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收,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朱里乡人,号称“农民工司令”,1993年来到深圳打工,后创办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将松散的劳务工组织起来,对其加以培训、组编,形成“劳工团队”。如果一个行业进入生产淡季,“全顺人力”立即将这些“团队”转移输送到生产旺季的行业中。他们用“团队作战”的方式去与用工企业“集体谈判”,确保打工者的合法权益。
张全收_张全收 -个人简介
张全收
张全收,男,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朱里乡人
张全收_张全收 -创业经历
全收模式
张全收
一位非常平凡,但又有着传奇经历的河南上蔡籍青年农民,被誉为“农民工司令”的深圳市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全收先生,凭着“诚实守信、顽强拼搏”的时代精神,奋力打拼,于2004年创立了深圳市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现拥有员工16000余人,公司以其独特的人力租赁方式,先后与上百家外资和民营企业进行合作,服务范围跨越深圳、东莞、中山、广州、厦门、福州、大连等地区,涉及电子、玩具、塑胶、饰品、食品等诸多行业。具有创新意识的张全收先生,凭着其敏锐独到的眼光,不断开拓进取,率领着公司上万名吃苦耐劳的兄弟姊妹创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新模式和农民工各项权益保障新模式,为东南沿海地区持续的“民工荒”、“招工难”问题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各合作企业营造了一个高度灵活、低成本、低风险的劳务用工环境,为广大农民工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家园,也为河南家乡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创造出的“全收模式”赢得了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同时也引起了有关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三赢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张全收先生为摒弃农民工平日懒散之生活习惯而不断地对员工进行培训,而且建立起一套员工“准”军事化和亲情化的管理机制,旨在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打造精英团队,更好地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及良好的服务,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减少麻烦和负担,协助客户抓住每一个发财和发展机会,共创企业双方和员工三赢的良性循环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回报社会
身为一位普通的企业家,张全收先生不仅考虑企业的效益和农民工的权益保障,而且还考虑回报社会的责任,先后投资扩建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全收希望小学”和“全收敬老院”;慷慨捐助社会公益事业、资助贫困大学生和困难群众,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共捐赠各类资金达500多万元。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也牵动了张全收先生的心,张全收先生积极带头奔走呼吁,倡议社会各界以及所属公司员工向地震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爱心,张全收先生携全体公司员工共向地震灾区捐助善款100万元。
张全收_张全收 -社会评价
荣誉称号
张全收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张全收先生先后获得“全国第五届优秀进城务工青年”、“全国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个人”、“首届河南省十大杰出务工有为青年”、“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河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标兵”、“2006感动中原十大新闻人物”、“感动天中十大新闻人物”、“驻马店市十大杰出青年、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郑州市第七届十佳转移就业青年、新长征突击手”、“2006CCTV年度雇主调查暨中原先锋榜―河南农民工满意雇主”、“全国优秀农民工”、“改革开放三十年十大农民创造风云人物”、“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河南青年创业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以及“中国文化扶贫奖、功勋奖”、“全国三农研究创新奖特别奖”、“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奖项;还被评选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第八次党代会党代表、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届人大代表。2008年1月张全收先生光荣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媒体报道
其所领导的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服务新农村建设百佳乡镇(民营)企业”,被深圳市相关部门评为“文明经营企业”和“诚信经营企业”。其先进事迹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河南日报》、《大河报》、凤凰卫视、河南卫视、深圳卫视等媒体报道。
社会团
张全收先生百忙之中还担任广东省河南商会副会长、河南省青年联合会委员、驻马店市工商联执行委员会名誉会长、深圳市龙岗区企业家协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等社会团体职务。
张全收_张全收 -公司历程
张全收
张全收人称“农民工司令”,他在深圳成立的全顺劳务派遣公司,专给农民工安排工作。如今,他的公司已经有各地农民工3.2万人,被输送到广东深圳、东莞和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的60多家用工企业工作。
历程
不过,如果时光退回到二十多年前,张全收还只是河南驻马店乡下一个贫穷的农家少年。由于家境贫困,他16岁就开始养家糊口,卖爆米花,烧砖,修铁路,当油漆工……为了挣钱,他什么样的苦活累活都干过。但是,不如意的事情却接连发生:当油漆工的时候,工头卷跑了工钱;开烩面馆的时候,大火烧光了面馆;跑运输的时候,一个月遭遇了3次交通事故……
回想起当初的种种,张全收感慨万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那时候也确确实实掉过了很多眼泪,甚至躲到屋子里不见人。”
萌芽
然而,这一切都没能难住这个有雄心大志的小伙子。1993年,擦干眼泪后的张全收怀揣着梦想,告别了家乡,来到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这一次,张全收在火车站附近租房开了一家餐馆。餐馆里,常常有一些河南老乡来吃饭。闲谈之中,张全收得知了这些老乡就业难的情况:“看着他们唉声叹气,因为找不到工作,心里想着我也是从这个路上走过来的,就想帮着他们做一些事。”
1999年,有了一些资金基础的张全收,开始向实业进军,开办了深圳全顺玩具加工厂。虽然从“打工者”变成了“老板”,但他心里挂念着打工的老乡们。
一次,张全收的一个朋友打电话给他,说自己的厂子赶工,时间太紧张了,问张全收能不能把工人借给他用。这次合作很顺利,张全收思来想去,觉得这样做,对自己和跟着自己干的农民工都比较有保障。于是,张全收四处奔波,联系需要招工的厂子。这一联系,他发现当时的深圳还有不少厂子愿意通过这种“租工人”的方式用工。爱动脑筋的张全收又有了新的点子。
开创公司
张全收
2004年,张全收成立了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公司对所有加盟的农民工进行严格的军训和相关技能的培训,然后每50人分成一组,输送给用工单位。公司为员工们同用工单位签订包括工资待遇、生活标准、人身安全等十几项内容的协议。员工的合法权益如果受到侵害,由公司负责出面协调,从而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收入有了保障。
刚开始,只是一些河南的同乡来投奔张全收的公司。慢慢的,公司名气越来越大,邻近的安徽、陕西、河北、山东等省的农民工也纷纷要求加盟公司。
公司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张全收聘请了专职医生为他们看病体检;招聘了北方的厨师为他们做家乡饭菜。工作之余,农民工还可以看到电影、唱唱卡拉OK。中秋节、元旦等重大节日,公司还举行联欢会。张全收向所有员工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员工凡有不顺心的事,都可以直接拨打他的电话反映。农民工都称他为“贴心大哥”。
每每看着这些农民工,张全收就会联想到儿时的自己,不自觉地就会和他们亲近起来:“他们都像我们自己家生的孩子一样,就因为我对他们好,他们才这么信任我。你越付出的多,你的人员工就越多,你的公司也会越来越大。”
除了公司越做越大之外,还有一件事情也让张全收感到高兴和自豪。那就是他在2008年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这让他“能够更好地为农民工办实事了”。他说:“我作为一个打工的,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能从农村走到这里,当上了人大代表,感到非常骄傲。当上了人大代表可以为农民工撑上一把保护伞,可以更好地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在如今的全国人大年度例会上,张全收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强农民工培训的议案,这份议案得到很多人大代表的支持和肯定:“农民工能掌握一技之长,对他是终身受益的事情,有技术可以拿到高工资嘛。因此要搞好农民工的培训,要订单式的培训,有目标、有方向的培训,不要盲目的培训。”
对于怎样加强农民工的培训,张全收还有很多想法:“目前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来建立一个农民工学校,让他们(农民工)学一些社会上的知识
张全收
,法律法规,学一些技能。”
有梦就有方向。张全收正是凭着这样的一种信念一路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