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中的曹操 曹操墓葬 曹操墓葬-人物简介,曹操墓葬-发现细节

2009年12月27日,曹操高陵在河南安阳得到考古确认。墓室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遗骨,男性应是曹操。

曹操墓葬_曹操墓葬 -人物简介


曹操墓葬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人(今安徽亳州)。其生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后晋爵为“魏王”。死后“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曹操之子曹丕称帝后,追其父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曹操墓葬_曹操墓葬 -发现细节

细节中的曹操 曹操墓葬 曹操墓葬-人物简介,曹操墓葬-发现细节

墓室地点:河南安阳县安丰乡
墓室形状: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
墓室规模:墓葬占地约740平方米
墓室结构:墓道,前后室,4个侧室
墓室遗骨:一男两女3个个体
墓室文物:共出土器物250余件
发掘时间:2009年12月27日
墓室主人性别:男
墓室主人年龄:60
发现细节和发掘意义:于2009年12月27日在安阳县安丰乡抢救性发掘的东汉末年魏武王曹操的墓地,根据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的证据相结合基本可以确实曹操的墓地在该处属实。墓室中有一男两女的遗骸,墓室主人为男性,经鉴定死亡时年龄为60岁,与历史记载的曹操卒年一致,并且其随葬品中有诸多可有“魏武王”字样的物品和其他证明其身份的文字材料。该墓地的发现结束了人们千百年来对曹操墓地地址的疑惑,解决了所谓“72疑冢”的悬案,并为人们更加深入的、研究汉魏历史提供了宝贵材料。

曹操墓葬_曹操墓葬 -方圆2.5公里将划为保护区

面对纷至沓来的参观墓地者,人口不过2000多的西高穴村有心理准备,但并不够――调派24小时看守墓地的特警队紧急挎上了微型冲锋枪;当地的警察、派出所所长、村长、乡长每个人都经历了一次空前的应对媒体训练。 实际上,西高穴村并不是一条古村,至今没有村志。

一块墓志和一个“土博士”

鲁潜墓志透露出曹操墓所在地信息,把隔壁渔阳村的“土博士”龙振山吸引过来研究。 在发掘现场的采访,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认为曹操墓在家旁边是件大喜事。问起这桩美事的大功臣,他们把徐玉超推出来。

徐玉超1981年就开始在西高穴村开砖厂。开砖厂最重要的工作是取土,1998年5月13日,他照常在村西北0.5公里处的一个机砖场里起土,一块青石板忽然露了出来。后经专家一看,这是一块墓志。墓主是鲁潜,卒于后赵建武十一年,其官至后赵大仆卿都尉,正三品官员,属于朝廷的重臣级别。

引人注目的是墓志上两行小字:“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二十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

徐玉超找到墓志的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了,把隔壁渔阳村的“土博士”龙振山吸引了过来。龙振山是民间考古爱好者,他找到徐玉超,做了拓片,就开始了对曹操墓地的研究。

“土博士”龙振山摘录了《三国志》及《资治通鉴》上关于曹操的内容,根据安阳县志等对曹操墓地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鲁潜的墓志被龙振山作为研究曹操墓的坐标,并依据鲁潜的墓志对曹操的墓地所在地进行了推测。

根据墓志的记载,龙振山换算出一千四百步是1.74公里,并据此画出了曹操墓区示意图。“我在2003年就确定曹操墓肯定在西高穴村。”这次确认的曹操墓地,比龙振山画的墓地要稍微偏西北一些,两者误差在500米左右。

以鲁潜墓志发现地来推断曹操墓所在地,这个思路和后来介入的考古专家不谋而合。西高穴考古队队长潘伟斌昨天下午说,鲁潜墓志的发现是曹操墓的证据之一。网民质疑发现鲁潜墓志却没发现有鲁潜墓,以墓志所在地为坐标推论鲁潜墓地,再推论曹操墓,这种推论的推论,靠谱吗?

