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鹿是印度泽鹿的同属,由于它分布在海南西部的丘陵草坡地带,故称海南坡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坡鹿的营养价值极高,鹿茸,鹿筋,鹿胎都是较一般鹿种高得多的营养滋养品,能使人强身健骨,延年益寿,防寒保暖,被人们称为稀世之宝。
坡鹿_坡鹿 -外形特征
坡鹿坡鹿为中型鹿类。外形与梅花鹿相似,但体形较小,花斑较少。而且颈、躯体和四肢更为细长,显得格外矫健。雄鹿具角,第一眉叉自基部向前侧平伸出,与主干几乎成弯弓形。毛被黄棕、红棕或棕褐色,背中线黑褐色。背脊两侧各有一列白色斑点,仔鹿的斑点尤为明显,成年鹿冬毛斑点不明显。一般体长为160厘米左右,肩高104-110厘米,体重60-100千克。体形狭长,颈部和四肢也较为细长,背鬣不明显,主蹄狭窄而尖,侧蹄小。雌兽的头上没有角,雄兽头上角的形状很特殊,有一个较大的眉杈,向前长出,然后稍微向上弯曲,而主干则先向后,然后再弯曲向上,并向前伸展。主干下面不分叉,看来好像没有次叉、三叉,其实是分叉的位置较高,都长到了主干的上端。主干与眉杈接连起来,形成一个大角度的弧形,几乎呈弯弓状,上端生有3-6个长短不一、又尖又细的小尖,这种角型显然与梅花鹿和其他鹿类不同。角的长度约为100厘米以上,粗12-13厘米,角尖相距78厘米以上,眉杈也很长,可达45厘米。体毛一般为赤褐色到黄褐色,背部颜色较深,背中央由颈部至尾巴的基部有一条纵行的黑褐色脊带纹,带纹两侧点缀着白色花形斑点,每个斑点如铜钱般大小,间距为3厘米左右,此外在臀部也有少许白色斑点。雄兽的毛色比雌兽的深,特别是在发情交配季节,显得更为浓艳。到了秋末冬初,全身便都换成长而浓密的冬毛,白色的斑点也都褪去,几乎完全消失,一直到翌年春天,这些斑点才又逐渐显现。体侧及四肢外侧的体色较淡,腹部和四肢内侧则为灰白色。颜面部及耳朵的背面为黄褐色,耳缘带有黑色,耳内为白色。尾巴的背面为栗棕色,腹面为白色或淡褐色。
坡鹿_坡鹿 -生活环境
栖息在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平原地区。性喜群居,但长茸雄鹿多单独行动。坡鹿喜集聚于小河谷活动,警觉性高,每吃几口便抬头张望,稍有动静便疾走狂奔,几米宽的沟壑一跃而过。取食草和嫩树枝叶,也喜欢到火烧迹地舔食草木灰。发情交配多在4-5月份。在发情期,雄性之间为独霸雌鹿群而发生激烈格斗。孕期7-8个月,每胎1仔。坡鹿分布范围狭窄,数量很少。
坡鹿_坡鹿 -分布范围
国内只分布于海南岛。曾广泛分布于山区外围的丘陵台地,本世纪初内围低山,如琼中的和平、东南部的万宁三更罗等地都有分布。50年代前后山地北部的屯昌、儋县,南部的崖县、乐东等地也有广泛分布。目前仅局限在岛西南部的东方、白沙的个别地点。国外分布于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坡鹿_坡鹿 -生活习性
坡鹿坡鹿性喜群栖,但长着长长的大角的雄兽却大多单独行动。通常可以看见成双成对或3-5只在一起组成群体,集散于小溪旁或沟谷内的草坡和湿润的田地中,以及火烧迹地等,其中主要为雌兽和幼仔。在发情配偶期间,集群现象更为明显,最多时约有12只左右。觅食活动多在早晨和傍晚,尤其在大雨过后更是活动频繁。它较为耐旱和耐热,虽然喜欢在有水的草地附近觅食,但尚未发现有进行洗浴或泥浴的现象。据说过去坡鹿数量很多的时候,也常在白昼觅食,甚至接近或混入放牧的家畜群中,后来由于人们活动的影响,才被迫于早晨和夜晚活动。它的视觉和听觉都非常锐利,奔跑更是十分迅速,特别善于跳跃。在觅食的时候警觉性也很高,每吃两三口便抬起头来四处张望,谛听原野上的动静,匆匆吃食完毕后,即行遁藏。一旦发现敌害,立即疾驰狂奔而去,虽有数米高的乔木、灌丛或数米宽的河沟,皆能一跃而过,因此还有许多关于它会“飞”的传说。因为在坡鹿的产地也大多分布着水鹿,所以还流传着水鹿喜欢咬食坡鹿的茸角的说法,因而这两种鹿从不混居。事实上,水鹿的栖息地主要是海拔较高的山麓地带,而坡鹿的活动区域有所不同。
