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地理沿革表 绵竹 绵竹-建制沿革,绵竹-地理环境

绵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处东经103°54′-104°20′,北纬30°09′-31°42′之间。幅员面积1245.3平方公里,东西宽约42公里,南北长约61公里。西北部属龙门山地区,东南部为成都平原的一部分。市境东南靠德阳市旌阳区,东北与绵阳市安县接壤,西南与什邡隔河相望,西北与阿坝州茂县毗连。 市人民政府驻地──剑南镇,位于市境东南部平原地区,南距成都市83公里,东南距德阳市31 公里,西南至什邡市23公里,东北至安县49公里,东至绵阳市74公里。2012年获得“2012年最具中华价值城市”。

绵竹县_绵竹 -建制沿革

古为蜀山氏地。

西周为蚕丛国附庸。


绵竹市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绵竹县,属广汉郡。

三国蜀分置阳泉县。

西晋初废阳泉入绵竹。晋太始二年改属新都郡。东晋隆安二年分置晋熙郡,领苌阳、南武都、晋熙三县。

刘宋建元年废晋熙,属南新巴郡,梁天监元年复置晋熙郡,领南武都、苌阳,属潼州。

北周废晋熙县入阳泉。隋开皇元年废晋熙郡,阳泉改属梁州,开皇十八年,改阳泉为孝水。

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复名绵竹县,并徙治于今剑南镇,属蜀郡。 以后虽江山易代,县名因之。

民国时,绵竹属四川省川西道。

民国24 年(1935年),属第十三行政督察区。

199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绵竹县,设立绵竹市。

绵竹县_绵竹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绵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处东经103°54′-104°20′,北纬30°09′-31°42′之间。幅员面积1245.3平方公里,东西宽约42公里,南北长约61公里。西北部属龙门山地区,东南部为成都平原的一部分。市境东南靠德阳市旌阳区,东北与绵阳市安县接壤,西南与什邡隔河相望,西北与阿坝州茂县毗连。 市人民政府驻地──剑南镇,位于市境东南部平原地区,南距成都市83公里,东南距德阳市31 公里,西南至什邡市23公里,东北至安县49公里,东至绵阳市74公里。

地质地貌

绵竹市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差悬殊;绵竹西北部为山地, 东南部为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至东南逐渐倾斜,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特点,海拔高度504米至4405米;河流纵横,切割强烈。西北部山地区,是境内诸河流的发源地。支流众多,河流向下切割深度为500-1000米,河床狭窄,河谷陡峻;山地、平原界限分明,地貌类型多样。全市大致分为山地、 平原两大部分。山地区有高、中、低山三种类型,以中山为主,幅员面积648.5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52.08%,平原区幅员面积 596.7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47.92%, 属盆西平原亚区的组成部分。

2015年2月24日8时52分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发生3.7级地震。

气候

绵竹市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大陆季风性气候特点显着,无霜期长,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回升不稳定,常有春、夏旱发生,盛夏多暴雨,有洪涝天气发生,秋季气温下降快,常有连阴雨天气出现。年平均气温15.7℃,大于等于10.0℃的积温全年为5000~5300至6500℃;大于等于10.0℃的积温天数全年为240~300天;最冷月平均气温4.0℃至10.0℃;年极端最低气温-10.0℃至-1.0℃~2.0℃;干燥度

水文

绵竹市河流均属沱江水系,发源于西北部山区,流向东南平原,多属季节性河流。山区河谷陡峭,落差较大。平原比降随地势逐渐减缓。水量变化大,冬春少雨季节,水量较为稳定,夏秋多雨季节,山洪暴发,易造成灾害。主要河流有:绵远河、石亭江、射水河、马尾河、白水河、龙蟒河等。

