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简介与生平经历 刘弥群 刘弥群-简介,刘弥群-生平经历

刘弥群,原籍四川开县人,1944年出生,随父刘伯承元帅到北京,196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75年3月参军,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2001年7月晋升少将。

刘弥群_刘弥群 -简介


刘弥群

刘弥群空军少将(1944-,重庆江津人),空军少将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196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75年3月入伍。20多年来,她充分发挥早年在北京航空学院学到的文化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的优势,长期从事我军地空导弹业务,熟练掌握地空导弹专业理论和发展动态。曾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某型地导武器系统研制、某型制导雷达以及导弹延寿的研究,参与了“××雷达” 选型论证、指挥自动化建设论证等重大科研,为我军武器现代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4年担任空军二级部领导期间,注意了解掌握部队情况和地面防空作战战术原则。在抓作战训练改革、实弹打靶、战斗条令、战备学习演习规定的编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参加某演习、组织新兵器检验性实弹打靶等任务中,始终站在一线组织指挥,和部队吃住在一起,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19 85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刘弥群担任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以来,作风大胆泼辣,对难点和棘手问题敢抓敢管,在组织整顿学院秩序、强化正规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女指挥员和治学专家。2001年7月晋升为空军少将军衔。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位女将军。

刘弥群_刘弥群 -生平经历

新千年的第一年里,人民空军的行列里有了第一位女将军,她就是人民空军最高军事学府――空军指挥学院的副院长。时光已过去七八年了,这位经历不凡的女将军过得咋样?她又是怎样的一位军人?日前,笔者走近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元帅后裔。

刘弥群的父亲是赫赫有名的刘伯承元帅,母亲是老一辈红军女战士汪荣华。谈起自己的身世,她笑了笑说,现在看来这样显赫的身世,当初并没有给幼年时代的她带来多少幸运。刘弥群诞生在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延安,当时残酷悲壮的抗日战争已经到了决战阶段,她几乎很难见到战事匆匆的父亲。

和其他在延安的孩子一样,她跟随部队南北转战,在马背上的摇篮里长大。“那时候,战争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谈起自己幼年时的经历,刘弥群不胜感慨:“随部队解放大西南时,我只有4岁,坐在爸爸的军用吉普上,经常透过车窗看见两边的山坡上躺着横七竖八的尸体。这时候,妈妈就用手捂住我的眼睛,不让我看见,怕我受惊吓晚上做噩梦。有时,爸爸也会捂住我的眼睛,但手指时不时就会张开,故意让我看见外面的情景。他说,在战火中长大的孩子就要有这个胆子。”

在她那间简陋的会客厅里,刘弥群对这些童年的往事仍记忆犹新。

在她的卧室里,除了学习用的录音机和一台小电视,就没有什么现代化的东西了,只是床头、桌边堆着一堆堆参考用的书籍和各种文献。刘弥群说,她从小学习就很认真,而且偏好理科。这正和刘帅的心意。刘伯承从小就教育孩子们,要把国防搞上去,要把军队搞上去,我们的国家才不会受气。

帅家门风,造就栋梁之材,儿时父母的谆谆教诲,才成就了刘弥群将军今日的一番事业。

1962年,18岁的刘弥群考入了当时国内著名的北京航空学院,学习导弹、火箭发动机专业。圆了父亲的一个心愿,并从此开始了她长达30余年的军工技术生涯。

1975年4月,刘弥群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从军梦。她披上戎装,来到空军司令部某实验室,从事地空导弹武器的技术革新工作。也许刘弥群天生就是一块搞技术的料儿,她能在枯燥的数学、物理公式和数以万计的数据中找到独特的乐趣。她先后自学了800多万字的理论教材、专业资料和有关武器系统的全套图书。她常说,是“认真”二字,让她最终获得了成功。

张爱玲简介与生平经历 刘弥群 刘弥群-简介,刘弥群-生平经历

1984年,她带领课题组对国产某型号导弹的推进燃料进行改造,使导弹的飞行速度一下子提高了7.5%,大大改善了武器的战斗性能。这一科研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她自己则第一次戴上了一枚三等功的军功章,不久便被晋升为处长。父亲的身体力行给了刘弥群很大的影响,她把她身上那种优秀领导干部所应具备的组织才能一步一步地显示了出来。刘弥群善于发挥部属的作用,处处尊重专家的意见,结合实际,稳扎稳打地走着脚下的每一步路。1985年,她依靠技术专家和指挥干部两支队伍,针对当时军费减缩、武器老化等问题,开展某型导弹和制导站的延寿研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使某型导弹的使用寿命延长到原来的3倍,制导站的使用寿命延长到原来的2倍多。这一成果在部队推广后,效益显著,保持了空军部队的战斗力不减。

