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慕华与华国锋 陈慕华 陈慕华-人物生平,陈慕华-婚姻生活

陈慕华,1921年6月出生,女,汉族,浙江青田人。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读中学时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经济工作和妇女儿童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七届、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原副总理,原国务委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原主席、名誉主席。2011年5月12日12时25分,陈慕华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陈慕华简历_陈慕华 -人物生平


陈慕华同志题字

1

921年6月21日,陈慕华出生于浙江省青田县油竹。去县城的人民小学上学,少年时期,她接受进步思想,追求革命真理。七七事变后,全民抗战的形势激发了她抗日救国的热情。读中学时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从国统区奔赴延安,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留延安工作,1939年,在大生产运动中被选为模范青年,参加了西北青年救国总会召开的模范青年大会并获得奖章。1942年2月任抗大三分校训练部军事佐理员,10月任延安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五团教育参谋。后任延安留守兵团司令部教育科参谋、陕甘宁晋绥防联军司令部军事研究室研究员。1943年1月任延安联防司令部后勤部家属招待所所长兼政治指导员、后勤部经建处秘书。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1月被派赴东北工作,任热河军区司令部一科参谋,1946年4月任东北铁路总局机关政治协理员,1946年年11月任穆棱煤矿工会特派员。1948年9月任东北铁路保育院院长。1949年1月任中长铁路中央医院副院长。参加东北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慕华任东北铁路政治部宣传部宣传组(处)组长。1953年1月任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宣传组(处)副组长。她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制定宣传计划,组织整顿宣传队伍,为开展群众性宣传工作作出突出成绩。这期间,参加了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三反”、“五反”运动和抗美援朝等有关工作,多次受到表彰。1954年3月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交通局副处长、处长。1961年5月任对外经济联络总局成套设备局副局长。1964年10月任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三局副局长。她多次出国参加经济援助工作,为中国援外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陈慕华受到冲击,但她坚持原则,认真执行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确定的援外方针政策,坚决抵制“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为维护国家信誉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做了大量工作。

1971年4月起,陈慕华历任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部长、党组书记。她坚决执行中央对外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以经济促外交,努力争取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为破除帝国主义的经济和外交封锁、促进中国外交工作的发展和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6年11月,任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兼中共党组书记。

1978年3月,陈慕华任院副总理兼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党组书记,1981年9月又兼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即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党组第一副书记。她参加了新时期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四项原则(平等互利、讲究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制定工作。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她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对外开放的需要,积极推动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合作租赁和对外投资办厂等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积极推动中国远洋渔业船队率先“走出去”打开国际市场,开拓中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新的业务领域和工作范围。


陈慕华同志晚年

1980年9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并兼主任、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全国托幼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旅游领导小组组长。

1982年担任国务院国务委员兼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及部党组书记、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1982年3月,陈慕华任国务院副总理(1982年5月起为国务委员)兼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党组书记。她团结部党组一班人克服困难,整合工作职能和干部资源,认真研究解决外经贸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她坚定不移地贯彻对外开放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贸易、对外援助、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外国投资管理的业务融合和深入发展。她认真做好经济特区建设、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有关工作,加强中国利用外资政策的对外推介。主持进行了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的设立和北京吉普引进切诺基等一些重点项目,使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的成功范例。她重视加强和完善对外援助工作,改进援外方式,突出援助效果,指导实施了肯尼亚体育综合设施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她努力探索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改革,组织研究扩大机电产品出口和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的政策措施,推进建立出口商品基地,广开运销对路货源,对转变中国出口增长方式、增加出口商品附加值、扩大创汇途径、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她还组织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海关、商检工作的政策措施,按照中央部署启动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对外谈判的前期工作。她积极推动创办《国际商报》,努力宣传中国外经贸事业。这期间,中国外经贸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她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推动中国对外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陈慕华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期间,还分管医药卫生、计划生育、金融和外事、旅游等方面的工作。1978年3月起先后兼任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她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积极推动恢复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改变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开创了爱国卫生运动新局面。她深入医疗、科研单位调查研究,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她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中西医结合和预防为主的医疗方针,促进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她认真执行中国新时期外交工作方针,组织广泛宣传对外开放政策,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增进国际友谊。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她深入考察景点,调查旅游资源,指导国家旅游局制订工作方针,支持引进外资,完善旅游设施,为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努力。

