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类属于昆虫纲中之鳞翅目。飞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喜欢在光亮处聚集,因此民谚有“飞蛾扑火自烧身”的说法。植物提供多种蛾类幼时的食物来源,蛾类的幼虫及成虫也是鸟类、爬虫类、两栖类等食虫性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形成自然界重要的食物链。蛾类可以根据其触角加以区分――没有棒状的端部,而呈丝状或羽毛状。大多数蛾类在夜间活动,色彩较暗淡。
飞蛾_飞蛾 -分类学
在昆虫中,飞蛾是蝴蝶的姊妹,属鳞翅目,异脉亚目。飞蛾虽则没有蝴蝶漂亮,但它们的繁殖方式却差不多。
在雌蛾体上长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即性外激素。通过性外激素的扩散传布,把雄蛾从遥远的地方招引来,进行交尾。性外激素分泌的量虽然很少,但作用却很大。
据说一只雌性舞毒蛾只要分泌0.1微克的性外激素,就可以把100万只雄蛾招引过来。雄蛾的嗅觉器官特别发达,它们的触角往往长成羽毛状或栉状,从而对雌性蛾所释放的性外激素感觉十分灵敏,几乎可以感知只有几个分子的信息。有人用舞毒蛾做试验,当风速在每秒100厘米时,雄蛾对4.5千米以外的雌蛾性外激素仍有反应,但除去触角后就失去了这种反应。
飞蛾
飞蛾这种用气味寻找配偶的方式,在生物学中称为“化学通讯”。
飞蛾是完全变态昆虫,它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幼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与成虫完全不同。
除少数种类成虫吸食果汁外,大部分成虫并不危害农作物,幼虫则大部分危害农作物、果树、林木。因此,人们就利用飞蛾的“化学通讯”特点,分离和测定了许多飞蛾类害虫性外激素的结构,并进行人工合成,用来诱杀雄性飞蛾,以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
乌桕大蚕蛾
这种飞蛾翅展250毫米,前翅顶角显着突出,体翅赤褐色,前、后翅的内线和外线白色;内线的内侧和外线的外侧有紫红色镶边及棕褐色线,中间夹杂有粉红及白色鳞毛;中室端部有较大的三角形透明斑;外缘黄褐色并有较细的黑色波状线;顶角粉红色,内侧近前缘有半月形黑斑一块,下方土黄色并间有紫红色纵条,黑斑与紫条间有锯齿状白色纹相连。后翅内侧棕黑色,外缘黄褐色并有黑色波纹端线,内侧有黄褐色斑,中间有赤褐色点。
乌桕大蚕蛾现分布在中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台湾和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寄主为乌桕、樟、柳、大叶合欢、小蘖、甘薯、狗尾草、苹果、冬青、桦木。翅展180毫米―210毫米。
江西、福建每年发生两代,成虫在四五月及七八月间出现,以蛹附着于寄主上的茧中过冬,成虫产卵于主干、枝条或叶片上,有时成堆,排列规则。而在该场场部发现的乌桕大蚕蛾,翅展250毫米,堪称中国飞蛾之最。
绿斑姬尺蠖蛾
尺蛾科。成虫前后翅基和中线有数枚深绿色大斑块,前翅端线近前缘处有四枚绿色小斑排列。成虫主要出现在六至七月及九至十一月,分布于桃园县复兴乡、南投县惠荪林场、台东县兰屿等地。
