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晗,男,湖北武汉人,1985年出生。文学批评家、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系硕士研究生(2007年),师从于著名学者周华斌教授。研究方向为戏剧、小说批评与文化生态学。
韩晗_韩晗 -人物简介
2007年作为青年作家的代表之一(文学评论界)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目前为全国中华美学学会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理事,第五届黄石市青联委员。学术兴趣为当代文艺的媒介批评与西方美学前沿理论研究。已出版长篇小说《寂寞城市》、随笔集《蝴蝶飞出地平线》、大文化散文集《大国小城》、学术专著《文化的撒旦和上帝》、学术随笔集《侧影年华》与译著《从柏拉图到巴特的文学理论》。
自2003年起,在《人民文学》、《山花》、《作品》、《鸭绿江》、《青年文学》、《散文选刊》、《中华散文》、《滇池》、《读者》等文学期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并在《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论坛》、《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戏剧文学》、《理论与创作》、《船山学刊》等国家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译著、学术理论著作三十余篇,总共累计数百万字,部分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人大复印资料》及其他高校学报、刊物转载。曾两夺获得中国戏剧文学奖理论一等奖、天府文学奖优秀单篇作品奖、《上海文学》文学新人奖、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批评家奖等奖项。被新浪网称为“晚生代学者型青年作家”、“晚生代青年评论家代表人物”(还有金理、胡鹏林等),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最有潜力的思想家”。
韩晗_韩晗 -作家之路
一、苦乐童年 父亲拔苗助长
韩晗于1985年4月1日出生在黄石市一个医学世家。 韩晗入学之前,爸爸便对韩晗进行了在当时的韩晗看来近乎是不人道或者说是拔苗助长的残酷培训:1岁多时,爸爸就买来笔纸要韩晗画画;在韩晗2岁多时,爸爸便要韩晗每天背5首唐诗;在韩晗3岁之后,爸爸又将韩晗送到书法培训班学习书法。
韩晗
在韩晗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年幼的韩晗竟故意将毛笔折断了。爸爸见韩晗有违他的意志,第一次伸手打了韩晗一巴掌,并大声地骂韩晗没有出息。韩晗哭了,爸爸也落下泪来。他将韩晗从书法培训班一直背回到家里,一路上给韩晗讲了很多古代名人幼年时勤奋学习的故事,启发韩晗将来要做一个有修养、有文化的人。
韩晗对文学的兴趣出乎爸爸的意料,韩晗几乎不出门,天天将自己关在屋里看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爸爸就叫教韩晗查字典,遇到不懂的文言文词句,爸爸就叫韩晗翻辞海。在韩晗上小学之前,韩晗就已经把一本塑料皮的《新华字典》和一本硬纸板封面的《辞海》翻乱、翻破了。 上小学后,韩晗便以奶奶为素材写了一篇1000多字的作文,不久,《韩晗的奶奶》便在黄石日报的副刊版上发表了。
二、多梦时节 父亲撕碎小说
到了小学升初中的时候,爸爸却买来一大堆数学试卷要韩晗做。韩晗不理解,说:“你不是说要韩晗将来当作家吗?怎么又要韩晗做这么多数学试卷?” 爸爸说:“作家更要知识全面,一个数学总是不及格的人怎么能成为一个好作家呢?”爸爸强行将韩晗送进数学快班。
进入高中后,爸爸仍然要韩晗参加数学辅导。爸爸对韩晗说:“作家是要承担社会发展义务和责任的。要想成为一个现代作家,就必须要有高学历,必须要博览群书、通晓各门科学,要做一个学者型的作家。” 爸爸妈妈熟睡之后,韩晗再爬起来偷偷地写作。在进入高二时,韩晗的第一部14万字的长篇小说《雨后阳光》写成了。然而当韩晗忐忑不安地将《雨后阳光》捧到爸爸的眼前时,韩晗却没有看到爸爸在韩晗儿时发表第一篇文章时的那种兴奋表情,他满脸的愠怒,一语未发,横了韩晗一眼后,毫不留情地将韩晗苦熬了上百个夜晚写出的小说撕碎了。
韩晗
三、青春少年 《寂寞城市》让韩晗一夜成名
高二下学期,韩晗参加了湖北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并一次性通过了全部课程。爸爸得知后很高兴。当时的上海少年作家韩寒正在搞退学风,爸爸怕韩晗受到影响,对韩晗说:“退学搞创作是非常错误的,一个学历不高的作家是成不了大气候的。”
2003年高考前夕,韩晗因心理压力过大和熬夜太多而得了肺炎。就在高考的那几天韩晗都天天在发烧,每天一考完试就到医院去打点滴。也许是高考的压力压抑太久的缘故吧,韩晗从高考一结束便很快地进入了写作状态。韩晗坐在电脑前对着疯狂地敲击,将一部早已存活在内心的青春爱情故事敲打出来。