然而潘伟斌觉得很靠谱。“徐玉超带着我们去指认那块墓志发现地,那个地方是一个大坑,比附近地面低6~7米,可见已取土多年。我们相信鲁潜墓的位置就在那里,至于为何没有墓,很可能是被砖厂历年取土中被挖掉。”

盗洞挖了又填5次

一场偷偷摸摸的爆破特意选择在2006年的大年除夕之夜。2005年上任的村长徐焕朝说,连他都没有引起警觉。

这声悄然巨响,实际上在西高穴村头的一片空地上炸开了一个80厘米直径的大洞。

2006年3月,终于有村民发现了这个盗洞。 那时这座陵墓被文物部门称为“东汉大墓”,但是谁也不敢妄动。徐焕朝说,他也没有想过,他在书中最熟悉的曹操葬身于此,只是从此村里没有了安宁。

“从2006年开始到2007年,这里一共被挖了5次,挖完我们填,填完又继续挖。我们每次都慢了一步,肯定是村里有人放风。”徐焕朝言语中颇感遗憾。

2008年安阳县安丰乡派出所侦破了一桩盗墓案,缴获一块石枕,上刻“魏武王御用慰项石”字样。

盗墓分子的猖獗终于在2008年被压制住。这一年安阳县安丰乡派出所侦破了一桩盗墓案,从盗墓贼手中缴获一块石枕,上刻“魏武王御用慰项石”字样。盗墓者亲口承认,石枕是从东汉大墓中偷来。安丰乡书记贾振林拿着石枕,找到正在附近执行“南水北调”考古工作的潘伟斌“鉴别鉴别”。

“潘伟斌一看,觉得这个石枕级别很高,立即上报。”事实上,从2006年开始,潘伟斌就开始留心这个东汉大墓,石枕的缴获让他倍添信心。河南省文物局老局长常传俭力挺发掘该墓,并最终取得了国家文物局的审批。

2008年12月,西高穴村村民迎来了考古队,他们租下村里的一个大院子,从此住了下来。先挖掉那1.8米高的地面,重现1800年前的原始地貌。

2009年4月,出生于西高穴村的徐焕朝第一次进入那片神秘的地下空间。

徐焕朝没有参与发掘,但是他的消息比谁都灵通。20多名村民受聘辅助,“每两个考古队员配两个村民”,每天日薪15元。

每一天,都有邻居村民跟他汇报,今天又挖到什么了。“先是玛瑙,后是骨头,再是石牌、小牌……好兴奋!”让他印象最深的是12月22日挖到的59枚小牌,“实际上是陪葬品的清单,就是因为发现了这些小牌,把本来确定在12月25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推迟了两天。”

那块被认为是确认曹操墓最关键证据的“魏武王常所用大戟”石牌,是村民王秀芝在清理时发现的,她马上报告给资深考古队员尚金山。这块石牌,后来成为曹操墓真假风波中的最大焦点。

“那一天下午5点多,都快下班了,石牌是我亲眼看到从土里挖出来的。”尚金山给本报记者展示了他的考古日记,上面赫然记录,“2009年11月8日,扰土里发现残缺石牌,残长9.5/8.3厘米,宽3厘米,厚0.6厘米,上面有一圆孔,上有洞环链,正面刻有‘魏武王常所用’字样,发现地点距前室西壁3.75米,距南壁1.4米。”

石牌裂成了两瓣,另一瓣是在两天后才被找到的。 当尚金山发现两块残片像拼图那样天衣无缝时,他兴奋极了。在这位干了一辈子考古工作的老人眼里,这块石牌不存在被后人放入墓中的可能,“这是武器的说明标识,就像商品的商标,旁边就是那个武器大戟,只是已经锈得不成样子了。这怎么作假?”

根据以这面石牌为主的六大“铁证”,2008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公布了对曹操高陵的确认成果。

“这事前后论证了一年多,开了三次专家会议。但是公众觉得发布仓促,就实在有点冤。”昨日下午,复旦大学文博系副主任高蒙河对记者说。

曹操墓葬_曹操墓葬 -发布何以被认为是预谋?

