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章良犯什么错误了 陈章良 陈章良-简介,陈章良-简历

陈章良(1961年2月3日-)男,福建福清人,无党派,1982年7月参加工作,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学系植物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教授。他是国际上首批成功地将大豆储藏蛋白的基因转入茄科植物中的科学家之一,并因此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2013年6月当选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陈章良 广西_陈章良 -简介


陈章良

陈章良,汉族,福建莆田人,男,1961年2月出生于莆田县江口镇,说话有莆田口音,籍贯地是莆田县新厝镇,莆田县新厝镇在解放后因福清发展工农业从莆田划给福清,因此被登记成名义上的福清人,他的户籍地新厝一带在自从莆田县成立时就隶属莆田县,隶属莆田县已有千年的时间,自古就居住着几万莆田人。莆田县境一直以新厝镇北边蒜岭与福清县交界,新厝镇自古就使用莆田话,是莆田话区的一部分。不仅该地使用莆田话,就是该镇北边和东边的乡镇的西边和南边的一些村也使用莆田话,这些人其实是莆田人而不是福清人。情况相同的还有一都镇,与莆田县相接,1958年前属永泰县,在1958年也因为福清发展工农业而划给福清,一都镇人实际是居住着莆田人和永泰人,而不是福清人。莆田人和福清人在民风等各方面差别非常大。新厝镇和一都镇,都不是福清人,最多只能是名义上的表面上的福清人。新厝镇旁边的莆田市江口镇也是名人辈出,比如陈章武,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福建省文联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关杰等全国级名人。早在西汉时就已经有汉族人在莆田生活,莆田县在586年已经成立,而福清县在莆田县成立100多年后才成立,莆田县中北边不是从福清县划出来才成立,相反地福清县西边和南边的很多地方是从莆田县划去的。1961年出生于莆田县江口镇。他于1987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男,1961年出生。曾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青联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

他于1987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国际上首批成功地将大豆储藏蛋白的基因转入茄科植物中的科学家之一,并因此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

29岁时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教授之一。后历任北京大学生物系主任、生命科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副校长。

在国际上,他担任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生物技术项目主席,国际植物病理学会植物分子病理学及生物技术委员会委员等。 曾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全球100位青年带头人之一。

陈章良 广西_陈章良 -简历

学习经历


陈章良1978年9月―1982年7月,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热带作物栽培系栽培专业学生
1982年7月―1983年8月,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生物系教师
1983年8月―1987年8月,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系植物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1987年8月―1992年7月,北京大学生物系副教授、教授(1989年5月)
1992年7月―1993年9月,北京大学生物系主任
1993年9月―1995年7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1995年7月―1995年12月,北京大学副校长兼生命科学学院院长(1995年7月当选第八届全国青联副主席)
1995年12月―2002年4月,北京大学副校长(2000年7月当选第九届全国青联副主席)
2002年4月―2007年12月,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2005年7月当选第十届全国青联副主席)
2007年12月――2013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2013年6月27日,陈章良当选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常务委员会委员。

陈章良 广西_陈章良 -荣誉奖项


“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颁奖仪式

1991年10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成为获得国际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的第一位中国人。

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五四青年奖

“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工作者金牛奖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全球100位青年人才

陈章良犯什么错误了 陈章良 陈章良-简介,陈章良-简历

陈章良 广西_陈章良 -感情生活

2005年12月20日,有媒体报导称央视著名主持人王小丫嫁给陈章良,后被证明是假新闻。

陈章良 广西_陈章良 -社会兼职


陈章良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兼任中国青联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董事长、深圳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国际上,他担任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生物技术项目主席,国际植物病理学会植物分子病理学及生物技术委员会委员等。

陈章良 广西_陈章良 -人生经历

出生农村


陈章良生命的小船起始于福建省福清县一个紧傍着大海的小渔村。他说:“我小时候常常和弟弟去海里捞点鱼儿卖掉补贴家用。到了9岁的时候,村里人都说我,太大了,还不读书,太不像话。这才开始读一年级。”

“我是那所中学里边第一个考上大学的。1978年7月,我们100多人坐着大卡车,到很远的地方去参加高考。”陈章良还记得当时被卡车摇摇晃晃地拉到县城参加高考的情景,他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这次考试上。

