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里安娜・克拉克森 (Adrienne Clarkson) ,原名伍冰枝,生于香港,祖籍广东台山,杰出华裔人士,加拿大前任总督(加拿大的国家元首是英国女王,总督是女王在加拿大的代表,即代理国家元首,等同于国家总统或主席,多为礼节性职务),她是加拿大首位华裔和第二位女性总督。伍冰枝是客家人,因为她的父亲有英国国籍,他是英国和日本在战时一个被交换的战俘。伍氏家族就在1942年用1923年华人移民法案中许可华人入境的“特别个案”移民到加拿大。 伍冰枝在渥太华公立学校就读,而在1956年进入多伦多大学。在大学期间她被当时的总督颁发英文学奖。伍冰枝在1962年在巴黎大学文理学院开始她的硕士课程。她的论文是梅瑞狄斯的诗。
伍冰枝_伍冰枝 -简介
伍冰枝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伍冰枝于1942年以难民身份随家人来到加拿大。1949年获加拿大公民身份。曾就读于多伦多大学,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后到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能讲流利的英语和法语。在新闻、艺术和公益事业方面多有建树。
1965年至1982年和1988年至1998年在加拿大广播公司任职,做过多种节目主持人,编写并导演过电影,她的电视制作曾在美加过12项电视奖。
1987年至1988年任一家出版社主编兼发行人。1998年任加拿大文明博物馆馆长。1982年起涉足政界,担任安大略省首任驻巴黎的全权代表。
1999年10月至2005年9月任加拿大第26任总督。她是第二位担任该职的妇女,第一位担任该职的亚裔。1992年因其对加拿大广播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获加拿大勋章。
1999年7月,她与著名哲学家、作家索尔(曾于1996年获总督非小说类文学奖)结婚,但延用前夫的姓克拉克森。她的哥哥伍卫权是一名医生,1999年获加拿大勋章,嫂子伍利德蕙是加拿大第一位华裔女参议员。
伍冰枝_伍冰枝 -相关经历
伍冰枝
伍冰枝是客家人。她的父亲有英国国籍,在二战时沉沦为日本的战俘,后被英国通过交换战俘换回。因此伍氏家族在1942年(民国31年),根据1923年华人移民法案中许可华人入境的“特别个案”规定,举家移民到加拿大。
伍冰枝曾在渥太华的公立学校就读,1956年至1960年间在多伦多大学修修读文学学位。在大学期间她被当时的总督颁发英文文学奖。
伍冰枝1962年开始在巴黎大学文理学院修读硕士课程。她论文的研究方向是梅瑞狄斯的诗。1963年,她和在多伦多大学任教的政治科学教授史蒂芬克拉克逊结婚。1975年,二人离婚,她和子女间的感情非常疏远,直到现在他们也甚少见面。
伍冰枝在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制作和主持过几个节目。它们包括:《Take Thirty》《Adrienne at Large》《The 5th Estate》《Adrienne Clarkson’s Summer Festival》和《Adrienne Clarkson Presents》。她的广播生涯大大提高了她的知名度。1987年至1988年闲,她任McClelland and Stewart出版公司主席,并写了几本书。她在1980年代也担任过安大略省驻法国巴黎的代表。
经过当时总理克雷蒂安(Chretien)推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委任后,伍冰枝在1999年10月7日宣誓上任,成为加拿大第26任总督。她是第二位女性、第一位非白人和第一位没有政治或军事背景的总督。
杨洁篪副部长会见加拿大前总督伍冰枝
作为加拿大的总督,她是加拿大三军的最高指挥官。在2002年她用这个身份访问了在阿富汗作战的加拿大士兵。
