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格纳肉芽肿 韦格纳肉芽肿 韦格纳肉芽肿-简介,韦格纳肉芽肿-病因和发病机制

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累及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偶尔累及大动脉,其病理以血管壁的炎症为特征,主要侵犯上、下呼吸道和肾脏,韦格纳肉芽肿通常以鼻黏膜和肺组织的局灶性肉芽肿性炎症为开始,继而进展为血管的弥漫性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临床常表现为鼻和副鼻窦炎、肺病变和进行性肾功能衰竭。还可累及关节、眼、皮肤,亦可侵及眼、心脏、神经系统及耳等。

韦格纳肉芽肿_韦格纳肉芽肿 -简介


韦格纳肉芽肿

无肾脏受累者被称为局限性韦格纳肉芽肿。该病男性略多于女性,从儿童到老年人均可发病,最近报道的年龄范围在5 - 91岁之间发病,但中年人多发,40~50岁是本病的高发年龄,平均年龄为41岁。各种人种均可发病,根据美国Gary S. Hoffma的研究,WG的发病率为每30 000-50 000人中有一人发病,其中97%的患者是高加索人,2%为黑人,1%为其他种族。中国发病情况尚无统计资料。未经治疗的WG病死率可高达90%以上,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WG的预后明显改善。尽管该病有类似炎性过程,但尚无独立的致病因素,病因至今不明。

韦格纳肉芽肿_韦格纳肉芽肿 -病因和发病机制

韦格纳肉芽肿的病因包括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WG可能与HLA-B50、B55、DR1以及HLA-DQw7有关。环境因素包括感染和吸人或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

韦格纳肉芽肿的发病机制包括ANCA的作用、T细胞的作用、内皮细胞(endothelialcell,EC)及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的作用,提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参与WG的发病。

1.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目前认为ANCA,尤其是抗蛋白酶3(Proteinase-3,PR3)抗体可能参与了WG的发生,提示WG的发生与体液免疫有关。有关ANCA的致病机制目前较为普遍认可的是“ANCA-FcγR理论”,即在前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8和IL-1的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大量的粘附分子ICAM-1和ELAM-1,多形核白细胞(PMN)表达相应的配体,如淋巴细胞相关抗原-1(Lymphocytefunction-associatedantigen-1,LFA-1)等,使PMN粘附于血管内皮。同时PMN内的PR-3从胞质内的嗜苯胺蓝颗粒转移到细胞表面并与ANCA结合,ANCA的Fc段与PMN表面的FcγRⅡα结合而发生交联,通过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系统进一步激活PMN,引起血管内皮的损伤。

2.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cellanti-body,AE-CA)AECA滴度的消长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并可籍此将疾病本身的活动(AECA滴度升高)与并发的感染、肾功能不全等情况(AECA滴度不升高)相区别。AECA的病理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免疫介导机制导致血管炎症,而不是直接针对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AECA还可以上调粘附分子E-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l(VCAM-1)的表达,使白细胞聚集和粘附于血管内皮,引起局部的血管炎症。

3.T细胞和细胞因子除体液免疫外,细胞免疫也参与WG的发病。

(1)T细胞表型及生物学功能的特异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WG外周T细胞的增生明显,主要为带有独特TCRⅤα和β基因的淋巴T细胞扩增,这可能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蛋白作为超抗原的刺激有关。

(2)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转换:有人提出WG的病理过程可能是一个“Th1/Th2的二相转换”过程。疾病开始为Th1型反应为主的肉芽肿形成阶段,随后Th1型细胞因子诱导和刺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活化及表达ANCA抗原,使得ANCA发挥作用,T细胞的极化过程转变为以Th2型为主的体液免疫反应,造成广泛的血管炎症病变。

