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旱獭 喜马拉雅旱獭 喜马拉雅旱獭-形态特征,喜马拉雅旱獭-信息

喜马拉雅旱獭是一种大型的啮齿动物。体长,雄体平均558(474-670)毫米,雌体平均486(450-520)毫米;体重,9月份雄体平均为6193(4500-7250)克,雌体平均为5192(4500-6000)克。体躯肥胖,呈圆条形。头部短而阔,成体头顶部具有显着的黑斑。耳壳短小,颈粗短。尾短而末端扁,长不超过后足的2倍。四肢短而粗,前足四指,爪特别发达;后足5趾,爪不及前足发达。雌体有乳头五对。背毛深褐青黄色,并且有不规则的黑色散斑。腹毛灰而稍黑色,在腹中央有橙黄色纵线,幼体呈灰黄色。

喜马拉雅旱獭_喜马拉雅旱獭 -形态特征

外形


喜马拉雅旱獭

喜马拉雅旱獭体形粗壮,雄性个体身长在47―67厘米之间,雌性在45―52厘米之间;雄性个体的体重约6000克,雌性个体约5000克。喜马拉雅旱獭身躯肥胖,类似于圆条形。头部又短又宽,耳壳短而小,颈部短粗,尾巴短小而且末端略扁,长不超过后足的2倍。

雌性个体生有乳头5对或6对。四肢短粗,前足长有4趾,后足长有5趾,趾端具爪,爪发达适于掘土。

毛色

自鼻端经两眉间到两耳前方之间有似三角形的黑色毛区,即“黑三角”,此黑三角愈近鼻端愈窄,色调愈黑。嘴四周为黄白色、淡棕黄色或橘黄色。眼眶黑色,面部两颊到耳外侧基部呈淡黄褐色或棕黄色。明显有别于“黑三角”。耳壳呈深棕黄色或深黄色。颈背和体背部同色,呈沙黄色。毛基黑褐色,中段草黄色或浅黄色,毛尖黑色。背部至臀部黑色毛尖多显着,常形成不规则的黑色细斑纹。体侧黑色,肛门和外阴周围染深棕色或深棕黄色。四肢和足上面呈淡棕黄色或沙黄色,下面与体腹面同色。足掌和爪黑色。尾背面毛色同背部,毛端约1/4为黑色或黑褐色;尾腹面近基部1/2为棕黄色或褐黄色,端部1/2为黑褐色。毛色随年岁、地区不同而变异。幼体毛色多较成体灰黄或暗,有少数白化个体。

骨骼

头骨粗壮结实,略似三角形,眶上突发达,向下方微弯,眶间区凹陷较浅而平坦,颧骨后部明显扩张,鳞骨前下缘的眶后突甚小、不显现,矢状脊较低。

枕骨大孔前缘呈半椭圆形。腭弓狭长,其后缘超过颌骨后缘。下颌骨的喙状突后缘近乎垂直,不显着向后弯曲,喙状突与关节突之间的切迹深而较窄。齿式为22枚,上门齿大,唇面无纵沟。