曹操墓比殷墟、岳飞故里更加引人注目,如果比照兵马俑的参观人数,曹操墓最低有4.2亿元的收益。

消息公布后公众不理解的地方还有很多。“证据充分吗?研究清楚了吗?”在过去的一周里,面对越来越多的质疑,河南省文物局一概以“将有集中回应”答复,而在第一、二天还一一进行驳斥的潘伟斌开始逐渐闪躲,“没办法应对”。从公布消息后的第三天开始,他再不接听任何陌生来电。

公众进一步的怀疑仍在持续。前日,学者裴钰在博客上为安阳算了一笔账,曹操墓作为全新的一个文化旅游景点,比殷墟、岳飞故里更加引人注目,如果比照兵马俑的参观人数,曹操墓最低有4.2亿元的收益。

裴钰认为,曹操墓的发掘和保护,必然会有商业旅游开发,“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徐焕朝告诉记者,曹操墓所在的地点是农民的耕地,曹操墓发掘后,附近不允许建房子,方圆2.5公里都将划入保护区。为了对曹操墓的开发,会在2010年将到村子里的道路修成二级公路,村子的路将连接到107国道,修路距离大约长9公里。

在考古专家眼里,经济开发的问题提出太早。国家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杜金鹏在面对媒体提问“仓促发布是否为了经济利益”时,表示“现在才刚发掘出来,谈不上经济利益问题”。

考古发布无制度有“行规”

考古界有自己的行规。因此,只要是以省级单位公布的考古成果,还是值得信任的。

一个考古成果的发布,却引发如此轩然大波,显然让文博考古界措手不及。就如杜金鹏所说,昨日的专家说明会是被公众“逼出来的”。那么,到底这个考古成果的发布过程是否存在着容易引发质疑的瑕疵?

“说实话,我觉得目前公众接受突发性文化新闻的能力还不够,很多提出质疑的人都不是考古界人士,而资深的相关历史专家也并没有仓促质疑,比如易中天,他就三缄其口。”高蒙河说,在这次风波之中,他发现大部分公众并不了解考古论证的程序,“一般而言,对已经国家文物局审批,发掘程序科学、符合操作流程,发掘成果又具有比较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考古成果,就符合发布标准了。”

“有初步结论的考古成果就可以发布,如果说仓促,明知有成果都捂住不报,难道不比引起质疑更尴尬吗?”他感叹。

近年来各地陆续号称有重大成果发布,是否存在让公众难以甄别成果真假的乱象?他指出,此次曹操高陵的考古成果发布,是由国家文物局邀请河南省文物局专家到北京发布的。“国家文物局是行政部门,而考古发现是科学行为,不适合由国家文物局来公开发布,所以一般都是根据专家论断来发布。”高蒙河坦言,目前我国还未有很健全的考古成果发布制度,比如什么机构有权利发布考古成果,到什么阶段可以发布,一般都是针对具体的考古成果指定规则。

“不过,考古界业内自己的行规,实际上省级和省会以下单位具有考古发掘资质的单位本来就不多,自然就没有发布的可能。因此,我认为只要是以省级单位公布的考古成果,还是值得信任的。没有特殊允许,个人是不能向公众发布考古成果的。”他表示。

曹操墓葬_曹操墓葬 -文物部门发言

就此次考古重大发现的发掘过程、意义及下一步的研究保护规划,记者采访了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孙英民。

记者:曹操高陵是怎样被发现的?

孙英民:曹操高陵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盗;最近被发现,是当地村民在给当地砖瓦厂取土时,挖掘暴露出墓葬顶部,当地文物部门才发现了这座墓葬。

记者:墓葬被破坏的情况怎样?

孙英民: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盗墓主要造成了一些汉画像石的破坏;此外,还造成了一些文物的丢失和位置改变――具体丢失的情况,目前还没有统计。

记者:这次曹操高陵的发现,在考古学界占据怎样的地位?

孙英民: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考古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次曹操高陵的发现,应该说是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的历史人物考古发掘方面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记者:下一步,针对墓葬的研究保护会采取哪些措施?会否进行商业开发?

孙英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进行考古发掘。目前,我们对整个地葬结构、陵园范围以及是否有随葬墓等情况还不能完全掌握,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继续进行,将会有更多有价值的发现。

其次,将尽快制定保护规划,当地政府将根据考古发掘情况建设永久性的博物馆,更好地进行保护;并根据考古发掘的情况,展开一系列历史研究。

曹操高陵的发掘,以保护和研究为目的,不会用于商业开发,也不会允许进行任何商业活动。

曹操墓葬_曹操墓葬 -专家质疑

社科院文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汉魏考古专家刘庆柱明确表示,从墓的规制、出土物品以及古代文献资料,综合来看,证据充分,确定无疑是曹操墓。如果伪造,至少墓地的规模是不可能造假的。

