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出生,是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并被人事部命名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被授予“全国杰出青年企业家”、和中央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授予“国际科学与和平贡献奖”。
张征宇_张征宇 -简介
1958年出生,是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并被人事部命名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被授予“全国杰出青年企业家”、和中央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授予“国际科学与和平贡献奖”。198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国内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7篇。其博士论文被评阅论文的国内外专家认定为是一篇达到国际水平的优秀论文。
张征宇博士以发展国内高科技实业为理念,在念博期间即于1987年1月创立高科技公司――北京市海淀四达技术中心。
1998年10月,张博士先后组建了恒基伟业电子产品公司等三家公司,分别经营“商务通”全中文掌上手写电脑和一系列自主开发的高科技产品。而后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张博士所领导的恒基伟业公司发展了控股公司和参股公司15家。
张征宇_张征宇 -公司简介
曾获全国杰出青年企业家、中央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2004年入选首批市级及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张征宇先生作为国家级专家,所研发的技术成果和产品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引领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张征宇博士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擅长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张征宇博士不断吸收行业领域的最新资讯,多次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学术、技术交流,产业高峰论坛等活动,随时掌握行业的最新发展、研究方向,保持研发理念适应甚至超前于现有市场,从而保证产品新、快的特点。张征宇博士在国内外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多篇,获得专利二十多项。先后两次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并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被授予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荣誉称号。
恒基伟业公司由是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的GSM/CDMA手机生产企业。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被中国科学技术部认定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获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税控收款机产品生产企业资质证书,获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税控收款机产品生产许可证。公司致力于开发适合中国人使用习惯的个人手持式移动信息终端产品,是国内知名的移动信息终端产品及服务的供应商。
恒基伟业公司成立时,奋斗目标是:为社会提供超群出众的产品和服务。宗旨是:“以人为本,创新无限”,“科技让你更轻松”。在这个理念指导下,他们不断推陈出新,努力把产品做到极致,保持领先地位。始终在创新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寻求发展。
2004年底推出中国第一款滑盖、手写、智能、隐形手机F6,其先进的资讯隐形和随需隐身功能创造了中国商务智能手机市场的一个全新领域。
张征宇_张征宇 -个人经历
和很多总裁不一样,张征宇的出身比较“显赫”,他的名片上写着:北京恒基伟业电子产品有限公司总裁张征宇博士。博士这个字眼在总裁的名片上并不多见。媒体的文章中介绍他时也都称其北京恒基伟业电子产品有限公司总裁张征宇博士。
之所以成为博士总裁,原因在于,和很多博士不一样,张征宇没有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研究学问,他一直认为,应该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为国家、社会乃至人类做贡献。
虽然,张征宇的这些想法在今天看来有些冠冕堂皇,但也正是凭着这样的想法,张征宇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上市不满一年,恒基伟业的“商务通”就实现销售额7亿多元,市场占有率达到60%多的奇迹。也使PDA家喻户晓,成就了一个“商务通”时代。
上本科时就谋划读博士
张征宇的名字如果从字面上看,应该有征服宇宙的意思。不知是父母与儿子心有灵犀还是老天的安排,小时候的张征宇就对航空航天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飞行器更是着迷,“那时候经常看一些宇宙方面的书,包括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当时我就想,人类在探索太空宇宙方面肯定是不断发展的。”而这也正应了他的名字的含义:征服宇宙。由于有着这方面的兴趣,张征宇一直有学跟航空航天有关的东西的想法。报考大学的那一年,张征宇很兴奋,因为不仅可以实现深造的愿望,而且他可以凭借自己的爱好选择未来。当他看到有有关特种飞行器的专业时,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一在当时看来还比较特殊的专业。对张征宇的这个选择张征宇的父母没有任何反对。于是,张征宇上了北京理工大学,学导弹,一个要应用很多力学计算的学科。
四年过去了,对力学如饥似渴的张征宇丝毫没有找工作的打算,读硕士成了他自然而然的选择。
“我学习一直不错,后来就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多级系统,动力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应用。”
