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外文名the Confucianists,“知天文、识旱涝”(章太炎语),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它担“天下教化之先声”,有“以一号百”的影响力。所设“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于各地积极办学。亦是维护社会道德、纷乱中凝聚力量的最庞大核心。
儒家学派_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简介
概要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儒家的派别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有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战国时期的儒家八派,是当时"百家争呜"中内部出现的派别,它们之间的观点很不相同,但都自认是代表孔子的儒家思想。从以后的历史发展来看主要是孟子一派和荀子一派对后世影响最大。儒家学派的兴起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从此就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正宗。此后,儒家为适合各个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总是从孔子的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来。如在两汉,有以董仲舒和刘歆等为代表的今古文经学以及谶纬之学;在魏晋,有王弼、何晏以老庄思想解释儒经的玄学;在唐代,有韩愈为排佛而倡导的儒家"道统"说;在宋明,有兼取佛道思想的程朱派和陆王派的理学;清代前期有汉学、宋学之争;"五四"运动前后,儒家学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而日渐丧失其作为正统思想的地位。但由于它统治中国学术思想二千余年,它的经典曾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信条,实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同时,哲学上两条路线的斗争,即使在儒家内部也有着曲折的反映。从先秦荀子对孟子的斗争,直到清代王夫之、颜元、戴震等反宋明道学的斗争,都是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斗争。儒家学派_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的开创
儒家学派的起源
《汉书・艺文志》对于诸子的起源有过清楚的论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不难看出,这些学派的起源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基本上都起源于官。这些官虽然各司其职,分工负责,但目的与功能都不外乎道德问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道德问题说到底就是个礼制问题。儒家学派的创立过程
孔子在当时适当地吸收了老子对礼制的一些见解,但又屏弃了老子思想中的消极成分。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孔子加以吸收、改造和创新,早期的儒家学派终于诞生了。但是,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具体过程也并不简单,他的思想来源不只是老子一人。鲁国的思想文化传统对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西周初期,鲁国曾经是周公的长子伯禽的封国,同时也是殷遗民的主要聚居地。当伯禽东行就国的时候,曾将大量的典章带往鲁国,使鲁国一开始就有了很高的文化基础。特别是由于周公对周朝的卓越贡献,在他去世之后,周王室特许鲁国破格使用天子规格的礼乐。
《左传》昭公二年有这样的记载: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来见,礼也。观书于周太史,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到了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的影响力日益萎缩,西周初年所建立的礼乐制度几乎荡然无存,但是,鲁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得以保存较为完整的西周典章制度。在这种特殊的文化环境中,孔子亲眼目睹列国纷争,越发感到西周那种以道德为本位、以天子为核心的典章制度、礼乐文物能给人以肃穆庄重的感染力,所以他对周的制度非常欣赏,认为“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儒家学派的创建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孔子在垂暮之年总结自已的思想进程时说:“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孔子在年轻时就有了远大的志向,但他一生中的挫折也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儒家学派的出现应该是孔子晚年的事情了。
