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1图书信息,意识形态与乌托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作者卡尔・曼海姆,汇集了曼海姆教授的各类著述。第二至第四部分是其所著《意识形态与乌托邦》(1929);第五部分是其最初发表在阿尔弗雷德・菲尔坎特所编著的《社会学袖珍字典》(F.科恩出版社,波恩,1929,现为舒尔特-布尔姆克出版社,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1931)中的“知识社会学”词条。第一部分是他特地为英语读者所写的介绍《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文章。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_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1图书信息

书 名: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作者:卡尔・曼海姆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1年1月1日

ISBN: 9787542633583

开本: 16开

定价: 22.00元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_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内容简介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汇集了曼海姆教授的各类著述。第二至第四部分是其所著《意识形态与乌托邦》(1929);第五部分是其最初发表在阿尔弗雷德・菲尔坎特所编著的《社会学袖珍字典》(F.科恩出版社,波恩,1929,现为舒尔特-布尔姆克出版社,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1931)中的“知识社会学”词条。第一部分是他特地为英语读者所写的介绍《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文章。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_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图书目录

前言/1

序言/3

第一章 问题的初步探讨/1

第二章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55

第三章 科学政治学的前景/P08

第四章 乌托邦思想/192

第五章 知识社会学/264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1图书信息,意识形态与乌托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_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2图书信息

中文名: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作者: (德)曼海姆

译者:黎鸣

图书分类: 文学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书号: 9787100026765

发行时间: 2000年9月1日

地区:大陆

语言:简体中文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曼海姆教授的各类著述。第二至第四部分是其所著《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第五部分是其最初发表在阿尔弗雷德・菲尔坎特所编著的《社会学袖珍字典》中的“知识社会学”词条。第一部分是他特地为英语读者所写的介绍本书的文章。第二至第四部分论述了知识社会学领域的中心问题,并举例说明了这一被应用于近代和当代社会生活的最重要方面的新兴学科,最后一部分则试图系统地对这一新科学所关注问题作一概述。本书的前四部分与最后一部分在风格上有明显的不同,前者相当详尽地阐述了其各自的主题,而后者由于最初是为百科全书所写的一篇文章,因而仅仅是一个框架性的概论。

目录

第一章 问题的初步探讨

第一节 关于思想的社会学概念

第二节 当代的思想困境

第三节 现代认识论、心理学和社会学观点的起源

第四节 作为我们时代的一个问题对集体的无意识控制

第二章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用历史眼光看意识形态概念

第三节 从意识形态的特殊概念到总体概念

第四节 客观性和偏见

第五节 从意识形态理论到知识社会学的过渡

第六节 非评价性的意识形态概念

第七节 从非评价性到评价性意识形态概念的过渡

第八节 非评价性意识形态概念中暗含的本体论判断

第九节 谬误意识问题

第十节 通过对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分析探寻现实

第三章 科学政治学的前景――社会理论与政治实践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为什么没有专门的政治科学?

第二节 知识的政治和社会决定因素

第三节 各种观点综合成的一个政治社会学问题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社会学问题

第五节 政治知识的本质

第六节 政治知识的可传授性

第七节 三种知识社会学

第四章 乌托邦思想

第一节 乌托邦、意识形态和现实问题

第二节 愿望的满足和乌托邦思想

第三节 乌托邦思想结构的变化:在现代各阶段

第四节 当代形势下的乌托邦

第五章 知识社会学

第一节 知识社会学的性质和范围

第二节 知识社会学的两种类型

第三节 对传统认识论片面性的证明

第四节 知识社会学的积极作用

第五节 知识社会学领域中历史一社会学研究的技术问题

第六节 知识社会学的历史概括

书籍概述

曼海姆的社会学思想涉及两个相互关联的内容:他的代表作《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及由这本著作建构起来的知识社会学。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既是曼海姆代表作的书名,也是其知识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概念反映了来自政治冲突的一个发现,即统治集团在思维中强烈地把利益与形势密切联系在一起,以致不再能看清某些事实,这些事实可能削弱它们的支配感。在“意识形态”一词中内含着一种洞悉,即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些群体的集体无意识既对其本身,也对其他方面遮掩了真实的社会状况,从而使集体无意识得到稳定。而“乌托邦”这一概念反映了政治斗争中相反的发现,即某些受压迫的群体在理智上如此强烈地对摧毁和改变特定的社会条件感兴趣,以至于他们自觉地在局势中仅仅看到那些倾向于否定它的因素。他们的思维没有能力正确地判断现存的社会条件。

