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èn】朕是第一人称代词,即“我”的意思,例如屈原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在中国古代专作皇帝自称,商、周天子却多自称予一人。根据汉许慎说文解字,朕小篆“月”字旁原作“舟”字旁,指木造船的两块木板间隙。以其极为细小譬喻寡德以自谦,类似寡人之义。在先秦时,诸侯国君主一般自称“孤”、“不谷”、“寡人”,称“王”者亦可自称“本王”,随着秦朝建立,嬴政创立皇帝尊号,规定“朕”专作皇帝自称。这个称谓从此一直流传至辛亥革命中国帝制终结。“朕”一般只能用作皇帝的自称。例如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割据局面出现,曹操是魏的君主(魏王),只自称“孤”或“本王”;汉献帝可自称为“朕”。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汉字文化圈的其他国家日本、朝鲜、越南的君主也使用“朕”这个称呼。
朕_朕 -基本介绍
【字目】朕
【英译】 [chink; omen; [the royal “I” (used exclusively by the emperor or king to mean “I”)]
【部首笔画】
仓颉:BTK
笔顺编号:3511431134;四角号码:78284;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715
【基本字义】
1.我,我的。中国秦始皇时起专用作皇帝自称:“~为始皇帝”。此外东亚汉字文化圈中日本及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的越南的古代君主也自称朕。
2.征兆,迹象:~兆。
朕_朕 -详细解释
1.缝隙
舟之缝理曰朕。――戴震《考工记图・函人注》
视其朕,欲其直也。――《周礼・考工记》
2.征兆;先兆
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庄子・应帝王》
变化之朕焉。――《鬼谷子》。
3.又如:朕兆(征兆;预兆);朕垠(征兆,迹象);朕迹(征兆;痕迹)
1.我。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 [I,my]
朕,我也。――《说文》
朕,我也。――《尔雅》
汝能庸命巽朕位。――《书・尧典》
无废朕命。――《诗・大雅・韩奕》
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古者尊卑共称朕。――蔡邕《独断》
朕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楚辞・离骚》。
《史记・五帝本纪》:“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
2.又如:朕皇考(我的已故父亲的名字)
3.皇帝的自称。秦灭六国以后,天子始自称朕
朕宽东顾,尔无西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