整整一个暑假,韩晗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去外地旅游、散心。两个月后,韩晗的这部19万字的青春爱情小说终于写完了,并根据一首歌的歌名将其定名为《寂寞城市》。而且凑巧的是,就在韩晗写完小说的那一天,韩晗收到了四川西南民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韩晗先将《寂寞城市》以“布拉格之夜”之名在网上发表,不久该小说便被北大中文论坛连载并引起轰动,且创下点击率之最;紧接着搜狐网教育频道及其它数十家网站均争先恐后予以了转载或连载。
四、饱览山川 慈父是韩晗人生的向导
韩晗
最初录取韩晗的是西南民族大学的工商管理系。上学后不久韩晗便与爸爸商量要转到文学系就读。一次,他主动提出要带韩晗出去旅游,并拿出家里的积蓄和他平日积攒起来的轮休来陪韩晗,实让韩晗惊讶,感激涕零。第一次爸爸陪韩晗游览了广西的桂林,云南的昆明、大理、西双版纳,江西的婺源、景德镇、凤凰村等地。此后的每一个假期他都要陪韩晗出去旅游一至两次。
两年内韩晗们游遍了中国三分之二国土。韩晗们每次旅游都不随旅游团,而是每人各背一个包,自己买火车票、汽车票,自己找宾馆、旅店。韩晗们不随大流去人多的旅游景点,而是专游古镇、古城、古塞,甚至没有人烟的荒漠、孤岭、废墟。韩晗们还经常在农家古舍里借宿,与农家人一起吃饭、闲聊。
2005年暑假后,韩晗的第三本书《大国小城》旅游散文集如期出版。该书不谈爱情、不谈颓废、不谈奇幻,写的是一篇篇文化浓郁与哲理深邃的文化散文。书中充盈着韩晗对于中国文化、民俗风情、知识分子命运以及国民心态的感悟。 该书出版后,立即受到中国散文界、期刊界的瞩目。
《大国小城》散文集获得成功之后,爸爸又要韩晗写历史厚重的小说。韩晗有一个稍大于韩晗的作家朋友,他写了好几本拳头加枕头的历史小说,赚了不少钱,现在房子也买了,小汽车也有了,韩晗好羡慕。韩晗爸爸说:“你羡慕他什么?你才20岁,买套房子,买辆小‘富康’就满足了吗?那你还当什么作家?拳头加枕头的小说不能写一辈子,如果你只打算写到30岁、40岁,那你还不如现在就辍学,早日去做生意、赚钱。要知道一个作家想靠稿费赚大钱是不可能的,因为名利不可能对等。”
在韩晗写小说、散文的同时,爸爸还要求韩晗写论文。韩晗开始尝试的几篇都被否定了,但后来却有6篇论文被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其中一篇《略论传记文学创作的几点要素》在2004年12月被中国最权威的资料库《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并成为该资料50年来最年轻的被转载者之一。
韩晗成功了,成为一位被世人称道的少年作家。然而,韩晗发现爸爸也曾经热爱过写作,而且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业余油画家,他撰写过医学等论文近60篇。韩晗感到非常的内疚――因为爸爸为了韩晗的成才而放弃了他的所有爱好与追求。
现在,爸爸又给韩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韩晗考研究生,博士生,还要韩晗出国深造。爸爸说:“你好好读书,等你考上硕士、博士了,韩晗还要陪你去出国去欧洲、美洲旅游,陪你走遍全世界。”
韩晗_韩晗 -人物成绩
韩晗
用灵魂与国学对话
《寂寞城市》出版,韩晗一夜成名。他接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专访,成为西南民族大学历史上第一个接受中央级媒体采访的在校生。
然而,韩晗的选择又一次出乎人们的意料。他一边保持纯文学写作,一边将发展方向转向文学理论研究。这也是父亲面对大学生专业素质普遍滑坡现象而对韩晗提出的要求。他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多读理论书籍,充实自己的大脑,并要求韩晗每个月写一篇学术论文,找专业老师、校外专家评点,并送到核心期刊发表。
刚开始写论文时,韩晗很难摆脱作家那种天马行空的思维习惯,韩鄂辉总是用一种高标准要求韩晗。每一篇都要给父亲看,看了之后总会用红笔批改,然后让他再写,写了再改。一篇论文常常要写十天半个月。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韩晗自己本身作为一个作家的勤奋,加上他对于文字先天的感悟,通过对老师们的谦虚求教,仅仅只两个月的时间,韩晗就驾轻就熟地掌握了学术论文的写作立意方式。2006年元月,他的戏剧论文《从当下戏剧现状试论中国戏剧发展前景》发表于中国戏剧核心期刊《四川戏剧》之上;2006年2月,另一部文学史论文《上清旧文学之弊,下开新儒家之源――关于〈学衡〉杂志的再思考与再认识》发表于国家级核心期刊《船山学刊》上,并受到了著名文学评论家王达敏教授的点评;2006年6月,他的现当代文学论文《试论述我国近二十年文艺类图书出版趋势》发表于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国图书评论》上,一举获得中国图书评论界的高度关注……而这些,仅仅是他一年里面发表论文的一部分。