读硕士张征宇不仅没有放弃本科所学,而且更进了一步。但张征宇并没把眼光就此收住,而是着眼于他的博士之路。
硕士毕业分配研究课题,老师给了张征宇一个,但张征宇没有用。而是说服老师用了自己找的,“不是说老师给的没价值,只是我觉得我找的更有发展。”
张征宇自己找的硕士研究课题就是人工智能在多级系统的应用。“这个课题我很清楚,做完了硕士肯定做博士,因为经过调研这个课题国内没有人做,是很有前景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张征宇是对的。他不仅如他所想继续读了博士,而且他后来推出的863计划中的语音识别系统的基本思想正是“从那个时候延伸过来的。”
张征宇“交代”,其实,读本科时,他就想好了读硕士,在读了硕士后,他就想好了做的硕士课题一定是能拿博士学位的。
“读博士对我后来的发展很重要。”听了张征宇下面的话,商务通能取得那样的成绩也就不会让人们感到惊奇了。“读博士给你一种训练,因为读博士你必须站在科技的最前沿。你要拿到博士学位,你写的论文必须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所以你必须知道你这个学科的人在干什么,他们做到什么程度,他们搞的东西和你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然后,你做出的东西才能是全球独一无二的,你才有可能拿到学位。做企业也是这样,你要了解有哪些竞争对手,他们在做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才能保证企业在战略上,在方向上不会有大的失误,否则你就是白做。”
更感兴趣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虽然,无论是在读大本的时候,还是在读博士的时候,张征宇都是学科的佼佼者,在读博期间,张征宇在国内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7篇,其博士论文被评阅论文的国内外专家认定是一篇达到国际水平的优秀论文。但张征宇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成为一名学者,而是在读博士期间就“下海”了,和朋友开了公司。“读博士我并不仅仅是想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我当时更感兴趣的是,怎样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利用自己的知识为社会做贡献。”张征宇把自己有这样的想法归于他读博士时,中国正经历的一系列变化。“1987年,当时我国改革开放热潮刚起,很多科技人员下海,中关村创业正热,并且成功的例子很多,比如,联想、四通。他们的成功对我的影响很大。”
“那时还有很多关于知识分子作用的讨论。为什么文革时知识分子会被骂成‘臭老九’,而刚改革开放,技术人员下乡给农民指导就特受欢迎。关键的一点就是,知识分子是在国家、社会的发展中发挥自身的作用,还是仅仅躲在象牙塔里做学问。为什么在美国、欧洲不存在改变知识分子地位的讨论。其实,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待遇是由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贡献决定的。如果说,中国过去几千年,由于知识分子没有参与经济活动才导致中国经济的落后,国力不强,现在知识分子应该做的是为社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直接的贡献。”
“在那样的氛围下,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都会有和我一样的感觉。而当时的氛围使我产生这样的想法很重要,不然我可能就留在学校当老师,搞研究了。”
“当时,我觉得应该做点实事,于是我和朋友开了一个叫北京市海淀四达技术中心的公司。主要做一些技术服务的项目,比如我们做过汽车的模拟训练器、大理石切割机,还有一些软件。”
虽然张征宇在读博士期间就为他“用知识为社会做贡献”的想法付诸行动,但他并没有找到一个更好地让他施展才华的产品。
1996年,张征宇解决了这个问题。张征宇决定做PDA产品。
“做PDA和我读博士是有关系的。我上博士的时候的课题是人工智能在力学中的应用,我是国内第一个做人工智能算法的。毕业后,对人工智能的算法非常感兴趣,一直做这方面的工作。后来就做语言识别和手写识别的结合,还在部里获了奖。再后来就致力于把语言识别转化为产品。”
1996年底,张征宇带领几名年轻学者,共同研发了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电脑”,1998年,第一台“商务通”面市。
通过“商务通”张征宇实现了自己的理想。1999年底,上市不满一年,恒基伟业的“商务通”就实现销售额7亿多元,市场占有率达到60%多的奇迹,震惊了业内外,也使PDA家喻户晓,成就了一个“商务通”时代。
持之以恒和学习意识
张征宇说,他最大的特点是持之以恒。为此,他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张征宇做的计算,北航的计算机因为计算能力不够,支持不了。于是,张征宇就跑到了山东计算机中心,因为张征宇知道,那有一台很好的IBM计算机。张征宇虽然有了需要的硬件,但还是在山东计算机中心呆了一年半,“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很困难,有个程序编不出来,当时都没了方向感,不知道怎么去解决。”
张征宇当时有过“是不是做不出来”的闪念,但仅仅是闪念而已。因为放弃是不可能的。“当时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干下去,因为你没别的路可走了。一年半就在那儿想想,干干,也就熬过来了。”
还有就是张征宇在开发第一代商务通的时候。他和他的一位副总,两人每天都要干到半夜两点,每个界面都要仔细分析,要把用户可能的反映全部想象清楚,一点一点去做。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一年。一年后,产品出来了,张征宇自己还要当测试工程师,“当时跟朋友去玩我也带着机器,他们在玩,我就测试。”
张征宇的学习意识非常值得一提。张征宇的父亲是名军人,母亲是造纸厂车间干部,家教非常严格,“如果不听话,皮带就打过来了。”
张征宇虽然也挨过皮带,但“从没为学习挨过打”。
“我父亲上过华东军政大学,我从小就翻他的书看,虽然很多书都看不懂,但基本上把所有的家藏书都翻了一遍。”
“1975年,我高中毕业,当时大家都准备下乡。我觉得下乡就下乡,没什么可怕的。于是,开始为下乡做准备。我找了一些资料,学习起怎么嫁接,怎么就能结出个大南瓜。还搜集了很多农业科学实验的资料。想着下乡用得着。但后来因为近视,我被留在了城里。”
回顾从读硕士、博士到开公司,张征宇说,“我只能说我努力地去做,我的成功概率就比较大。我不能说,恒基伟业50年,100年以后会怎么样,但,我清楚努力去做,成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不去做肯定不成。