中带白苔蛾
灯蛾科。成虫前翅白色表中央有一条黑色横宽带,该宽带中央外侧雌蛾略为外凸,雄蛾则明显外凸。成虫主要出现在五至六月、八月、十至十一月,可能是一年三代;分布于乌来、北横公路、梅峰、洛韶、藤枝等中低海拔山区。
胡桃豹蛾
瘤蛾科。成虫前翅浅黄褐色,满布大小不规则白斑,外缘有大小不等的黑色斑点排列。成虫在夏季活动,分布于洛韶、慈恩等中海拔山区。
黄群夜蛾
夜蛾科。成虫前翅拟态枯叶,后翅黑色外缘有橘黄色宽带,黑色区域中央有蓝色S形纹。成虫主要季节为春、夏及早秋。分布于天祥、慈恩、青山、雾台、藤枝等中底海拔山区。
乌桕大蚕蛾
头部
略呈球形或半球形。触角多节,呈丝状、棒状、栉齿状(羽状)等,雄性触角常较雌性为发达。口器除小翅蛾等少数低等蛾类保留有上颚和下颚外,绝大多数种类为典型的虹吸式口器。即上颚完全退化,上唇短小,下颚须发达或退化,下唇仅保留3节的下唇须,其主要取食器官为由两下颚外颚叶延长而并合形成的虹吸管(喙管),取食时伸入花中,吮吸花蜜。复眼发达,单眼通常2个,位于复眼后方,但也有一些种类(蝶类、尺蛾等)无单眼。
胸部
胸部发达,各胸节趋于愈合。前胸在低等蛾类中较发达,而高等蛾类一般较退化,呈颈状,两侧有小突起,称为翼片(或称领片)。中胸甚大,具盾片和小盾片,盾片前方两侧有1对发达的肩板(或称肩片)。后胸背板小。足细长,前足胫节内缘通常生有1胫突(净角器),中、后足胫节近中部和末端分别生有中距和端距。跗节5节,以第1节最长,爪1对。
一般具翅2对,发达,仅个别种类的雌虫无翅或仅具退化的翅。翅膜质,有鳞毛和鳞片复盖。许多蛾类在翅面上由各色鳞片组成各种线条和斑纹,多根据其形状或位置命名,其分布、形状等因种类不同而异,是科以下分类常用的重要依据。
鳞翅目昆虫的脉序与假想脉序很接近,其构造和主要变化特点是:中脉(M)基部退化或消失,而形成一个大形翅室(即中室)。前翅通常有纵脉12~14条。前缘脉(C)与前缘合并;亚前缘脉(Sc)自中室上方翅基部生出,不分支;径脉(R)出自中室前缘,一般分5支,或有减少、合并的现象;中脉(M)一般为3支,均出自中室端部,Ml在中室上角,M3在中室下角,M2介于两者之间;肘脉(Cu)2支,出自中室后缘;臀脉(A)自中室下方的翅基伸出,1~3条。横脉很少,除中室端部外,一般在亚前缘脉基部与翅前缘基部间有1肩横脉。
翅室除中室外,有些种类在中室的上方还有由径脉、径分脉并接所围成的封闭的小室,称为副室或小翅室(如木囊蛾科)。后翅一般有纵脉8~10条,亚前缘脉和第l径脉合并为Sc十Rl,径分脉(Rs)不分支,其它翅脉分布与前翅基本相同。鳞翅、后翅在飞翔过程中的连络方式,常见有3种类型,即部分低等蛾类(如蝙蝠蛾科部分种类)的翅扼连锁、绝大部分蛾类的翅缰连锁和蝶类的贴接式连锁。
腹部
腹部呈圆筒形或纺锤形,10节,第1节退化,腹板消失或仅呈膜状。雌虫腹部可见7节,第7节明显延长,第8一l0节显着变细,套缩入第7节内,产卵时可以伸出,形成伪产卵器。某些低等蛾类仅第9腹节有一生殖孔,称为单孔类;大部分种类第8腹节有一交配孔,第9腹节有一产卵孔,称为双孔类。产卵孔的两侧有1对瓣状构造,称为肛乳突,用以握持产出的卵,使卵粒粘着于物体上。
雄虫腹部可见8节,第9一l0节的附肢演变成外生殖器。第9腹节的背板(背兜)和腹板(基腹弧)形成一个环,腹板的中部向体内延伸成囊形突;第10背板的后端形成1个略向下弯的钩形突,下面有1对颚形突,通常合并为一,是第10腹节的腹板,略向上弯曲,肛门末端即位于钩形突和颚形突之间。
