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马洪线(Mc Mahon)是一条由英国探险家为印度测量时划的一条位于英属印度和西藏的边界。“麦克马洪线”把原本在西藏境内资源最丰富的南部9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俗称为“藏南”),划进了英国的印度殖民地,导致中国西藏历来有效行使统治权的领土向北压缩了100多公里。但中国历届政府均未承认“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_麦克马洪线 -简介
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McMahon)是一条由英国探险家为印度测量时划的一条位于英属印度和西藏的边界。其走向起自不丹和西藏交界地图,沿分水岭和山脊线至云南的尖高山,将传统上西藏当局享有管辖权、税收权和放牧权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都划进印度去。英属印度政府和印度都声称这条边界就是正式疆界。对于这条“边界线”,历届中国政府都不予承认。英国政府也迟迟未敢公布,直到1936年,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才开始出现在英属印度的地图上。直到1954年一直注明是“未标定界”。中国政府一直坚持正确的立场,绝不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_麦克马洪线 -三方代表
当时参加西姆拉会议的三方代表
英国政府全权代表:亨利・麦克马洪H・MacMahon
中国政府全权代表:陈贻范
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伦钦夏札
麦克马洪线_麦克马洪线 -历史背景
麦克马洪线
1913年10月在印度北部西姆拉召开的“西姆拉会议”是以中国中央政府代表陈贻范为一方,西藏地方代表司伦夏扎为一方,英印政府外务大臣麦克马洪以“调停人”为幌子进行的。会议开始的议题以中国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当局的关系为中心,最后划定内外藏分界,外藏为金沙江以西地区,境内由西藏地方当局管理。约文规定,中英政府承认西藏在中国宗主权之下,并承认外藏的自治权。
由于当时的中国袁世凯政府忙于南方征战,加上这个会议由于各方的很大分歧,最终也没有谈出一个结果,到了1914年的3月24日,英国政府的代表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亨利-麦克马洪MacMahon竟然背着当时与会的中国代表,在西姆拉会场外私下与西藏代表达成了领土边界协议的秘密交易,这个当时的秘密协议叫《德里换文》,中、英、藏从来没有一起讨论过这个交易中的边界划定问题,这个在《德里换文》秘密协约以及附件图中划定的所谓的“中印边界线”,就是现在所说的“麦克马洪线”,这条麦克马洪线西起印度与不丹之间的分界线,一直到东段的伊苏拉西山口IsuRaziPass,这条中印分界线当时与国际上习惯性认定的传统的分界线尤其是英国的出版物上所标注的分界线是不同的。这条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大大地把地界往西藏方向的纵深推移了将近100公里,从而把西藏境内最美丽最富饶的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进了英国统治的印度殖民地(其实中印争议部分是6万多),这条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就是英藏代表印度殖民政府代表背着中国政府代表进行的非法活动掠夺中国西藏领土的秘密谈判的产物。
1914年4月27日,英藏代表在草约上先行签字后强迫中央政府代表签字。陈贻范迫于压力在草约和交换文书及所附地图上签字。但在草签前他声明,草签与正式签字是两回事,正式签字“必须奉有训令然后可行”,“如政府不认,尚可作废”,这一点英方亦表示接受。1914年4月28日,当时的北洋政府外交部即复电“政府不能承认,应即声明取消”。在7月3日的正式签字会议上,陈贻范拒绝签约,1914年7月3日、7日,中国驻英公使两次照会英国政府,“并不能承认未经中国政府承诺之英藏所签之约或类似的文牍。”
1913年5月至11月,英国情报军官F・M・贝利上尉受命于麦克马洪,伪装成探险旅行者,秘密潜入西藏进行勘测调查。贝利回到印度时,西姆拉会议正在进行,麦克马洪发电要他“尽快到西姆拉来”。在一个英国上尉偷窥的基础上,再加上麦克马洪的精心炮制,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在西姆拉会议中秘密出笼了。
在包括印度地图在内的上世纪上半叶的各种地图中,中印之间的边界大体沿着喜马拉雅山南麓和布拉马普得拉河北岸平原交接线而行,在这条传统习惯线北侧地区长期以来归中国行政管辖。1905年出版的“印度行政区划图”中,中印边界东段的画法与中国的地图一致。1929年大英百科全书(第14版)中中国全图的中印边界东段部分与中国出版的图一致。而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把“边界”向北推移了大约100公里,大体沿喜马拉雅山脊线走向,把历史上长期属于中国的9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归英属印度。这条线因为没有正式签约,既不具有国际法的效力,也理所当然地被中国政府所拒绝。
尽管尼赫鲁1958年曾据此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但是就在尼赫鲁自己著作的附图中,对这段边界的表示也并未支持这种要求。在尼赫鲁所著《印度的发现》1951年第三版插图中,有“1945年的英属印度领土及各土邦”一图,图中所示不丹以东的中印边界同中国地图完全一致。
1950年印度测量局出版的“印度地图”中,在中印边界东段出现了以“未定界”表示的“麦克马洪线”。到1954年印度测量局出版的“印度政治地图”中,“未定界”却变成已定界了!
