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钠 丙酸钠 丙酸钠-基本介绍,丙酸钠-基本内容

丙酸钠(sodium propionate),分子式CH3CH2COONa,相对分子质量96.06。无色透明结晶或颗粒状结晶粉末,略有特殊气味。一水盐为无色晶体,具有吸湿性。溶于水和乙醇,在10%水中溶解度约100(15℃),pH值为8.5~10.5。对于霉菌、酵母菌及细菌等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在酸性pH中最活泼。用作食品保鲜剂,适于糕点中作防腐剂和用作面包防霉剂。丙酸钠对人体几乎无毒性。食品中用量同丙酸钙(按丙酸计)。在化妆品中使用最大允许浓度为2%(以丙酸计)。以丙酸为原料经氢氧化钠中和而制得 。

丙酸钠_丙酸钠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丙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propionate,

英文别名:Sodium propionate; propionic acid sodium type I; propionic acid sodium insect cell*culture tested; Propanoic acid, sodium salt; sodium propanoate; calcium dipropanoate; propanoate

CAS.:137-40-6,

分子量:96.06,

分子式:C3H5O2Na。


分子结构图

性质:透明颗粒或结晶,有特意臭气,在湿空气中潮解,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为酸碱盐中盐类物质。mp:285~286℃,水溶解性:995g/L(20℃)。

毒性:ADI 不作限制性规定(FAO/WHO,2001)。LD50 5.1g/kg(小鼠,经口)。GRAS(FDA,§184.1784,2000)。

易溶于水(15℃时 100、100℃时150),溶于乙醇(15℃时4.4、100℃时8.4),微溶于丙酮(15℃时0.05),在酸性条件下最活泼,产生游离丙酸,具有抗菌作用,对于霉菌、酵母菌及细菌等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对酵母无效。其抑菌特性与丙酸相同。可用于糕点、豆制品、饺子皮、馄饨皮、生切面、干酪等的防腐防霉剂。杨梅罐头加工工艺中,用于浸泡杨梅。用于啤酒生产可以抑制不利的黏性物质生成。用法与用量:推荐用量0~2.5g/ kg。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11),可用于糕点,最大使用量2.5g/kg;生面湿制品(生切面、馄饨皮,最大使用量0.25g/kg (以丙酸计);浸泡杨梅,最大使用量50g/kg(以丙酸计)。一般使用 3%~5%丙酸钠溶液浸泡杨梅,浸泡后需要洗净才能用于加工杨梅罐头。丙酸钠对人体几乎无毒性。小鼠经口LD505100mg/kg。ADI不作限制性规定。质量标准: GB25549-2010取代HG 2922―1999,取代GB 7656―1987。含量(以干基计)99.0%~100.5%;干燥失重≤1.0%;铁≤0.003%;砷≤ 0.0003%;重金属≤0.0004%;碱度(以碳酸钠计):通过试验。工业生产的丙酸钠是由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中和丙酸溶液而得。还可以用于治疗皮肤霉菌病,测定转氨酶等。

丙酸钠_丙酸钠 -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丙酸钠

英文名称:Propionic acid, sodium salt

别名:Octa-(O-cyanoethyl)sucrose

更多名称:2,2,3,3,4,4,5,5-Octafluorohexanedioic Acid, Dimethyl Ester

CAS号:137-40-6

分子式:C3H5O2

分子量:73.0711

SMILES:[O-]C(=O)CC.[Na+]

丙酸钠_丙酸钠 -物性数据


丙酸钠

1. 性状:无色透明颗粒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潮解。

2.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3. 水溶液pH值:8.5-10.5

丙酸钠_丙酸钠 -生产方法

1、丙酸和碳酸钠在80-90℃反应2-3小时,pH=7-8,反应毕,经过滤、喷雾干燥得成品。

2、碳酸钠粉末在中和锅中溶解,再加入丙酸中和至pH=7~8,中和温度70~100℃,中和时间2~3h。将中和液过滤除去不溶物,清液经浓缩、冷却、结晶、分离、干燥得成品。

CH3CH2COOH[Na2CO3]→CH3CH2COONa

3、将碳酸钠溶于热水中,在70℃慢慢加入丙酸,然后加热至沸,pH值应在6.8~7.3,脱色,过滤,减压浓缩,冷却,过滤,干燥即为成品。

4、由丙酸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中和制得。

碳酸钠粉末在中和锅中溶解,再加入丙酸中和至PH=7-8,中和温度70-100℃,中和时间2-3h。中和液过滤除去不溶物,清夜经浓缩、冷却、结晶、分离、干燥得成品。

5、由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中和丙酸溶液而得。

丙酸钠_丙酸钠 -主要应用

1、丙酸钠液湿酸型防腐剂,其抑菌作用受环境PH的影响。在PH5.0时最小抑菌浓度为0.01%,PH6.5时为0.5%。在酸性介质中对各类霉菌、好氧芽孢杆菌或革兰阴性杆菌由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防止黄曲霉菌素的产生有特效,而对酵母几乎无效。此外,也作为食品的防腐剂。

2、在制革中作蒙囿剂,以提高皮革的耐碱力和鞣制的均匀性。

3、酸钠也是酸型食品防腐剂,其抑菌作用受环境pH值的影响。在pH值5.0时最小抑菌浓度为0.01%,pH值6.5时为0.5%。在酸性介质中对各类霉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或好氧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防止黄曲霉菌素的产生有特效,而对酵母几乎无效。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于糕点的保存,使用量2.5g/kg(以丙酸计,下同);在3%~5%的水溶液浸泡杨梅中最大使用量50g/kg。还可作饲料的防霉剂。