伍冰枝上任之初,她令总督一职带来更多公众注意而受到大众赞赏。可是自她上任,总督府的支出增加了200%,遭到了公众的质疑。但是支出增加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一些以前由政府机构支付的费用,例如安全人员,现在变成了总督府的支出。
2003年,在外交及国际贸易部的策划和资金支持下,伍冰枝和50个加拿大名人访问了芬兰,俄罗斯和冰岛。有人批评她的访问是浪费金钱。但总督办公室反驳说这是很成功的访问,尤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面是非常建设性的。
2004年,伍冰枝前往法国参与纪念盟国登陆诺曼第海滩的典礼。伍冰枝当时是以“加拿大元首”的身份出席,但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亦有同时出席,所以伍冰枝出席典礼用的头衔在法理上出现了问题。
虽然伍总督承受了很多批评,但她比其他总督都更积极地,不停到加拿大每个角落会见加拿大的各阶层的人士。她曾到科索沃去会见当地的加拿大维持和平部队;也曾在驻波斯湾的加拿大驱逐舰上度过了一个圣诞节。她也总是自己写自己的演说稿。
伍冰枝1984年起同哲学家与作家约翰撒罗同居,并于1999年结婚。她有一个嫂子叫利德蕙,是加拿大华裔第一个上议院议员。
虽然有些加拿大华人为伍冰枝在文学和政治的成就觉得自豪,但有些华人认为她除了名字外,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中国人,例如她不懂华语。所以,有些加拿大人觉得她并不是代表任何少数民族来担任这一职位。
伍冰枝_伍冰枝 -评价
上首任华裔总督伍冰枝呈递国书
加拿大总督代表国家元首,是英女皇在加拿大的代表。
加拿大现任总督伍冰枝,英文名阿德里安・克拉克森(Adrienne Clarkson)是一位传奇人物。她是加拿大第一位移民总督,也是第一位华人总督。可能因为这些背景,她的任命在加拿大国引起极大震撼。种族主义者说她不配当总督,传媒则尽力揭隐私,挖疮疤。但这位资深传媒人似乎把闲言闲语都当耳边风。在就职演讲中,她以“加拿大梦想”鼓励人民,这下连传媒对她也改观了,纷纷加入追捧之行列。加拿大人也认为她的任命非常适当。
究竟是什么使这位50多年前以难民身份到达加拿大的中国娇小女子,赢得加拿大国民的心?在这一让世人瞩目的光华之后,又有多少隐秘和不为人知的努力?从难民到史上第一位华裔总督,伍冰枝神话般的传奇举世瞩目。
1939年2月10日,伍冰枝出生在一个香港家庭。小冰枝的父亲名叫伍英才,祖籍广东台山,当时在加拿大政府驻香港的一家贸易机构工作,母亲是客家人。小千金的降生给这一家人带来了许多喜悦,但还是无法抹去他们对自己前途的担忧,因为当时的中国内地正处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之下,香港的前途也岌岌可危。
伍冰枝
两年之后,香港被日本侵略者占领,伍冰枝一家不得不乘船逃往太平洋彼岸的加拿大。几个月的颠沛流离,大人们的惊慌失措,饥寒交迫和茫然无助都成为难以抹去的记忆,深深地烙印在伍冰枝幼小的心灵上。到加拿大后,伍冰枝一家就住在风景秀丽的渥太华市。在和平与安宁的异国他乡,怀着对故国故园的忧伤和思念,伍冰枝在加拿大开始了传奇式的人生之旅。
1944年,伍冰枝开始上学,渥太华市肯特街区小学是伍冰枝的启蒙学校。在随后的6年里,伍冰枝先后换了两次学校。由于是中国人,她还必须学习外语。当时的渥太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居民是英国移民后代,讲英语;而北部则是法国移居的后代,说法语。这样,她除了必须学习各课程之外,还要同时学习英、法两种外语。小冰枝聪颖的天资和勤奋的品质开始显现出来,到小学毕业时,她不仅各门功课都取得良好成绩,而且还表现出她在语言方面的天赋,英语、法语都取得了令人惊异的进展。