在乌托邦的思想中,被怀着愿望的想象和行动的意愿所引导的集体无意识,掩盖了现实的某些方面。

很显然,在这里,曼海姆不仅区分了意识形态,而且还区分了两种集体无意识:一种是受到利益与形势相联所引导的集体无意识,它与意识形态相联;一种是由被怀着愿望的想象和行动的意愿所引导的集体无意识,它与乌托邦相联。这两种集体无意识的主要特点就在于掩饰了社会现实的某些方面。意识形态中的集体无意识是由统治集团将利益与形势密切联系带来的,而乌托邦中的集体无意识则是由某些受压迫的群体用想象代替现实带来的。

在具体的讨论中,曼海姆对意识形态作了进一步划分。在他看来,有两种意识形态:特指的意识形态和全指的意识形态。特指的意识形态常常用于表示我们对我们的论敌所提出的观点和陈述的怀疑。此时,这些观点和陈述被视为是对某种状况的真实性的有意或无意的隐瞒,因其真相有损于他们的利益。这种歪曲包括有意识的撒谎、半意识和无意识的伪装,包括善意欺骗和自欺欺人。与此相应,全指的意识形态指的是某个时代或某个具体的历史-社会集团(如阶级)的意识形态,此时我们关心的是这一时代或这一集团的整体思维结构的特征和组成。

特指的意识形态和全指的意识形态存在诸多共同的方面,它们都是主观的意识,而且它们都有意或无意地掩盖事实的真相。或者说,它们都不会去了解论敌真正的含义和意图,而指依据论敌的言论。两者的区别有:(1)特指的意识形态只说明论敌的部分主张,而全指的意识形态则反映对方的整体思想观念;(2)特指的意识形态是在纯心理学的层面上对观念进行的分析,而全指的意识形态针对的则是思想观念的社会性或社会内容;(3)特指的意识形态涉及动机问题,它与利益心理学有关,而全指的意识形态则是一种功能分析,与动机无涉。如果说特指的意识形态力图说明某种利益是谎言或欺骗的原因,研究的关注点是个体;那么全指的意识形态则旨在探求某一社会情境与特定观点、观念及集团的思想之间的关系,它的关注点是群体。

什么是乌托邦?著名的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认为,“一定的秩序的代表,会把从他们观点来看在原则上永不能实现的概念叫作乌托邦,并认定为绝对的乌托邦。”因此,乌托邦话语的产生是维护现有秩序的力量与反对现有秩序的力量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的结果。乌托邦的不可实现性也是一种不能契合于现有秩序的,而不是与人类社会生活格格不入的不可实现性,乌托邦思想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定秩序的代表”所指斥的毫无价值和意义的“幻象”(Illusion)。

乌托邦内在地蕴涵着对现有秩序不合理、非正义成分的否定和扬弃,以及对普遍正义的孕生和追求。因而,在现有秩序的意识形态视野中,乌托邦思想被视为有损其秩序根基的误导性空想,但事实上乌托邦却是一种避免现有秩序的永久合理化、挑战现有秩序的绝对合理性社会批判力量。乌托邦积极的功能是探索可能的东西,批判现存的东西,促进人类的自我更新和完善。

乌托邦不同于理想,理想并不一定就是不可实现的,而乌托邦的不可实现性却是它恒久不变的特性。乌托邦永远只能在人们的思想和意识中出现,而不可能在现实的世界中找到或建立一个同乌托邦理念毫无二致的实体对应物。乌托邦是完美的化身,是普遍正义的诉求,而理想却并不具备这样的终极关怀。一种理想的实现并不一定意味着困扰人类社会的所有问题都会得到根本的解决,而乌托邦却是理念中的至善至美的“人间天堂”。理想不一定要求打破,甚至并不反对现有的社会秩序,但乌托邦却始终是坚定地站在现有社会秩序的对立面。

乌托邦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正如曼海姆所指出的,“乌托邦的优点正是在于,由于反对为现存秩序辩护的保守观点,它避免了对现存秩序的绝对化,因为它把现存秩序设想为种种将产生那些乌托邦因素的唯一可能的托邦。”也正如鲍曼在其所著的《社会主义―――积极的乌托邦》一书中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和一切其他乌托邦都有一种令人不快的性质,只有当它存在于可能的领域中,它才保有其丰富的生命力。当它宣布它作为经验实在已经完成时,它就失去了其创造力,而不是激发人的想象力。”所以,乌托邦是一种在不完美的社会秩序中产生的、以尽善尽美的实在形式来规划未来社会的总体性的政治表达。