喜马拉雅旱獭_喜马拉雅旱獭 -信息


喜马拉雅旱獭

【学名】Marmota himalayanus

【英文名】Himalayana marmota

【藏名】(音译)齐哇

【别名】土拨鼠(《本草拾遗》),塔剌不花(《坎膳正要》),大旱獭、雪猪、哈拉,雪里猫、四川旱獭。

【分类】松鼠科Sciuridae,旱獭属

【形态】大型的地栖型啮齿动物。身体长大而肥壮,体长50―60厘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3.5―9千克。头部短而阔,粗壮结实,略呈方形。它的上唇开裂,上门齿微向前方突出。颈部又粗又短,耳朵短小,仅存皮褶。乳头有5对。尾短而稍扁平。四肢短而粗壮,前足4趾,趾端具发达的爪,适于掘土筑巢;后足有5趾。自鼻端经两眼眉间到两耳前方之间有一个近似于三角形的黑色毛区,称为“黑三角”,愈接近鼻端愈窄,色调愈黑。嘴的四周为黄白色、淡棕黄色或桔黄色。眼眶上有一条黑色的条纹,两颊到耳外侧基部呈淡黄褐色或浅棕黄色、明显有别于“黑三角”地带。耳壳呈深棕黄色或深黄色。身体的背部为深褐色、沙黄色,棕黄色或草黄色,毛基呈黑褐色,上段为草黄色或浅黄色,尖端黑色。背部至臀部的黑色毛尖多而显着,常形成不规则的黑色细斑纹。尾巴末端呈褐黑色。四肢的足背均为灰黄色。不过,每个个体之间毛色的变异也很大,即使在同一个地区、同一个家族中,不同个体之间的毛色深浅亦有所不同,幼体毛色多较成体灰黄或晴。此外,在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一些体毛纯白的白化个体,以及体毛全黑的黑色个体,但数量比较稀少。

【分布与生境】分布于我国的西藏、甘肃以及印度、尼泊尔、锡金、克什米尔等地。为青藏高原最常见也是体形最大的啮齿动物。

栖息于海拔2500――5200米之间的高山草甸草原、高山草原山地的阳坡、山助、斜坡、阶地、谷地、山麓平原等环境,它的数量不因草甸草原上不同的植被群落而发生显着的变化,主要受地形的影响,其中以山麓平原和山地阳坡下缘的密度为最大,其次在阶地、山坡和河谷沟豁的平滩上也较为常见。

喜马拉雅旱獭 喜马拉雅旱獭 喜马拉雅旱獭-形态特征,喜马拉雅旱獭-信息

它是高山草原的代表动物,不见于森林、荒漠与半荒漠等景观类型中,这是最一般的规律,不受各地海拔高度的影响。

【习性】喜马拉雅旱獭主要以草本植物为食,喜欢吃带有露水珠的嫩草茎叶、嫩枝或草根,尤其是莎草科、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的地上绿色的部分,偶尔也取食一些昆虫和小型啮齿动物。在农作区,它也常常偷食青稞、燕麦、油菜、洋芋等作物的禾苗、茎叶。早春,在青草尚未发芽时,则也可挖食草根。

由于天敌的种类较多,所以它的性情极为机警,视觉、听觉都很敏锐,每当遇有狼、熊、狐、猞猁、雕、鹰、艾鼬等天敌进入领地时,就直立起来发出尖锐的鸣叫。它属于白昼活动的动物,尤以早晨和黄昏最为活跃。早上出洞的时间随季节而异,一般依太阳照射到洞口来确定。每次出洞之前总是先探出头来四处张望,觉得安全后,先露出半个身子,扒在洞口晒晒太阳,然后发出鸣叫声。此时,临近的同类立即响应,一起鸣叫。此后不久,即开始取食,除非是遇有敌害外,则在这以后的一天内完全不再发声鸣叫。日落之前进入洞中休息,夜间不再出来活动。

喜马拉雅旱獭一年繁殖一次,出蛰后不久即进入繁殖期,开始交配,延续约1个月左右,个体活动极其频繁,经常串洞、追逐,以进行性活动为主,吃食时间很短,很少警戒,活动范围很大,其中尤以成年雄兽参与繁殖的个体的活动性最强。4月中旬即可发现怀孕的雌兽,怀孕期约为35天左右,每胎产1一9仔,而以4一6只为最多见。幼仔出生后,雌兽吃食时间与范围逐渐增加,为保护幼兽守望警诫增多,串洞和交往则显减少。6月底即可见到幼仔出洞活动,十分活跃,取食频繁。幼体与母兽一直生活至第2年的7月才分居出去,独立生活。3岁时达到性成熟。但每年参与繁殖的雌性个体,仅仅只占达性成熟雌性个体总数的50一60%。

【生态】有人认为因其群栖,在适合环境内,有时密度很高,对牧场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曾经进行过大量捕杀。它们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更进一步了解。