考试成绩公布后,陈章良在全乡100多个考生中成了惟一的中榜者――他终于考上了海南岛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栽培系。事实上那个时候的窘况实在不可思议:陈章良一边读书一边还得劳动;寒暑假得下海摸鱼捉虾卖几个钱作学费和买灯油;晚上便在煤油灯下苦读。

刚进校门时,别的同学都会英语,而他连英文的26个字母都认不全;别的同学学外语都有录音机,他却连个小小的收音机都买不起。“由于穷,家里不可能给我一分钱,我就靠学校每月发给的19元助学金和假期打工赚钱度日。学校的饭菜不够吃,木薯和地瓜便成了我大学时的主要食物。”

抓到好机会


有一天,他从一本英国的《自然》杂志上读到了几篇由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玛丽・查尔顿写的有关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文章,非常兴奋,便给玛丽・查尔顿教授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表达了他对这个领域的强烈兴趣和献身于这个领域的决心,并希望能到她的实验室去攻读博士学位。

“玛丽・查尔顿教授很快给我回了信,随后还派了一位华裔教授到他所在的学校对我进行面试。”陈章良至今认为自己很幸运,无意中抓到了一个好机会。这位华裔教授与陈章良接触后,对他在那样艰苦的学习条件下竟能获得如此丰富的知识感到十分惊讶,特别是陈章良奋发向上、追求科学的精神以及他那敏捷的思维和少见的才气,让这位华裔教授十分欣赏。这位华裔教授回去后,把陈章良向美国华盛顿大学作了郑重的推荐,并建议录取这位年轻的中国人。

1983年,即陈章良大学毕业的第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和医学部的研究生。

留学美国


陈章良到美国不久,便了解到当时国际上生物学最新的领域是世界著名生物工程学家毕齐所从事的重组DNA技术,而毕齐教授又正是他仰慕已久的科学家。于是,他想方设法,终于跻身于毕齐教授门下,成为毕齐教授的得意弟子。

陈章良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的研究课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和洛杉矶的几所大学也在紧张地进行着。而且,他们的研究方法、路线甚至手段都大致相同。也就是说,他和其他几所大学的研究者们实际上是在同一条跑道上赛跑。陈章良清楚,“我只有甩开膀子,拼命奔跑,比别人动更多的脑子、下更大的功夫,才能在这场竞赛中最先跑到终点,夺得金牌。”于是,几年时间里他每天只睡5个小时,几乎每天都要在实验室里工作12个小时以上,有时长达十五六个小时,甚至有时干脆就在实验室里躺上一会儿,然后再接着干。
1985年,还是华盛顿大学三年级研究生的陈章良终于率先“冲刺”,取得了两项重大研究成果:一是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新技术将大豆储藏蛋白的基因转移到烟草和矮牵牛上;二是在第一项成果的基础上成功地总结了这个基因的转化植株及其后代的遗传规律,并成功地作出了证明且提出了其表达的分子模式。

怀揣中国心


陈章良陈章良突出的科研成就,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1986年和1987年,他连续应邀出席了代表当今世界生物学界最高水平的两届国际权威性会议――美国高登学术会议。为了表彰他的成就,华盛顿大学竟提前一年半为陈章良颁发了博士学位证书。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身处他乡异国的陈章良深知大洋另一边的祖国对自己的深切期望。
1987年1月,获得华盛顿大学生物及生物医学博士学位的陈章良,谢绝了美国几家公司和科研机构的高薪聘请,放弃国外优裕的生活,回到了深深眷恋的祖国,用自己已拥有的知识为祖国的强大添砖加瓦。于是,北京大学突然爆出一个大冷门:这位年仅26岁的年轻人,当上了北大副教授。回国后,陈章良在北大主持了国家“863计划”中的多个研究项目,他与同事们一起,在北大建成了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自筹建之日起,就以边建设边开展研究的方式高速高效地在植物基因工程方面,特别是在作物抗病基因工程方面开展了研究,为填补我国高科技空白、超国际水平做出了贡献。1991年11月,年仅30岁的北京大学教授陈章良在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科学家参加的竞选中,以其卓著的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力冠群雄,荣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发的被称为青年诺贝尔奖的“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从而成为该奖自1987年以来最年轻的单独一人获奖的青年学者,而前两届获奖者均为两人共享。

