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行政区划图 越秀区 越秀区-建制沿革,越秀区-行政区划

越秀区,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中部,东起广州大道,与天河区接壤;南临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至人民路,与荔湾区毗邻;北面到白云山山脚,与白云区相邻。越秀区下辖18个街道(2014年),总户籍人口115.84万(六普),人口密度为34735人/平方公里。2005年越秀区成为广州市区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中心城区。越秀区是广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区,自秦朝在越秀区境内设南海郡治起,西汉南越王赵陀建南越国宫署,南汉国刘龚建广营宫室。自东吴设广州起,历朝所设军事、行政中心均在越秀区域内。越秀区汇聚了8个朝代2000多年的文物古迹,五羊石像、镇海楼、千年古道北京路、中山纪念堂、五仙观、六榕寺、光孝寺、石室圣心大教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均在该区。越秀区作为广州行政、商贸、金融、文化中心,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特色经济为带动,商贸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中山五路一带是广州最繁华商贸中心和古城文化旅游区,有北京路、海印地区、英雄广场、一德路等一批知名商贸区,有环市东国际中央商务、东风路现代服务、流花会展等商务区。(概述图来自)

越秀区_越秀区 -建制沿革


越秀区

秦统一中国后,设南海郡,郡尉任嚣选中了白云山于珠江之间一块负山阻海的地域(在今越秀区域内)作郡治,于前214年筑起番禺城(番禺城的遗址就在越秀区内)。此后,沧海桑田,珠江江岸南移,内湖湮没,河涌淤塞,冲积平原不断增大,番禺城在其后不断各个历史朝代亦不断扩展,如汉朝西拓其城,宋朝多次扩城(筑子城、东、西翼城

河雁翅城),明初合宋朝三城墙跨越秀山而过、建十三门,清朝临江砌新城等等。在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广州城的发展变化主要都是在越秀区域内进行。

越秀区之名始于1950年6月24日(由原西山、德宣和小北3个区合并而成,其范围相当今越秀北部),因区内有羊城名胜越秀山(越秀公园)而得名。


越秀区风光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同年12月,广州划为28个区并分别成立区人民政府,今越秀区范围有如下7区:西山区、德福区、靖海区、小北区(大部分)、太平区(部分)和永汉区(部分)。1950年6月广州28个区合并为16个区,今越秀区范围含当时德越秀区(今越秀区北部)、惠福区、太平区(部分)和永汉区(部分)。1952年9月,广州重新划分城、郊各区,市统辖东、南、西、北、中、郊和珠江7个区,今越秀区范围,是当时的北区(绝大部分)和中区(一部分)。19

60年7月,中区的8个街道(太平、德成、大新、诗书、一德、解放南、大南、泰康)并入北区,北区改称为越秀。后把永汉南、珠光、德政南、大塘、芳草5个街道划归东山区管辖。

1952年9月24日越秀区与永汉区(部分)、惠福区(部分)合并,称为北区(其范围相当今越秀区的惠福东、西路以北和东山区西南部)。1960年7月北区与中区的东部合并,统称为越秀区,次年8月,越秀区的东南部划入东山区后,越秀区的辖区沿袭至2005年初。

越秀区_越秀区 -行政区划

1999年7月1日始,越秀区从原来的1

9个街道调整为流花、东风、洪桥、六榕、广卫、光塔、诗书、北京、大新、人民10个街道;共设居委会223个。

2002年至2004年,越秀区辖10个街道(洪桥、广卫、北京、六榕、流花、东风、光塔、诗书、大新、人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越秀区辖22个街道(洪桥、广卫、北京、六榕、流花、东风、光塔、诗书、大新、人民、东湖、农林、大东、大塘、珠光、白云、建设、华乐、梅花村、黄花岗、矿泉、登峰)。


越秀区 千年古道北京路

2005年4月28日,撤销广州市东山区;将原东山区的行政区域,白云区的矿泉街道,天河区的登峰街道、天河南街道的杨箕和中山一2个居委会、沙东街道部分区域划归越秀区管辖。越秀区人民政府驻越华路。对新组建的越秀区和荔湾区的部分边界线进行了调整。 2005年9月30日起,越秀区下辖流花、东风、洪桥、六榕、广卫、光塔、诗书、北京、大新、人民、东湖、农林、黄花岗、大东、大塘、白云、珠光、建设、华乐、梅花村、矿泉、登峰22条行政街道