1978年6月,陈慕华兼任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组长,1981年3月兼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她认真研究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倡导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坚定不移地实行少生、优生和计划生育的政策。参与了《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的起草工作。这一文件对国家计划生育工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中国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走上健康有序发展的道路。她建议成立了“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人口学会”、“中国人口情报资料中心”(后为“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推动了我国人口理论的学术研究。她注重计划生育科研工作,指导成立了“国家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科研技术骨干,为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6年3月,陈慕华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党组书记。她贯彻执行党和国家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强化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管理、监督和调控职能,提高了中央银行的权威性。她狠抓金融宏观调控,促进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探索国民经济转轨时期金融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在改进计划调控手段的基础上,引入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贷款等手段控制信贷和货币供给。在制止“信贷膨胀”、“经济过热”、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提高了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能力。她提出并推动建立强有力的、灵活自如的、分层次的金融调控体系;建立以银行信用为主体,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种信用工具聚集和融通资金的信用体系;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金融机构的现代化管理体系;有步骤地开放金融市场;加强和改善外汇管理等。同时,积极推动交通银行的重新组建工作和中信实业银行的组建工作。她重视金融监管和金融法制建设,主持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为后来有关重要金融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她积极推动中国金融对外开放事业,扩大国际金融合作,促成中国成为亚洲开发银行的成员,提高了中国金融业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地位。她注重金融基础建设,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狠抓金融机构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她注重人才培养,创办中国金融学院,支持和推进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发展。为加强金融宣传工作创办了《金融时报》。她为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慕华还担任中国花卉协会名誉会长,努力推动恢复和发展中国的花卉产业。她主张整合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并指导创办了《中国花卉报》,促进了中国花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需要。

1985年3月后任国务院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党组书记、理事会理事长,并任中央财政经济领导小组成员。

1988年起任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妇联主席、党组书记。后任第八、九、十届全国妇联名誉主席。

1988年4月,陈慕华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并任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在任期间,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付出了大量心血,作出了积极贡献。她重视立法和人大的监督工作,主持审议了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铁路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产品质量法等多部经济法律草案;加强了对财政经济工作的监督,形成了财政经济委员会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汇报的会议制度。她注重调查研究,率领全国人大考察组赴三峡考察,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她重视全国人大与外国议会间的交往交流,多次率团出访,坚持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国家之间友好关系的发展。

1988年9月起,陈慕华先后兼任和担任第六届、七届全国妇联主席、党组书记和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她团结带领全国妇联领导班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把妇女工作纳入全党工作大局,为新时期妇女工作的发展创新了思路和格局。她推动建立了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全国人大妇女儿童专门小组、全国政协妇女青年委员会,积极建议并推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她领导、组织在农村和城镇全面推开“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创建”三项主体活动,为城乡妇女更好地融入改革大潮、提高素质、贡献智慧力量搭建了广阔的舞台。为落实《北京行动纲领》和《妇女发展纲要》的目标,她因势利导启动了“巾帼系列行动”和“女性素质工程”,重点解决妇女在教育、就业、贫困、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适应知识经济挑战和妇女高等教育事业需要,她协调各方,集资兴建了新中国第一所女性高等院校“中华女子学院”。在她倡导和努力下,全国妇联多次与中央组织部联合召开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会议,建立妇女人才库,畅通推荐、交流女干部的渠道,推动形成培养选拔妇女干部的有效机制。她领导创办了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并亲自担任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会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为贫困地区妇女脱贫致富、为儿童健康成长办实事。她发起实施救助失学女童的“春蕾计划”,集资兴建了300多所春蕾学校,帮助160余万失学女童重返校园。她倡导兴建“母亲水窖”,帮助干旱地区贫困家庭修建水窖9万余眼,小型供水工程1100多处,使90余万人受益。她发起的“母亲健康快车”活动,为西部贫困母亲带去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她倡导动员社会力量兴建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并发起“中国儿女情系列活动”,多次举办海峡两岸妇女和妇女组织大型交流研讨活动,加强了大陆与港澳台妇女的沟通,增进了友谊。她领导妇联组织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妇女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程度。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为促进国际妇女运动的健康发展、提高妇女地位、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作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坚定倡导者和实践者,她高度重视妇女理论研究和创新,多次主持和参与重大理论问题的研讨。她主持全国妇联工作10年,为中国妇女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促进了妇联工作的新跨越,开创了妇女发展可持续、良性循环的局面,提升了妇联组织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1988年1993年任第六届全国妇联主席、党组书记,中国银行董事会名誉董事长。