坡鹿的主要食物是青草和嫩树枝叶等,种类有竹节草、丁癸草、鸡占、鹊肾等,也吃番茨叶、嫩稻苗、蔗苗等作物,尤其喜欢吃水边或沼泽地里生长的水草。此外,它还经常舔食盐碱土,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矿物质和盐分等。
坡鹿_坡鹿 -生长繁殖
坡鹿的发情期多在4-5月份,这时已经进入雨季,树木抽芽,野草茁壮,食物十分丰盛,使其身体逐渐肥壮。雄兽为了争夺配偶而发生激烈的角斗,常常弄得遍体鳞伤,获胜者便与雌兽交配,并且一直相伴到发情期结束,如此才能留下更为强壮的后代。怀孕的雌兽多在10-11月间生产,每胎仅产1仔。初生的幼仔体重约为3-4千克,身上长有白斑,毛色大体均匀,但臀盘不明显。
在5月下旬,争偶、交配之以后,雄兽便陆续离群独居,然后于6-7月份脱去毫无光泽的旧枝角,从角座开始长出由像天鹅绒一样的柔软皮肤包裹着的新茸。鹿茸在10月份前后最为丰硕,以后皮肤破裂并脱落,茸角逐渐角化,呈现深褐色的光泽,角表面的复杂沟渠是茸角时期血管的痕迹。到了翌年夏季旧角再脱落,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坡鹿的繁殖,以及长茸的季节均比栖息于同一地区的水鹿明显较迟,时间也较为集中。坡鹿寿命16~18年。
坡鹿_坡鹿 -种群现状
坡鹿在海南岛坡鹿产品的滋补及药用功效被神化。坡鹿的产品均被视为珍品,售价高出梅花鹿和水鹿的同类产品多倍。一只坡鹿曾售价3万元。倒卖一头坡鹿可获得相当于当地农民10年的收入。巨额利润是坡鹿面临持续的严重偷猎压力;人口剧增,开发加速,使海南坡鹿的生境一再丧失,目前只能残存在大田自然保护区内。这最后的1376公顷土地仍在被蚕食,目前真正适于坡鹿生存的生境已不足1200公顷。如以每百公顷可容纳50只坡鹿计算,大田自然保护区至多只能容纳600只坡鹿。现在,保护区内2/3的坡鹿被围在围拦中,不仅食物短缺,而且拥挤效应也必将对坡鹿产生严重的生理压力,导致繁殖力、生存力降低。一旦爆发传染疾病,后果不堪设想;由于分布范围极为狭小,不利于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一旦有天灾人祸,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现有坡鹿保护区面积仅2万亩,附近尚有的坡鹿栖息地区不断被垦殖;大田保护区周围的所有土地均被辟为农田,保护区已没有扩展的余地。当地居民的牛羊均以保护区为牧场,数以千计的牛羊与坡鹿争食,降低了保护区对坡鹿种群的容纳量。现在坡鹿属于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1976年建立大田和邦溪两个自然保护区,其中邦溪保护区内的坡鹿于1981年全部被杀光,但在大田保护区内的数量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到1991年调查时,数量已由初建该保护区时的26只增加到了300余只。目前大田保护区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面积为2万余亩,1986年保护区在坡鹿数量较多,生境条件较好的马路田小区设立了2.8m高的围拦,面积为95公顷(1420亩)。围拦将保护区内的坡鹿分为两个独立的种群。1989年7月,因围拦内坡鹿的密度太高,而将其面积扩大至300公顷(约4500亩)。
坡鹿_坡鹿 -药用价值