统帅民族产业


陈章良教授一直从事生物技术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的“克隆”上,他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获得抗虫、抗病的转基因植物,研究卓有成就。在植物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农业等课题研究上硕果累累的陈章良,最令同行们羡慕的是兼具科学家和成功的企业老板双重身份,他很喜欢被称为“老板”,因为自己一直致力于开创中国的生物工程产业。站在生物科学前沿的他,更懂得技术产业化对中国的意义。

“中国的生物工程在理论研究上可与国际水平抗衡,早在二十世纪五六

十年代就有一些新技术已接近国际水平,但由于产业开发没跟上,数十年后的今天,不得不大量引进别人的东西。中国新崛起的生物技术在国际上是中等偏上,在亚洲则处于数一数二的领先位置,但中国的生物工程水平却不及日本的几十分之一。”陈章良深感“技术如果没有开发,躺在实验室里就永远是技术”,把开创中国的生物工程产业作为他这一代生物学者的天职。1992年,他以企业家的智慧,和潘爱华等人在北大未名湖畔成功创建了目前中国最大的生物基因工程制药企业之一――北大未名生物集团公司,开始致力于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实践,北大“未名”很快便成为拥有17家子公司的集团;接着又创建起中国北大生物城――一个中国未来最大的集科研、开发、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生物工程产业基地。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为主体的生物工程,被认为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核心。基因农业、基因药物已经给美国带来数百亿美元的销售额。生物工程的带头人陈章良深知这一点,他要寻找一个好项目,以带动中国基因工程产业的发展。他选择了α―1b干扰素(赛若金)。一位外国专家曾断言:中国要实现干扰素的产业化,只能是天方夜谭。然而,陈章良和北大“未名”,打破了这一预言。在过去的五年里,他们创造了奇迹:从一项技术到成熟的产品――赛若金,从一个企业到中国最大的生物工程基地。“赛若金”一跃成为中国干扰素第一品牌,连续三年所占市场份额超过60%。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关键人物,他们是技术发明人侯云德、投资决策人陈章良和企业成功的领导者潘爱华。他们一起完成了一个中国人的梦想,谱写出了中国基因工程之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40103/159568.html

更多阅读

QA和QC,我们错误了很久? qa与qc的区别

今天突然想起来,到底QA和QC有什么不同。于是查了一下,得到以下信息。按这样说的话,目前许多公司里的所谓QA其实不是QA,而是QC人员。我们错误了很久?以下是从网上找到的: 简单地说,QA(质量保证)是针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手段,QC(质量控制)是针对

陈虎:是什么毁了中国一代青年

陈虎:是什么毁了中国一代青年字号:T|T2013-03-0211:05:00作者:陈虎我要评论(0)点击:250看标题,有人就会立马反驳:危言耸听,当下的中国青年,外表时尚,普遍精明,学历一劲拔高,被毁掉不容易呀。但真正扫描他们内心的悲沧,不由让人万分慨叹,早早与理

商务谈判技巧 商务谈判中易犯的错误(五)

 对于大多数企业经理人来说,没有接受过商务谈判的培训。在商务谈判中,很多时候是根据感觉或者经验来操作,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无意识地犯下一些错误,从而让谈判对手得到机会,对我方进行反驳或反击,使得己方处于不利的局面。在本篇商

商务谈判策划书 商务谈判中易犯的错误(四)

 对于大多数企业经理人来说,没有接受过商务谈判的培训。在商务谈判中,很多时候是根据感觉或者经验来操作,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无意识地犯下一些错误,从而让谈判对手得到机会,对我方进行反驳或反击,使得己方处于不利的局面。在本篇商

商务谈判的技巧 商务谈判中易犯的错误(三)

 对于大多数企业经理人来说,没有接受过商务谈判的培训。在商务谈判中,很多时候是根据感觉或者经验来操作,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无意识地犯下一些错误,从而让谈判对手得到机会,对我方进行反驳或反击,使得己方处于不利的局面。在本篇商

声明:《陈章良犯什么错误了 陈章良 陈章良-简介,陈章良-简历》为网友去时陌上花如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