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甫:张闻天同志长期使用的化名。张闻天(1900―1976),原名“应皋”(也作“荫皋”),字“闻天”,取《诗经》中“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之意。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张闻天曾在短期内当过党的总负责人(亦称总书记),遵义会议后三年多存在着“洛(张闻天当时笔名为洛甫)毛合作”的领导体制。不过这位被誉为“红色教授”的学者型人物,一向愿意钻研理论而不长于具体事务,曾三次主动“让贤”,被传为佳话。
洛甫_洛甫 -洛甫
洛甫洛甫――张闻天同志长期使用的化名。
张闻天(1900-1976),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
1900年8月生,上海浦东人。1917年秋,入学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红色教授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1931年2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33年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3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张闻天为会议起草决议。这次会议,毛泽东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接着,张闻天被推举为党内总负责人。从此中央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的统治,开始了以张闻天、毛泽东为核心、张闻天主持中央工作的洛毛合作的新的领导体制。抗战爆发后,1938年8月,张闻天主持召开洛川会议,与毛泽东相配合制定了党的抗战路线。1942年延安整风开始,张闻天以实际行动响应党中央号召,深入陕北、晋西北农村进行了一年多的社会调查。1943年张闻天回到延安之后,就不再担任中央领导职务,从此时起到1959年庐山会议遭到贬斥为止的10多年中,主要从事部门和地方工作。抗战胜利后,他身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主动要求到东北做地方工作。先后担任合江和辽东省委书记、中共东北局组织部长和负责财经工作,这期间,他写了《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对于新中国经济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建国后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特命全权大使,1954年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1966年8月,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1969年被遣送广东肇庆,1976年7月因心脏病猝发逝于江苏无锡。
洛甫_洛甫 -鹤鸣于九皋 声闻于天
1900年8月30日,张闻天出生在东海之滨的一个小村庄北张家宅,其名为长辈张柱唐所取,取《诗经・小雅・鹤》中诗句“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之意。这饱含深意的名字寄予了长辈的希望:要改变中国这种贫穷、屈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