1988年4月被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同时任中国银行董事会名誉董事长。

1989年被选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历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

1993年至1998年任第七届全国妇联主席,中国银行董事会名誉董事长。

陈慕华还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慕华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第五届、七届、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七届、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原副总理,原国务委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原主席、名誉主席。

陈慕华因病于2011年5月12日12时2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陈慕华简历_陈慕华 -婚姻生活


陈慕华夫妇

陈慕华丈夫为钟毅,

毕业于东北哈尔滨工业大学,因从事抗日活动遭日寇追捕,1938年赴延安参加革命,同陈慕华在参谋训练队学习,毕业后在留守兵团当参谋。 1940年结婚。1945年到东北工作,后调到北京,曾任“三线”委员会委员,部级职务。因身体不好,较早离休。

陈慕华简历_陈慕华 -人物贡献

掌管经济


陈慕华向许晴颁发中国妇女基金会的聘书。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深人推进的大背景下,日益发展的经济和金融机构的增加,迫切需要加强金融业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协调,由中国人民银行来专门承担中央银行职责成为完善金融体制、更好发展金融业的紧迫议题。

1982年7月,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进一步强调“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下统一管理全国金融的国家机关”,以此为起点开始了组建专门的中央银行体制的准备工作。

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作出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并具体规定了人民银行的10项职责。

确立央行新地位

1985年3月,时任国务委员的陈慕华正式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此消息公布后,外界舆论一致认为:“这是中国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金融机构进行的一次重大调整,预示着中国在改革中提高作为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

在正式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之后,陈慕华致力于银行体制改革。在此期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为适应多种金融机构,多种融资渠道和多种信用工具不断涌现的需要,不断改革机制,搞活金融,发展金融市场,促进金融制度创新。努力探索和改进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在改进计划调控手段的基础上,逐步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贷款等手段来控制信贷和货币的供给,以求达到“宏观管住、微观搞活、稳中求活”的效果,在制止“信贷膨胀”、“经济过热”、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初步培育了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能力。

跟时代 建立金融改革新目标

1986年12月,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要求“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再次强调“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在此背景下,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建立新型金融体制改革要实现的四个目标:一是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要特征的宏观调控有力、灵活自如、分层次的金融控制和调节体系;二是建立以银行信用为主体,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种信用工具筹集和融通资金的信用体系;三是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各类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四是建立金融机构现代化管理体系。此后,为实现这四大目标,又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的具体措施。

与此同时,陈慕华提出,管好用活外汇也是中国人民银行一个重大使命,把金融搞得更活一点,是金融体制改革的目的之一。在她的努力下,中国人民银行提出愿意和外国同行们进一步发展业务往来,在发展世界经济、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共同作出不懈努力。

在她的推动下,这些新变化,进一步强化了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在实施金融宏观调控、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作为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作用也更加突出。

度晚年 壮心不已发“余热”

1988年4月,已在国务院任职两届的陈慕华退休;同时,被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兼任第六届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中国银行董事会名誉董事长等职。在此期间,陈慕华依旧关心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她积极调研、建言献策,一如既往地支持着中国的发展大计。

公益事业

“春蕾计划”


春蕾计划_图片

1989年,

在陈慕华的倡导、全国妇联的领导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设立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专项基金――“女童升学助学金”。1992年,这一社会公益项目被正式定名为“春蕾计划”。

陈慕华既是“春蕾计划”的倡导者,也是“春蕾计划”的捐助者。每年1月1日,她都是第一个捐款者。她曾特意给家人与亲友立下了一个规矩,凡是有工作的人都要资助一个“春蕾计划”的贫困孩子。她和全家人每年至少资助13名延安女童,累计资助女童195人次,并曾提议且率先捐款,设立“春蕾计划实用技术培训专项基金”,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女性人才资源开发,培养了一大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中国儿童少年安康成长计划