孔子的的祖先是殷商的贵族,作为殷遗民在周初迁到了宋地。后来又经过了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后,在孔子产生时,他的家族已经没落,但是因为有遗传的因素,孔子身上还存留着殷遗民中儒者的气息。而且,由于孔子少年丧父,家境凄凉,所以,早年不仅得到严格的生活锻炼,而且也有机会继承殷商遗民中儒者世代相传的贱民职业,帮人主持丧葬礼仪。
早年的艰辛生活使孔子早熟起来,在十五岁左右,他就立志苦学,想用个人的奋斗来改变当时自己的“小人儒”的地位。在三十岁之前他已经有了很丰富的古代典章、礼仪方面的知识,所以他说自己“三十而立”。
到了晚年,孔子最后回到了鲁国,他除了偶尔对现实发表一些议论外,基本是只发言,不行动,他将精力主要用在了培养弟子,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上。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此前周游列国时的收徒讲学,最终使孔子学派日益壮大,“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终于开创了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_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的思想
儒家学派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体现在:礼治与正名
礼治是儒家学派的主要政治主张之一。孔子首倡其说,其后荀子对礼治的论述最有特色。作为儒家政治思想所倡导的礼,本质上是强调尊卑上下有序的等级原则,礼治的核心就是用等级规范来调整社会政治关系,约束人的行为。仁、仁政
儒家学派极为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他们在理论上阐述忠孝仁义的政治意义和政治功能,其中,仁得到了诸位儒学宗师的特别关注。孔子把仁视为最高品德,并以此为据形成了“仁政”理想政治。关于仁的内涵,孔子认为主要有两层,一是克己复礼;二是仁者爱人。对内克己,对外爱人,最终在思想和行为上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仁是一种美德,可以把人培养成谦谦君子,但也容易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又在性善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挥,并将之应用于政治,提出了仁政思想。仁政的主要内容有四项。其一,制民以恒产。其二,赋税徭役有定制。其三,轻刑罚。其四,保护工商业。
德治教化
儒家学派主张以德治国和教化百姓。德治的要求首先是针对统治者的,在孔子看来,统治者要在道德修养方面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实现有效的统治。孟子也认为,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习是实行理想政治的前提条件。关于教化,孔子有一套方针,叫做“庶、富、教”。就是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政治宽松,以招徕百姓。治下的人口多了,国力才能强盛。人多了以后,就要使百姓的生活富裕起来,人们生活富裕,国家的赋税收入自然也就多了起来。然后,就要对民众进行教化,这样,就达到了孔子向往的有道社会。
儒家学派_儒家学派 -宋元明清儒家学派的类型
儒家学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就宋元明清四朝而言,儒家内部的分野相当明显,有学派一百多个,注重音韵训诂的汉学系统和注重义理发明的宋学系统,泾渭分明。而从学术流派的归属上来看,四朝的儒家学派大致可分为独尊儒术型、儒道互补型、三教合一型、四教会通型,现对这四种类型分述于后。独尊儒术型
独尊儒术型的儒家学派,是指恪守先秦儒家大师孔子、孟子、荀子的传统和基本精神的学派。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虽也有差别,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就是荀子大醇而小疵,也离孔子相去不远。但汉代以后,真正恪守儒家一派思想的,并不多见。即使如董仲舒,虽被称为汉代大儒,且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但其思想中显然已杂有阴阳家的思想,这是学术界普遍承认的事实。到宋代,真正独尊儒术型的儒学家已经很少,大致看来,仅安定、泰山、横渠、涑水四派而已。安定学派由胡瑗所创。该派以仁义礼乐为学,创以经术教授吴中的“苏湖教法”,“科条纤悉具备,立经义、治事二斋,经义则选择其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使之讲明《六经》。治事则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如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其田,算历以明数是也”。该派以“明体达用之学”,“以为政教之本”,提倡“命者禀之于天,性者命之在我。在我者修之,禀于天者顺之”。“进退周旋,皆合古礼”。所以宋神宗称赞该派“得孔、孟之宗”。