绵竹县_绵竹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宋代始有资料可稽,是时县辖5 镇13乡。

清雍正五年,绵竹辖10区。

道光二年,辖12乡2镇。民国24 年,实行联保制,全县划分为29个联保。

民国 29年,推行新县制,划分为4个行政区,辖19个镇乡。

1950年6月,全县分为5个行政区,辖1镇24乡,同年冬,调整为7个行政区。

1955年撤销区建制。

1958 年各乡相继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

1984年恢复乡、镇建制,全县辖2镇24 乡。

1988年至1994年,全县22个乡相继撤乡建镇。

2003年,全市辖24镇2乡。

2006年绵竹调整行政区划,撤销武都镇将所辖区域并入汉旺镇,撤销观鱼镇将所辖区域并入新市镇,撤销五福镇将所辖区域并入富新镇,撤销清道镇、齐福镇将所辖区域并入孝德镇,东北镇茂泉村划归剑南镇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市辖剑南镇、东北镇、西南镇、兴隆镇、九龙镇、遵道镇、汉旺镇、拱星镇、土门镇、广济镇、金花镇、玉泉镇、板桥镇、新市镇、孝德镇、富新镇、齐天镇、什地镇、绵远镇、天池乡、清平乡等19个镇2个乡。

2007年开展了村级区域调整工作,合并了136个行政村,撤并后全市共有16个居民社区委员会,22个居民委员会,167个村民委员会,1915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绵竹市辖19镇2乡,有16个居民社区委员会,22个居民委员会,167个村民委员会,1915个村民小组。

绵竹县_绵竹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绵远河官宋硼埝枢纽

绵竹市水资源总量为17亿立方米,可利用总量9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发利用量1.13亿立方米,符合供水要求,全市水电可开发量6.5万千瓦,已建成小水站31座,装机4.4万千瓦。都江堰人民渠、红岩渠穿越全境,绵远河官宋硼埝枢纽拦河取水,全市有小(一)、(二)型水库21座,干、支、斗渠1263条,长1373.4km,蓄、引、提形成网络;全市建成各类堤防82.44km,其中标准堤防60.44km,兴利减灾,可开发河滩地1.68万亩。

生物资源

绵竹市植被属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龙门山小区。因地势气候影响,植物垂直性带谱明显。植物呈散点、带状分布:中、低山针阔叶林带,多为山地黄壤及山地黄棕壤,多为次生性植被。主要由樟科、山矾科、山茶科、山毛榉科、木兰科等常绿树种组成;中山硬阔叶、暗针叶林带,植被主要有硬叶常绿阔叶林和暗针叶林;亚高山针叶林、灌木林带,植被多为针叶混交林,建群树种有冷杉、云杉、高山柏。高山灌从草甸带,海拔3000―4405米。主要以禾本科、莎草科为建群种。另有适应其气候和环境的高山柏、香柏、杜鹃、杨柳等植物,均已矮化为灌木丛。珍稀植物有:珙桐、水杉、银杏、连香树等。

矿产资源

绵竹市主要矿藏有磷矿、铝土矿、硫铁矿、煤及天然气等。石灰石是绵竹最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绵竹西北山区,矿石品位高,可采储量在2亿吨以上。磷矿,主要分布于西北山区,储量17376万吨,矿石品位均在25%以上,是磷化工业的主要原料。铝土矿,主要分布于西北山区,储量994.12万吨,地质储量为468.76万吨。硫铁矿,主要分布于清平、天池等山区乡镇。储量1439.54 万吨以上。煤炭资源较为丰富,总储量3179万吨,其中天池煤矿1401万吨。天然气,深层气储量约500亿立方米,浅层气10亿立方米。

绵竹县_绵竹 -经济发展

概述


绵竹市

2012年,绵竹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5.2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5.8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7亿元,增长11.4%;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5:63.1:21.9。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6294元,比上年增长15.1%。按2012年12月31日汇率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折合5770美元。

第一产业

2012年,绵竹市实有耕地面积26986公顷,比上年增加22公顷,增长了0.1%。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2785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6176公顷,同比增加了64公顷,增长了0.14%。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9.53万吨,增加了4466吨,增长了1.54%。其中:大春粮食总产量20.23万吨,增加了1953吨,增长1.0%,小春粮食总产量9.3万吨,增加了2513吨,增长了2.8%。油料、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均有增加,其中:油料播种面积为6145公顷,增长2.1%,总产量为1.4万吨,增长3.2%;水果产量为1.90万吨,;水产品产量为0.59万吨;蔬菜总产量为23.96万吨,增加了9658吨,增长了4.2%。出栏肉猪64.68万头,增加了17986头,增长2.9%。猪牛羊肉产量4.01万吨,增加了1137吨,增长2.9%,小家禽蓄出栏1025万只,增加了34.6万只,增长了3.05%。