●刻有“魏武王”的石牌与石枕,此两件最有力的铁证并不是考古的正规发掘,而是从盗墓分子手中缴获的。

●号称魏王用过的一件兵器,到底是真是假, 很难鉴定。墓已被盗挖过,不是原封的。

●在墓室清理中,发现的人头骨经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要确认是不是曹操本人的头盖骨,还需要把骨头上提取的DNA和曹氏后人作比对。

●要最终确认墓穴的归属,还需要凭借墓志铭。

●除“魏武王常所用扌各虎大戟”等文字外,其他的石牌上还有“黄豆二升”、“刀尺一”等,不是墓葬所用。汉代墓葬很少有发掘出类似物品的。

●在这么短时间内,证据链支离破碎的情况下,就发布这样的定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而且很可能涉及商业利益。

曹操墓葬_曹操墓葬 -鉴定曹操头骨DNA有困难


疑似曹操头骨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宣布发现“曹操墓”,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郑州举行“曹操高陵考古发现说明会”,正式做出回应。

外界普遍对该墓中的男性头骨是不是曹操存在质疑,不少专家和网友要求河南方面进行DNA鉴定。不过在昨日的说明会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表示:“对出土人骨标本的DNA鉴定,可能面临一些技术难题。”他表示难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所出土的人骨标本保存较差,生物遗传学DNA技术能否提取完成、取得有效的遗传基因数据,须实验室测试之后才会有结果。其二是必须找到曹操后裔,并成功提取DNA数据,才能对照比较研究。

针对马未都“关键证物是从盗墓分子手中缴获”的质疑,河南方面承认八件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碑,有一件是从盗墓分子手中追缴而来,但其余七件均为科学发掘出土。

而对于石牌的字体,河南方面表示这是东汉后期流行的隶书字体,俗称“八分”,由早期汉隶演化而来,并不是网友说的“现代字”。

盗墓史专家倪方六曾质疑该墓缺少墓志和哀册,河南方面表示三国时期曹操有感于汉代立碑之盛祸国殃民,曾专门下过禁碑令,并要求后代对自己的墓茔“不封不树”,所以这一时期正是墓葬地上石碑到墓中墓志铭的过渡时期。

目前,最早的墓葬墓志铭是发现于山东益都的《刘怀志墓志铭》,其纪年为南朝刘宋的“大明八年”,即公元前464年,距曹操死亡的时间相差了大约240余年。因此,曹操墓未见墓志铭应该是正常的。

曹操墓葬_曹操墓葬 -发现说明会


发现说明会

2009年12月31日,“曹操高陵”考古发现说明会现场。 12月31日下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郑州就安阳县发现曹操高陵一事召开情况说明会,省内外多名专家出席。所长孙新民称,高陵的认定综合了多学科专家意见,已准备积极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多学科专家参与综合论证

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介绍,2008年12月12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该所开始对安阳县西高穴被盗古墓进行考古发掘,至2009年12月下旬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前后历时1年。

河南省文物局于2009年4月和6月,邀请有关专家对考古方案进行论证。国家文物局于同年11月和12月,两次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参加论证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体质人类学专家。

孙新民表示,对曹操高陵的认定,综合了考古成果和多学科专家意见,分别从文献记载、墓地位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人骨鉴定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证。经报请国家文物局同意后,由河南省文物局予以公布。同时国家文物局将曹操高陵的发掘成果上报国务院。

曹操陵将申报全国重点文保

孙新民称,今后将展开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首先,积极开展西高穴墓地周边区域的考古调查和勘探,以探明规模、布局等,寻找有关地面建筑,确定是否存在陵园建筑等。

其次,开展出土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尽快开展保护与研究的样品检测等实验研究,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提取历史信息。

第三,将西高穴墓地按程序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做好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准备工作。

第四,委托科研单位,根据遗址保护需求,编制科学合理的墓地长远保护规划和具体保护方案,待规划审批后逐步实施。

参与说明会专家名单


孙新民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郝本性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

潘伟斌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西高穴考古工作队领队

张志清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朱绍侯 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

杜金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韩国河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曹操墓葬_曹操墓葬 -相关内容

王立群称相信鉴定结果

2009年12月29日,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到曹操墓参观。昨晚11时,他在博客上发文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王立群的日志称:“当前,有关安阳曹操墓的真伪争议很大,但是我现在仍然相信文物部门的鉴定结果。有争议是件好事情,此墓墓主的真实身份会在争议中逐步得到澄清。要考古学界、史学界完全形成一致的看法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几乎所有重大考古成果,目前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争议,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考古研究。而且,考古研究也正是得力于各种争议才能够逐渐深入、逐渐发展的,所以,争议是件好事情,它是学术研究的必然现象。”东方今报

“七十二疑冢”系以讹传讹


问:传说中曹操死后有“七十二疑冢”,这次发掘的是不是其中一个?