阳具发生于背兜和基腹弧之间的隔膜上,基部形成二个外翻的锥形突起,称阳端环,上有骨片,称阳端基环。阳茎的端部能翻缩,称端膜,上面常有刺。第9腹节的生殖肢演变成1对大形瓣状物,称为抱握器,上生各种刺、毛和骨片等。雄性外生殖器在种间分化很大,常作为种类鉴别的重要依据。
幼虫
1.头部
大多数种类头部为下口式,少数种类(如潜叶蛾等)为前口式,通常具硬化而色深的头壳。头部前面有l倒“Y”形的蜕裂线,是幼虫脱皮时首先裂开的地方。蜕裂线内侧两块狭形的骨片是额(有人则称傍额片),额下是三角形的唇基(有人称为额)。蜕裂线两侧为颅侧区,其近下方各具呈弧形排列的6个侧单眼,有些种类单眼数目减少或完全消失。口器变异咀嚼式,上唇前缘有1较深的缺刻,其形状和缺刻的深浅各异,是分科的特征之一。上颚发达具齿,下颚、下唇和舌合成一复合体,舌位居中央形成吐丝器,两侧为2节的下颚须。
2.胸部
自然界多彩飞蛾
分节明显,前胸背面近前方形成骨化板,称为前胸盾。前胸两侧后下方各有1气门。胸足通常发达,5节,末端具1弯形的爪,部分潜叶为害的种类胸足呈不同程度的退化或消失。
3.腹部
通常10节,末节背面骨化形成臀板,有些种类在臀板下方生有硬化的梳状构造,称为臀栉,用以弹去排泄的粪粒。腹气门一般8对,位于第1~8腹节两侧。腹足通常5对,着生于第3~6腹节及第10腹节上,第10腹节上的又称为尾足或臀足。腹足有时减少或退化,如尺蛾仅2对腹足,分别着生于第6和第10腹节上。潜蛾则退化或完全消失,某些夜蛾类的第1或第1、2对足也有所退化。腹足的构造比较简单,由亚基节、基节和能伸缩的囊状的趾组成,趾的腹面生有趾钩。趾钩的存在是鳞翅目幼虫区别于其它多足型幼虫的重要依据之一,而趾钩的数目、长短和排列方式等,则是鳞翅目幼虫分类的鉴别特征之一。
趾钩的排列有单行、双行与多行之分。根据趾钩的长短不同,可分为单序、双序或3序;根据趾钩排列的形状,又可分为环状(圆形或椭圆形的整环)、缺环(不满一整圈而有小缺口)、伪环(前后都有缺口,也叫二纵带)、中带(只在内侧有一列弧形而与身体纵轴平行的趾钩)、二横带(与身体纵轴垂直的两列趾钩)等之分。
4.斑纹、线条和毛序
鳞翅目幼虫的胴部(胸部十腹部)常具有明显的花纹或纵条纹,多根据其所在位置命名,某些线纹,可作为种类鉴别的辅助特征。幼虫身体各部分常具各种外被物,如刚毛、毛瘤、毛撮、毛突和枝刺等。体表瘤状突起上着生刚毛,称为毛瘤;刚毛基部常具骨化和深色的区域,称为毛片;毛片如高突呈锥状则称毛突;毛长而密集成簇或成撮,称毛簇或毛撮;有些种类具刺,刺上分枝的称枝刺。
刚毛可分为原生刚毛、亚原生刚毛和次生刚毛3类。原生刚毛在第1龄即出现,亚原生刚毛在第2龄出现,这两种刚毛的分布和位置比较固定,给予专门的名称,称为毛序。毛序是幼虫分类的重要特征之一。次生刚毛数目较多而没有固定的位置,长短不一,可生在毛突、毛瘤或骨化片上,一般不予以命名。
飞蛾_飞蛾 -蛹
蛹
蛹体多为长椭圆形,棕色或褐色。蝶类的蛹多为绿或浅色,头部和胸部常具突起。蛹体可明显地分为头、胸、腹3部分,复眼位于头部两侧,触角基部位于复眼外侧。下唇须两侧为l对下颚外颚叶(喙管),其长短因种类而异。下颚须位于复眼外侧,一般不外露。胸部自背面观分节明显,通常中胸最大。前足位于下颚两侧,中足位于前足外侧,后足通常仅露出末端。前翅芽在腹面可盖及或超过第4腹节,后翅芽一般被前翅芽复盖,仅边缘外露。胸部有气门1对,位于前、中胸的背侧面。 腹部10节,通常仅第5、6和7节可以活动,第8~10节常愈合。第l0腹节腹面中央的纵裂缝为肛门,周围常略突起。雄虫第9腹节的中央有1个生殖孔,为一纵裂缝,周围常略突起。双孔类雌虫有两个生殖孔,位于第8和第9腹节中央,前者为交配孔,后者为产卵孔。在很多种类中,两孔连成l条纵裂缝。据此可鉴别蛹的雌雄。腹部有气门8对,位于第1~8腹节上,但第l腹节的气门被翅芽复盖,第8腹节气门退化,呈裂缝状。腹部末端向后突出,形成臀棘,上生有钩刺,用以钩住物体或茧等。