4、食品、饲料和防腐、防霉剂。一般添加量为0.1-0.3%。

5、化妆品防腐剂。对霉菌、酵母菌及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在酸性解质中抗菌作用尤为明显。要化妆品中的添加量通常不大于2%。杀虫剂、防霉剂。测定转氨酶。在制革中作蒙囿剂,以提高皮革的耐碱力和鞣制的均匀性。

丙酸钠_丙酸钠 -丙酸钠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急救措施

食入:如果受害人是意识清醒,给予2-4个满杯牛奶或水。经口决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失去知觉的人。获得医疗救助。不要催吐。如果意识清醒,用水漱口,喝2-4满杯牛奶或水。

吸入:立即接触到新鲜空气中删除。如果没有呼吸,进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果出现咳嗽或其他症状,送医院救治。

皮肤:获取医疗援助。立即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而去除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子。衣服洗净后方可重新使用。

眼睛:冲洗眼睛,用大量的水冲洗至少15分钟,偶尔抬一下上下眼睑。如果刺激发展,寻求医疗救护。

处理和存储

贮藏方法:存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不相容物质。存储防潮保护。

处理:后,彻底冲洗。脱去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使用足够的通风。减少灰尘的产生和积累。避免吸入粉尘,蒸汽,薄雾,或气体。避免接触眼睛,皮肤和衣物。空容器中保留有产品残余物(液体和/或蒸汽),可能会有危险。保持容器密闭。避免食入和吸入。

危害辨识

吸入: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

皮肤:可能会导致皮肤发炎。可能会被吸收,通过皮肤有害量。

眼睛:可能引起眼睛发炎。

食入:可能引起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和腹泻。

曝光控制/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眼睛: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或化学安全护目镜OSHA的眼睛和面部防护条例29 CFR 1910.133或欧洲标准EN166。皮肤:穿戴适当的防护手套,以防止皮肤接触。服装:穿适当的防护服以防止皮肤接触。

呼吸器:的呼吸保护计划,以满足OSHA的29 CFR 1910.134和ANSI Z88.2要求或必须遵循的欧洲标准EN 149工作环境需要时,呼吸器的使用。

曝光效果:高钠血症可能会产生烦躁,易怒,头晕,逐步迟钝,减少流涎,流泪,抽搐和昏迷。脑体液高渗可能导致蜂窝crenation的和不可逆的神经损害。

消防措施

消防: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压力需求的装置,MSHA / NIOSH(或同等学历),以及完整的护具。发生火灾时,可能会产生刺激性和剧毒气体通过热分解或燃烧。灭火剂:使用最合适的灭火剂。在用火喷水,干粉,二氧化碳,或适当的泡沫的情况下。

火灾隐患:可燃

泄漏处理办法

小泄漏/泄露:真空或清扫物质,并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处置容器中。立即清理泄漏,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避免产生灰尘的条件。提供通风。

丙酸钠_丙酸钠 -丙酸钠安全危害特性

类别:有毒物质

毒性分级:低毒

急性毒性:口服-小鼠 LD50: 6332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可燃, 火场排出含氧化钠辛辣刺激烟雾

灭火剂:水, 二氧化碳, 干粉, 砂土

丙酸钠_丙酸钠 -丙酸钠储运特性

库房低温, 通风, 干燥

上游产品

丙酸 纯碱 氢氧化钠

下游产品

L-丙氨酸 茴香脑 丙酸酐 DL-丙氨酸 (5-氟-2-甲基-1H-茚-3-基)乙酸 6-甲基香豆素 3-甲基氧杂萘邻酮 (R)-2-(2,4-二氯苯氧基)丙酸 N-羟乙基-N-羟烷基-Β-氨基丙酸 丙酸苄

丙酸钠_丙酸钠 -安全信息

风险术语

R21:Harmful in contact with skin. 与皮肤接触有害。

R38:Irritating to skin. 刺激皮肤。

安全术语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丙酸钠_丙酸钠 -系统编号

丙酸钠 丙酸钠 丙酸钠-基本介绍,丙酸钠-基本内容

CAS号:137-40-6

MDL号:MFCD00002759

EINECS号:205-290-4

RTECS号:UF7525000

BRN号:3566934

PubChem号:24898252

丙酸钠_丙酸钠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数据:

大鼠途径不详LD50:8150mg/kg

小鼠经口LC50:6332mg/kg

小鼠途径不详LC50:7800mg/kg

兔子皮肤LD50:1640mg/kg

兔子途径不详LD50:6750mg/kg

其他多剂量数据:

大鼠途径不详TDLo:24817mg/kg/9W-I有刺激性

丙酸钠_丙酸钠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2、 氢键供体数量:0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40.1

7、 重原子数量:6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44.1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4020103/153563.html

更多阅读

磷酸肌酸激酶 磷酸肌酸激酶-基本资料,磷酸肌酸激酶-相关应用

肌酸磷酸激酶(CP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在脑组织中也存在,是参与体内的能量代谢的一种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后2-4小时,血液中此酶活动即开始升高。比血清中谷草转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力变化都出现得早

声明:《丙酸钠 丙酸钠 丙酸钠-基本介绍,丙酸钠-基本内容》为网友夜深人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