孙新民:关于“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已有专家明确指出这是一种民间传说,是以讹传讹的结果。北宋王安石诗作《将次相州》中“青山如浪入彰州,铜雀台西八九丘”的诗句,可能是最早言及曹操疑冢的。南宋诗人范成大诗作《七十二冢》明确提到曹操有“七十二疑冢”,后代文人罗贯中、蒲松龄等在小说、笔记中对此加以渲染,使“七十二疑冢”得以广泛流传,并且也使疑冢位置逐渐有了邺城、许昌、亳州、漳河河底等多个版本。例如,近代较为流行的曹操“七十二疑冢”所指的今河北磁县北朝墓群,经考古发掘证明为北朝东魏、北齐时期的帝王及皇族墓群,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曹操毫无关系。

关于曹操墓的地理位置,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死前曾颁布《遗令》,称其死后要“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与西门豹祠相近”。我们探讨曹操生平事迹,必须依靠《三国志》等信史,后代文人笔记、小说、诗作等文学作品的史料可信度明显低于史书记载。

近年来,河北、河南两省文物部门先后征集到了后赵建武六年的勒柱石刻和后赵建武十一年的鲁潜墓志,前者提到了西门豹祠殿基,后者记录了曹操墓与鲁潜墓的相对位置。两件文物的面世,使有关学者将曹操墓的具体位置推定在了安阳县安丰乡及其与河北省交界的漳河一带。

问:曹操的封号是“魏武帝”,为什么大墓出土的多件刻铭石牌上,铭文都是“魏武王”?

孙新民:在历史上,曹操有封号、谥号、庙号、陵号,这些各不相同,听起来比较复杂。

出土的刻铭石牌称“魏武王”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曹操称“魏武王”只有很短的时间,正是他下葬时的称谓。石牌不大可能铭称“魏公”或“魏王”,更不可能称“武皇帝”和“魏武帝”。

8件石牌非现代人伪造


问:有人认为,有的出土石牌被盗掘过,上面的铭文看起来也不是当时的文字,其真伪如何确定?有没有可能是盗墓者做的伪?

孙新民:大墓出土、征集的刻铭石牌及“慰项石”数量多达60件,部分已经残缺不全。这类形制、质地的文物应为首次考古发现,也基本未见于传世品之中。除“魏武王”这一谥号外,其它刻铭内容均为随葬用品的名称和数量,种类较多。刻有“魏武王”铭文的同类石牌共有8件,除其中1件是从盗墓分子手中追缴而来,其余7件均为科学发掘出土。“慰项石”是警方追缴而来,其形制不同于其它石牌,但刻铭内容与刻有“魏武王”的石牌类同。

石牌刻铭文字的字体比较统一,都是东汉后期流行的隶书字体,俗称“八分”,由早期汉隶演化而来。因此,大墓出土、征集刻铭石牌及“慰项石”等文字材料文物,包括刻有官称的画像石,从汉字书体特征、铭文体例的角度分析,其年代定在东汉后期至魏晋时期没有疑问。再从这些文物的形制、制法观察,尤其是从铭刻随葬用品名称所见内容的角度分析,绝无一般现代人可以伪造的可能。

人骨鉴定须找到曹操后裔


问:何时对出土的男性人骨标本进行DNA鉴定,以确定其是否为曹操本人?