泰山学派以宋初孙复为代表。该派与安定共同初创宋代理学体系,建立了宋代理学的重要原则和概念。其学上承唐代名儒陆淳,教学与著书以治经为先,发明治道,强调以尊王为本,主张“欲治其末者,必端其本,严其终者,必正其始”。孙复宣扬道统论,推尊儒家道统人物,认为董仲舒、扬雄、王通、韩愈等人“始终仁义,不叛不杂”。该派提倡独尊儒术而反对佛老各家,治经时注重探寻义理,不惑传注,开宋代用义理解经的风气。全祖望评论该派为“高明”、“刚健”,与安定相比,各有千秋,“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为之先河,程朱二先生皆以为然。……各得其性禀之所近。要其力肩斯道之传,则一也”。
横渠学派亦称关学,以北宋张载为代表。“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的,以《礼》为体,以孔、孟为极”,坚决反对道家有生于无、道教长生不死、佛教虚无寂灭把世界看成虚幻等观点。他提倡遵循古礼,教人洒扫应对进退之礼,使关中风俗一变而至于古。张载慨然有志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继承儒家传统的人道思想,综合“大同”、“宗法”思想,提出了著名的“民胞吾与”说,认定“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是人的父母,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人类是同胞,应亲之,万物是朋友,应友之,孝亲原则适用于一切人。
独尊儒术型另一典型是涑水学派,以北宋司马光为代表。司马光崇奉西汉扬雄,对《法言》、《太玄》精研三十余年,酷爱《左氏春秋》,于学无所不通,惟不喜佛老之学。他“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论君道,则曰:仁、明、武,论治道,则曰:官人、信赏、必罚,是他“平生力学所得”。该派主张“礼”是“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的工具,以礼整治纲纪,使“尊卑有等,长幼有伦,内外有别,亲疏有序,然后上下各安其分,而无觊觎之心”。司马光被程颐尊为与张载、邵雍一样的“不杂者”。
此外,像范仲淹及其弟子,也属独尊儒术型学者,被朱熹推尊为“一生粹然无疵,而导横渠以入圣人之室,尤为有功”。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将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大推进了一步,具有更为宽广的儒者胸怀,被后世儒家奉为楷模。
儒道互补型
儒道互补型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儒家思想与道教思想互补,另一种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互补。儒家思想与道教互补的,主要有北宋濂溪学派和百源学派。
濂溪学派简称为濂学,以周敦颐为代表。周敦颐以《周易》为宗,对宋初道士陈抟讲修炼成仙之术的《无极图》,儒家的《中庸》和阴阳五行等思想材料加以融合铸造,为宋代以后的理学家提供了“无极”、“太极”等宇宙本体论的范畴和演化模式。他以无极而太极的命题解决了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问题,认为太极的自我运动产生分化出阴阳二气,二气五行之精妙合而凝又产生出万物。他所提出的“主静立人极”的伦理观,规定了“万一各正,小大有定”的等级秩序。该派虽吸收道教思想,但其思想主体是儒家,而道教则是其补充。百源学派是以北宋邵雍为代表的学派,又称象数学派。邵雍创象数学,其代表作《皇极经世》吸收道教思想,运用易理、易数推究宇宙起源、自然演化和社会历史的变迁,把象和数作为宇宙形成和发展的根源,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太极生出天地,天生于动,地生于静,动之始生阳,动之极生阴,阴阳交互作用而生成水火土石。天动生出阴阳,地静生出刚柔,又认为“道为太极”、“心为太极”,“万化万事皆生乎心”。邵雍深得理学家称赏,程颢称其“振古之豪杰”,“内圣外王之道”,朱熹称其胸襟中的学问,“能包括宇宙,始终古今”。该派不仅在当时有很大影响,学派中人数众多,且在元、明、清三代又有一大批追随者,形成绵延不绝的象数学派,融合儒家和道教思想。
儒家思想与道家互补的,主要代表为北宋临川学派。该派因王安石为江西临川人而得名,因王安石推行变法革新,故又称新学。王安石不仅精于儒家经典《诗》、《书》、《周礼》,而且精于道家经典《老子》。他所提出的“万物一气也”、“生物者,气也”的观点,系统阐述了元气生成阴阳冲气,阴阳冲气生成“五行”,“五行”又构成万物,万物在毁灭之后再复归于元气的自然界变化运动的规律和过程。他认为,物“皆各有耦”、“有对”,认识到事物对立矛盾的复杂性,认为对立面是相互依存的,“无春夏之荣华,无秋冬之凋落”;“轻者必以重为依,躁者必以静为主”。王安石的基本倾向是吸取道家元气自然论来补充儒家思想,因此其思想的基本格调仍是儒家思想,肯定“仁义礼智信,天下之达道”、“以仁义礼智信修其身而移之政,则天下莫不化之”。
值得指出的是,在儒家思想和道教互补的学派,已经有佛教影响的痕迹,因为道教虽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但却又是受到佛教一定影响的宗教。
三教合一型
应该说,宋元明清四朝的大多数儒家学派,大多数属于三教合一型。理学中的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都是三教合一型的学派。
程朱学派的基本力量是伊川学派和考亭学派。伊川学派因程颐号伊川而得名,考亭学派因朱熹在福建建阳考亭讲学而得名。以程颢为代表的明道学派,因程颢号明道而得名,但程颢更多地表现出心学倾向,既以理为宇宙本源,又以人心之仁为理之体现,为后来陆九渊、王守仁开启了心学之源。程朱学派普遍带有三教合一的色彩,明道学派也不例外。
