于内胎模上,等麻布或缯帛干实后去掉内胎模,这就是“脱胎”,则所存的麻布层与原来的器形轮廓完全一致,仅稍大(麻布层的厚度)而已。
二. 花纹装饰这批漆器,花纹装饰绘制方法有三种。一是漆绘。采用生漆制成的半透明漆,加入某种颜料,描绘于已髹漆完成后的器物上,在有花纹的漆器中,漆绘占绝大多数。一般是在黑漆地上描绘红、赭、灰绿色漆,也用少量在红漆地上描绘黑色漆的,色泽光亮,不易脱落。鼎、盒、钟、钫、盆、盘、案、耳环等漆器上的花纹大多是漆绘。
二是油彩。采用朱砂或石绿等颜料调油(可能是桐油)绘画于已髹漆的器物上,见于食奁,几、屏风等器物。在一些精致的漆器上则系髹黑褐色漆为地,再在漆地上贴金箔(加适量银粉,称清金箔),然后油彩描绘。色有红、黄、白、金、灰绿等色。金色颜料似为黄铜粉。已部分锈化为孔雀蓝。这种油彩,因其中的油脂年久老化,所以极易脱落。
三是针刻。即在髹漆的器物上用针加以镌刻。这种针刻纹,见与卮、奁等小型器件共六件。有的在针刻花纹正夹杂油彩,更加显出精巧纤丽。
漆器花纹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几何纹类型,这是主要的。有方连变体花纹、鸟头形花纹、几何云纹、环纹、菱形纹、点纹等。二是龙凤、云鸟、花草类型。有云龙纹、云凤纹、云兽纹、凤纹、龙纹、云气纹、卷云纹等。三是写生动物纹类型,有猫纹和龟纹两种。这批漆器纹饰细致、流畅,花纹除平涂外,大量使用线条勾勒,几何类型的花纹线条,一般比较刚劲;龙凤、云鸟、花草类型的花纹线条,一般比较柔和;至于猫龟绘画,则类似近代写生的线条。
汉代漆器
1.有些器物上的花纹,同时使用几种线条勾勒,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这批漆器在色彩使用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一般以黑色作地,或者在黑地外加红色衬色,用朱红和赭色或者朱红和灰绿色作画。彩绘与地色对比强烈,显得非常富丽,色彩有明有暗,十分协调。
2.山东出土的汉代漆器。山东文登县,在解放后陆续发现的汉墓均有漆器出土,特别在莱西先岱野村,东汉墓室内,发现了许多漆器及极其精美的铜镜,铜洗等。这批漆器保存的很完整。出土的各种盒类,造型多样,各类器型的高矮尺寸比例,都很适宜,显得庄重大方。盒类都是夹胎骨,盒盖中心各镶有银片四叶形花纹。盒口边缘及底部都镶有较为精细的银钿,感到格外结实,黑漆地描绘云气纹,线条飘动柔美,这和其他地区的漆器,描绘风格大体一致。
3.河北怀安出土的汉代漆器。怀安的汉漆器,主要是长方形漆匣和漆奁,其中不同与其他地区的品种为长方匣,器型较高,匣盖较浅无钿,匣盖中心与莱西汉漆盒一样饰以四叶型蒂纹。通身黑漆地描绘禽兽流云纹。飞禽走兽穿插在流云间,活泼优美。而漆奁器身和盖都有较宽的银钿。奁盖突起较高,中镶银片四叶形蒂纹。各器均为黑漆地,上绘流云纹。
4.江苏扬州凤凰河出土的汉代漆器。
这些漆器造型品种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漆奁,和大小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圆形、马蹄形等漆盒。还有耳杯,漆盘以及带有铜环把的漆碗。漆器胎骨大件的是木胎,小漆盒系夹胎。器身都髹黑漆,用朱漆描绘花纹,大部分都较完整,花纹一卷云纹、花草为主。中绘有凤、鹿等动物,构成精美的画面。但纹样较为松散,不像战国时繁缛。从描绘笔法可以看出其继承关系。大长方漆盒盖内均用朱漆书有“程长卿”三字,字体西西汉隶书,根据各种出土文物考证,系西汉初期的遗物。
此外如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安徽天长县汉墓,贵州清镇、平坝,蒙古人民共和国及朝鲜北部(古乐浪郡)等地也出土了大量汉代漆器,品种繁多,器型和艺术风格,与前面所举略同,不一一而述。综观汉代漆器的装饰技法,除一般用战国时代最盛行的描绘和针刻外。
汉代漆器_汉代漆器 -装饰技法
汉代漆器
1.金箔片贴花:在长沙、蒙古和朝鲜北部古乐浪等处都发现有汉漆器残片上,用金箔片制成的各种装饰花纹的。其中人物类有驾车的、骑马的、骑龟的、负弩的,奏乐的、舞蹈的、表演杂技的及人形怪兽等。动物类有虎、兔、牛、马、猪、羊、飞禽及狮负猴等。团花纹类:有长条形、三角形、圆形等,并在其上可精细是菱格纹及涡卷纹,线条优美,技法精妙。黑地金花,更显华丽。
2.镶嵌:用银铜薄片,在钿饰之处,刻成四叶蒂形纹,镶嵌在器盖的中心化为装饰,有的还有四叶纹中镶上玻璃珠和金铜帽钉的,并有苍玉镶嵌和彩绘相结合的装饰法,更见华丽,这类高贵的装饰法,为唐代平脱和明代百宝嵌创造了范例。
3.彩绘与金银钿相结合的装饰法:彩绘漆器的边缘或器型中配合金银色的钿器,互相衬托对比。还有朱盒彩绘,是色彩更加灿烂辉映。
4.玳瑁装饰:乐浪出土的漆盒,有利用斑纹美丽质地光滑的玳瑁片作为漆器装饰。这种善于利用自然界美丽物质。来丰富漆器的装饰,可以看出工匠们的聪明智慧。
5.堆漆装饰法:长沙发现的西汉大墓漆棺上的花纹,都是用浓稠的厚颜料堆起,玉壁上的涡纹和花纹上的边线,都是用特制的工具将厚颜料挤出作为钩边线和涡纹,高出一层显出浮雕效果,“识纹隐起”系属堆漆技法之一。这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在两千年前就创造出这种堆漆的表现技法,说明汉代的漆艺已极精妙。
汉代漆器的纹样以流云纹、旋涡纹、变形蟠蠡纹、菱格纹和飞禽走兽辟邪为主,色彩多为红黑二色相间,或用朱、青,或用朱、金彩绘,强烈大方。人物画多一孝子故事和神仙羽人为当时的题材,有的描绘神仙或飞廉,并配以鸟兽在流云中奔驰之状。线条流动,有如行云驾雾遨游太空。这类题材与汉代墓室,享堂的画像石、壁画、画像砖之类的题材大致相似。它同样是一种神仙升天思想的反映。
汉代漆器艺术是我国漆艺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是我国工艺美术宝库和源远流长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文化之林中的不可多的的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