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辉煌办学业绩、浓厚文化底蕴、享誉省内外的公办学校。它的前身是省创办的吉林省省立舒兰国民高等学校。1945年12月舒兰县解放,改名为舒兰中学,1955年12月又改名为舒兰县第一中学,1992年舒兰设市撤县后,随之改称为舒兰市第一中学。
舒兰一中_舒兰市第一中学 -简介
舒兰市第一中学
舒兰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40年,至今已有69年办学的悠久历史。它的前身是省创办的吉林省省立舒兰国民高等学校。1945年12月舒兰县解放,改名为舒兰中学,1955年12月又改名为舒兰县第一中学,1992年舒兰设市撤县后,随之改称为舒兰市第一中学。
这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凝聚着几代领导和教师的育人情绪,他们以月亮般的情怀,用心血和汗水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上级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合格劳动者和优秀人才,有300多名学生考入了清华、北大、科大,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舒兰一中_舒兰市第一中学 -发展
舒兰一中
1956年舒兰一中成立了第一个高中班即531班,1959年高考录取率勇夺全省第一名,超过全省出名的长春师大附中,受到广泛关注。从此至文革前,舒兰一中创造了高考升学的辉煌,仅1965年就有3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北京的大学学习。1959年,舒兰一中就跨入了吉林省重点中学的行列人,2004年又被评为吉林省示范性高中。
现任校长、特级教师郇凤武同志是吉林省优秀教师、吉林省科研型名校长、吉林市劳动模范、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获得者。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占地面积52000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76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3400平方米。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3000名学生。学校拥有一支德高艺精、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150名教师中有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35人。95% 的教师达到了大学本科的学历,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23人。近几年被评为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科研名师,科研之星,“全天侯”教师,十杰及百优教师共有32人。
教学设施设备先进,高标准装备了“九室一馆”,图书馆藏书达到了八万册。所有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校内较早建立了宽带校园网,开通了北京英才院远程教育网络和东北师大附中网校。
跨入新世纪,舒兰一中励精图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以郇凤武校长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培养具有实践创新精神和鲜明个性,并能享受文明生活的新生代”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先进、特色发展的现代教育示范校”的学校发展目标,实行“科研与教改同步、规范与特色并举、精英与大众并重”的办学策略,形成了“以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以学习传统文化为载体,以热爱学生为基石”的德育工作新思路,走出了“科研兴校、创新教学,特色发展”的办学之路。办学效益和质量逐年提高,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近三年来,高中会考有9门学科合格率和优秀率高于全省平均成绩5至21个百分点,连续三年被省评为优秀,2004年和2005年,两次在全省介绍了会考改革经验。高考重点率处于领先水平,2004年重点提高率居地区第一位,2005年高考又创佳绩,重点升学率居地区的前列。2006年高考继04、05年再创佳绩,重点进线率处于地区的前列,600分以上有98人,其中马赫、李志男分别为外五县(市)文理科高考状元,有三名同学考入了北大,实现了历年来考取北大的新突破。
2004年,进入全省示范校之后,学校领导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树立了“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的主流价值观,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构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蓝图,确定了“立足于人的发展、科研兴校战略、教育创新战略和全方位开放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教师职业生命质量,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生命质量,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和谐校园,力争在建校70周年的时候,把学校建设成为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的现代化学校”的发展定位。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教育科研为动力,以教师和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教师队伍建设、精品特色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机遇,发挥现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努力拓展学校发展空间,坚持规模扩展与质量提高并举,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学校教育发展的新突破”的学校发展思路。按着这一发展思路和发展定位,全校师生员工群情振奋,用热烈的希望和不懈的追求,迎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舒兰一中_舒兰市第一中学 -所授荣誉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国家现代化科技教育研究优秀单位”、“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吉林省示范性高中”、“吉林省电化教育示范校”、“吉林省教育科研示范基地校”。
舒兰一中_舒兰市第一中学 -捷报频频
舒兰一中
近三年来,高中会考有9门学科合格率和优秀率高于全省平均成绩5至21个百分点,连续三年被省评为优秀,2004年和2005年,两次在全省介绍了会考改革经验。高考重点率处于领先水平,2004年重点提高率居地区第一位,2005年高考又创佳绩,重点升学率居地区的前列。2006年高考继04、05年再创佳绩,重点进线率处于地区的前列,600分以上有98人,其中马赫、李志男分别为外五县(市)文理科高考状元,有三名同学考入了北大;2009年高考600分以上102人,其中王铎同学以700分获吉林地区理科状元,并称为吉林省唯一一个考取香港大学的优秀学子,另外,李云鹏,高嘉雪等三名同学考取清华北大,11人考入前十校;2010年舒兰一中取得了建校以来高考最优一次成果,共有4人考取清华大学,1人考取北京大学,3人考取国防科技大学,6人考取南开大学,吉大,中山,北京科大,北航,南航,南大,津大的重点高等学府录取人数达百余人,文理科一本率达30%,二本率达92%,并蝉联5年外五县高考优秀率之首,成为继吉林,长春外县(市)级地区成绩最优异的学校。
编辑本段
舒兰一中_舒兰市第一中学 -育人为本 全面发展
舒兰一中
