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鲨(学名:Rhincodon typus):仅1科1属1种。身体庞大,全长可达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体表散布淡色斑点与纵横交错的淡色带,有如棋盘。鼻孔位于上唇的两侧,出现于口内。牙多而细小,排成多行。鳃裂5对,鳃裂基大,几乎达身体的背缘与腹缘,最后1对鳃裂位于胸鳍基部的前方。背鳍2个,无棘,第1背鳍位在腹鳍前方,有臀鳍。尾柄具侧棱,尾鳍呈新月形,下叶短于上叶。如鲸鲨,有二背鳍,大小不同,胸鳍大,位于第三对鳃裂下,腹鳍小,尾鳍叉型,口宽,端位,鳃耙如海绵状。属大洋性鱼类。食大量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类。每年五、六月洄游到中国北部湾。广布于各热带和温带海区,中国各海区夏、秋季节都有分布。性情温和。由于大量捕杀,数量锐减。
鲸鲨_鲸鲨 -概述
鲸鲨
“鲸鲨”这个名称是从鱼类生物学而来,换句话说,这表示鲸鲨的体型与鲸鱼一样庞大。因鲸鲨肉细腻的口感,因此又被称为豆腐鲨。
在1828年4月,鲸鲨首次被生物学家根据一只长4.6米,在南非桌湾被捕获的个体所确认。这条鲸鲨的特征在隔年由开普敦的英国陆军医生安祖鲁・史密斯(Andrew Smith)提出。
鲸鲨_鲸鲨 -形态特征
鲸鲨
鲸鲨,体呈圆柱状或稍纵扁,体侧隆嵴明显,头扁平而宽广。吻短。眼小,侧位,无瞬膜。喷水孔更小,位于眼后方。鳃裂特大,具独特之过滤构造,含横断每一鳃裂之薄板,另鳃弧上具许多角质滤耙,分成许多小枝,交叉成海绵状之滤器。口裂极大,前位,横向;口角具唇褶,无口鼻间沟。第一背鳍远大于第二背鳍,胸鳍特大,为稍窄之镰刀状;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大,基底亦相对;尾鳍叉形,上尾叉几比下尾叉长2倍,由上叶及下叶之中部、后部组成,下尾叉则由下叶前部突出而成。体呈灰褐色至蓝褐色,体侧散布许多白色斑点及横纹,而这些斑纹排列呈棋盘状。
鲸鲨通常体长在10米左右,最大个体体长达20米,体重10-15吨,为鱼类之冠。体延长粗大,每侧各具二显著皮嵴。口巨大,上下领具唇褶。宽达1.5米的嘴巴,包含了300-350排细小的牙齿。齿细小而多,圆锥形。鲤孔5个,宽大。鳃耙角质,分成许多小枝、结成过滤网状。背鳍2个,第二背鳍与臂鳍相对。体灰褐或青褐色,具有许多黄色斑点和垂直横纹。每只鲸鲨的斑点都是独特的,可以用来辨识不同的个体,也可以精准地判断鲸鲨的数量。
鲸鲨_鲸鲨 -分布范围
鲸鲨鲸鲨生活于暖温性大洋海区的中上层,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海区,在中国南海、台湾海峡、东海、黄海南部较为常见。鲸鲨栖息在热带与温带海域,分布大约在南北纬30度的范围内。鲸鲨主要是在远洋地区出没,而鲸鲨季节性的觅食活动偶尔会发生在几个沿岸地区,例如西澳大利亚的宁歌路珊瑚礁(NingalooReef)、洪都拉斯、菲律宾的董索与八打雁(Batangas)及坦桑尼亚的奔巴岛与桑吉巴。
雄性鲸鲨的活动范围比雌性更大,因为雌性鲸鲨比较偏好出现在特定的地点。
鲸鲨常出现在近海,不过也曾经在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