程颢从十五六岁开始闻周敦颐论学,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程颢坦然表白“吾学虽有所授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黄百家评论“天理”二字说:“盖吾儒之与佛氏异者,全在此二字。吾儒之学,一本乎天理。而佛氏以理为障,最恶天理。先生少时亦曾出入老、释者几十年,不为所染,卒能发明孔、孟正学于千四百年无传之后者,则以‘天理’二字立其宗也”。但是,程颢的心性之学和悟的思想,显然有融合中国佛教的内容,诚如叶适所言,程颢所言“皆老、佛、庄、列常语”,虽“攻斥老、佛至深,然尽用其学而不自知”。当然,对这种现象,也可以用钱穆的话加以解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明道盖于老释异端,用心特深,故能针对老释而发扬孔子之大道与儒学之正统,其事端待明道而始著”。但这种解释并不否认程颢对佛教确有继承与融会处。
程颐的思想虽与其兄有异,但受佛教影响却是与其兄一致的。他经常瞑目静坐,虽有“世言伊川终生不看佛书”之说,但其心性学说,禁欲主义,均与佛教有渊源关系。和二程有渊源关系的诸多学派如北宋和靖、豫章,南宋汉上、西山、湖湘、武夷、玉山、荥阳、五峰、南轩等,也大多带有三教合一的倾向。
以朱熹为代表的考亭学派,或称闽学、晦翁学派,该派的三教合一倾向也极为明显。朱熹“出入于释老者十余年”,他虽然表白自己“于释氏之说,盖尝师其人,尊其道,求之亦切至矣,然未能有得”,并批判佛教空虚寂灭,义理灭尽,“禅学最害道”,“大而万事万物,细而百骸九窍,一齐都归于无。终日吃饭,却道不曾咬着一粒米,满身著衣,却道不曾挂着一条丝”,因此“异端之害道,如释氏者极矣”。但是,谁也不会否认,华严宗一即一切、四法界之说都影响到朱熹的理一分殊说,朱熹的理一分殊还借用佛教的月印万川之喻来说明:“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月,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那释氏也窥见得这些道理”。而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的学说,朱熹则是借鉴了华严宗的因陀罗网境界。朱熹的一多关系论“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万个是一个,一个是万个”,是佛教禅宗“一法遍含一切法”的翻版;而其一旦豁然贯通的工夫,则是脱胎于禅宗的顿悟说。受考亭学派影响,南宋巽斋、定川、北溪、木钟、东发、勉斋、鹤山,宋元之际鲁斋,元代静修、萧同,明代崇仁、河东各学派,也都自然地带有三教合一的倾向。
陆王心学同样也是三教合一型的儒家学派。陆学在当时已被宗朱者诋为“狂禅”,陈北溪指出“象山教人终日静坐,以存本心,……今指人心为道心,便是告子生之谓性之说;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之说;运水搬柴,无非妙用之说”。王阳明更是深受佛教、道家影响,他“始泛滥于辞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这里并未详细论及程朱、陆王受道家影响之处,原因是:其一,中国佛教本身是印度佛教不断中国化而形成的,印度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已经吸收或融会了道家或道教的内容,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其二,朱、陆之间发生了长达数年有关无极、太极的辩论,已经明确地揭示出他们都有受道家影响之处,因此,有人指出“于太极上加无极二字,乃是蔽于老氏之学”,无极之学“其来历为老氏之学明矣”。
后世受到陆王影响的学派,如南宋慈湖、元代静明、宝峰,明代白沙、甘泉、泰州、江右、蕺山,清代康有为、谭嗣同,也都有三教合一的特点。至于和会朱陆的各派,如南宋晦静、深宁,元代草庐,明代东林,清初颜李,自然也有这种特点。
综上所述,宋明理学中的大多数学派,虽然都是属于儒家学派这一范畴的,但他们都是三教合一型的儒家。正如任继愈所说:“周、程、张、朱、陆、王诸大家,在青少年时期都有‘出入于佛老’的治学经历”;“如果仔细考察,会发现宋、明诸儒并没有真正反对佛教,倒是可以认为他们是佛教的直接继承人。也可以说,他们是接着佛教的一些中心问题,沿着他们的路线继续前进的”。这可以说是不移之论。
四教会通型
四教会通型的儒学有两种类型: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会通和伊斯兰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会通。早在公元三四世纪,基督教就传入中国,而真正传教成功的,则是利玛窦,因此而被称为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奠基人。
利玛窦之后,邓玉函、龙华民等人又先后供职中国朝廷,得传教之便利。清雍正元年(1724),朝廷开始禁教,1775年基督教传教活动中断。嘉庆十六年(1811),马礼逊等人又来华传教。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一大批西学著作出版,林则徐、梁廷?、魏源、徐继?、李善兰等人主动了解和吸收西学。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新的通商口岸开放,便利了传教士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各种教会学校和译书机构创办起来,各种西书得以大量出版。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等高级官吏对西学从疑忌变为信服,西学影响逐渐深入,甚至光绪帝本人也研读西书。1900年以后,更有严复、马君武等人系统翻译和介绍西书,严复的译作《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法意》、《穆勒名学》,自著而成的《原强》,都是中西文化会通的成果。