第二产业


工业

2012年,绵竹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2.5亿元,增长23.6%;实现利润36.1亿元,增长56.7%;实现利税56.6亿元,增长45.3%。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012年,绵竹市建筑业增加值完成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9%。年末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2个。全年实现利税总额0.9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4.1万平方米,增长65.7%。全市纳入统计的资质房地产企业16家,其中有项目的企业共有4家,共6个项目。

第三产业

2012年,绵竹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上年有所增加。2012年,全市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基建投资60.8亿元,增长37.6%;更新改造投资47.0亿元,增长19.8%。房地产开发投资开始回落,投资总额为5.7亿元,比上年下降10.4%。

2012年,绵竹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2012年,绵竹市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7%,占绵竹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5.3%;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占绵竹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7%。

2012年,绵竹市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3.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3.9%,比去年同期增长19.4%,增幅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3.1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3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1%,比去年同期增长3.5%,增幅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2.8个百分点。

历代地理沿革表 绵竹 绵竹-建制沿革,绵竹-地理环境

2012年,绵竹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6亿美元,增长5.4%。其中:出口额3.1亿美元,增长5.4%。全年实际到位外资2050万美元,增长2.5%。

2012年,绵竹市有公路1498.9公里,其中:一级公路69.5公里,二级公路132.2公里,三级公路188.9公里,四级公路1075.8公里,等外路32.5公里。全市共有营业性车辆4593辆,其中:客车413辆(含出租车150辆),货车4180辆。全年营业性客运量691万人,营业性旅客周转量11307万人公里;全年营业性货运量1160万吨,营运性货运周转量33926万吨公里。


绵竹市

2012年,绵竹市有固定电话58547户,移动电话用户(含移动、联通)共423373户。全市每百人拥有电话95.1部,增加6.7部/百人。全年宽带上网用户达到5.03万户。

2012年,绵竹市旅游总收入11.0亿元,比上年增长45.7%。接待国内外游客132.2万人次,增长30.5%。其中,入境旅游人数749人次,增长12.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04.5万美元。

2012年,绵竹市财政总收入实现37.6亿元,比上年下降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2.2亿元,比上年增长7.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2012年,绵竹市金融机构存款馀额227.9亿元,比年初增加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居民储蓄112.0亿元,比年初增加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贷款馀额107.4亿元,比年初增加1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城乡居民人均储蓄馀额达到2.2万元。

绵竹县_绵竹 -社会事业

教育


绵竹中学

2012年,绵竹市共有普通中学校9所(初中7所,高中2所),职业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共有小学校24所(其中村小6所)。普通小学在校生数17549人,毕业生数3953人,教职工人数1362人,其中,专任教师1166人;普通中学在校生数17624人,其中,初中11573人,高中6051人,毕业生数5817人(其中:初中4104人,高中1713人);普通中学教职工合计数1717人,其中,专任教师1479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数2498人,预计毕业生数644人,教职工数107人,其中专任教师9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49人;幼儿园38所,在园幼儿数11169人,其中私立幼儿园12所。

科技

2012年,绵竹市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四川省级科技项目14项,德阳市级科技项目9项,四川省级专利项目2项;立项下达并组织实施省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5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品计划项目1项,省级科技示范推广专项项目2项,省级科技专项资金补助项目1项,德阳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省级专利实施与促进专项项目2项,本级科技项目9项;全年专利申请242件(已获得专利授权152项,其中:职务发明65项)。2012年全市本级科学技术支出2124万元,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32%(同口径扣除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截止2012年底成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创新型企业9家,创建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2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推广先进实用技术86项,开发农村科技产品76个。年内四川金瑞电工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绵竹金盛源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粉葛原料燃料乙醇生产项目”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文化


