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秦皇陵简介 烟盒舞 烟盒舞-基本简介,烟盒舞-历史溯源

“烟盒舞”又称“跳弦”、“跳乐”,也称“跳三步弦”。流传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个旧市及石屏、建水、开远、蒙自、通海、元江一带。是彝族支系尼苏泼的一种舞蹈。

溯源秦皇陵简介 烟盒舞 烟盒舞-基本简介,烟盒舞-历史溯源

跳烟盒_烟盒舞 -基本简介


烟盒舞

“烟盒舞”又称“跳弦”、“跳乐”,也称“跳三步弦”。流传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个旧市及石屏、建水、开远、蒙自、通海、元江一带。是彝族支系尼苏泼的一种舞蹈。因流传地区在红河北岸,又统称为江内彝族舞蹈。这种舞蹈因跳舞者双手手指夹住烟盒的底与盖,以食指边弹边舞,故名“烟盒舞”。舞蹈活泼、节奏感很强。

烟盒舞从其广义说,它是中西南部彝族古老的民间舞蹈。最早流行于山区彝家古寨,它舞蹈动作、伴奏乐器都很简单,形式灵活多样。后来传入都市,北京天安门广场,云南昆明的翠湖公园都能见到跳烟盒舞的,由此可见烟盒舞的流传之广。

作为一种大众全民健身运动,烟盒舞确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烟盒舞过去是民间群众自发组织的一种娱乐形式,现在随着不断推陈出新,还被改编为烟盒舞韵律操,已经在扬武的中小学校推广,演变成了一种时尚而极富民族特色的健身方式。据了解,跳烟盒舞不分年龄,老少咸宜,加上它本身的运动量并不大,占用场地资源小等因素,非常利于普及和推广。

跳烟盒_烟盒舞 -历史溯源


烟盒舞

明朝洪武十七年(公元1368年),史书《蛮司志》就载:“夷居于荒,狩猎为生,常围篝火歌而舞之……”又有清康熙《新平县志?种》中载:“倮倮……若有酒食,必聚合寨共乐,扣敲牛皮烟盒,围场欢歌达旦”。这些史料都可以说明,鲁奎山烟盒舞源于明清,盛行于民年、解放前夕和改革开放后。弦子响,脚杆,这一鲁奎山彝族的习说明,烟盒舞就是鲁奎山群众欢乐的精灵,生活的灵魂。

“烟盒舞”是一种传统的民族舞蹈。它的来源传说不一,较为普遍的的说法是彝族人民为了猎取野兽,往往披着兽皮混到兽群中间。后来渐渐把这种模仿野兽的动作发展成为舞蹈,于是形成了“三步弦”。另一种说法,认为三步弦是挑秧苗走路,上山下山的样子。总之,这都说明“烟盒舞”产生于彝族人民的劳动斗争生活。另外据说烟盒舞开始并没有道具,但因节奏不统一而跳不整齐就以拍手统一节奏,后来有人用装黄烟的烟盒弹着玩,发出悦耳的声响,于是就用弹烟盒代替拍手。经过世代相传,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今天的“烟盒舞”。

根据聂鲁、阿隆戈弘等的研究理论,烟盒舞来源于现实生活,它是劳动生产中的动作的艺术化。在农耕文化的生存背景下,其文化艺术必定跟环境与生活习俗紧密相关。那么烟盒舞,就是一种自然生活中的艺术表现形式。追溯其历史渊源,我们从考古中发现,滇中南一带远古类的歌舞,就跟今天的烟盒舞有许多相似之处。

跳烟盒_烟盒舞 -动作种类


烟盒舞

“烟盒舞”的动作种类可分为正弦和杂弦两种。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和多种流派,舞蹈套路多达220套,目前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杂弦55套。其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舞者手持旧时盛火草烟的圆形木制烟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作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

正弦为“母弦”,杂弦为“子弦”,按惯例,必须先跳正弦,然后才能跳杂弦正弦又叫“三步弦”、“簸箕弦”,这类舞蹈只有乐器伴奏,不唱。参加人数不限,最少二人,最多可达十几人。每套的命名均根据动作而来。如“三步弦”就由登步、过堂步、蹲步剪子口这三种动作组合而得名。正弦中有“三步弦”、“二步半”、“一步半”、“歪歪弦”、“斗蹄壳”等十多套组合。“歪歪弦”中有双脚交叉,左歪右歪的动作。“斗蹄壳”( 即斗脚舞)是模拟动作斗蹄的动作,跳时参加者须成双数,两排对舞。

