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茹(1936―),又名张曼如,女,满族,辽宁兴城人。舞蹈艺术家,胡松华之妻。现任中央民族歌舞团编导。
张曼茹_张曼茹 -艺术生涯
胡松华的妻子张曼茹老师是我国著名舞蹈家,曾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担任舞蹈编导,这位随着胡松华老师翩翩起舞的美丽姑娘正是张曼茹老师
1949年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舞蹈演员,次年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任演员。1956年毕业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国立音乐话剧院舞蹈专业。在著名芭蕾舞剧《泪泉》中担任女主角扎列玛,1955年获蒙古人民共和国舞蹈比赛二等奖。1957年参加创编藏族舞蹈《草原上的热巴》,担任领舞,在莫斯科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出获三等奖。1958年入北京舞蹈学校编导训练班进修。1960年赴缅甸、苏联等国表演独舞《灯舞》。1961年至1980年间先后随中国艺术团赴瑞典、挪威、芬兰、巴基斯坦、日本等国进行访问演出。1964年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6场编导兼领舞。1980年在全国第一届舞蹈比赛中获优秀表演奖,同年举办“胡松华张曼如独唱独舞晚会”并摄制成电视片。主要著作有《舞蹈与祖国》编导讲义一套八讲。舞蹈创作有《草原上的热巴》、《藏族姑娘》、《瑞丽春歌》、《草原新歌》、《幸福鼓》、《在节日花园里》等。
张曼茹_张曼茹 -婚姻家庭
歌唱家胡松华和夫人张曼茹
丘比特的箭,那是胡松华和夫人张曼如爱情的象征。那时,他们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张曼如是中国第一代舞蹈留学生,在国外读书,胡松华在国内采风、唱歌和演出。相隔两地,只能依靠鱼雁传情。
相隔两地,思念是解不开的绳索将两人整个缠绕包围。胡松华试图将这样的距离变得可触摸,于是有了“思念的纸船”的故事。那一次胡松华在新疆东北角的阿尔泰演出,隔山就是张曼如留学的蒙古国。他用蓝色的信纸做了条小船,放上两朵哈萨克的玫瑰,让它漂向对岸,希望爱人能够收到和领悟其中的内涵。
橙子本不是烂的,那是胡松华为了表达爱意特意给远在国外的爱人寄出的礼物,除此之外还有爱人喜欢吃的榨菜。张曼如是四川长大的,胡松华知道爱人的饮食喜好,所以投其所好。食品寄出,胡松华等待爱人收到后感动的回应,但是三五个月过去了也没有回音。当半年之后张曼如收到礼物时,橙子变成了橙子干,榨菜也变成榨菜干,最终没有吃成。
恋爱了,结婚了,不久也就有了爱情的结晶。但是,那个时候张曼如正在事业的顶峰,为了事业她可以舍弃一切,包括怀孕在身的孩子她都希望能够晚几年出生。于是,她还继续她的舞蹈,继续她的高难度。在一次给政协的汇报演出中,张曼如的高难度动作受到总理的称赞和佩服,与此同时总理也偶然得知了张曼如怀孕的事情。总理当即严厉批评了团领导,张曼如也因此放弃了跳掉孩子的念头。就这样,大女儿顺利出生,如今也已经四十多岁,进入了中年人的队伍。
60岁的时候,胡松华和老伴开始了又一次长途旅行,他们变卖祖屋,倾其家当拍摄12集的大型艺术片《长歌万里情》。老伴是制片主任,胡松华是导演、表演加演唱,历时三年的行程,已经数不清去过多少地方,深入多少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