1989年4月,她晋升为副部长。1994年12月,她再次晋升为空军司令部某部部长,成为空军机关的一位女部长,并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

“直到这个时候,从来没有做过将军梦的我,才第一次意识到,离将军这个让人心动的字眼只有一步之遥了。”但是在刘弥群看来,“将军”的头衔并不是她奋斗的动力,而“将军”所要为国作出的贡献,却是她毕生追求的事业。“作为女性,我没有那么多出众的才能,但是我有很好的机会。这就是空军领导对我的信任,能把重大的任务交给我,放到机关重要的位置上使用我,没有这份信任和培养,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我也因此要求自己努力、勤奋,像我父亲说的那样,不管做什么,都要脚踏实地地搞好调查研究,付诸于行动把事情做好。”

1996年初,解放军在东南沿海举行军事演习,刘弥群就在第一线坐镇指挥,和部队吃住都在一起。有一次,一位首长带着二十几个人跑到基地来视察,见到刘弥群就对她说:“刘弥群呀,你一个女的在第一线,别的不说,你怎么上厕所呀。再有,你一个人在这里不害怕吗?”刘弥群想都没想就说:“这有什么好怕的。部队在一线、任务在一线,我是高炮部的部长,所有的这些都是我的职权范围内的,我有必要保证这里的人员调动和技术保障的通畅。我的责任在这里,如果以后失败了,那么我要对此负全部的责任!”就这样,刘弥群留了下来。

“当然我相信我们能打好。结果演习中,9个不同目标分别被我们的3种不同兵器打中。打得很漂亮!”讲到这里,刘弥群露出了兴奋的笑容:“结果,我又―次荣立三等功!”随后刘弥群又两次率部队赴祖国边疆进行实弹打靶。创造了地空导弹史上的6个“第一”,即同时射击目标最多、高度最低、靶速最快、射程最远、反射面最小和电磁干扰最强。

为什么她在工作中能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刘弥群笑着回答说:“在我的身边有一个优秀的专家群体,我愿意发挥大家的作用。作为一个女人,我能干得这么好,是因为在我后面有一群优秀的男人在支持着我!”

1998年,刘弥群调入空军指挥学院任副院长,成为解放军的一名高级领导干部。这所学院是在刘伯承元帅亲手创建并任首任院长的南京军事学院空军系的基础上,于1958年在北京组建的,因而与南京军事学院有“血缘”关系。有意思的是,刘弥群的哥哥刘太行将军前些年也曾在这所学院任过职。

刘弥群说:“重视人才培养,是这支军队的传统。军事教育要解决的是人与武器的关系问题,就是要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形成大效益。我们过去长期在弱势条件下与强敌作战,有人民战争的丰富经验。现在又有了现代化的部分武器装备。如果再加上精通现代科学技术和高技术条件下战役战术的军事指挥人才,那么我们将比任何时候都更强大!”回想当年刘帅的教诲,作为女儿的刘弥群,终于完成了他的心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50103/164612.html

更多阅读

张爱玲简介与生平经历 溥杰 溥杰-人物简介,溥杰-生平经历

溥杰,1907年4月16日生于北京清皇室醇亲王府,爱新觉罗氏,字俊之,满族。爱新觉罗・溥杰系清宣统帝溥仪之胞弟,父亲是第二代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母亲瓜尔佳氏,荣禄之女。溥杰是家中的次男,自幼受到严格的书法基础训练,工行书,初学虞世南,后受其

张爱玲简介与生平经历 万爱花 万爱花-简介,万爱花-生平经历

万爱花(1930年-2013年),女,原籍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韭菜沟村,现居山西省太原市。她是少数愿意公开承认在抗日战争时曾被日军性侵犯,并向日本政府索赔的中国女性,是中国控诉日本性侵第一人。2013年9月4日凌晨离世。万爱花_万爱花 -简介我国“

声明:《张爱玲简介与生平经历 刘弥群 刘弥群-简介,刘弥群-生平经历》为网友一滴水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