绵竹梨花节

2012年,绵竹市开展了“绵竹年画节”、“新春唱大戏”、“绵竹梨花节”、“送文化下乡”、“全民健身日”、“全国CBA青年男子篮球联赛”等活动,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第八届职工运动会。全年免费开放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年画博物馆、体育中心,组织人员编撰完成《绵竹市原创歌曲集》、《中国民间文学之集成・绵竹篇》。指导城乡、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开展。文化馆培训镇乡文化专干以及业馀文艺骨干4000馀人次,组织开展各类送文化下乡、进社区活动50馀次,免费开展暑期少儿艺术类培训班,培训少儿近300名。体育中心免费开办暑期青少年儿童体育特长班培训,培训达200人。“图博”服务有序开展,赠书1000册。免费开放历史博物馆135天,接待参观群众近6万次。绵竹木版年画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同时以绵竹年画画为龙头的产业链,年画村、年画街坊、剑南古街等地产业日趋壮大,年画产品、体育彩票销售、新建场馆营造等初具规模。

卫生

2012年,绵竹市全市共有卫生机构90个,其中医院14个,卫生院2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所48个(中心1个,诊所及其他47个)。卫生机构人员319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151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2898张。乡镇卫生院25个,床位1395张,卫生技术人员903人。全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1244例,报告死亡2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58.48/10万,死亡率0.42/10万。全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2张。

城乡建设

2012年,绵竹市共建成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杆路2055公里,其中,光缆线路2622公里,电缆线路8625公里;发展有“村村通”自然村1243个点、“村村通”有线电视用户12.5万户(其中:城区用户2.9万馀户,农村用户9.6万馀户)直播卫星用户1600户、地面数字用户270户。建有“村村响”广播镇乡站20个、村广播室156个、安装广播点2100个共4200只喇叭。全市建有城区电影院1个,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5个、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189场,观影人数达15万人。镇乡综合文化站(整合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点、图书室、体育活动室等资源)均已实现免费开放,公共阅报栏51座、农家书屋115个、建成全民健身路径120馀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0馀个,安装健身路径4条。

2012年,绵竹市园林绿地面积4676272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9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共园林面积49.2平方米,建城区绿地率33.4%,建城区绿化复盖率38.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0961万千瓦小时,增加6.3%。

社会保障


福利院

2012年,绵竹市有26154户、34654人得到政府最低保障救济。其中:城镇居民11206 户,18322人;农村居民14948户,16332人;共计发放最低保障救济金 6675.4万元。全市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65%。救助地震孤儿17名,发放救助金13.08万元;全年取消城市低保对象532户,837人。2012年我市共有327485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98%。全年城市医疗救助1811人,发放救助金429.1万元,农村大病救助5395人,发放救助金461.4万元;资助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2001人,发放救助金132万元,资助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2967人,发放救助金158万元。

绵竹县_绵竹 -人口统计

2012年,绵竹市出生人口3864人,死亡人口3582人。年末总户数24.4万户,总人口50.7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5.4万人,女性人口25.3万人,性别比为100.5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70103/168800.html

更多阅读

历代地理沿革表 桃源 桃源-地理位置,桃源-历史沿革

桃源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历来被誉为“世外仙境”。桃源县人文景观极为独特,桃花源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人间仙境,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桃源域内生活着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土家族、满族、侗族、壮族、瑶族等13个民族。自

历代地理沿革表 武宣县 武宣县-建制沿革,武宣县-地理环境

武宣县(壮文:Vujsenh Yen),又称仙城,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位于自治区中部,东邻桂平市,南靠贵港市,西接来宾市兴宾区,北连柳州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武宣县历史悠久,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开始置中留县,武宣县名建制始于宣德六年(1431年)。

历代地理沿革表 铜山区 铜山区-建制沿革,铜山区-地理环境

铜山区,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市,环抱徐州市区,北部与山东省微山县、枣庄市为邻,南部与西南部接安徽宿州市、灵璧县,东部与邳州市、睢宁县交界,西北部与丰县、沛县毗邻。铜山区因境内微山湖中铜山岛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徐州东北八十里曾产铜,岩石

历代地理沿革表 荔波县 荔波县-历史沿革,荔波县-地理

荔波县,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东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县、榕江县接壤,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县、南丹县毗邻,西与独山县相连,北与三都水族自治县交界。面积2431.8平方千米,人口17.28万人(2010年)。荔波

声明:《历代地理沿革表 绵竹 绵竹-建制沿革,绵竹-地理环境》为网友偽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