(3)Th3和Tr1(Type-1Tregulatory)细胞的免疫调节异常:Th3为CD4+的Th细胞,主要表达和分泌TGF-β,可下调抗原递呈细胞(APC)和Th1细胞的活性,发挥免疫保护和修复功能。Tr1也是CD4+T细胞调节细胞,能分泌高浓度的IL-10、TGF-β和IFN-γ,极低浓度或无IL-2和IL-4,因此Tr1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主要通过分泌IL-10抑制T细胞的增生。

(4)细胞因子:此外,一些细胞因子在WG中也有异常表达,如血清中IL-2、sIL-2R、IL-6、TNG-α等升高。

韦格纳肉芽肿_韦格纳肉芽肿 -临床表现

韦格纳肉芽肿 韦格纳肉芽肿 韦格纳肉芽肿-简介,韦格纳肉芽肿-病因和发病机制

韦格纳肉芽肿病

韦格纳肉芽肿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系统。典型的韦格纳肉芽肿有三联征:上呼吸道、肺和肾病变。

1. 一般症状

可以起病缓慢,持续一段时间,也可表现为快速进展性发病。病初症状包括发热、疲劳、抑郁、纳差、体重下降、关节痛、盗汗、尿色改变和虚弱。其中发热最常见。发热有时是由鼻窦的细菌感染引起。

2. 上呼吸道症

大部分患者以上呼吸道病变为首发症状。通常表现是持续地流鼻涕,而且不断加重。流鼻涕可来源于鼻窦的分泌,并导致上呼吸道的阻塞和疼痛。伴有鼻黏膜溃疡和结痂,鼻出血、唾液中带血丝,鼻窦炎可以是缓和的,严重的韦格纳肉芽肿鼻中隔穿孔,鼻骨破坏,出现鞍鼻。(图2,3)咽鼓管的阻塞能引发中耳炎,导致听力丧失。而后者常是患者的第一主诉。部分患者可因声门下狭窄出现声音嘶哑,及呼吸喘鸣。

3. 下呼吸道症状

肺部受累是WG基本特征之一,约50%的患者在起病时既有肺部表现,总计80%以上的患者将在整个病程中出现肺部病变。胸闷、气短、咳嗽、咯血以及胸膜炎是最常见的症状,及肺内阴影。大量肺泡性出血较少见,但一旦出现,则可发生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有约1/3的患者肺部影像学检查有肺内阴影,可缺乏临床症状。查体可有叩浊、呼吸音减低以及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20103/155449.html

更多阅读

第28章瓦格纳定律:与经济进步相联系的公共收入份额上

专业:中共党史 学号:2009201150044 姓名:吴筱筠瓦格纳定律主要是基于经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对财政支出增长现象进行分析,最早系统地阐述了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明确强调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是不可避免的长期历史趋势。从工

美国-“韦伯”级快速反应巡逻艇 留学美国韦伯学校

“哨兵”级快速反应巡逻艇是美国海岸警卫队深水计划的一部分,将逐步替换柏林格造船公司在25年前开始建造、现已老化的“岛”级巡逻艇。由柏林格造船公司建造。2010年3月20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宣布首艘“哨兵”级快速反应艇将更名为“伯

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 罗恩格林 歌剧

瓦格纳的三幕歌剧《罗恩格林》,1850年在德国魏玛宫廷剧院首次上演。故事发生在十世纪初的安特卫普。第一幕:设特尔河畔乐队奏象征圣杯的前奏曲。德国国王亨利一世(男低音)想组织一支军队,发现民族内部不和,泰尔拉蒙特伯爵(男中音)告诉国王

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瓦格纳唐豪塞歌剧序曲

爱之死——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就在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态中,就在连我也无法知晓的情势下,就在我还不怎么明白瓦格纳歌剧的始末,就是这样《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似乎沿着极其自然的轨迹驶向我的心灵,只因我看到瓦

声明:《韦格纳肉芽肿 韦格纳肉芽肿 韦格纳肉芽肿-简介,韦格纳肉芽肿-病因和发病机制》为网友故人何必念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