1950年,作为当时年龄最小的学生之一,伍冰枝升入了渥太华市兹加学校读中学,天赋和勤奋使伍冰枝迅速成为该校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学生。1956年,年方17岁的伍冰枝获得了多伦多大学的奖学金,并进入多伦多大学专攻英语语言文学。在进入多伦多大学的第一年里,她就开始明白,作为一个来自遥远亚洲国度的弱女子,有着和这里主流社会迥然不同的肤色和文化传统,要想真正在这里立足,除了需要有优异的才华之外,还必须主动出击,勇敢地展示自我。为此,她开始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社交活动。她的才华和社交能力得到了同学们和老师的认可,伍冰枝很快当选为校学生会副主席。人人都知道多伦多大学有一位从中国来的秀丽的女孩。
伍冰枝举行仪式,欢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与此同时,伍冰枝还醉心于文学和艺术,也正是出于这一发自内心的浓烈兴趣,她在毕业之际选择留校教书,教授丁尼生和布朗宁的诗歌、小说和当代比较文学。两年后,伍冰枝获得了英语文学硕士学位,并决定远赴法国巴黎大学学习法语。在浪漫之都巴黎,伍冰枝接受了法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熏陶,深刻感受到了法兰西民族的伟大,这使她后来更容易理解法国人那种天生的自豪和骄傲。
1965年,伍冰枝从法国完成学业归来便立即进入加拿大电视业中最具影响力的CBC电视台。伍冰枝孜孜不倦连续干了35年,采访、撰稿、策划和主持,伍冰枝可以说是无所不能。
尽管时光流逝,当日的许多节目今天已经不存在,但对许多迷恋她的节目的人来说依然是耳熟能详,如60年代的《阿德里安娜观察》、70年代的《30分钟报道》等,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克拉克森直播》,这栏节目从25年前创办以来,一直作为CBC的拳头节目,在每天晚上的黄金时段播出。伍冰枝不仅以35年来加拿大最叫座的金牌主持赢得加拿大国民的尊敬和喜爱,而且还以其它各种领域的杰出才华而闻名遐迩。写小说、拍电影和文化评论影片是她的另外两项特长。早在1968年,她就出版处女作《更伤心的情人》。两年后,她又出版了她的第二小说《饥饿的足迹》,这两部小说出版后,读者好评如潮。伍冰枝敏感而丰富的内心和深厚的生活底蕴在这两部小说中得到展露。1972年,她又出版了她的第三部作品――散文集《真实面对》,里面展示了她对情感世界的看法。
伍冰枝--与胡锦涛主席在一起
后来,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电影和电视片的导演和制作中。1994年,伍冰枝拍摄了电影《我和伯塔斯》,这部电影使人们看到了伍冰枝在电影艺术方面已经很成熟的才华。1995年,她拍摄的另一部电影《他眼里的诱惑》,被当年嘎纳艺术电影节选为开幕式播放的电影之一。一年后,她又拍摄了文化评论影片《关于<英国病人> 的制作》,对当年这部风靡世界的电影的色彩运用艺术作了非常精辟独到的论述。但对伍冰枝本人而言,最能让她引以为荣的不是小说和电影,而是电视艺术片制作。1989年到今年,她的成就几乎足以让所有她的同行自叹不如。在短短的10年间,她有10部以上的电视艺术片获得国际或国内大奖。
在加拿大,提起外交部长劳埃德或者总理克雷蒂安,可能会有人对你摇头表示不知道,但要是提起伍冰枝,小孩都会告诉你她是谁。伍冰枝从一名来自中国的难民,成长为加拿大最有影响的一位文化人士,得到了加拿大最重要的两个族裔--英国后裔和法国后裔的认可。
更大的荣誉伴随着她事业上的成功接踵而至,伍冰枝开始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注目,自己也愿意把生命融进更有社会意义的工作中去。
她开始接受一些国内和国际上的社会职务。1982年,她担任安大略省首任驻法国总代办,一干就是6年。1989年到1995年,她在母校多伦多大学麦西学院担任高级研究员,随后她又担任了总部设在维也纳的国际音乐、舞蹈、文化节目视听中心董事会执行主席。这一职位多年来一直为欧洲人担任,伍冰枝是打破这一惯例的第一位华人。最让人羡慕的是,她不久还担任了加拿大国家文明博物馆财产管理委员会主席。在这一任职期间,伍冰枝向人们展示了她的领导艺术,尤其是1995至1996年间,她在妥善解决建造纪念犹太人大屠杀博物馆争论上的表现,更是令人称道。