在以前,对当地一些人来说,坡鹿简直是灵丹妙药,鹿茸、鹿胎、鹿骨、鹿血、鹿鞭、鹿心、鹿筋、鹿皮、鹿尾都成了贪婪的人们追逐的“珍品”。求之者越来越多,坡鹿因此越来越少。几十年前,在东方、昌江、白沙、崖县、乐东、儋县、琼中、屯昌等县的低丘平原灌丛地带,都有坡鹿分布。由于栖息环境的急剧破坏和人们的强度猎杀,坡鹿由成片分布逐渐缩小到两个点:一是白沙的邦溪,另一是东方的大田,总数也就是五六十头。为了拯救这一世界性濒危物种, 1976年广东省分别建立了大田、邦溪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分设两个保护站负责保护这些坡鹿。
坡鹿_坡鹿 -屠杀历史
坡鹿1976年,邦溪保护区尚有坡鹿18头。但由于管理不善,邦溪坡鹿栖息地不断被鲸吞蚕食,加上不断遭到骇人听闻的猎杀,坡鹿越来越少。1981年,邦溪保护区里的最后一头坡鹿被猎杀,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空荡如也的坡鹿保护区。
据保护站工作人员回忆,当时每年10月至11月之间,正当公鹿长茸、母鹿怀胎的季节,狩猎者便成群结队跨县而来野蛮猎杀坡鹿,还鸣枪威胁护鹿人员,抢劫照相机、望远镜、扬声器等财物。“据记载,1979年,某县有一百多人持枪带狗,不听劝阻,在邦溪保护区内猎杀坡鹿两头;1980年又猎杀5头。
1980年农历9月15日,有两个公社的农民组成120多人的围猎队伍,在邦溪黑岭发现3头鹿(一公两母),杀死一头80多斤怀胎母鹿,熬胶2斤2两6钱。”这是某县政府进行调查后,所留下的真实违法猎鹿记录。1981年,20多人携枪带狗强行闯入邦溪保护区,枪杀了这里仅存的最后一头公鹿。
坡鹿_坡鹿 -历史记载
历史上,坡鹿曾广泛地分布于海南各地。据历史文献记载,乐会、定安、崖州、陵水、万州、临高、澄迈、感恩、儋州、琼中等地,都曾有坡鹿分布。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还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在有些地区,人们往往发现傍晚牛群归村时,野生坡鹿会随着黄牛一起归宿于牛栏。
坡鹿_坡鹿 -保护区
大田坡鹿保护区大田坡鹿保护区位于海南东方市公路线上,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东方县城约20公里。建于1976年,有坡鹿400多只和其它100多种野生动物。大田坡鹿保护区是海南岛在中国的唯一产地。坡鹿和大熊猫、金丝猴一样,都是国家一级保护的珍贵动物,它全身皆为补品。除供观赏外,在科研和医药上都有很高的价值。坡鹿之茸比其他鹿茸更有营养。坡鹿能跑善跳,受惊时5米山沟一跃而过,喜欢活动在灌木丛生,杂草茂密的山坡边缘。
海南大田坡鹿保护区里的坡鹿的形貌和梅花鹿相像,区别最大的是公鹿头上的犄角。梅花鹿的角向后弯,而坡鹿的角则向前方,为一个大而弯的眉杈,和后面的弯曲主枝连起来形成独特的一个大角度弧形。大田坡鹿保护区里的坡鹿能跑善跳,受惊时5米山沟一跃而过,喜欢活动在灌木丛生、杂草茂密的山坡边缘。她们的视觉、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公鹿靠鸣声寻偶;母鹿靠鸣声呼唤乳鹿,虽相隔一公里亦能互相听闻。登上保护区眺望塔,可观群鹿嬉游。坡鹿最喜欢红色,每当朝阳初升或残阳夕照时分,她们便成群出来活动。这时登塔观鹿最佳,偶尔还可看到山猪等野生动物出没。海南大田坡鹿保护区于1986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大田坡鹿自然保护区是海南省定点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坡鹿_坡鹿 -相关资料
海南坡鹿的兴衰与反思