韩晗的部分作品还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成为该资料50余年来最年轻的被转载者之一。其中两篇论文两夺中国戏剧文学奖理论一等奖,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2006年5月,韩晗的学术专著《文化的撒旦和上帝》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7年7月,韩晗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师从于著名学者周华斌教授。站在新起点之上的韩晗,现在仍然是一个在学术界与散文界非常活跃的“猛将”。进校半年,韩晗已经在《读者》杂志上发表了三篇散文,并在其他省部级期刊上发表了数十篇散文、论文。期间顺利地与郭敬明、张悦然等青年作家一道,破格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最年轻的会员之一。
韩晗_韩晗 -创作成果
韩晗与傅聪先生
论专著(不含任何性质的合著、编著,但含译著)
1.《寂寞城市》,南海出版公司,2003
2.《蝴蝶飞出地平线》 ,南海出版公司,2004
3.《文化的撒旦和上帝》,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4.《大国小城》,敦煌文艺出版社,2006
5.《从柏拉图到巴特的文学理论》(译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6.《中国文学发展三十年:1978-2008》,(待出版),2009
7.《侧影年华》,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代表学术著
1.《浅论经典力量的非单独性影响》,2005年,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文学奖
2.《浅析文艺批评话语体系的意义》,《中国信息界》,2005年第8期
3.《略论传记文学创作的几点要素》,《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转载《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
4.《从当下中国戏剧现状试论其发展前景》,《四川戏剧》,2006年,第五届中国戏剧文学奖
5.《上清旧文学之弊,下开新儒家之源――关于<学衡>杂志的再思考与再认识》,《船山学刊》,2006年第2期
6.《代际历史、文化认同与畅销图书――文化类畅销书的历史文化分析》,《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
7.《从“新自由主义”论战解析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流变特点》,《Chinese Academic Studies》2006年
8.《批评、创新以及话语的制衡》,《Mirror》(镜报),2007年
9.《媒介、资本与受众的困境》,《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10.《傅雷的文化精神与价值观》,《中华英才》,2008年9月
11.《后现代语境下的个人叙事、大众传播与媒介失语》,第二届全国传播学博士研讨会论文
12.《文明冲突与和谐沟通》,《世界文化》,2008年11月(ASPT期刊)
13.《论电子传媒中文本的分裂与再生》,《理论与创作》,2008年1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该文与张清华、贺仲明、施战军等评论家的作品同入选《钟山》杂志“互联网与文学标准”大讨论。
14.《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评论》,《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月
15.《百年中国话剧史与文学史的现代性问题刍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5月(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期刊,并被《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卷》2008年10月全文转载)
16.《传统戏曲如何和互联网联姻》,《戏剧文学》,2008年第10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检索期刊),转载于《戏剧丛刊》(全国艺术类核心期刊)
17.《土著文化的现代叙事与民族精神的诗性表达》,《雪莲》,2008年第3期(ASPT期刊)
18.《傅雷的国家意识与文化观》,《中华英才》,2008年5月(ASPT期刊、中央级期刊)
19.《早期电台“民营热”问题初探》,《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CSSIC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0. 《重建巴别塔――从哈兰德的<西方文论简史>谈中国文论史书写诸问题》,《承德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2期
