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穴位图解 膻中穴 膻中穴-穴位简介,膻中穴-穴位名解

膻中穴Dàn zhōng(RN17),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膻中穴的主治病症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咳喘病等。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根结》篇:“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膻中,按《简明中医字典》注解有如下四层含义:①穴名,②指胸腔内“心包”所在处,③专指“心包”,④泛指胸中。膻中为心之外围,代心行令,居于胸膜之中。此穴在胸,居两乳之间,心包膜所在之处,故名。

膻中_膻中穴 -穴位简介


膻中穴

膻中穴Dànzhōng(RN17),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态,膻中穴位于人体胸部,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

主治病症:
膻中穴的主治病症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咳喘病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次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胸部健美的指压法。

取穴办法:膻中穴位于胸部,以后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解剖:在胸骨体上;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噎嗝,收缩。

人体穴位配伍:配曲池、合谷(泻法)治急性乳腺炎;配内关、三阴交、巨阙、心平、足三里治冠心病急性心肌堵塞;

配中脘、气海治呕吐反胃;配天突治哮喘;配乳根、合谷、三阴交、少泽、灸膻中治产后缺乳;配肺俞、丰隆、内关治

咳嗽痰喘;配厥阴俞、内关治心悸、心烦、心痛。

艾灸穴位图解 膻中穴 膻中穴-穴位简介,膻中穴-穴位名解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附注:心包经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别名:元儿穴,胸堂穴,上气海穴,元见穴。

穴义:任脉之气在此吸暖胀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暖燥之气。

运转规律:凉湿水气由天之下部汇入本穴并吸暖下行天之上部。

功用作用:募集心包经气血。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暖则泻针出气。

补充内容:(国度针灸穴位取穴规范)

膻中_膻中穴 -穴位名解

(1)膻中。膻,羊臊气或羊腹内的膏脂也,此指穴内气血为吸暖后的暖燥之气。中,与外绝对,指穴内。膻中名意指任脉之气在此吸暖胀散。本穴物质为中庭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吸暖胀散而变化暖燥之气,如羊肉带有辛臊气息普通,故名。

(2)元儿。元,首也,气也。儿,气之子也,水也。元儿名意指穴内的天部之气中含有一定水湿,非为枯燥之气。

(3)胸堂。胸堂名意指本穴位于胸部也,无它意。

(4)上气海。上气海穴,此与任脉下部气海穴绝对而言,指本穴为任脉的生气之海。

(5)元见。元,首也,气也。见,分明也。元见名意指穴内的吸暖胀散之气不言而喻。

(6)气会。本穴物质为胸堂上部的气态物聚集而成,故为人之气会。

(7)心包募。募,募集也。本穴物质为胸部之气聚集而成,在本穴吸暖后内行于心包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为心包经气血的重要保送之地,故为心包募穴。

膻中_膻中穴 -关于穴名

释名
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根结》篇:“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膻中,按《简明中医字典》注解有如下四层含义:①穴名,②指胸腔内“心包”所在处,③专指“心包”,④泛指胸中。膻中为心之外围,代心行令,居于胸膜之中。此穴在胸,居两乳之间,心包膜所在之处,故名。
别名
《甲乙经》作膻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60103/165362.html

更多阅读

艾灸的起源简介 艾灸穴位图 艾灸穴位图-简介,艾灸穴位图-起源

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于医外治物理疗法,它源于远古时代,形成于商周年间,历时几千年。温灸美容是通过百草之王艾草和13种名贵中草药特制成香条状,点燃后放入温灸器中产生温热的刺激,配合艾油(或精油渗入)在经络或患处四周,帮助人体全

超详细手掌穴位图解 天突穴 天突穴-详细操作,天突穴-穴位名解

别称玉户、天瞿,出《灵枢・本输》中,属任脉。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深层左右为胸骨舌骨甲状肌;布有皮下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层为气管,再向下,在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声明:《艾灸穴位图解 膻中穴 膻中穴-穴位简介,膻中穴-穴位名解》为网友一炮泯恩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