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1959年发掘的四川省巫山县(今属重庆市)大溪遗址而得名,大溪也是大溪文化的西线。主要分布在峡江地区和两湖平原,长江中游鄂西、渝东山地丘陵地区,洞庭湖周围和江汉平原的一部分。
大溪文化_大溪文化 -简介
大溪文化红陶球
大溪文化是从城背溪文化发展而来。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
位于三峡库区巫山县境内的遗址,是中国大溪文化最早的发现地,也是大溪文化的命名地。
与大溪遗址出土文物具有相同特征的文化遗存分布在长江中、上游一带,东起鄂中南、西至川东,南抵洞庭湖北岸,北达汉水中游。考古学家将这些具有相同特征的有别于其他文化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命名为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_大溪文化 -发掘历史
考古工作人员在清理大溪文化遗址
1959年在四川巫山大溪发现;
1974-1977年对湖北宜都红花套的大溪文化遗址大规模发掘;
1978年以后对湖北枝江关庙山,宜昌中堡岛的大溪文化遗址大规模发掘。
大溪文化_大溪文化 -类型和分期
类型
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初步可分为两个地区类型:
长江沿岸的鄂西川东地区,如大溪、红花套、关庙山等地的遗存,可称为大溪类型。
洞庭湖北岸、西北岸地区,如三元宫、丁家岗、汤家岗等地的遗存,可称为三元宫类型。
分期
大溪文化以大溪类型为例,可归纳为三期:
早期:夹炭红陶最多,戳印纹简单、细小,彩陶极少,以折肩圈足罐、三足盘、鼓形器座等为代表。
中期:戳印纹发达,彩陶兴盛,常见内折沿圈足盘、簋、高把豆、折腹盆、曲腹杯、筒形瓶等。
晚期:泥质陶占绝对优势,灰陶和黑陶剧增,有细颈壶、折敛口圈足碗等。
大溪文化_大溪文化 -文化特征
房屋建筑
石斧
营造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在居住面下往往铺有厚的红烧土块垫层,有的房屋墙外铺有红烧土渣地面散水或有专门的檐廊,以适应南方多雨炎热气候。
墓地与葬俗
共发现300余座大溪文化的墓葬。其中大溪墓地的最多,人骨保存较好。
死者多数实行单人葬,葬式有仰身直肢、俯身直肢,以及很特殊的仰身跪屈葬、仰身蹲屈葬;随葬品除了陶器和石器外,还放置了鱼和龟,有的把整条鱼放在死者身上、嘴边或臂下,这一罕见习俗与当时人们的生活和原始信仰有关。
制陶工艺
所有装饰技巧,包括:涂绘、压印、绳纹印花、雕花、贴花、网状细孔等,皆加以应用,常见的图案有尖齿纹、花瓣纹、交织曲线、三角纹等。高而深的豆、圈足碗、盘、杯为最重要的器型。
此外,大溪遗址还发现石器,装饰品则有玉、骨、石、贝制成的戒指、项链等
大溪文化_大溪文化 -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彩陶圈足碗
大溪文化与仰韶文化比较,两者都有外形近似而各属自身系统的折沿盆、敛口钵、口瓮和小口直领罐等陶器,反映了在同一时期南、北所流行的器物形制和作风。
另一方面,明显存在互相交流影响的因素。如淅川下王岗的早一、早二期遗存中的陶豆、盂、筒形瓶式细高器座等,是受大溪文化影响的产物;
大溪、关庙山、红花套等处发现的圆点钩叶纹和花瓣纹的彩陶罐、垂幛纹彩陶钵片、双唇小口尖底瓶片等,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南下影响所及的实物例证。
大溪文化与时代稍晚的的关系,两者当是先后直接继承发展的,也有人认为是不同系统的两种文化,尚无定论。
大溪文化的分布地域,湘北一类遗址的文化性质及其归属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工作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