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是老子和庄子的并称(类似孔孟),借而代指道家学说。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物”等思想。老子著有《道德经》(别名《老子》、《老子五千言》),庄子著有《庄子》(别名《南华经》);其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实际上是继承发展并且阐释老子的思想,带有自己个性的一种解读,看法精炼独到、卓尔不群,故而与老子并称,一并成为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老庄_老庄 -老庄
老子与庄子的并称。有时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的代名词,通常借指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人生观价值观。
实际上,老庄是一种哲学,而非态度(当然,由之衍生出来世界观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会影响或指导人们的生活)。
如果深入了解老庄哲学后,就不难理解为何孔子拜谒老子后会怅然曰:“夫子真乃神龙也!”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汉族,楚国苦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老子像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故里鹿邑县亦因老子先后由苦县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县境内留下许多与老子息息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号南华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汉族,宋国蒙人,[1]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道家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道家”一词是西汉时才出现的,(初现于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后司马谈等人将老、庄、列御寇、杨朱、(彭蒙、慎到)等人归为道家思想。
老子反映的是道家的思想,老子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而“道法自然”。因此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庄周是继老子之后的又一道家学者,他的思想完整的保存在《庄子》一书中。
老庄_老庄 -名言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摘珠毁玉,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
“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之入于天”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
“傍日月,挟宇宙,游乎尘垢之外”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臬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昔者庄周梦为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入从容,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事之变,命之行也”
“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
“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丈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
“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预谋"
“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
“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2]
老庄_老庄 -老庄思想简论
道法自然观主张雕琢复朴的人性复归,纠编人性异化倾向
主张至公精神,用以扼制人们过分的权利欲和占有欲
崇柔尚雌精神
内圣外王之道
反者道之动的辩证对待观和矛盾转化学说
任何事物都是在相互对待的状态中存在着
在这种对待关系中应从正面去透视负面意义,通过负面意义的把握去显示正面的内涵
这种对待关系不是绝对永久保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
被褐怀玉崇尚自由
庄子认为世间不存在确定不变的是非标准,不承认任何绝对权威,因而对现实一切秩序的怀疑批判及否定及绝对追求自由
心斋坐忘逍遥无待的境界
忧患意识与隔离智慧
超越的哲学与文芦的超越
老庄_老庄 -阅读建议
对于初读者,应当先从只言片语中体味老庄精神,有了好奇心,求知欲,想要了解老庄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下一步阅读。《庄子》一书,汪洋恣肆,纵横捭阖,读之书,若观灿烂星河,若游浩瀚无垠,最为适合初学者。寓言故事,信手拈来,妙笔生花。然有些故事被反复应用,应注意体味个中滋味妙趣不同。
《老子》一书,微言大义,曾有人评价:“从语言形式上看,《老子》就是最高哲学。”最后读的应该就是《老子》,既是对先前了解的庄子的高度概括,也可以从中延伸出无限遐思。
但是,毕竟年代久远,难免散佚、乱序、夹杂后人伪托之作,更兼言语用法不同,读起来可能晦涩难懂,建议最好有老师指导,或者书上有较为详尽的注释。至于理解,可以听听名家解说,亦可自我感悟。
老庄_老庄 -发展
1.文景之治: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2.罢黜百家:道家自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见后,便成为非主流思想。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3.衍生道教:道家思想后来被张鲁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并演变成中国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晋风流在清谈玄学时更着重炼丹。因此,道家与道教常被人混淆。
4.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揉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与之相对的陆王心学则更多的吸收佛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