后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又推出了“

中国儿童少年安康成长计划”,帮助孩子远离失学、远离疾病、远离伤害、远离犯罪,陈慕华亲自担任这个计划的工作委员会主任。她以年迈的身体亲自参与活动和会议,关注未来,救助迷途的孩子。陈慕华曾强调:“为了孩子,为了培养人才,我们要竭尽全力,要用不怕‘磨破嘴’、‘跑断腿’的精神搞好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

对基金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募集资金与管理资金。陈慕华一直强调,基金会一定要有很好的信誉,要取信于民,对每笔基金都要有交代。募来的钱只能用于公益事业,即使是利息部分的使用,也要严格限制。一次,有家食品厂捐糖果给基金会,基金会的同志分给了陈慕华20块糖。可陈慕华却认真地拒绝了,并且说:“不能给我,该给谁就给谁。我们要对捐赠者负责,也要对接受捐赠者负责,这是基金会的信誉问题。”陈慕华在募集资金方面有两句名言广为流传:一句是“搞募捐是为了妇女儿童,不是为我自己”。另一句是“要有爱心,脸皮要厚”。

“母亲水窖”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会长陈慕华

2

00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原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会长陈慕华同志在深入研究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缺水状况和妇联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基本状况,带领有关人员进行充分论证,提出了紧密配合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组织实施“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工程的构想。

在项目策划的日子里,每一次项目论证,每一次活动安排,都倾注了大姐大量的心血。在陈慕华的亲自组织和积极推动下,“大地之爱・母亲水窖”从2000年12月得以顺利启动。到2010年,“母亲水窖”每年收到的第一笔善款都是陈慕华从工资中捐赠的。她不但亲力亲为,还动员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踊跃参与。


母亲水窖”感动人物候选人陈慕华

2002年12月23日,在“母亲水窖”实施两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就“母亲水窖”项目的缘起、意义及效果等采访了陈慕华。随着“母亲水窖”项目的不断深入发展,陈慕华又及时提出,不但要让缺水区的贫困母亲饮上水,而且要饮上洁净水,同时还要做好“水”的致富文章,做好“水”与其他帮扶工程整体推进、整村推进等工作。

正是由于陈慕华同志的倾心努力,“母亲水窖”公益项目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使这一公益项目成为造福西部贫困干旱地区群众的惠民工程。慕华同志既是“母亲水窖”工程的奠基者、创始者,更是热情参与者。

关爱儿童

2002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功策划并推出了首届“中国儿童慈善日”,并将每年的6月22日定为社会各界关注中国贫困儿童的节日――“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

迄今为止,中国儿基会已经成功举办的六届“中国儿童慈善日活动”,“通过零钱慈善的理念,传播汇聚爱心、扶贫济困的理念。”陈晓霞说,为此,在2006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被国务院扶贫办授予“中国扶贫奖劝募模式创新奖。

“安康计划“实施以来,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陈慕华大姐不顾年事已高,多次出席参加‘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等募捐活动,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陈慕华简历_陈慕华 -个人荣誉

1994年,被联合国授予“莫里斯・佩特”奖;

1995年9月,获古巴“安娜・贝当柯尔德”勋章;

2003年,获第十届“宋庆龄樟树奖”;

2010年,获母亲水窖”十年感动人物;

2011年,获”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称号;

2011年,获第七届中华人口奖“特别荣誉奖”;

2011年,获女性公益慈善事业特殊贡献奖。

陈慕华简历_陈慕华 -人物评价

陈慕华不但是国家的领导干部,而且在生活上有廉洁朴实的作风,平时上下班都乘公交车,在部机关排队买饭,与基层干部的作风相同,深受部机关干部的称赞。

记者曾联系正在青田老家的陈慕榕,他是陈慕华的弟弟,年已七旬。 老人告诉记者,他是2011年5月12日中午12点多得知姐姐陈慕华去世的消息的。“我非常难过,现在几乎说不出话来。”他说自己正计划前往北京参加姐姐的追悼会,时间还在确定中。

电话中,陈慕榕用低沉的声音向记者回忆了他和姐姐相处时的点滴。他说,姐姐陈慕华一直很忙,很少回青田老家。“老家的木屋还在,姐姐很久以前回来的时候特意去过一次,还和我们感慨时间过得太快……当时我还让她保重身体。”