海南坡鹿(Cervusunicolorhainana)是我国海南岛的特有亚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主要栖居于海拔200m以下的丘陵坡地,50年代海南岛尚有500余头坡鹿分布于6个县近400km2的范围内。由于过度开垦和乱捕滥猎,至70年代末仅剩26头。经20多年大量人、财、物力的投入和精心护养,现已发展到500余头。海南坡鹿由兴旺到濒临灭绝,再到保护发展,历经坎坷。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海南省率先在全国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发展决策。今后如何保护好生物多样性,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溯海南坡鹿的兴衰发展,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海南坡鹿的兴衰
坡鹿
据史料记载,坡鹿在海南岛曾广布于9个县,除中南部原始山林外,几乎遍布全岛。琼海县志早在1683年就有了关于坡鹿的记载。解放初期,屯昌、乐东等6个县仍有坡鹿分布,分布面积近400km2,种群数量超过500头。低山丘陵地带的干性草原和稀树草原是其理想的栖息环境。这里植物繁茂,没有虎狼豺豹等大型食肉动物的威胁和侵扰,坡鹿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其种群数量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调查中,很多上了年纪的老猎人回忆说:60年代前,这里的坡鹿象黄牛一样多,常混入牛群吃草,看上去金黄色的一片。坡鹿世世代代在海南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已深深融入了当地群众的生活中。特别是黎族苗族同胞,把坡鹿视为稀世珍宝。
解放后的海南岛,人口迅速增长,土地被大面积开发。自1952年至1976年,人口由259.4万增至505.2万;仅旱地就由7.8万hm2猛增至17.3万hm2。当时的土地开发基本上属于刀耕火种式的资源破坏性开发。烧而不耕、耕而不种、种而无收的开发土地占很大比例。坡鹿的栖息环境就这样被蚕食和破坏。即使1976年国家正式批准划定的两个保护区也不能抵住这股强劲的开垦风。邦溪保护区原打算划出3300hm2土地用以保护坡鹿,但结果只划得300hm2,且区内还有耕地和两条村道穿越其间。1977年建站后,保护区内连续两年遭受火灾,后又有120人迁入区内并开垦种植;1981年保护区近半土地又被当地政府划给农民,最终使得保护区支离破碎。
由于坡鹿在医药和经济上的价值逐渐被认识,为了牟取暴利,人们对坡鹿进行了疯狂的捕杀。以前只是猎人在农闲时节狩猎,50年代末,“夜间行猎”传入海南,从此狩猎活动不分昼夜,并且由过去的单人行猎变为“兵团”作战,以前的火药枪也被民兵的机枪和冲锋枪所代替。出现了全村老幼皆猎人,一年四季皆行猎的现象。1981年10月,邦溪保护区内的最后一头坡鹿被枪杀。这个昔日有“坡鹿之乡”美誉的保护区从此消亡。在短短的30年间,坡鹿的分布范围由6个县被压缩到大田保护区13km2的范围内,种群量由500余头锐减至26头。坡鹿的命运岌岌可危。
现状与展望
海南坡鹿面临的严峻形势受到社会关注。国家林业局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将26头坡鹿用3m高的铁丝围拦与外界隔离,保护人员日夜守护。与此同时,保护区与中科院、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积极合作,对海南坡鹿的生态生物学及保护增殖课题展开了全面研究,采取了种植优质牧草;开挖饮水池;设置人工盐场和食物招引点;火烧法更新植被;建立人工驯养种群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坡鹿的数量由1976年的26头发展到1986年的86头,到1996年猛增到418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