飞蛾_飞蛾 -生物学特性
成虫取食花蜜,对植物的授粉有所助益。但吸果夜蛾类成虫能刺破果实;吸食果汁,导致落果,成为柑桔、桃、李、梨等果树的重要害虫。
飞蛾
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常有趋光性。成虫活动主要是飞翔、觅食、交配和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有些成虫有季节性远距离迁飞的习性,如粘虫、稻纵卷叶螟等。幼虫绝大多数植食性,是农林作物、果树、茶叶、蔬菜、花卉等的重要害虫。幼虫的生活方式和取食方式很不相同。大型的种类多为裸栖,很多种类有隐栖的习性,如卷叶、折叶和缀叶成巢等。有的种类还会结鞘或吐丝结网等。有的钻入植物组织为害,潜食叶肉,钻蛀茎干;有的侵蛀芽、花、种子等组织中,有时还能引致虫瘿。生活于土壤中的幼虫咬食植物根部,成为重要的地下害虫。为害仓储粮食、物品或皮毛的种类,是重要的仓库害虫。少数种类为捕食性,捕食蚜虫或介壳虫等,如食蚜灰蝶是甘蔗绵蚜的天敌。常见的资源昆虫有家蚕、柞蚕、蓖麻蚕等。虫草蝙蝠蛾幼虫被真菌寄生而形成的冬虫夏草,是名贵的中草药。
飞蛾_飞蛾 -生长发育
卵
昆虫个体发育的第一个阶段。昆虫的卵受精(也有不受精的)后,卵内的胚胎即开始发育。卵发育成熟后为幼虫。幼虫破卵而出的过程称为孵化。卵从产下至孵化所经历的时间称卵期。
幼虫
昆虫发育的第二个阶段。即从卵孵化至幼虫化蛹的过程。不完全变态类型中,幼虫也叫若虫和稚虫,它们没有蛹这一发育阶段,从幼虫直接发育为成虫;完全变态幼虫老熟即进行化蛹。昆虫的幼虫期是昆虫生长最快的阶段,有些蛾类幼虫从孵化起至老熟化蛹前止体重增加达万倍。
蛹
完全变态昆虫发育的第三个阶段。是昆虫从幼虫过渡到成虫之间的阶段。幼虫老熟后身体缩短,不食不动,外表逐渐加厚,进行化蛹。有些幼虫化蛹前还有一个时间较短的前蛹期。有些幼虫在化蛹前吐丝作茧或作蛹室,以资保护。蛹发育成熟,即羽化为成虫。
成虫
昆虫发育的最后阶段。性成熟,能进行交配和产卵,但有些成虫在交配和产卵之前须进行补充营养。
飞蛾_飞蛾 -飞蛾探秘
飞蛾
“残灯一盏野蛾飞。”在晴朗的夏夜,只要到路灯下,总能看到许多美丽的飞蛾,它们纷纷绕着灯儿不停地转啊转,身体撞在灯罩上,电线杆上,翅膀撞破了,也全然不顾。“飞蛾为什么总是绕着路灯打转呢?是它们爱慕光明吗?是路灯下有它们喜欢的食物吗?还是……”带着这许许多多的疑问去找科学老师,老师夸学生肯提问、爱观察,还鼓励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于是邀了科技小组的几个成员,组成了研究小组,通过实地观察、查阅资料、询问有经验的农民和农科所的专家,一个月下来,得到了丰富的收获。
蛾属于鳞翅目昆虫,蛾多数在夜间活动,蛾大多是夜行性动物,这说明蛾不是因为爱慕光明而绕灯转。蛾是虹吸式口器,口器特化为吸管,蛾主要靠吸食植物的汁液为食,它们不会到路灯下去捕食小飞虫,人类也排除了蛾因为食物而趋光的可能。