对中西文化会通的反思,形成了几种具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中西相合且同源说,认为中国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头活水,古代的中学西被过程使西方获益。郑观应和黄遵宪是这种观点的代表,郑观应认为“古人名物象数之学,流徙而入泰西”,黄遵宪认为“泰西之学,其源盖出于墨子”。这是西学中源说。第二种是中道西器说。郑观应的西学中源说肯定了“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因此对中、西学的态度应该是“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王韬具体化为“以中国纲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第三种是中体西用说,康有为、梁启超、孙家鼐、沈寿康等人均持此说。康有为认为“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缺一不可”;梁启超说:“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体用不备,安能成才!”京师大学堂学长孙家鼐主张该学堂“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沈寿康也主张“夫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观点的基本思想就是孙家鼐所说“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其失传者,以西学还之;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也就是中体西用说的代表人物张之洞所说:“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会通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大量穆斯林沿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涌入中国,传播伊斯兰文化,吸收中国文化,经过长期相互吸纳,形成独具特色的四教会通型的中国另一种文化。
伊斯兰教在唐代时传入中国,到元初及明代,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经500年,出现了一些四教会通型的伊斯兰学者。到明末清初,在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批“学通四教”的学者,他们既精通伊斯兰教义,又通晓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内容,他们把这四种学说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思想体系。他们在思想史上的特点是将“天方(阿拉伯)经语略以汉字译之,并注释其义焉,征集儒书所云,俾得互相理会,知回、儒两教道本同源,初无二理”。
这些学通四教的思想家建立起以“真宰说”为核心的本体论、以认主学为核心的认识论、三纲五常与五功相结合的伦理观。
“真宰说”是刘智所创立的。真宰的别名还有真一、主宰、真主等,是伊斯兰教独一神安拉的意译。真宰是超越天地万物之上,先天地万物而存在的实有,是能化生万物的精神本体,是宇宙和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刘智的思想很有代表性:“太空冥冥,有真宰焉。独一无二也,无相至妙难以言喻也。凡有匹偶,或可言喻,皆受造之物,非造物之主也。天地万物,皆有匹偶,皆可言喻,真宰之所生化者也。真宰则先天地人物而有者也”。真宰的特性是:其一,前无始,后无终,大无外,细无内。其二,无形似,无方所,无遐迩,无对待。其三,无动静,无变化,无形迹。这样一个真宰,是借用庄子《齐物论》中“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而来的。同时,又吸收宋明理学奠基者周敦颐《太极图说》中万物化生说,肯定了真宰化生万物的本体论意义:“真宰无形,而显有太极。太极判而阴阳分,阴阳分而天地成。天地成而万物生,天地万物备而真宰之妙用贯彻乎其中。天地万物既备,乃集气水火土四行之精,造化人祖阿丹于天方之野”。这样一个真宰,还是一切理气的总根源:它“不牵于阴阳,不属于造化,实天地万物之本原也。一切理气,皆从此本然而出。所谓尽人合天者,合于此也。所谓归根复命者,复于此也。是一切理气之所资始,亦一切理气之所归宿”。
