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关系 四位一体 四位一体-内容简介,四位一体-辨证关系

四位一体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这四个方面的建设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

四位一体_四位一体 -内容简介


四位一体

随着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任务,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任务;相应地,四大建设的目标要求也更加明确了,由富强、民主、文明三个方面扩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方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正如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所说:从“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在“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这四个方面的建设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

四位一体_四位一体 -辨证关系

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以来,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届四中全会,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完善,再实践、再认识、再完善的发展过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五十年代后期到“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恢复和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辨证关系 四位一体 四位一体-内容简介,四位一体-辨证关系

党的十二大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强调“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这次大会第一次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概念,从而使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完善为“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始终坚持了这个发展目标。

党的十六大根据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式的新变化,强调“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同时,第一次明确提出“政治文明”这个概念,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就使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为包括政治文明的“三位一体”目标。

200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第一次在中央全会文件中使用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十六大的精神,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至此,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

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里,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把我国的发展目标概括为“四个建设”,是对“四位一体”发展目标的进一步提炼,进一步完整揭示了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要求。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中,进一步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来表述,使四个建设的表述更加简明。

因而,可以说“四位一体”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结晶,是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总目标。

辨证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目标,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缺一不可,不能偏废。

首先,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是其他方面发展的物质保障。

其次,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证。没有政治建设,就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他三方面的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

第三:文化建设,就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先进的文化建设,符合“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可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精神支柱。

最后,社会建设,主要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为其他三个方面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其他三个方面建设的顺利推进起到了良好的润滑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四个建设”的中的经济建设仍然是第一位的,这与我国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是相一致的。

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四位一体”发展目标,就是其具体的体现。强调“四个建设”全面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位一体_四位一体 -演变过程

从“两手抓”到“四位一体”的理论深化和伟大实践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不久的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贪污腐败现象增多、腐朽思想露头、治安形势恶化……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到一个关口。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可能导致改革开放出现偏差的问题。他反复强调: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要物质文明,又要精神文明,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正是在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正确处理了改革开放过程中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中央党校研究室辛鸣博士说。

时代在发展,认识在深化。中国共产党人发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蓝图里,政治文明是不能缺席的。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指出:“到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原来的‘两个文明’被扩充为‘三个文明’,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终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被正式确定为中国共产党及中国政府的基本目标。倡导政治文明,实质上就是倡导民主和法治。”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中,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社会建设的重要性。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从“两手抓”到“四位一体”,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建设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科学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丰富。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60103/165304.html

更多阅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的认识阶段,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内容上看,感性认识的对象是事物的现象,理想认识的对象是事物的本质。从形式上看,感性认识是人脑凭借感觉器官以感觉,知觉和表象等具体形象的形式直接反映

政治教师如何讲: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直面问题:1、阅读划书一笔带过式我们在理解社会生产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时,还需要搞清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两个方面的关系。【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关系?它们的辨证关系?【学生回答】略【教师归

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 社会福利事业

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 --宋宗合--【内容摘要】:通过对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与慈善事业现状的辨证关系探讨,围绕“广义社会福利”与“现代慈善”概念,解析社会福利“公平与幸福”目标实现的开放式路径,同时也对慈善事业在现代社会福利领

声明:《辨证关系 四位一体 四位一体-内容简介,四位一体-辨证关系》为网友勇敢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