2010年12月27日,越秀区宣布东湖街道更名为东山街道。

2013年1月23日,越秀区宣布对部分街道进行合并

。合并之后新成立的4条街道于2013年3月15日挂牌。具体如下:

将原东风街道与原六榕街道合并成新六榕街道,面积为2.04平方公里,总人口10.12万人;

将原诗书街道、原大新街道大德路以北的庆福里、象牙北、魁巷等3个社区与原光塔街道合并成新光塔街道,面积为1.07平方公里,总人口10.58万人;

将原大新街道的石将军、大德中、大新中、南华园、玉带濠、濠畔中、三府前、和宁里、大新西、状元坊、一德西等11个社区与原人民街道合并成新人民街道,面积为1.51平方公里,总人口10.45万人;

将原广卫街道与原北京街道合并成新北京街道,面积为1.27平方公里,总人口9.06万人。


越秀区地图

2013年3月15日起,越秀区

下辖洪桥街道、北京街道、六榕街道、流花街道、光塔街道、人民街道、东山街道、农林街道、大东街道、大塘街道、珠光街道、白云街道、建设街道、华乐街道、梅花村街道、黄花岗街道、矿泉街道、登峰街道等18条行政街道。

越秀区_越秀区 -人口民族


越秀区 广东财政厅大楼

越秀区的光塔街、纸行街、诗书街、解放南街的范围是乾隆二十

一年(1795)以来,分批从北京、天津调粤驻防的八旗兵及其后代世居的范围。怀圣寺一带古籍称为“番坊”,居住着不少唐宋时期来华贸易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后裔。明代以来,从北方南下的回、满族居民也多集中居住在原小东营寺、南胜寺、濠畔寺一带,故此,越秀区成为广州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城区。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越秀区辖10个街道的总人口341422人,各街道人口:人民街道34394、大新街道44760、诗书街道39090 、光塔街道32665 、六榕街道39785、东风街道36421、洪桥街道36166、广卫街道32265、北京街道26869、流花街道19007。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越秀区除汉族以外,还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少数民族共4277人,占广州市区内少数民族总人数的3.08%,占全区人口的1.25%。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越秀区有常住人口1157277人,人口密度为34239人/平方公里,属于广州市人口最稠密地区。

越秀区_越秀区 -经济概况


越秀区

商业文化是岭南文化的突出表征,越秀区是广州商业文化极其发达的缩影。广州

近代4个商业中心,有3个在越秀区内,即北京路、中山五路、解放中四牌楼、长提―人民南路。1957年以来,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均在越秀区辖内举行(广州新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后仍有部分项目在旧址举行),更是万商云集,名闻天下,成交额占中国每年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1/3,被视为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广州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最早最大的外贸港口之一,也是中国最早设海关官员(唐代的市舶使)合第一个设海关(市舶司)的城市,频繁的对外贸易造就了广州的商业繁荣,唐代大批波斯人、阿拉伯人来华贸易,侨居在今越秀光塔路一带,称为番坊。宋代“双门底”以南(今北京路段)发展成为商业闹市,城西南的南濠口、西澳(今诗书街、省中医院一带)是广州最大的外贸码头、市舶司驻地,有“百货之肆、五都之市”之称。广州近代4个商业中心,有3个在越秀区内,即北京路,中山五路、解放中四牌楼、长提――人民南路。1957年以来,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均在越秀区辖内举行

改革开放以来,辖内多条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先后形成。北京路、中山五路一带已成为广州市最繁华的一个商贸中心和古城文化旅游区;环市东国际中央商务区内写字楼云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度密集,形成具有特色的“总部经济”,成为华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流花区域、海印商业区也成为广州市新的商业繁华地带

。越秀区商贸网点约占全市的19%以上,形成了数条知名的特色商业街、如闻名海内外材料汇集的泰康路、大南路、惠福路、副食品批发市场一德路,纸张、油墨一条街天成路等等,以及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一定知名度的商业名店和专业市场,如广州百货大厦、新大新公司 、北京路商业步行街、流花服装市场等;北京路、中山五路一带逐步成为广州市最繁华的一个商贸中心河古城文化旅游区;流花地方也成为广州市新的商业繁华地带。越秀区因此也享有“购物天堂”的美誉。