除路灯外,野外的篝火、手电筒光,家中的灯光、烛光及一些其它的亮光也会吸引飞蛾打转。蛾在夜间活动,它在探索飞行道路时,是靠月亮作为“灯塔”的。飞蛾的眼睛是由很多单眼组成的复眼,它在飞行的时候,总是使月光从一个方向投射到它的眼里,当它绕过某个障碍物或是迷失方向的时候,只要转动身体,找到月光原来投射过来的角度,便能继续摸到前进的方向。如果在旷野中出现灯火,飞蛾看见灯火就会分辨不清哪个是月亮,哪个是灯火,由于月亮远在天边,灯火近在眼前,飞蛾就会把灯火误认为月亮。在这种情况下,它只要飞过灯火前面一点,就会觉得灯火射来的角度改变了,――从侧面或者从后面射来,因此便把身体转回来,直到灯火以原来的角度投射到眼里为止。于是飞蛾就不停地对着灯火转来转去,绕着灯火作螺旋状盘旋,不得脱身。
飞蛾
飞蛾利用月亮为自己导航,在黑夜中飞行、生活。在自然界,利用“天体导航”的飞行家还有很多很多。蜜蜂花间采蜜归来,用舞蹈向伙伴指示蜜源方向时,是以太阳作为基准的;海龟生殖洄游,是以星星来联系体内的生物钟而回到故乡产卵;候鸟举家迁徙,在夜晚作长距离飞行时,也根据天上的星座来定方向……大自然界的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本领。
动物们能利用天体作为“灯塔”,人类就有更多的应用。在迷失道路时,远古人就利用了北斗七星和北极星来指引方向;中世纪的航海家们利用天体导航,制造出了许多精妙的仪器;现在人们制造了自动控制的导弹,利用天上两颗明亮的星星作为“灯塔”,根据这两颗星星的光来控制航道,即使暂时偏离了方向,里面的计算器也会根据星星的投射角度自动调节、自动修正,回到正确的航道。人们还发射了人造卫星到太空,作为轮船远洋航行,飞机大气层飞行的“灯塔”。
飞蛾_飞蛾 -种群分布
由于飞蛾十分喜欢光线因此,容易聚集在光线周围,无明显特异性的种群分布。
飞蛾_飞蛾 -音乐专辑
专 辑:飞蛾
歌 手:刘悦
语 言:国语
公 司:柏菲唱片
日 期:2005.04.16
简要介绍
第一次听到刘悦的声音,从《飞蛾》到《那一天》,从《2002年的第一场雪》到《翅膀》,仿佛整个世界安静下来了,刘悦小姐的声音温柔、轻巧、甜美、清新,加上舒服、自然的乐曲编配以及刘悦的独特的演绎方式。整张唱片使人陶醉。唱片是在上海和广州两地合作的全新制作形式,与江浙的委婉、南方的活力混合一起,专辑还收录了两首原创歌曲《爱过的人才知道》和《最浪漫的故事》古典和时尚相结合。专辑听起来十分舒服,原来这些歌是可以这样唱的。
《飞蛾》
飞蛾
视听地址:http://www.baike.com/wiki/http://music.163888.net/openmusic.aspx?id=5976627
演唱者:vae
词作者:海雷
曲作者:李毅杰
万家灯火看得太多
只会更寂寞
听说失恋可以愈合
我的痛谁又晓得
爱情只剩灰色泡沫
可以溶掉我
是不是得到的越多
反而就会更难过
画面定格了
心痛了碎了
我们的快乐
被你推翻了
世界剩我一个
我想你也不会再来找我
我爱你 像飞蛾扑火
得不到什么
爱情在风中凋落
也许爱是伟大的
我是卑微的
你是不适合我的
我爱你 像飞蛾扑火
得不到什么
是我错误的选择
也许一个人比较适合
我弹着钢琴唱着歌
胸口却依然在疼着
也许弹着弹着 唱着唱着
就愈合
飞蛾_飞蛾 -相关词条
黄守瓜法老蚁食人蚁马陆蝙蝠蛾叶蜂黄蜂胭脂虫潮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