孙新民:目前,野外考古发掘工作刚刚告一段落,尽管一些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已经运用于发掘工作,但大量的文物保护和研究的实验室工作尚待展开,出土人骨标本的古代人类DNA研究也是其中之一。众所周知,现代人类DNA研究技术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从生物遗传学和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对古代人类遗骸中的DNA进行提取和分析,是考古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其研究的方法与理论并非十分成熟,因此出土人骨标本的古代人类DNA研究可能会面临一些技术难题,它取决于两个客观条件:

第一,西高穴大墓出土的男性人骨保存较差,生物遗传学DNA技术能否提取到完整、有效的遗传基因数据,只有在专业实验室的测试之后才能有科学、客观的答案;

第二,完全依靠生物遗传学DNA技术来判断该墓男性人骨是否为曹操,还有一个技术难题,即必须找到确定的曹操后裔,并成功提取遗传基因数据作为参照,二者才能比较研究。

问:为什么没有发现墓志铭?

孙新民:古代墓葬中出土的墓志铭一般都是记载墓主传记的文字材料。专家认为西高穴大墓没有发现墓志铭是符合客观历史事实的。

第一,东汉时期流行墓前立碑,埋入墓中的石刻是不多见的,考古发现更未见典型的墓志铭出土;

第二,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有感于汉代立碑之盛祸国殃民,曾专门下过禁碑令,并要求后代对自己的墓茔“不封不树”;

第三,这一历史时期,正是墓葬地上石碑到墓中墓志铭的过渡时期,魏晋之后的南北朝时期,墓志铭葬俗才逐步定型。目前,最早的墓葬墓志铭是发现于山东益都的《刘怀志墓志铭》,其纪年为南朝刘宋的“大明八年”,即公元464年,距曹操死亡的时间相差了240余年。因此,曹操墓未见墓志铭应该是正常现象。

墓葬中两女性身份待考


问:墓葬中另外两位女性的身份,现在有哪几种可能?

郝本性:这两位女性,(经鉴定)一个50多岁,一个20多岁,她们肯定跟曹操有密切关系,这一点是公认的。但她们是殉葬,是“从死”,还是合葬,现在还无法判断,做结论为时过早,现在能够提供的前提、线索太有限。这个问题今后如何解释,可能还会百家争鸣。

问:曹操墓旁边的M1号墓,现在发掘工作进展到什么程度?墓主可能是谁?

潘伟斌:这两个墓我们是同时开始发掘的,但是M1号墓的发掘工作量较大,有一定危险性,现在工作进行到了三分之二。只要还没挖到最底下,我们就不能臆测墓主是谁,能出什么东西,拿事实说话。估计明年三四月份能出结果。

M1号墓远没有M2号墓(曹操墓)规模大,墓道很窄,不到M2号墓的一半,也没有M2号墓深,墓室比M2号墓小,规格比M2号墓低。

出土文物印证正史记载

问:写进正史的曹操,与传说、野史和文艺作品中的曹操形象有很大反差,曹操墓的发现,是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曹操的新视角?

朱绍侯:在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受正统观念的影响很大,《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承认曹魏为正统,对曹操的评价就高一些,实事求是一些。《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以刘汉为正统,认为曹操篡汉,是奸贼。从真实的历史角度讲,曹操是文武全才,从历史记载来看,他是非常注重节俭的,东汉奢侈腐化之风很盛,曹操一改过去的习惯。从这个墓葬中发掘的石牌来看,上面有几个字是很特殊的,“魏武王常所用”的“常所用”,指的是他日常所用的器具,他死后随葬的东西,多半是他日常用的,不是专门打造的。墓葬中出土的陶俑,很小很粗糙,跟两汉帝王墓中的陶俑根本不能相比。从规模看是个帝王墓,从内容看非常简朴,他讲薄葬,不是挂在口头上。作为历史评价,我对曹操评价很高。这些出土文物,正好印证了正史的记载。

曹操墓葬_曹操墓葬 -七十二座疑冢传说

据考证,所谓72疑冢一说,是宋代以后才出现的。《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明显丑化了曹操形象,使得曹操所谓的奸诈形象广为流传,72疑冢的说法,从另一方面而言,也迎合了曹操的这种形象。目前,考古界也尚未发现曹操的疑冢。

曹操墓葬_曹操墓葬 -三国时期多位英豪墓葬地点均不确定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作为考古的专家,除非有一些特殊的科研项目,或须要进行抢救性挖掘的,一般不会主动对陵墓进行挖掘。国家文物局官员也曾表示,不会轻易开挖所有的帝王陵墓。

