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解释人类起源 鞍马 鞍马-基本解释,鞍马-起源发展

鞍马是竞技体操项目之一,只有男子体操有这个项目。起初是金属架子支撑木头制作包裹皮革的“马”,马体上有一对铁环。现在大部分支架采用新型的塑料或合成金属,而“马”用塑料制作。1896年鞍马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只有两名运动员参加了189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鞍马比赛,瑞士的路易斯・朱特和德国的海曼・魏因加特纳。

鞍马_鞍马 -基本解释


鞍马

鞍马 Pommel horse

①体操器械的一种,形状略像马,背部有两个半圆环,是木马的一种。

②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比赛时要求运动员在两臂支撑鞍马或鞍环完成各种单脚摆越、交叉、全旋和移位转体等。

③鞍子和马,借指骑马或战斗的生活:~劳顿 ㄧ~生活

鞍马_鞍马 -起源发展


鞍马冠军肖钦

起源于欧洲。鞍马源于跳马项目。罗马人曾利用木制马来训练骑手。1804年德国著名体操家古茨穆特斯将木马上的马鞍换成一对铁环,后铁环被木环取代,形成现在的鞍马。1896年鞍马被列为体操比赛项目,为男

子项目。鞍马决赛时每队参赛运动员最多两名,只有在团体赛中鞍马成绩排位前八名或前六名者才有参赛资格。只比自选动作。将运动员在团体赛中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总得分的二分之一,加上鞍马决赛中自选动作的得分,作为最后得分排列名次,得分高者名次列前。满分为20分。70年代中、后期,匈牙利运动员Z.马乔尔开创了纵向前移位、沿身体纵轴反向转体和跳动移位等技术,美国运动员K.托马斯创造了分腿波浪全旋技术 。80年代,倒立技术与隔环转体类型的动作逐渐增多。鞍马技术进展快,难新动作不断出现。中国运动员对鞍马技术的进展作出了不少贡献 ,1981 ~ 1992年在世界性比赛中共获得6次鞍马世界冠军。从1992年奥运会起,团体分不带入单项赛,仅以自选动作的比赛成绩确定名次。满分为10分。从2009年使用体操新规则起,得分不设上限。由D分和E分两部分组成。D分为难度分,不设上限。E分是完成分,满分10分。团体预赛前八名获得决赛资格。每队最多有两人参赛。

鞍马_鞍马 -动作介绍

成套动作


鞍马

比赛成套动作包括,两臂交替支撑的各种单腿摆越,正、反交叉,单、双腿全旋和各种移位转体等动作。20世纪50年代鞍马上有了各种环上转体。70年代中、后期,匈牙利运动员Z.马乔尔开创了纵向前移位、沿身体纵轴反向转体和跳动移位等技术,美国运动员K.托马斯创造了分腿波浪全旋技术 。80年代,倒立技术与隔环转体类型的动作逐渐增多。鞍马技术进展快,难新动作不断出现。中国运动员对鞍马技术的进展作出了不少贡献 ,1981 ~ 1992年在世界性比赛中共获得6次鞍马世界冠军。

名字命名

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共有33个,其中鞍马4个

童非移位:马端正撑全旋隔两环挺身转体180度成另一马端正撑

王崇升转体:托马斯全旋起倒立转体180度落下接托马斯转体90度起倒立落下成骑撑

吴国年转体:俄式转体720度同时移三位

李宁交叉:正交叉转体90度经单环起倒立落下成骑撑

鞍马_鞍马 -鞍马特点

鞍马高1.05米,环高12厘米。现代比赛用鞍马器械长160厘米 ,宽35厘米 ,马背中央木环上沿离地面120厘米 ,离马背12厘米 ,两环相距40~45厘米 。


鞍马运动

鞍马是在马的所有部位,用不同的支撑方式完成不同的全旋和摆越动作是鞍马项目上一套动作的基本特性。做全旋时,以并腿全旋为主。允许有通过手倒立加转体或不加转体的动作,不同的结构组的动作必须在充分的摆动中完成,不能停顿,该项目中不允许有力量动作。

大多数的运动员认为鞍马是所有体操项目中最难的。这可能因为鞍马对运动员的要求实在太高:力量、近乎完美的平衡、柔韧、时间感、以及动作的优美性。比赛中运动员要做一系列的前、后全旋,交叉,并且要在鞍马的整个长度上做动作。鞍马的全旋动作是靠手(多数情况下是单手)支撑身体重心,身体在马上做向前或向后的回旋。做全旋动作时,运动员双腿伸直分开并尽量上举,除双手之外的任何身体部位都不能接触鞍马。