喜马拉雅旱獭又是鼠疫和一些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的主要宿主和传播者。

【药用价值】

骨(雪猪骨)治水肿;

肉(雪猪肉)祛寒;

胆与熊胆相配,敷治骨折,内服补骨;胆汁醒酒,治食物中毒、药物中毒,外敷治伤;

油脂(雪猪油)祛寒、消肿;

犬齿治骨折。

喜马拉雅旱獭_喜马拉雅旱獭 -生活习性

食物


喜马拉雅旱獭

喜马拉雅旱獭主要以草本植物为食,喜欢吃带有露水珠的嫩草茎叶、嫩枝或草根,尤其是莎草科、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的地上绿色的部分,偶尔也取食一些昆虫和小型啮齿动物。在农作区,它也常常偷食青稞、燕麦、油菜、洋芋等作物的禾苗、茎叶。早春,在青草尚未发芽时,则也可挖食草根。

活动


喜马拉雅旱獭

由于天敌的种类较多,所以它的性情极为机警,视觉、听觉都很敏锐,每当遇有狼、熊、狐、猞猁、雕、鹰、艾鼬等天敌进入领地时,就直立起来发出尖锐的鸣叫。它属于白昼活动的动物,尤以早晨和黄昏最为活跃。早上出洞的时间随季节而异,一般依太阳照射到洞口来确定。每次出洞之前总是先探出头来四处张望,觉得安全后,先露出半个身子,扒在洞口晒晒太阳,然后发出鸣叫声。此时,临近的同类立即响应,一起鸣叫。此后不久,即开始取食,除非是遇有敌害外,则在这以后的一天内完全不再发声鸣叫。日落之前进入洞中休息,夜间不再出来活动。

采食:


喜马拉雅旱獭

旱獭的活动频率主要随生态习性的季节变化而不同,而生态习性的变化又与其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从分布区西部的种群来看,5月下旬出蛰以后,最初不分居,活动很少,不久,即开始分居。分居后以窜洞、追逐活动为主,每遇一洞必进,活动距离可达200~300m,不限于一个群聚,这与冬眠后的性活动有关。此时,很少采食,采食延续的时间也很短(5~10分钟)。6月下旬后,上述现象消失,采食开始增多,取食范围扩大。7、8月份间采食的次数增多,时间延长,范围更大,幼体出洞后,成体多在洞旁守望,当发现异物时,常发出"咕比咕比"的叫声,以呼其类。此时,旱獭的活动仍以巢域为中心,日出出洞采食,午间在洞外卧伏或入洞歇午,午后又采食,日落前即入洞。在活动后期,家族间的接触减少,群聚中只有个体迁出迁入,或在群聚间交往。在入蛰前(9月下旬),旱獭开始准备冬眠,此时外出活动的时间很短,范围很小,多在10点后才开始出洞,16点后均返回洞。当天气日均温达零度以下,并开始结冰、降雪时,旱獭更少出洞,随后即入蛰。旱獭以植物的绿色部分为食,如草尖、草叶和嫩茎等。亦食草籽。在高山草甸草原,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主,其次是豆科、蓼科和蔷薇科等植物;亦吃小型的动物。在半农半牧区,常盗食附近的青稞、燕麦、油菜和马铃薯等作物。一般早晨喜食带露水的青草,不喝水。日食量,刚出蛰以后几乎不吃东西。以后即使吃食,食量也很小。但到夏季食量则大大增加,胃内食糜最高达500g左右;在笼饲条件下,日食鲜草可达1500g左右。

交配:


喜马拉雅旱獭

旱獭于出蛰(4月中、下旬)以后不久,即行交配,交配期延续1个多月。妊娠期为30~35天。6月中旬以后幼獭开始出洞。每年繁殖一次,每胎1~9仔,平均5.05只,以4、6只为最常见。旱獭2岁龄时开始达到性成熟。雌兽的妊娠率较低,仅有50%左右,而仔兽的死亡率又高,因而旱獭的年增长率不高,数量变动较小,正常情况下,其寿命可达8年以上。从227只旱獭统计中,幼体占26.43%。1~8龄的百分数分别为17.61、14.54、11.00、8.80、7.92、7.04、5.24和1.32。性比例为1.06(雌):1(雄)。旱獭于春季出蛰之后,由冬眠洞向四周分散,分洞居住。当年幼体出生后,一群聚中单独生活的个体也有迁出和迁入的现象。夏季由于气候炎热,食物丰富,或因原栖息地的密度过大,一部分个体也会被迫迁出,迁到山的上部或稀疏灌丛中。

换毛:

喜马拉雅旱獭在山坡下部和山麓平原等地段的旱獭,由于人类的干扰(如大量捕杀)或自然死亡而出现弃洞时,栖息在周围环境条件较差的个体迁入补充。到秋后迁回到越冬地区去,准备合族冬眠。旱獭每年换毛一次。出蛰以后,毛色发灰,针毛毛尖磨损较为显着,青草出现不久,即5月中旬以后开始换毛,换毛先从背部开始,扩展到身体的两则和臀部,再延伸到头部、尾部和四肢。换毛开始时,毛先稀疏,到6月中旬以后开始大片脱落。随着旧毛的脱落,新毛先后生出。至8月上旬换毛结束,新毛全部长成。此时,毛被又显得毛绒平齐,光泽鲜润。旱獭的毛色随季节而有变化,春季较浅,略带黄色,商业上称为"黄獭子皮"。秋季略带青,称为"青獭子皮"。旱獭是典型的冬眠鼠类。

冬眠:

8月份换毛已结束,冬毛长成;9月份之后,体内贮存了大量的脂肪,重量可达2.5kg。9月中旬开始衔草构筑冬巢,至10月下旬开始进入蛰。冬眠时,常用土掺和粪尿紧紧塞住接近冬巢的内洞口。成体伏卧于巢内,仔体卧于其中;若只有成体,则互相以吻端插入尾下,颠倒相卧。一般雌雄亲兽与当年的仔体合族冬眠,亦有数群(多为上年度的仔体)冬眠在一个洞中的。只有病兽则单独冬眠,旱獭冬眠时,不食不动,进入麻痹熟睡状态,虽经针刺,甚至四肢轻度受伤也不惊醒。一直到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方才觉醒出蛰。其冬眠时间长达5~6个月之久。旱獭出蛰和入蛰的时间各地不一,随着高原上物候期的变化而有明显的差异。出蛰期大约在当地牧草返青前半个月左右;入蛰期则在草类大部分枯黄之后。一个地方的旱獭出蛰或入蛰时间,可持续半个月左右。

喜马拉雅旱獭_喜马拉雅旱獭 -栖息环境


喜马拉雅旱獭

喜马拉雅旱獭是青藏高原草甸草原上广泛栖息的动物,栖息于1500―4500m的高山草原,它们的数量不因草甸草原上不同的植被群落而发生显着的变化,主要受地形的影响。山麓平原和山地阳坡下缘是喜马拉雅旱獭数量集聚的高密度地区,阶地、山坡上和河谷沟壁为中等,其他地区均为少数或没有。

在平地上,它的分布多呈弥漫型,即在大面积上比较平均;在山坡、谷地和丘陵地带,往往沿着等高线呈带状分布,也有在小片生活条件优越的地块密集的情况。

喜马拉雅旱獭_喜马拉雅旱獭 -分布范围

喜马拉雅旱獭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青海高原、西藏高原、甘肃祁连山地、甘南、新疆、滇西北,以及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中国以外分布于喜马拉雅及喀喇昆仑山南坡的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和印度北部。

喜马拉雅旱獭_喜马拉雅旱獭 -主要价值

经济

喜马拉雅旱獭毛皮品质好,皮板坚实柔韧,富有弹性,针毛平齐、绒毛丰厚,适宜做衣帽;尾毛和针毛刚性好,是制作高级画笔的上等原料;旱獭肉质细嫩鲜美,蛋白质含量高,油的味道近似猪油,既可食用,也可制成高级润滑油。

