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又称餐桌盐,一种矿物结晶,是人类和动物生存必须的物质之一,也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但过量的情况下也会对动物和植物造成损害。盐是最古老最广泛的调味料,用盐腌制也是最早的保存食物的方法。盐的主要化学成份氯化钠(化学式NaCl)在食盐中含量为99%,部份地区所出品的食盐加入氯化钾以降低氯化钠的含量以降低高血压发生率。同时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食盐都通过添加碘来预防碘缺乏病,添加了碘的食盐叫做碘盐。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海域发生地震引发核电站爆炸,中国多地居民出现抢购食盐的现象。
盐_食盐 -概述
食盐,又称餐桌盐,是一种矿物结晶,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是人类和动物生存必须的物质,但过量的情况下也会对动物和植物造成损害。盐是最古老最广泛的调味料,用盐腌制也是最早的保存食物的方法。咸味是舌头对盐的感觉,是基本味觉之一。中国有句俗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食盐易溶于水
盐在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商品,主要来自海水蒸发和盐矿开采。常见的食盐有精盐、海盐和碘盐。氯化钠(化学式NaCl)的含量均在99%以上。某些食盐品种中,会添加碘、硒或者其他的微量元素,以改善当地人群对某种重要元素的缺乏。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通过添加碘的碘盐来预防碘缺乏病(大脖子病)。过量食用盐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如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有些公司推出含有氯化钾的食盐供选购,降低钠的含量以降低高血压发生率。
盐晶体为无色透明立方体,精盐因为晶体颗粒小,可以反射各个方向的光线,看起来是白色。过去的粗盐含有氯化镁,极易吸潮。现在市售的食盐纯度高,吸湿性不强,但空气湿度逾70%,仍会吸水潮解。
盐_食盐 -历史记载
在东方
史前
中国是最早人工生产食盐的国家。“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盐”字,这是中国的象形字:1.“臣”指的是百姓。2.“卤”指卤水。3.“皿”指的是器皿,老百姓烧卤用器皿就成了这个“盐”字。《说文》中记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
传说黄帝时有个叫夙沙的诸侯,以海水煮卤,煎成盐,颜色有青、黄、白、黑、紫五样。后世尊崇其为“盐宗”。1950年代福建有文物出土,其中有煎盐器具,证明了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古人已学会煎煮海盐。
先秦
中国也是盐井的发明地。《蜀王本纪》:“宣帝地节(公元前69年至公元前66年)中始穿盐井数十所。”
初期盐的制作,直接安炉灶架铁锅燃火煮。这种原始的煮盐费工时,耗燃料,产量少,盐价贵。于是,从盐一诞生起,王室就立有盐法。在周朝时,掌盐政之官叫“盐人”。《周礼・天官・盐人》记述盐人掌管盐政,管理各种用盐的事务。
矿物盐晶体
祭祀要用苦盐、散盐,待客要用形盐,大王的膳馐要用饴盐。这里所说的“形盐”是指白色岩盐,因形体大可以“镂之写物”。“饴盐”是岩盐中最好的一种,其味咸美“如水精”、“似虎珀”,又称“君王盐”。
春秋战国时,有盐国就富。《汉书》:“吴煮东海之水为盐,以致富,国用饶足。”齐国管仲也设盐官专煮盐,以渔盐之利而兴国。中国第一个盐商是春秋时鲁人猗顿,旧有“陶朱、猗顿之富”之说,陶朱是指范蠡。
秦汉
秦汉时河东郡地在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古人从河东盐池中引水至旁边的耕地,每当仲夏时节,遇到刮大南风时,一天一夜耕地中就长满了盐花,当地人把这叫“种盐”,盐的品质非常好。《吕氏春秋・本味篇》:“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