动作流畅与精确控制是鞍马比赛得高分的要素。由于运动员的动作相当快,一般的观众可能还弄不清他做过的动作,不过这是得高分所必须的。为增加难度,运动员在做动作的同时,还会用手移动自己在马上的位置。

在男子竞技体操的六个项目中,唯有鞍马这个项目在群众中开展得不普及,因而在体操比赛中,鞍马最受观众“冷落”。

其实,在男子竞技体操六个项目中,鞍马是最难“驯服”的。在平日的训练中,运动员花费在它上面的时间最多、精力最大。因为鞍马的支撑面积很小,完全要用两只手控制,是身体重心变化最多、最快的一个项目。有些单环动作,只能由两只手交替握在一个环上才能完成,这样一来,手的支撑面积就更小了。在这样窄小的支撑面积内,运动员必须不断地变化动作,再加上体操评分规则不允许除了手之外的其它身体部位触器械,所以稍有闪失,就会碰马或从马上跌落下来。

在比赛中,运动员必须要充分利用马的三个部位(两个马端和马中部的环),在这三个部位上完成各种全旋、转体、移位、交叉以及经倒立等动作,动作之间不允许停顿,也不允许出现用力动作,否则均要扣分。 在鞍马比赛中,如果运动员的一套动作难度大,姿势优美,动作协调且变化多端,连接很流畅,幅度大,下法站稳,那将会得到高分。

鞍马_鞍马 -训练要点

对鞍马各种类型动作的关键性和基础性技术的训练。


鞍马上的李宁

选择关键性基本动作,制定技术规格,练习其中关键技术,最基本技术训练通常采用的方法。如单腿摆越、交叉,双腿全旋、托马斯全旋,单环全旋,捷式转体和

各种移位动作等。

选择动作技术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专门训练,而不是练习某个完整动作,也是基本技术训练的一种方法。如挺身转体爬圈练习,只练习挺身转体技术,又如把马乔尔打滚的第一个转体90°单独进行等,均是如此。

改变器械条件进行基本技术训练,如采用山羊、无环马、单环马等练习基本技术,由于降低了器械障碍带来的困难程度,因而不利于正确技术的形式。

在鞍马基本技术训练中,应注意全面、先进性、稳定性和预见性。鞍马基本技术训练,是发展难新动作的基础,是高质量完成鞍马动作的前提,对鞍马的稳定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是鞍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

鞍马_鞍马 -观赛礼仪


鞍马

观看体操比赛应提前到场,比赛结束后再退场。进出场地要有序,不要拥挤,要尊老爱幼。

比赛时,不要随意走动,最好在比赛暂停或休息时再走动。

在场地内不要高声说话,应举止文明,不随地乱扔杂物,禁止吸烟。

观赛时应将手机关机或设置在振动、静音状态。

学习必要的竞赛知识,既要看运动员优美的动作,也要看其动作技术和风格。既要欣赏运动员精湛的技艺,也要感受他们的顽强作风和内在品质。既给本国选手加油,也给外国运动员鼓掌。做到热烈而不狂躁,有激情而不失分寸。

运动员做动作前需要排除一切杂念,宁神静气,做动作时要将全部精力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动作上。观众此时应全神贯注地观看,不要鼓掌加油,不要欢呼,更不要喊运动员的名字。

拍照不要使用闪光灯,因为闪烁的灯光会分散运动员的注意力,影响运动员对空间高度和时间方位的判断,甚至可能造成比赛失误或者受伤。在运动员即将出场时呐喊加油,在运动员动作结束时鼓掌,才是得体而恰当的行为。

体操是由裁判员打分的项目,当你认为有裁判不公的现象时,不要起哄,不要冲动,要克制自己的情绪。这种不公也许只是因为你对规则了解不够,而鼓励运动员、理解裁判员,继续观赏下面的比赛是最好的选择。