药用

喜马拉雅旱獭肉、油、骨均可作药用:

1.旱獭肉:治风湿痹痛、脚膝肿痛、痔瘘;

2.旱獭油:治风湿痹痛,脚生痒疮、痒疹、体癣、臁疮久烂;

3.旱獭骨:取四肢骨,晾干备用,除风湿,治筋骨疼痛及四肢麻木。

喜马拉雅旱獭_喜马拉雅旱獭 -危害

旱獭最大的危害是传染疫病,它们是鼠疫等病原体的自然宿主,其体外寄生虫是鼠疫的传播者,直接危害人类健康。旱獭在密度不高时,对草场危害并不大,只有数量较多时才能造成危害,与牲畜争草,每只旱獭活动期(即非冬眠期)总共可食牧草25kg;它们的挖掘活动破坏草场,洞口附近挖出的土,形成较大的土丘,由于挖洞较深,常把碎沙石块翻出地表复盖草场。

喜马拉雅旱獭_喜马拉雅旱獭 -害兽

旱獭之害

喜马拉雅旱獭是西藏高山草甸草原上数量较多的一种害兽,又叫雪猪,藏语叫"奇宾",牧区又叫"曲娃"。喜食莎草科、禾本科类牧草,对草原破坏性很大。另外,旱獭是鼠疫杆菌的自然宿主,其体外寄生虫是鼠疫的传播者,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旱獭利害兼顾,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措施。不论何种目的(防治或狩猎),必须重视个人防护措施,并与防疫机构取得联系,在该机构的协助下进行工作。

防害举措

防治时间:

1)猎脯期:为了猎取合乎要求的皮革毛,应于出蛰至5月下旬或8月中旬至于入蛰期间进行。

2)消灭期:整个旱獭活动期都可进行,但熏蒸法只不过适用于夏季气温较高的时期。

防治原则:

原则上旱獭分布区内所有的均应加以消灭。但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多困难。因此,首先应当注意旱獭最喜欢栖居的地段是山麓平原和山地阳坡下缘高密度地区,而这里也是冬春牧场需要特别加以保护的地区,采取不断消灭的办法以便继续消灭新迁居进的个体,然后再根据人力和物力扩展到其它地段进行消灭。

防治方法:

1)化学灭鼠法,熏蒸法是消灭的主要方法。氯化苦熏蒸法:把干马(牛)粪盛于铁铲上,然后打开药瓶盖,按每洞60~100g的用量,将氯化苦迅速倒在马粪上,随即投入洞道深处,最后用预先准备好的草皮严密封住洞口。氯化苦泥球熏蒸法:用粘土掺合1/6的马粪加水和成稠泥,用手把泥做成直径5.5~6cm的泥球在阴凉处干燥一日,以免裂开。在干后的泥球上包上一层重6g灰棉花,用线交叉绑上,然后吸取60g的氯化苦,迅速投放到洞的深处。封闭洞口,效果很好。磷化氢熏蒸法:每洞用磷化铝12g或磷化钙30g熏蒸可取得满意的效果,如果想取得其皮毛,可在熏蒸一段落时间后(20分钟),把旱獭从洞中钩出剥皮。