21. 《大众话语空间的建立与都市媒介文化的崛起――关于中国早期电台“民营热”问题的探讨与反思》,《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等数家刊物全文转载。
22. 《后现代语境下的个人叙事、大众传播与媒介失语》(改定稿),《出版广角》,2008年第10期(新闻类核心期刊),获第四届新闻学子优秀论文奖,《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传播卷》,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
23.《代际历史、文化认同与畅销图书――文化类畅销书的历史文化分析》(改定后),《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吕学武、范周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
24. 《叙述策略的悖论:解构华语文本中“他者”的地位与价值》,《湘南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25.《“合法性”的危机:从故事到叙事的文本学研究》,《邯郸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26.《释“吊诡”――论中西戏剧冲突审美模式的共同》,《晋中学院学报》,2008年第12期
27.《重建一种文学批评的可能》,《雪莲》,2008年第12期
28.《产业规制、出版理念与“无序化”知识生产》,《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1期
29.《辩中求变――论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与文艺批评的话语缺失》,《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3期
30. 《谁的新时期文学?当代文学史何为?――兼谈文学“当代性”诸问题》,《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31. 《从人的结构人到人的解构――兼谈“五四”以来中国文学传统诸问题》,《南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韩晗
主要文学创作(只限于省级以上重要期刊)
1.《汉殇》 ,《山花》,2004年8月,入选《私奔的丁香――中国青春文学风云榜》(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1月)
2.《古镇的重量》(外九篇),《青年文学》,2005年8月-2006年6月,部分篇章入选(《旗:中国青春文学风云榜》、《十年:新概念作家美文选》、《新锐美文选》(赵丽宏主编)等选本)
3.《滇行散记》,《滇池》,2006年8月
4.《千古遗梦》,《鸭绿江》,2006年1月
5.《星光大道上的琴声》,《读者》,2007年9月
6.《吴门昆曲六百年》,《读者》,2008年3月,被《散文选刊》2008年第10期转载,《传承》,2009年第3期转载,同时入选《2008年中国精短美文选》(王剑冰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中国青春文学编年选》(华文出版社)
7.《全球化改变了我们什么》,《读者》,2008年6月,转载于《中国乡镇企业》,2008年第9期
8.《哀江南》,《雪莲》,2008年2月
9.《从博物馆出发》,《作品》,2008年4月
10.《锦官城的星巴克》,《海燕》,2008年4月
11.《雪山悲歌》,《散文选刊》,2005年8月
12.《夜似烟花忆阳朔》 ,《中国民族》,2008年10月
13.《胡同梦忆周贻白》,《读者》,2008年12月
14.《郁郁畹华梅兰芳》,《读者》,2008年2月
15.《大爱无言话傅雷》,《读者》,2008年9月
16.《扬州慢》,《人民文学》,2009年2月
访问经历
1.2007年1月-2007年3月曾应邀访问香港中文大学与澳门戏剧学院。
2.参加中国传媒大学组织的亚洲传媒论坛与第二届全国传播学博士生论坛,均就大众传媒业规制与互联网语境下的出版问题做论文主题发言。
3.2008年5月18日应邀赴南京大学参加“傅雷与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做主题发言。
4.2008年6月应邀赴东北大学参加光辉的三十年: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学(第18届中国社会学学会年会),做关于出版政策的主题发言《公共话语空间的出现与话语霸权叙事的终结》
5.2008年8月参加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2届年会,就三十年来出版问题做主题发言
6.2008年10月应邀赴上海外国语大学参加第二届文体学国际研讨会做主题发言
7.2008年10月应邀赴复旦大学参加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年会并做大会发言
8.2008年12月应邀访问暨南大学,出席国际传播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