在区分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之后,曼海姆进一步讨论了乌托邦思想在现实社会中的缘起和传播。从总的趋势来看,“现存秩序产生乌托邦,乌托邦反过来又打破了现存秩序的纽带,使得它得以沿着下一个现存秩序的方向自由发展”。具体来说,乌托邦思想开始总是产生于个体思想家,“当个体的乌托邦的概念符合并表达了现实社会中的潮流,并且这种乌托邦形式体现了群体的前景时,乌托邦才由群体转化为行动,现存秩序才开始受到为建立另一种社会秩序努力的挑战。”为了使自己的论述更具说服力,曼海姆列举了四种乌托邦形式来具体讨论其发生和演变的历史,这就是再浸礼教徒狂热的千禧年主义;自由主义-人道主义思想;保守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乌托邦。

在封建主义秩序日益暴露其不合理性的历史时期,自由的观念、自由主义的思想作为处在上升地位的资产阶级的乌托邦出现和兴起,曼海姆肯定了自由主义乌托邦的历史作用,他认为,在这一历史时期里,它包含着朝向实现更合理的社会秩序的因素,这些因素有助于瓦解现存的旧秩序,在它们实现后,的确有一部分转变为现实。“在打碎静止的、行会的、等级的、秩序的纽带的意义上,在思想和言论自由的意义上,在政治自由和个性的无阻碍发展的意义上,自由在很大程度上,后者至少比在先前受束缚的状况中,即封建社会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可实现的可能性。”然而,当资产阶级上升为社会的统治集团后,自由主义的思想却逐步丧失了它的批判精神。在新的社会秩序中得到一定程度实现的自由主义乌托邦蜕变为维持现状、维护现存社会秩序的保守性意识形态。自由主义是一个资产阶级创造出来的乌托邦,但那个“没有悲惨经验的世界”却没有如他们的许诺那样实现,实现的是另一个充斥着贫困、剥削和掠夺的阴暗世界。正是由于自由市场秩序的“乏善可陈”,社会主义开始作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乌托邦兴起并成为一种推动社会秩序变革和完善的社会思想力量。社会主义的乌托邦,使资本主义得到了一剂良药,促使了资本主义消除自身的污泥而向前发展。正是社会主义的乌托邦,使劳资矛盾得到了一定的调整,使福利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广泛地建立,使自由市场秩序中不平等、不公正的一面得到了极大的缓解。所以,本质上说,承载着普遍正义的乌托邦是一种流变的、并坚定地站在那些歪曲地为现存秩序提供合理化证明的意识形态的对立面的思想意识。它具体的内容只有在一个具体的历史时空条件中才能形成和凝聚。

在曼海姆看来,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乌托邦都是一种历史现象,因此它们都有终结的一天。导致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终结的原因在于,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学理性逐渐取得了优势地位,现代人主张用科学主义的态度看世界,强调准确、客观地把握研究对象,这造成了在思想和理论界将一切具有价值判断和热忱成分的学说视为“非科学”的倾向,结果自然是有意识地排斥乌托邦学说,从而使变革社会现实的理论设计逐渐消失。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40103/161708.html

更多阅读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 意识形态渗透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张允梅 的工作室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文意识渗透培养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渗透 培养论文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事实上,不了解一个民

什么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光谱是什么

来源:《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作者:(英)伊格尔顿译者:马海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8 (知识分子图书馆)意识形态一、意识形态与启蒙运动  意识形态概念像现代世界的许多东西一样,是启蒙运动的遗产。对今天的大部分人来说,“意识

转 逄先知: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一些看法

【点评】读者可以把这篇讲话,与*鲍*彤、辛*子*陵、茅*于*轼、李*锐、何*方等人的言论,以及H*耀*邦小儿子在《炎*黄*春*秋》某次聚会上的讲话等,对照起来读。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一些看法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罗援少将:一篇振聋发

说说“共产主义大桥”的坍塌 江西大桥坍塌

(原创:应学俊)【核心提示】“桥”就是桥,与“主义”无关。桥的垮塌,与乌托邦式“共产主义”垮塌一样,其缘盖因主观主义盛行,扼杀不同意见,一意孤行,违反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数千万国人因此殒命,教训过于惨痛,不能随意淡忘而重走老路。惊悉

声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1图书信息,意识形态与乌托》为网友独酌陈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