2)机械捕捉法:旱獭是一种著名的毛皮兽,大量捕捉即可以防疫和保护草原还能获得兽皮和肉油,可用3号钢板踩夹和钢丝活套法。置夹法:最好在旱獭活动前置好踩夹,选取有居住和在其必经的路途上挖坑,将支好的踩夹放入坑内,与地面相平,将夹上铁链牢固地钉在地面上,并用土盖好踩夹和铁链,不能把泥土掉进洞内,表面也不能留下任何痕迹,最后用草皮把附近的洞口塞紧即可。每隔3~4小时检查一次。活套法:先找到旱獭居住的洞口,在每一个洞口上都安上活套,先把活套悬挂在洞口的内面,注意活套要比洞口稍微小一些,并从两边用干草固定住,使活套保持圆形,再把活套的另一端固定在洞外的木桩上。当旱獭出入洞时就会被套住。最好把活套和踩夹安置好后,往洞内投入少量的氯化苦,可促使其提早出洞,于短期内捕获。被套的旱獭有的在洞外挣扎,有的钻进或退回洞里。对头向里钻的可以用手捉住后腿,一拉一放,逐渐拉出,头向外的就必须用工具探入洞内边逗边拉。旱獭拉出洞外后,不要用棍子乱打,要用木棒压住颈部,腹腔朝地,提起后腿背向猛折过来,将颈椎折断。

3)枪击法:在旱獭出洞前选好位置隐蔽好。耐心等待,旱獭警惕性很高,出洞时总是小心翼翼,东张西望,探索敌情,此时要冷静。也可以有另一人在远处逗引它,以分散其注意力,从而取得好的射击时机。

4)挖洞法:挖开冬眠洞口,可捕获较多的个体。

喜马拉雅旱獭_喜马拉雅旱獭 -益兽

喜马拉雅旱獭具有药物价值,它的的骨、肉、肝、胆、心、汁、油脂可入药。捕杀取其胃与脂肪,将脂肪装入胃内风干可制成中药哈拉。能医治皮肤痈肿、龙病、妇女病、骨裂、肝病、中毒病、酒毒症等病症。

喜马拉雅旱獭_喜马拉雅旱獭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雪猪油为喜马拉雅旱獭体内的脂肪。捕杀取其胃与脂肪,将脂肪装入胃内风干即成。其外形似鸭蛋,外表黄色,内部多蜷缩成团,长约10~15cm,厚约1cm,质地柔软。以张大、厚实、色白黄者为佳。

喜马拉雅旱獭_喜马拉雅旱獭 -中药化学成分

旱獭体脂脂肪酸以油酸(oleic acid)、一、二、三不饱和C(16)及C(18)脂肪酸为主,其含量占总脂肪酸量的80%,尚含黄色脂色素(yellowlipochrome)等。脑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因子(thyrotropin releasing factor)、单胺类、5- 羟色胺(serotonin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肾上腺素(epinephirine)、多巴胺(dopamin)、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色胺酸羟化酶(tryptophanhydroxylase)。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40103/160370.html

更多阅读

尼泊尔·喜马拉雅山采蜜人组图 尼泊尔悬崖蜂蜜的功效

尼泊尔中部喜马拉雅山区的深山峭壁上,繁衍着一种世界上最大的野蜜蜂,学名是Apis Laboriosa。这些野蜜蜂把巨大的蜂巢建在数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在海拔25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脚下,有一个古隆人的小村子。村里有一些村民以采蜜为生,使用世

旱獭肉食谱介绍 鸡胸肉食谱

旱獭肉为哺乳纲动物喜玛拉雅旱獭(雪猪)草原旱獭、灰旱獭等的肉。旱獭一般体壮粗,体长37-63厘米,头润而短,四肢短而强,前肢上的爪特别发达。体背一般为土黄色,杂以褐色,腹面黄褐色。生活在草原和高原地带,穴居。旱獭油可食用,治疗烫伤疗效很

喜马拉雅山脚下的神仙生活(双语篇) 喜马拉雅山雪人

1博卡拉夕时的湖畔,宁静祥和Ready for a romantic ride on aboat?2 NATALIE 在PATAN的铜货铺玩耍作为一个身体里流淌着向往雪山的血液的人,十几年前我和另一个在阿尔卑斯山长大的人相遇,后来组成了家庭,之后我对雪山的探寻大大增

声明:《喜马拉雅旱獭 喜马拉雅旱獭 喜马拉雅旱獭-形态特征,喜马拉雅旱獭-信息》为网友刽子手一个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