认主学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人与宇宙万物都是真宰本然的体现,人的真宰能力也是真宰给予的。所以,人应该“以认识主宰为先务”,“认得主宰是造化天地万物者,是我之心性所从以出者,则根脚正定不为歧妄所动摇矣”。而要认识真宰,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尽心知性,“今日由尽心而得以知性,由知性而即以认识主宰,此后天之事也”,尽心知性又要与修身相联系,“不得于性外求身,亦不能于身外见性”,通过修身而明心,明心而见性,见性而认识真宰。其二是理性推理,通过“视夫天地之造化,日月之运气,昼夜之舒卷,寒暑之代谢,以及种种安排,色色布置,历万古而常然,恒生生而不息,则知必有主宰者默运其间”。伊斯兰教的伦理观本是以人与安拉关系为核心的五功说,而学通四教的学者们则将儒家的三纲五常与五功结合起来。他们主张,三纲中,“君为臣纲”是基础,命曰天子,天之子,民之父也。三纲由兹而立,五伦由此而立”。儒家的人伦五常仁、义、礼、智、信被称为“五典”,是天理当然之则,一定不移之礼的常经,可与念、礼、斋、课、朝的伊斯兰教“五功”并列。立五功就是尽天道,克服身心性命之累的私欲;立五典是为尽人道,五功与五典相互结合,互为表里,也就既尽了天道,又尽了人道,做人的义务也就算完成了:“敬服五功,天道尽矣。敦崇五典,人道尽矣”。从这三个方面可以看出,这些“四教会通”型的学者,既可以被看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伊斯兰学者,也可以被看作吸收了伊斯兰教的中国儒学别派,是四教会通的另一种类型。 五、几点结论 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加以思考,似乎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一)思想史上的任何一个学派,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儒家学派是这样,道家学派也是这样。宋元明清四朝儒家学派之所以有异彩纷呈的局面,就是因为不断吸收外来思想因素而不断发展才形成的。儒家学派从独尊儒术型到儒道互补型、三教合一型、四教会通型的纵向逻辑发展,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的体现。 (二)继承和创新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对优秀的文化遗产要继承,但这种继承绝不是一成不变地照搬照套,历史上的思想不可能完全解决现实的问题,只有根据现实情况的发展,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继承,使传统思想焕发出生机和朝气。不创新的继承是没有出路的。四朝儒家学派能不断创新,才使儒家学派保持活力至今,如果他们都只是一味继承而没有创新,可能儒家学派早已不存在了。 (三)新思想的产生是本土的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不断融合的结果。四朝儒家学派中的儒道互补型、三教合一型、四教会通型都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而形成的。儒道互补型也并不是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因为道教已经吸收了外来佛教的不少因素,并不是道家在单一方向上的延伸。一个民族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因素,正确解决好“拿来”的问题。中华民族向来有海纳百川的气魄,从来不把外来先进文化拒之门外。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更应该是这样。 (四)外来思想只有在中国化之后,才能为广大中国人所接受,才能有生命力。佛教传入中国2000多年,起初学派众多,但只有中国化较好的禅宗得以流传甚广。基督教传教士成功者利玛窦,是因为他注意将基督教中国化,在儒学中寻求与基督教的结合点。伊斯兰教在中国影响大的,也是征集儒书注释伊斯兰教义,知伊、儒道本同源。由此也可以证明,西化论是不可能的,即使在全球一体化实现之后,世界各民族也不能全盘西化,各民族仍然要保持自己的民族特点,有民族性才有世界性,世界性只有融入民族性才能起作用。
儒家学派_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后世影响
哲学上的贡献
《易》是大道之源, 是中国哲学之源.《汉书》记《易》之由来,"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伏羲始作八卦是第一阶段;
周文王由八卦演为六十四卦是第二阶段;
孔子作《易传》是第三阶段.
《易传》的基本特点是,绕开卜筮, 阐发易理.
《易传》中运用和阐述的一些基本范畴,命题,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
如: "阴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和,合"思想等等,发现了自然界,社会领域及思维领域的一般规律,即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创立了"君子时而中","过犹不及","通变动成","中庸成道"等原则,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发展变化,运动过程的思想.
从礼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辩正回归的轨迹.
教育上的贡献
孔子时代, 教育与学术由官府垄断, 提出"有教无类"的旗帜,以私人身份招徒讲学,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
选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材; 将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育.
