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钱,古钱币术语。亦称“打马格钱”。或面或背铸有骏马图像;钱文为武将或良马名,如“魏将吴起”、“唐将散骑”、“追风之马”、“千里之马”、“飞黄”、“渠黄”、“赤兔”、“龙驹”等数十百种。马钱为宋代前后作打马游戏用,格局类似棋牌,惜今已失传。
马钱_马钱 -简介
打马钱
打马格是宋代流行的一种娱乐游戏,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打马球运动。打马格钱就是专供打马格游戏使用的娱乐用品。一般是铜铸的,也有牙、角制的。其游戏方法今已失传,据《事物绀珠》记载:“打马用铜或牙角为钱样,共54枚,上刻良马,布图四面以投子掷打之。”
打马格钱也铸成圆形方孔状,与流通钱币无异,不同的是钱面上都铸有古代名马的图案文字。因此收集一套打马格钱就等于得到了一部古代名马的图谱。
打马格钱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三类:一为一面马图,一面马名;二是马图及名称铸于一面,另一面光背或有其它文字;三合背钱,即面背图文完全一样。马钱上所铸都是历史上的名骥,有周穆王的赤骥、盗骊、白义、山子、渠黄、骅骝、绿耳等八骏,有秦始皇的追电、追风战骑,有唐太宗的“昭陵六骏”等广为人们熟悉的名骏。打马格钱自宋代以后历代均有铸造,种类很多,数量不少,有人估计流传至今的打马格钱仍有三百余种。
马钱_马钱 -打马吊
马钱--年月雕刻
到明代天启年间,本来作为游戏的附属品筹码,经过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的戏娱用具,即马吊牌。马吊牌是一种纸制的牌,全副牌有40张,分为十万贯、万贯、索子、文钱4种花色。其中,万贯、索子两色是从一至九各一张;十万贯是从20万贯到90万贯,乃至百万贯、千万贯、万万贯各一张;文钱是从一至九,乃至半文(又叫枝花)、没文(又叫空汤)各一张。十万贯、万贯的牌面上画有《水浒》好汉的人像,万万贯自然派给了宋江,意即非大盗不能大富。索子、文钱的牌面上画索、钱图形。
马吊牌由四人打,每人先取八张牌,剩余八张放在桌子中间。四人轮流出牌、取牌,出牌以大击小。打马吊牌有庄家、闲家之分。庄无定主,可轮流坐。因而三个闲家合力攻击庄家,使之下庄。
成吊牌名称的由来,历来说法不一。但根据此牌是从马子演变而来,牌面上所画又都与钱有关:文钱是钱,一贯是一千文钱,索是穿钱的绳子,即钱串;而且古时一千文钱也叫一吊钱,从中似乎可以看到“马”与“吊”的影子。若如此认识,马吊牌的名称的涵义便不言自明,翻译过来,大概是“关于钱的牌”。
马钱_马钱 -区别
马钱
一、宋代马钱:正面钱纹为赵骑特勒,此钱面径27.5mm,背径27.9mm,面穿6mm,背穿5mm,钱厚2mm,重6.7克。
二、清代马钱:正面钱纹也是赵骑特勒,此钱面背径27.3mm,面背穿4.5mm,钱厚1.8mm,重4.3克。
马钱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以后各代均有铸造。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立的“打马格”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