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沙苁蓉 沙苁蓉-基本资料,沙苁蓉-形态特征

沙苁蓉,植株高15--70厘米。茎鲜黄色,不分枝或自基部分2-4(一的枝,直径1.5--2.2厘米,基部稍增粗,生于茎下部的叶紧密,卵状三角形,长。6--1厘米,宽4-8毫米,两面近无毛,上部的较稀疏,卵状披针形,长0.5--2厘米,宽5-6毫米。穗状花序顶生,长5-15厘米,直径4-6厘米;苞片卵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6-2厘米,宽3-7毫米,连同小苞片和花曹裂片外面及边缘被白色或黄白色的蛛丝状长柔毛,边缘甚密,外面毛常脱落;小苞片2枚,比花萼稍短,线形或狭长圆状披针形,基部渐狭;花近无梗。

沙苁蓉_沙苁蓉 -基本资料

药名

沙苁蓉

拼音

SHACONGRONG

拉丁名

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沙苁蓉 沙苁蓉-基本资料,沙苁蓉-形态特征

沙苁蓉

Cistanchesinensis Beck von Mannag

别名


苁蓉

盾达地音一察干一高要(蒙名)

来源

为列当科沙苁蓉的全草。

功效

温阳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

用于肾虚阳衰症。用于肠燥便秘。

性味归经

甘、咸,温。入肾,大肠二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一30克,或入丸散。

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


沙苁蓉

【考证】:始载于《内蒙古中草药》。

沙苁蓉_沙苁蓉 -形态特征


沙 苁蓉

植株高15--70厘米。茎鲜黄色,不分枝或自基部分2-4(一的枝,直径1.5--2.2厘米,基部稍增粗,生于茎下部的叶紧密,卵状三角形,长。6--1厘米,宽4-8毫米,两面近无毛,上部的较稀疏,卵状披针形,长0.5--2厘米,宽5-6毫米。穗状花序顶生,长5-15厘米,直径4-6厘米;苞片卵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6-2厘米,宽3-7毫米,连同小苞片和花曹裂片外面及边缘被白色或黄白色的蛛丝状长柔毛,边缘甚密,外面毛常脱落;小苞片2枚,比花萼稍短,线形或狭长圆状披针形,基部渐狭;花近无梗。花萼近钟状,长

1.2 - 2.2厘米,顶端4裂至中部或中部以下;裂片线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1.2厘米,基部宽0.2 - 0.3厘米,常具3脉。花冠筒状钟形,淡黄色,极稀裂片带淡红色,干后常变墨蓝色,极稀不变色,长2.2-3厘米,在花丝着生处密生一圈长柔毛,顶端5裂,裂片近圆形或半圆形,长G-8毫米,宽0.6 - 1.2厘米,全缘,外面及边缘无毛,内面被稀疏柔毛。雄蕊4枚,花丝着生于距筒基部4-7毫米处,长1.4-- 1.6厘米,基部密被一小簇黄白色长柔毛,向上渐变无毛,花药长卵形,密被皱曲长柔毛,长3-}-4毫米,基部具小尖头。子房卵形,长6-7毫米,宽3毫米,侧膜胎座z,花柱比花丝稍长,近无毛,柱头近球形。蒴果长卵状球形或长圆形,长1一1.5厘米,直径约I厘米,具宿存的花柱基部。种子多数,长圆状球形,长约0.4毫米,干后褐色,外面网状。花期5-6月,果期6-8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70103/168778.html

更多阅读

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藜科 藜科-基本内容,藜科-形态特征

藜科(Chenopodiaceae)是一种开花植物,有大约100属、1400多种植物,单单在中国大陆就已有有39属170种,在华北和西北生长。本科的主要特征:草本,具泡状毛,花小,单被,雄蕊对萼, 子房2-3心皮结合,1室,基底胎座,胞果,胚弯曲。在克朗奎斯特系统里藜科被

声明:《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沙苁蓉 沙苁蓉-基本资料,沙苁蓉-形态特征》为网友诛心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