陈慕华

陈慕榕说,虽然姐姐陈慕华当过副总理,但是她没什么架子。“她是个简单干净的人,衣着也不刻意讲究,因为她长期做妇女工作,所以很关心各地妇女儿童的情况,每次回老家都喜欢看看孩子们。”

让陈慕榕印象深刻的,还有陈慕华对于家人的要求。她虽然很少回老家,但是每次回来都告诉陈慕榕要踏实工作,不要好高骛远。

陈慕华与华国锋 陈慕华 陈慕华-人物生平,陈慕华-婚姻生活

老人告诉记者,家里除了他曾担任青田当地的副县长、政协主席等职务外,其他的姐妹都是平民。退下来之后,陈慕榕编书为乐,他曾主持编撰了《青田县志》。

“姐姐经常告诉我们,要多帮助别人。”老人说,她还特意给家人留下了一个规矩,就是凡是有工作的人都要资助一个“春蕾计划”的贫困孩子。她尤其希望家人能够资助一些女孩子,因为当时很多地方“男孩读书,女孩养猪”的状况让她一直很担心。

“她自己,会带头捐款。”老人说,到现在,他已经不太记得清全家到底资助了多少孩子,但是估摸着应该有200多个了。

老人在家乡也时刻关注着姐姐的一举一动。他记得,2000年,陈慕华在研究我国西部干旱地区缺水状况后,力推了“母亲水窖”工程的构想。在她的积极推动下,“母亲水窖”项目在当年12月得以顺利启动。十多年来,“母亲水窖”每年都会收到陈慕华的捐款,这些钱是她从工资中拿出来捐赠的。老人说,姐姐也让子女也参与这个项目的捐款。

陈慕榕曾经去北京见过姐姐,是在她北京的四合院住处,客厅布置很简单。“虽然为官多年,但是姐姐说话不打官腔,很随和,也让人容易懂。”

据了解,陈慕华曾多次到浙江视察。1985年,时任国务委员兼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的陈慕华到浙江省十个地、市视察。她每到一地,总要看看当地的名胜古迹,了解当地旅游业的现状和问题。

在绍兴,她对当地陪同的人说,发展旅游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外贸经营方式。外国客人来了,住你的宾馆,吃你的饭,买你的东西,就等于你的东西出口了,外汇也拿到了,既省事,又方便。

此后,陈慕华还担任了中央人民银行行长。

陈慕榕说,姐姐生活很简单,他去北京的时候还听说姐姐有时候乘公交车上班。

老人说,他姐姐那种从浙江乡村走出去的“本色”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陈慕华简历_陈慕华 -相关报道

陈慕华遗体在京火化 胡锦涛等前往送别


胡锦涛与陈慕华亲属握手

2011年5月18日,陈慕华同志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前往八宝山送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70103/170166.html

更多阅读

亡国公主与灭国仇人的罪爱:华胥引

基本资料亡国公主与灭国仇人的罪爱:华胥引作者: 唐七公子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出版年:页数:定价: 39.8装帧:ISAN:内容简介城破之日,卫国公主叶蓁以身殉国, 却被人用鲛珠复活。死而复生的叶蓁只有一个宿命:活下去、复仇。当她弹起华胥调,便可为

华国锋陵园风水介绍 华国峰锋陵园风水

小2008年5月12 日,四川地震近10万人遇难。8月20日,前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华国锋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他的骨灰暂时安放在北京八宝山。2008年9月22日,华国锋之子苏彬、苏华以及华国锋的老秘书曹万贵来到老家山西交城卦山

华国锋同志骨灰安放仪式在山西交城 山西交城华国锋陵园

【华国锋纪念网消息】华国锋同志骨灰安放仪式今天在山西交城隆重举行。今天三晋大地天空垂泪、大地肃穆,在秋雨纷纷之中吕梁的青山、翠柏迎回了他的骄子。上午9时许,华国锋同志骨灰由亲属护送下抵达位于交城卦山的墓地。沿途受到了交

声明:《陈慕华与华国锋 陈慕华 陈慕华-人物生平,陈慕华-婚姻生活》为网友回眸不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