这时的舞蹈动作多是一些难度较高的蹲跳、跪跳、穿梭跳、对跳、倒跳等,是烟盒舞娱会的高潮。过门调则在调与调之间缓冲和变调。彝族烟盒舞乐器 扬武人跳烟盒舞的一大特色是跳舞的时候必须有三件乐器同时演奏。这三件乐器分别是四弦、三弦和牛角二胡。女子每人拿两个烟盒弹着随拍子跳舞,男子每人拿一件乐器边伴奏边跳舞。开始跳舞时至少要有三名男子分别拿着三种不同的乐器,然后女孩子们围成一圈,跟着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跳舞过程中男子可以任意换人,并且随时更换乐器,但一定要保证每个圈中都有月琴、三弦和牛角二胡。这三种乐器可以称作扬武烟盒舞音乐的三大法宝,基本上所有的乐曲都是由这三件乐器演奏出来的。

石屏彝族烟盒舞个性鲜明,技巧多样,著名的技巧动作有”仙人搭桥“、”蚂蚁搬家“、”倒挂金钩“等。这种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既可健身又可怡情,动作流畅潇洒,极富艺术感染力,深受群众喜爱,传播范围遍及城乡,现已发展成为集歌、舞、乐、竞技于一体的综合性舞蹈艺术。

跳烟盒_烟盒舞 -风格特点


烟盒舞

甜美的歌声,让们沉静在烟盒舞之乡的浓浓调里。作为扬武彝族烟盒舞的发源地鲁奎各古寨,完整地保留了“烟盒舞”的三章七十二调。所谓的“三章、七十二调”,即:第一章起弦调。即“蚱罢迪夺调”翻译过来就是“撵蚂蚱调”,

烟盒舞是从古代彝族社会中传下来的,总的曲调有72个,每一调可变出12个亚小调。72个调子又分为起弦调、行弦调、过门调和收弦调四大类。起弦调是指相约同伴跳舞的曲调,乐曲较为轻松舒缓,舞蹈动作较简单,大多是由彝族山歌调中约伴调,报村名调和赞妹赞郎调组成,有寒暄,介绍和赞美的情绪。行弦调是一次烟盒舞娱会中过程的主要调式,有民歌中演化而来的报村名调,也有拟生产生活动的调子,有赞妹赞郎调,还有即兴抒情调等。收弦调是一次烟盒舞娱会即将散场前的调式,大多表现一种难分难舍的缠绵情绪。

扬武烟盒舞在这方面很有特点,他们在演奏四弦时,每到一个强拍都用几个手指顺序敲击琴面,已达到强调拍子,稳住节奏的作用。在对扬武烟盒舞的调查过程中,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很稳,就算边跳边唱也不会影响到节奏。有时他们也会把三种乐器分声部演奏,主旋律是牛角二胡时,其它弹拨乐器就得负担起打拍的重任,不管调子如何变化,舞步怎么交换,音乐中总是有固定的拍子来协调舞蹈动作。扬武人跳烟盒舞时众人同步的整齐场面,就是有强有力的节奏感的最好证明。 扬武烟盒舞的节奏大多是2拍子的,每小节有两个重拍,强弱、强弱(例1),节奏对比比较鲜明,并不复杂,旋律的节奏感也比较强、简单明了,这是为了配合

跳烟盒_烟盒舞 -演奏乐器


四弦

四弦:也称作月琴。音箱呈六角形、圆形梨形。一般张四根弦,两根一组定同音,两组弦通常找五度(或四度)定弦,用拨片弹奏。但是扬武的月琴只有三根弦,据当地艺人赵有亮介绍,为了配合烟盒舞的调子,他们就把四弦上的一根粗弦去了以便和三弦与牛角二胡配合,三根弦的效果不仅能和烟盒舞调合拍,而且还能排除了杂音,突出舞步的重音效果,所以只用三根弦弹奏的四弦就延传了下来,形成扬武彝族四弦的一大特色。 三弦:这是汉语称谓,彝语称谓与汉语相同,除了彝族使用三弦之外,还有很多的少数民族也使用这种乐器,并且有不同的名称,如傣语称 “穆玎”,基诺语称“油塔”,德昂语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40103/160476.html

更多阅读

溯源秦皇陵 诺基亚渠道之伤溯源

王然 彭芸 本是相容共生的利益体,诺基亚和经销商的矛盾却难以调和。经销商指控诺基亚偷税漏税、涉嫌价格垄断,而诺基亚对于窜货罚款依然是“严惩不贷”。 在中国,诺基亚是渠道最丰富也是最完善的跨国企业之一,诺基亚正在一步步接近消

里耶秦简 里耶秦简-简介,里耶秦简-文物内容

里耶秦简,2002年6-7月发现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1号井,共36000多枚。主要内容是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包括祠先农简、地名里程简、户籍简等。对于里耶秦代简牍发现的意义,学界认为它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秦代

声明:《溯源秦皇陵简介 烟盒舞 烟盒舞-基本简介,烟盒舞-历史溯源》为网友低凋进行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