伍冰枝成为加拿大第一位非白人总督
与此同时,伍冰枝的国际知名度也在日渐上升。最近10年来,她屡次作为加拿大的民间代表,远赴世界各国。1990年,她应当时刚当选的智利总统艾尔温特别邀请前往参加他的就职仪式。1992年,她获得“加拿大勋章”。1996年,她作为加拿大的代表应邀前往瑞典诺贝尔基金会访问。1998年,她又首次作为总督官方代表团成员访问印度、巴基斯坦和阿联酋等国。
在各种场合,伍冰枝总是那幺优雅而又合群,灵活而又坚定。时而口若悬河,时而又惜言如金,既懂得精神世界里的高尚,也理解凡俗人间的明达。和她交往过的人都为她的优雅、智能和少有的亲和力所折服、感染。
在当代西方社会,一个人有了某种知名度后,就一定会有人劝他去政坛试试运气。而像伍冰枝这样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在她的公众影响力几乎达到无人能及的时候却依然没有踏进加拿大政坛,很多人为她惋惜。然而,正是因为伍冰枝这种超脱加拿大政坛之争的形象,使她成为公众眼里最为合适的能够胜任加拿大总督职位的人选。
1999年9月中旬,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宣布,向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推荐伍冰枝为第26任加拿大总督,接替当时担任总督的罗米欧・勒布兰科.根据加拿大宪法,总督由政府总理提名,英联邦女王任命,任期一般为5年。1952年以前,加拿大总督均为英国人,此后,则由加拿大人担任。没有人会想到,就在20世纪末期,这个惯例终于被打破。而唯一打破这个惯例的,竟然是血管中流淌着中华民族血液的华裔女性伍冰枝!
伍冰枝访问中国石家庄
1999年10月7日,60岁的伍冰枝在加拿大参议院议事厅正式宣誓就任加拿大26任总督。伍冰枝对新闻媒介表示,我是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位非加拿大创始民族的女性总督,我个人觉得非常荣幸,这项任命对我有重大意义,对加拿大发展也是一个重大转变。她特别表示担任总督后,不会因身份改变而放弃批评的责任;离开日常的生活和政治环境,并不代表从此失去了个人发言权。在任命宣布之初,伍冰枝受到种族主义者的恶意中伤和传媒诸多批评,然而最后她仍能凭其政治魅力,赢得大多数加拿大人的支持。在这位新总督步进国会发表就职演讲当日,加拿大报章公布了最新的民意调查结果。有超过八成的被访者称这次总督任命适当或非常适当。
卓越的才华、独具亲和力的公众形象和超越于党派之争的背景是伍冰枝能够雀屏中选的最重要原因。而另外一个促成她的使命因素则是加拿大政府希望在新的千年来临之际,跳出狭隘的民族眼光的局限,真正把一个文化多元的加拿大带入21世纪。对伍冰枝的任命就是这一决心的最好证明。
伍冰枝本人也认为,她是“第一个非英法两大建国群族的女性当上总督的人”,对她个人而言,意义极深;而对只有100万人口的加拿大华裔来说,也是令人鼓舞的,因为这表明华人的成就正愈来愈得到加拿大社会的认可;对加拿大而言,也反映出加拿大社会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伍冰枝担任加拿大总督已经五年了。伍冰枝上任以来,她的表现与传统大异其趣。
伍冰枝不限于只做主礼人,而是足迹遍及全国,之前任何一位总督无法胜任。伍冰枝曾经表示,一年出席逾900多项活动,是前任者的三倍。一年前因为她用了530万加元出访俄罗斯、芬兰和冰岛,事后惹起的争议一直未停。不过,她出访的不少是偏远的社区或者是到海外探望加拿大军人,尤其获得军人的敬重,指她真的能严肃看待作为加拿大军方最高统领的职责。伍冰枝与夫婿梭罗2003年时前往阿富汗,与两千多名加军共度除夕,令加拿大军人非常感动。她又跟派驻波斯湾的加拿大军人欢度圣诞,亦赢得了加军的心。
由于风格与以往总督迥然不同,导致毁誉参半的评价。不满伍冰枝的在野党国会议员要削减总督的开支,务求她恪守传统的总督职责;不过,支持伍冰枝的一方则表示,加拿大因为有一位愿意为国家做事的总督,所以纳税人的金钱显得更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