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桐皮,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et Zucc.的树皮。生于密林或路旁湿地。产于浙江。别名椿椒、鼓钉树、海桐皮。夏季剥取树皮,将钉刺向内折,晒干。其性平、味苦。能祛风湿,通经络。用于腰膝疼痛、顽痹、疥癣。研究表明树皮含衡州乌药碱(laurifoline)、茵芋碱(skimmianine)及木兰碱(magnoflorine)。
桐皮_浙桐皮 -概述
海桐皮
海桐皮出自《开宝本草》《广州植物志》:刺桐,印度人有用(树皮)以退热及治胆病的。
1、刺桐大乔木,高可达20m。树皮灰棕色,枝淡黄色至土黄色,密被灰色绒毛,具黑色圆锥状刺,二三年后即脱落。叶互生或簇生于技项;托叶2,线形,长l-1.3cm,早落;3出复叶;小叶阔卵形至斜方状卵形,长10-15cm,顶端小叶宽大于长,先端渐尖而钝,基部近截形或阔菱形,两面叶脉均有稀疏毛茸。总状花序长约15cm,被绒毛;总花梗长7-10cm;花萼佛焰苞状,长2-3cm,萼口斜裂,由背开裂至基部;花冠碟形,大红色,旗瓣长5-6cm,翼瓣与龙骨瓣近相等,短于萼;雄蓝10,二体,花丝淡紫色,长3-3.5cm,花药黄色;花柱1,淡绿色,柱头不分裂,密被紫色软毛。荚果串珠状,微弯曲。种子l-8颗,球形,暗红色。花期3月。
2、樗叶花椒乔木,别名椿椒、鼓钉树。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ZanthoxylumailanthoidesSieb.etZucc.的树皮。称:浙桐皮。高3~10m,树干和枝有钉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9~23,厚纸质,对生,矩圆形至长椭圆形,长7~13cm,宽2~4cm,顶端渐尖,基部圆形,稍不对称,边缘有浅钝锯齿,上面齿缝间有1透明腺点,下面苍绿色,有稀疏腺点。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小,单性,淡绿色,5数;雄花雄蕊药隔顶端有1腺点,退化心皮短小。骨突果红色,顶端有短喙。种子棕黑色,有光泽。花期7~8月,果期10~11月。除上述品种外,在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尚有以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树皮作海桐皮使用。参见刺楸树皮条。
桐皮_浙桐皮 -药品简述
浙桐皮
药名:海桐皮
汉语拼音:haitongpi
英文名:BarkofOrientalVariegatedCoralbean,BarkofHimalayanCoralbea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ErythrinavariegataL.[E.indicaLam.]
2、ErythrinaarborescensRoxb.[E.tienensisWangetTang]
功效分类:祛风湿药。
科属分类:豆科。
别名:钉桐皮、鼓桐皮、刺桐皮、刺通、接骨药。
性味:苦;辛;平
归经:肝经;脾经;胃经。
功能: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杀虫止痒
主治:风湿痹痛;肢节拘挛;跌打损伤;疥癣;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浸酒搽;或研末调敷。
生态环境:
1、野生或栽培为行道树。
2、生于山沟或草坡上。
资源分布:
1、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刺桐、乔木刺桐干皮或根皮。
采收储藏:栽后8年左右,即可剥取树皮,通常于夏、秋季进生。有剥取干皮、砍枝剥皮和挖根剥皮3种方法。剥后,刮去灰垢,晒干即成。
炮制方法:用清水浸泡,洗净泥屑,切成小块,晒干。
桐皮_浙桐皮 -用药禁忌
1、血虚者不宜服。
2、《本草经疏》:腰痛非风湿者不宜用。
3、《本草汇言》:痢疾、赤口良、痹盟谐证非关风湿者不宜用。
4、《得踢本草》:血少火炽者禁用。
桐皮_浙桐皮 -中药化学成分
海桐皮树皮中含生物碱:刺桐文碱(erysovine),水苏碱(stachydrine),刺桐特碱(erysotrine),刺桐定碱(erysodine),刺桐灵碱(erythraline),刺桐平碱(erysopine),刺桐匹亭碱(erysopitine),刺桐二烯酮碱(erysodienone),刺桐宁碱(erysonine),下箴刺桐碱(hypophorine),下箴刺桐碱甲酯(hypaporinemethylester),N,N-二甲基色氨酸甲酯(N,N-dimethyltryptophanmethylester),刺桐亭碱(erysotine),刺桐替定碱(erythratidine),异刺桐替定碱(epierythratidine),11-羟基表刺桐替定碱(11-hydroxyepierythratidine)。还含攀登鱼藤异黄酮(warangalonescandenone),5,7,4'-三羟基-6,8-二异戊黄酮(5,7,4'-trihy-droxy-6,8-diprenylisoflavone),海鸡冠刺桐素(erycrisfagallin),阿比西尼亚桐素-Ⅱ(erythrabyssin-Ⅱ),菜豆素(phaseollin),菜豆素定(phaseollidine),异补骨脂双氢黄酮(isobavachin),刺桐苯乙烯(eryvariestyrene),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油菜甾醇(campesterol)以及氨基酸和有机酸。种子含油,油中饱和有机酸占36.7%,不饱和有机酸占63.3%,还含有植物凝血素(lectins)。
桐皮_浙桐皮 -药理作用
海桐皮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铁锈色小芽脑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亦有谓海桐皮(ErythrinaSp.)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桐皮_浙桐皮 -常用配方
1、治风湿两腿肿满疼重,百节拘挛痛:海桐皮一两,羚羊角屑、薏苡仁各二两,防风、羌活、筒桂(去皮)、赤茯苓(去皮)、熟地黄各一两,槟榔一两。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脚气治法总要》海桐皮散)2、治腰膝痛不可忍:海桐皮二两,牛膝、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