孔子在其丰富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仁人
教育对象则"有教无类";
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采用"循循然善诱人"的启发式,要求弟子学思结合,举一反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重视德育,智仁勇并举而以仁为中心;
提倡教师以身作则,师生教学相长;端正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当仁不让于师
要求弟子学以成才,学以致用.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被尊为"万世师表".
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在今天看来,仍与东西方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合.
文学上的贡献
孔子修《诗》,正《乐》.我国传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诗经》,是由孔子整理成书的.《乐经》失传.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时有诗三千余篇,孔子删除其重复的,选取其"可施于礼义"的,形成了三百零五篇的《诗经》文本.
孔子还对《诗经》的主旨,作用和若干篇章作了重要解说.
《论语》中就有很多记载,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不学诗,无以言."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更是最近发现的孔子诗论文献.
孔子对《诗经》的解说, 涉及到文学,政治,伦理,教育等各个层面,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理念,对后来的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孔子整理的《诗经》和孔子的诗论,就是两千五百多年来中国文学和文论的"源头活水".
史学上的贡献
孔子是我国第一部史书《春秋》的作者.《春秋》是鲁国编年史,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鲁国历史.
孔子修《春秋》,是有感于"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出于拨乱反正的政治目的而作.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正义治史精神.
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
政治上的贡献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礼记〉孔子的政治思想,从"仁者爱人"出发,以"恕"为手段,坚持以人为重, 实行仁政德治, 始终将社会的公正,秩序,诚信和人与人的和谐摆在第一位.
孔子认为,为政首先要从自身做起, 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提倡选贤与能, 贤能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主张为政以德,宽猛相济,德主刑辅.
孔子认为德治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法治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德治优于法治
德治是以民为本的政治.
儒家学派_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孔子生,提倡仁、义、礼等价值,挺立道德主体,开创了儒家学派。弟子记其言行,杂以己言,战国初年成《论语》一书。2、子思,孔子嫡孙。相传《礼记》中之《中庸》、《表记》及《坊记》,均为子思所作,但无确据。大抵子思能绍述孔子遗教,所以与其后之孟子,合成思孟学派。
3、孟子,以复兴孔子学说为己任,主张性善论,为日后儒家学派建立严密的哲学体系。孟子及其弟子的学说集为《孟子》一书。
4、荀子,一方面继承儒家重礼义的思想,一方面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而主张性恶论。着有《荀子》。
5、贾谊,主张「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加强中央集权,重农抑商。
6、董仲舒,是儒学阴阳五行化的代表人物,着有《春秋繁露》。
7、扬雄,着《法言》、《太玄》等。
8、韩愈,排斥佛道,提倡儒家道统,为宋明理学张本。
9、李翱,着有《复性书》,提出复性说,为宋明理学之先驱。
10、胡瑗,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讲明体达用之学,开宋儒性命之学先声。
11、李觏,批评儒家贵义贱利的观点。有《直讲李先生文集》行世,1032年作《礼论》七篇。
12、邵雍,象数之学大师,与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合称北宋五子,为北宋重要思想家。着有《皇极经世》等书。
13、周敦颐。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太极图说》中提出无极而太极的天道论观点。其所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有《周子全书》。
14、张载,创关学。提出「太虚即气」说,从儒家天道论的观点拒斥道、佛的形上学观点。又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等区分之观点。有《张子全书》。
15、程颢、程颐,世称二程,理学奠基人。程颢有《明道文集》,中以《定性书》、《识仁篇》为着。其学称为洛学,为北宋理学之大宗。主性即理,然亦重视天道。程颐主性即理,于工夫尤多措意。有《伊川文集》、《伊川易传》等传世。他们的着作收入《二程全书》。
16、谢良佐,与游酢、杨时、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大弟子,认为心为仁,为天之理。着有《上蔡语录》。
17、杨时,思想接近大程,有《龟山集》。
18、胡宏,以道为体用总名,倡言「仁其体,义其用,合体与用,斯为道矣」,创湖湘学派。着有《五峰集》、《知言》。
19、朱熹,其学本二程而又能汇通各家,故为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复以朱注四书流行,影响后代思想极大。其学说在天道论方面继承程颐讲性即理,在工夫论方面倡言格物致知学说。平生着作极多,主要有《四书集注》、《朱子大全》、《朱子语类》等。
2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