孙权墓――

吴王孙权墓的准确位置至今仍然还是一个谜。民间传言说,可能就在南京梅花山。

南京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当年朱元璋自己选择墓址时,一些臣子提出,墓址离孙权的孙陵岗太近,是不是把孙权陵墓迁走?朱元璋说:“孙权与蜀魏形成三足鼎立,算得是个英雄,就留下他为我看守墓道吧。”

梅花山之名源于上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遍植梅花时,此前这里皆称孙陵岗或吴王坟。

刘备墓――

公元223年,刘备卒于四川奉节永安宫,他最后身葬何处有三种说法。

一说刘备墓位于成都市武侯祠内之正殿西侧,史称惠陵。后主从诸葛亮之意,先后将甘、吴两位夫人合葬于此。

第二种说法,郭沫若1961年在奉节考察时认为,刘备死在气温极高的夏天,从奉节到成都逆水而上至少也要30多天时间。因此他认为,刘备墓在奉节的可能性比较大。

另一种说法认为刘备墓在四川彭山的莲花坝。

关羽墓――

关羽退走麦城后,为孙权部将潘璋、吕蒙杀害。孙权将关羽首级献给当时在洛阳的曹操,曹操敬重关羽忠义,刻沉香木续为躯,以王侯之礼厚葬关羽于洛阳。

在洛阳,葬关羽首级之冢称为关林,中国古代只有圣人的葬地才能称为“林”,如孔林、孟林等。洛阳关林占地130余亩,位于洛阳市南7公里,是我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建筑群。

此外,在湖北当阳,有葬关羽身躯之冢,称为陵,而古代帝王墓才能称为陵。山西解县修建了葬其魂之冢,在四川成都也修建了葬其衣冠之冢。首、身、魂、衣冠冢俱全,在中国墓葬史上实属罕见。

诸葛亮墓――

公元234年8月(建兴十二年),诸葛亮伐魏时患急病,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时年54岁。他在遗嘱里要求依山造墓,墓穴能容下棺材就行,入殓时穿平常的衣服,不需要随葬器物。大多人认为,他死后就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

而民间认为,诸葛亮采取了极其隐秘的办法来处理后事。相传诸葛亮的遗嘱是,在他死后将尸体入棺,由4名士兵抬着向南走,杠断绳烂之处便可以下葬。他真正的墓葬在何处,后人至今没有找到。

为纪念诸葛亮,各地建起了多处武侯祠,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定军山下的陕西省勉县武侯祠(所在地乃诸葛亮当年赴汉中屯军北伐的“行辕相府”故址)、成都武侯祠、南阳武侯祠、襄樊古隆中武侯祠、重庆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甘肃礼县祁山武侯祠等。

曹植墓――

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后世将曹植,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称“三曹”。

曹植墓位于山东东阿县城南20公里鱼山西麓。

曹植因受曹丕猜忌迫害,郁郁而死,谥“思”,世称陈思王。在东阿时,他常登鱼山游览,死后其子遵遗嘱归葬鱼山。曹植墓始建于公元233年(魏太和7年),坐落于鱼山西麓,依山营穴,封土为冢,占地1200余亩,东南两侧有黄河和小清河萦绕,合为襟带。

墓前的碑是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建,高1.7米,宽1.1米,有额无题字,似有画像,已无法分辨。碑文22行,行43字。早年此碑湮没于大清河中,到了清代才被捞出,复置墓前,并建碑楼保护。

曹丕墓――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首阳山,资料不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40103/159417.html

更多阅读

萧规曹随酒的典故 萧规曹随中的曹指的是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死后,大汉王朝就处在了风雨飘摇之中。继承皇位的是幼小的刘盈,但真正的大权掌握在他的母亲吕后手里。这个早年善良贤惠,宽厚容忍的吕雉小姐,已经变成了心狠手辣,权欲熏心的吕太后了。她一心要除去所有刘姓诸侯和开国将

一心一统天下的曹操为什么不当皇帝 太平天国之天下一统

一心一统天下的曹操为什么不当皇帝曹操从公元204年占据邺城,经过他苦心经营,邺城实际上成为东汉末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一切政令皆出于此,许昌的汉献帝已经成为打着皇帝旗号的傀儡。那么,位极人臣的曹操为何不代汉称帝呢?我认为

声明:《细节中的曹操 曹操墓葬 曹操墓葬-人物简介,曹操墓葬-发现细节》为网友胡渣熟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