新课程改革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学校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在素质教育的创新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把热爱学生作为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实施“爱心彩虹工程”。对特困生,全校师生捐款捐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对学困生热心关怀,耐心辅导,鼓励成功;对学生的缺点,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抚之以心”,尊重学生人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障碍,打开学生心扉,做学生知心朋友,建立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校开展了“高中生形象工程”活动,引导学生从举止、言谈、姿态、交往、作风、服饰等方面谙知礼仪,提高文化修养和文明素养。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生活世界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个性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生开展的《日本侵略者在老黑沟的罪行》、《完颜希尹家族兴衰史话》、《“三农”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等研究课题,通过实地参观、访问、考察,亲身经历了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探索的甘苦,领略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探索的激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学校建立了学工、学农、学军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每年都轮流组织学生到基地学习、训练。学校还十分重视学生的特长发展,面向各年级学生开设了文学、音乐、美术、书法、体育、演讲等活动课,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舒兰一中_舒兰市第一中学 -教师为本 人才强校
舒兰一中
学校始终把“人才是第一资源”作为办学之本,实行教师聘任制,吸纳优秀人才,优化人力资源,强调教师内在积极性,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在全校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不断完善人才机制。
学校构筑人才平台,不拘一格选人才。在校内,把那些德才兼备、有管理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聘为中层干部和教研组长,使其成为管理层的中坚力量和学科带头人。在校外,积极参加人才交流会,招贤纳士,抢抓机遇做好教师储备。
学校为建设一支德高艺精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采取了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主体的培养模式,启动了“名优教师培养工程”,制定了名优、骨干、青年教师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采取“整体提高,分层培养,先后成熟”的策略,开展了“双五个一”教研活动,为每位教师创设了个性发展的平台和机会,使名优教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骨干教师不断提升职业生命价值,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舒兰一中_舒兰市第一中学 -特色发展 科研兴校
舒兰一中
教育科研是舒兰一中的一大特点。学校坚持“科研为学校发展建设服务,为师生实践创新和个性化形成服务”的科研宗旨,实行“教研与教学互动、思考与实践同行、科研与教改同步”的研究策略,引导教师把日常的教学行为与自身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与新课程学习、研究结合起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使教师的研究能力、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三年来,高中会考有9门学科合格率和优秀率高于全省平均合格率和优秀率5至21个百分点,连续三年被省评为优秀,2004年和2005年两次在全省介绍了会考改革经验。高考重点升学率处于领先水平,近三年有11名学生考入三校。04年重点提高率居地区第一位,05年高考又创佳绩,重点升学率居地区的前列。
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向教科研要质量、要效益的思想正深入人心。全校教师把“开展自己的教科研”、“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种新的专业生活方式。“十五”以来,又有3项省级课题通过了鉴定验收,均获省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有100多篇经验成果和学术论文在国家、省和市级刊物上发表,有15部专著或参编的著作公开出版发行,有4本校本课程教材内部出版使用。学校被确认为全省教育科研示范基地校。
舒兰一中_舒兰市第一中学 -创新管理 民主治校
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构建与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创新模式,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实行民主治校、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创设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在管理模式上,一是强化目标管理到人头。学校要求各组织机构和师生根据学校发展建设的目标体系,制定各自的具体发展目标,然后分层实施,落到人头,并采取评价考核的方式激励引导师生和各组织机构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二是组织管理求效能。学校采取“扁平式组织”管理形式,将决策权向组织机构下层转移,让基层单位有充分自主权,并对产生的结果负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校长从宏观上加以调控,并协调好组织的人际关系,建立民主、平等、开放、合作式的工作关系,提高组织团体的工作效率。三是文化管理塑人格。文化管理是师生自我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突出了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对促进学校人本管理,师生个性发展、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学校办学效益起到了关键作用。
舒兰一中_舒兰市第一中学 -交流合作 共同发展
学校领导认为,作为龙头校必须有全面开放的气度,加强与其他兄弟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因此,成立了以舒兰一中为核心的《舒兰市高中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确立了“为全市高中教育发展建设服务,发挥对全市中小学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强校际之间合作与交流,建立起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促进全市高中自主、均衡、持续、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全市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宗旨。
自“中心”成立以来,舒兰一中主动向兄弟高中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从指导全市高中各学科备课、教学研究、新课标培训、高考复习到支教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学校开放课堂,外校教师和领导随时都可以进课堂听课,每学期都举办教研会,请兄弟高中领导和教师来校听课、评课、研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一中也派出有关人员到兄弟学校学习他们的教学管理经验,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此外,学校还与松源市、白城市、九台市、辉南市、榆树市、五常市以及吉林地区外市(县)的重点高中建立了密切的校际助作关系,在教育教学以及高考工作等方面加强了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