2000多年来,广州一直是南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和对外贸易城市,也是中国最早设海关官员和第一个设海关的城市,频繁的对外贸易造就了广州的商业繁荣。连通广州与东西方沿海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其起点和基地在越秀。南越国时期,这里已成为象牙、翡翠、珠玑等奇珍异宝的集散地;唐宋元代,在越秀光塔路一带形成的“藩坊”,聚集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以及世界各地的商客达12万;宋代“双门底”以南(今北京路段)发展成为商业闹市,城西南有“百货之肆、五都之市”之称;明、清时期的濠畔街一带(当时是城濠),秦楼楚馆、商铺林立,堪似南京的秦淮河。纸行街、米市路、高第街、状元坊是商业与文化交相辉映的例证。

2005年,越秀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89.38亿元,占全市总量17%以上,居各区之首。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54.67亿元,占全市总量近1/3,居全市各区龙头地位;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70亿元,二、三产业比例为3.90:96.10。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79亿元,占全市总量近1/5;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139.67亿元,占全市总量近1/3,两项总量指标均居位全市各区首位。其中,销售超亿元商贸企业达192家,实现销售额1242.41亿元,占全区总量的一半以上,占全市总量的1/6;其中销售超5亿元的商贸企业达59家,实现销售额930.51亿元,占全区销售总量近2/5,占全市总量的一成多,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汽、煤、柴油等石油制品以及纺织品、服装等行业。

在“十一五”期间,有6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越秀区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2010年成功引进香港大昌行、英皇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区认定总部企业339家,实现增加值735.39亿元,比2005年增长72.12%,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44.85%。

“十一五”期间,区财政共投入科技经费3.6亿元,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励成果330项;实现专利申请10085件、授权量7360件,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53.15%和83.45%。创意产业蓬勃发展,2010年实现营业额720.88亿元,比2005年增长83.47%;黄花岗科技园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30.39亿元,比2005年增长98.29%。

越秀区_越秀区 -旅游资源

越秀区被誉为“古城商都”的黄金宝地,地处广州市中心,位于古广州城域内,是广州市的发源地,是“三朝十帝”都会所在地。越秀区汇聚了8个朝代、上下跨度2000多年的文物古迹,闻名中外的五羊石像、镇海楼、千年古道北京路、中山纪念堂、五仙观、六榕寺、光孝寺、 石室圣心大教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均在该区,是名城广州的一个缩影。同时,越秀区历来就是广州的商贸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基地均在越秀。总之,越秀区既是历史文化的聚宝盆,又是商贸旅游的富矿区。

越秀区_越秀区 -社会

医疗卫生

越秀区具有医疗资源高度集聚的优势。该区是著名医学院校中山医科大学所在地,辖内拥有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群、广东省人民医院等20家三级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占全市的30.33%,床位数占30.16%,总诊疗人次数占28.82%,总收入占41.71%。同时,拥有3名中科院院士、50多名国家级杰出学者、110多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千名博导、硕导,汇聚了华南地区大量高层次医疗人才。而医疗资源又以东山口片区3平方公里为核心区域。2012年广州市政府14届3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提出了建设广州医疗中心的三个阶段性目标。

近期目标是利用5年时间,以越秀区东山口片区3平方公里为核心区域,调整区域功能规划,优化医院整体布局,提升综合性医院整体水平,做强专科医院,发展高端医疗和高尖端医疗技术,打造既独立运作又分工合作、共享协同的智慧医疗联合体,并带动周边区域的高端医疗服务业、健康产业集聚发展。

中期目标则是利用5~8年时间,借助主核心区域的辐射力,带动东濠涌以东、白云山以南、内环路以西、东华东路以北,用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次核心区域内的医疗机构共同发展,打造规模更大、水平更高、学科更齐的健康医疗中心,建立完善与广州地区各健康医疗项目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推动中医康复、医学美容、医疗后勤服务、医药器械研发营销和药品营销等健康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以及餐饮、酒店、旅业等传统服务业的提升(或配套)发展。

远期目标则是将中心良好的运作机制和技术服务向全市辐射,在广州市形成集医、教、研、产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事业、健康产业发展基地,将广州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医疗城市。