麦克马洪线_麦克马洪线 -现状
麦克马洪线
由于印度政府强烈要求占领全部争议地区,结果由于这条边界引致1962年的中印战争。中国军队收复了中印传统边界以北的中国领土。随后,在印度未作任何承诺的情况下,中国单方面后撤至“麦线”以北的20公里处,并且送还武器和战俘。但印度随后两年卷土重来,再一次占领了“麦线”以南地区。至此,中印所有有争议地段,中国仅控制了疆南阿克赛钦地区,其他地区全部在印度手中。1986年,印度在“麦线”以南设立了“中央直辖区”,并开始大量移民。1987年,印度议会批准在这块中国领土上设立了“阿鲁纳恰尔邦”。中国政府表示强烈抗议!
麦克马洪线_麦克马洪线 -中国态度
麦克马洪线
1949年后,中国继续不承认麦线。但是由于政府当时执行的是反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外交,一切以反美为重,因此新中国政府不得不慎重对待印度这样的国家,在领土问题上取克制和忍耐的态度。
当时中共的政策是:内部打招呼不承认麦线,但这个态度不公开,尤其不对印度公开,也不向印度提出这一问题。
新成立的印度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比中国人表现的成熟和狡猾,他们充分利用了中国人对自己的依重,完成了当年英国人也未能实现的领土扩张。英印统治期间,虽然公布了麦克马洪线为边界,但是英国人也仅仅在极个别地区,试探性地侵入门隅和察隅地区,不敢放胆占领。1950年初,印度军队则大胆越过西山口进军达旺,到1954年印军完全控制麦线以南原西藏的门隅-洛隅-下察隅地区。印度政府为此成立了东北边境特区进行管辖。
对于印度人所干的这一切,中国政府按照既定方针始终保持沉默。印度虽然感到心虚,但是他也不挑明这一问题,在50年代初两国政府进行的历次交涉磋商中,印度也不提出这一巨大的领土问题,双方似乎有默契,好像麦克马洪线并不存在。甚至在1954年两国签署关于西藏问题的政府协议时也未谈及此问题。中国总理两次访印,印度总理一次访华,除了周恩来含含糊糊地提过一次两国的国界尚未划定以外,中国方面没有对印度的非法入侵提出过异议,抗议和交涉。这也构成国际交往史上一大奇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首次对外界表明自己对麦克马洪线的态度,是在周恩来1956年访问缅甸时与缅总理吴巴瑞的会谈中。由于中缅之间也有部分边界线与麦线相关,周恩来因此系统地解释了中国政府的立场:一、要对中国人民解释清楚;二、要说服西藏达赖喇嘛等人接受“麦克马洪线”;三、国民党会骂我们卖国。周恩来说,你们需要时间,我们做这些工作也需要时间。我们为了求得一劳永逸地解决整个边界问题,委曲求全地提出了目前的方案,我们要尽力克服困难实现这一方案。至于解决整个问题的时间,我们可以继续等待。
印度和缅甸有很好的关系,因此尼赫鲁肯定会从缅人那里了解到中国对麦线的态度。再加上中国在与印度的交往中从来没有提出过对印军占领麦线的异议,因此尼赫鲁感觉到抓住了中国的把柄,在后来中国提出谈判东段麦线以南的领土问题时,他坚决地给予拒绝。他说(大意)“当你有机会提出异议和要求而未提出时,就意味着你已经放弃了要求”。周恩来对此辩解说(大意)“我们虽然没有提出口头和书面的异议,但是我们出版的地图始终把这一地区画在中国一侧”。
尼赫鲁的说法更为符合外交惯例。一个政府可以通过公开声明,抗议,外交照会,会谈等等方式表明自己的观点,地图只能是补充和非正式的方式,其作用和效力非常有限。当印军占领门隅-洛隅-下察隅近10年后,中国政府才正式提出了不承认麦克马洪线,这使中国在领土交涉中处于极端不利的地位。
进入90年代后,麦线已经成为双方的实际控制线,1992年双方军队交换了实际控制地区地图,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双方首次对麦线的勘定和确认。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眼里,麦克马洪线俨然已经是一条国际边界线。
麦克马洪线_麦克马洪线 -其他看法
有观点认为,中国与缅甸的边界线北段,属于麦克马洪线向东的延伸,其论据是这段边界与麦克马洪线同属于英国殖民当局单方面制订的、沿分水岭和山脊线划定的边界,传统的中国领土包括今缅甸北部的野人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