比赛结束,离开场馆时,请将垃圾随身带出场外。

鞍马_鞍马 -鞍马冠军

奥运会

奥运会年份 冠军 国家或地区


滕海滨

200

8年北京 肖钦 中

2004年雅典 滕海滨 中

2000年悉尼 乌兹卡 罗

1996年亚特兰大 李东华 瑞士

1992年巴塞罗那 裴吉诛 朝

1992年巴塞罗那 舍尔伯 独联体

1988年汉城 比洛泽尔采夫 苏

1988年汉城 博凯 匈

1988年汉城 格拉斯科夫 保

1984年洛杉矶 李宁 中

1984年洛杉矶 维迪马 美

1980年莫斯科 马乔尔 匈

1976年蒙特利尔 马乔尔 匈

1972年慕尼黑 克利缅科 苏

1968年墨西哥 切拉尔 南斯拉夫


鞍马

1964年东京 切拉尔 南斯拉夫

1960年罗马 埃克曼 芬

1960年罗马 沙赫林 苏

1956年墨尔本 沙赫林 苏

1952年赫尔辛基 丘卡林 苏

1948年伦敦 阿尔托宁 芬

1948年伦敦 胡赫塔宁 芬

1948年伦敦 萨沃莱宁 芬

1936年柏林 弗赖 德

1932年洛杉矶 佩勒 匈

1928年阿姆斯特丹 亨吉 瑞士

1924年巴黎 威廉 瑞士

1904年圣路易斯 安东 美

1896年雅典 朱特 瑞士

体操世锦赛

时间届次 冠军 国家

2009第41届 张宏涛 中

2007第40届 肖钦 中


张宏涛

2006第39届

肖钦 中

2005第38届(单) 肖钦 中

2003第37届 滕海滨&鹿岛丈博 中&日

2002第36届(单) 乌兹卡 罗

2001第35届 乌兹卡 罗

1999第34届 涅莫夫 俄

1997第33届 别列斯基 俄

1996第32届(单) 裴吉洙 朝

1995第31届 李东华 瑞士

1994第29届(单) 乌兹卡 罗

1993第28届(单) 裴吉洙 朝

1992第27届(单) 裴吉洙&谢尔博&李敬 朝&独联体&中

1991第26届 贝伦基 苏

1989第25届 莫吉里尼 苏

1987第24届 博尔卡伊&比洛泽尔采夫 匈&苏

1985第23届 莫吉里尼 苏

1983第22届 比洛泽尔采夫 苏

1981第21届 李小平&尼古拉伊 中&东德

1979第20届 马乔尔 匈

1978第19届 马乔尔 匈

1974第18届 马乔尔 匈

1970第17届 切拉尔 南斯拉夫

1966第16届 切拉尔 南斯拉夫

1962第15届 切拉尔 南斯拉夫

1958第14届 沙赫林 苏

1954第13届 沙金扬 苏

1950第12届 斯塔尔德 瑞士

1938第11届 勒斯什 瑞士

1934第10届 马克 瑞士

世界杯体操赛

年份 届次 地点 冠军(国籍)


乌兹卡

2008 14 马德

里 张宏涛(中)

2006 13 圣保罗 肖钦(中)

2004 12 伯明翰 肖钦(中)

2002 11 斯图加特 乌兹卡(罗)

佛教如何解释人类起源 鞍马 鞍马-基本解释,鞍马-起源发展

2000 10 格拉斯哥 乌兹卡(罗)

1998 9 日本鲭江 乌兹卡(罗)&张津京(中)&波加德(法)

1990 8 布鲁塞尔 李敬(中)

1986 7 北京 李宁(中)

1982 6 萨格勒布 李宁(中)

1980 5 多伦多 布鲁克纳(东德)

1979 4 东京 康纳尔(美)

1978 3 圣保罗 马乔尔(匈)

1977 2 奥维多 马尔凯洛夫(苏)&尼古莱(东德)

1975 1 伦敦 马乔尔(匈)

注:从1998年起改为世界杯总决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20103/156187.html

更多阅读

达尔文是错误的--关于人类真正起源 达尔文人类起源

人类真正起源(作者:普劳)在科学探索中发现:原来被西方垄断的近代科学竟有滥竽充数鱼目混珠者,伪科学的出现得到了不学无术钻营者的欢迎,它大有泛滥成灾之势!致使黄皮肤的科学家惊的呆若木鸡!只好放弃龙的传人身份改承认是猿猴的子孙了。

人类起源之谜---达尔文进化论的缺陷转 达尔文的进化论有缺陷

人类起源之谜---达尔文进化论的缺陷挑战达尔文 修正进化论鲁波查理·达尔文(1809-1882)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他几乎穷尽毕生精力,在长达五十年的时间里,研究生物进化和人类的起源,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学说。近百年来,生物进化论在现代生物学、

声明:《佛教如何解释人类起源 鞍马 鞍马-基本解释,鞍马-起源发展》为网友烈性枭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