友好往来

往来地区

越秀区行政区划图 越秀区 越秀区-建制沿革,越秀区-行政区划

韩国光州广域市东区

泰国

法国巴黎第八区

德国法兰克福市第三区

越秀区_越秀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三国时虞翻开堂讲学,魏晋南北朝大批海外高僧来华,译经传教皆在光孝寺。唐代开科取仕以来,广州成为省内读书人学习进修之地,至今,越秀区内还保留着众多古老地学宫、书院、学堂地遗迹遗址,如南海学宫、粤秀书院、越华书院、应元书院、西湖书院、庐江书院等

小学:盘福路小学、东风西路小学、惠福西路小学、朝天小学、农林下路小学、黄花小学、广州华侨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前身为广州华侨小学,创办于1955年)、雅荷塘小学、小北路小学、净慧路小学、大南路小学、广中路小学、吉祥路小学、满族小学(建于晚清洋务运动期间,校名“满族小学”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是由溥杰所题)、东川路小学、环市路小学、建设大马路小学、建设六马路小学、东川路小学、署前路小学、东山培正小学、红火炬小学、越秀区回民小学、中山三路小学,铁四小学等。

中学:广东实验中学、执信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广州市第三中学、广州华侨外国语学校中学部(前身为广州华侨小学,创办于1955年)、广州市第七中学(前身为培道学校,创立于1888年)、广州市培正中学、广州市沙东中学、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大学实验中学、广州市第十三中学、广州市第八十二中学、广州市东环中学、广州市知用中学、广州市流花中学、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广州市第十七中学、广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广州市第四中学、广州市第十中学、广州市育才中学、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广州市越秀外国语学校(原广州市第二十七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广州市铁二中学等。

医疗卫生

越秀区具有医疗资源高度集聚的优势。至2012年,越秀区拥有中山医科大学、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群、广东省人民医院等20家三级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占全市的30.33%,床位数占30.16%,总诊疗人次数占28.82%,总收入占41.71%。同时,拥有3名中科院院士、50多名国家级杰出学者、110多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千名博导、硕导,汇聚了华南地区大量高层次医疗人才。而医疗资源又以东山口片区3平方公里为核心区域

交通运输

主干道:中山路、中山大道、先烈路、环市路、沿江路、天河路、白云大道、广州大道、东风路、人民路、解放路等。

桥梁:海珠桥、广州大桥、江湾大桥、海印大桥、解放大桥、人民路高架路、东濠涌高架等。

地铁:越秀区内有广州地铁1号线、2号线和5号线经过。区内1号线的地铁车站有杨箕站、东山口站、烈士陵园站、农讲所站、公园前站、西门口站,2号线的地铁车站有广州火车站、越秀公园站、纪念堂站、公园前站、海珠广场站。5号线的地铁站有小北站、淘金站、区庄站、动物园站、五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30103/158317.html

更多阅读

原创:真实的武汉分乡镇行政区划图

武汉的全区化在全国领先,现在在消灭乡镇上又走在前头。武汉现在仅有几个乡、镇:洪山区天兴乡,蔡甸区索河镇、玉贤镇、消泗乡,黄陂区木兰乡,和新洲区辛冲镇、徐古镇、凤凰镇,合计三乡五镇。在行政区划意义上,武汉有13个区,一团和气。 这是理

东坡区行政区划图 东坡区 东坡区-基本概况,东坡区-行政区划

东坡区古称眉州,是眉山市市辖区,位于眉山市西南方向。2013年总人口86万人,面积1331平方公里,辖15个镇、8个乡、3个街道。东坡区是中国脐橙之乡、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中国泡菜之乡。东坡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地处岷江中游,北距成都67公里

富平县行政区划图 富平县 富平县-概况,富平县-行政区划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渭南市所管辖。因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是华夏文明极为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人类文明尚处蒙昧的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就曾采首阳之铜铸鼎于县南荆山之巅,当大禹统

佳县行政区划图 佳县 佳县-建置沿革,佳县-行政区划

金元明清四朝称葭州,民国改为葭县,1964年9月改称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中游西岸,榆林市东南部,毛乌素沙地的东南缘。东与山西临县隔黄河相望,西同米脂县接壤,南同吴堡县山水相连,北同神木县相毗邻,西南依绥德县,西北靠榆阳区。辖20个乡

声明:《越秀区行政区划图 越秀区 越秀区-建制沿革,越秀区-行政区划》为网友逆光奔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